雁門郡,善無城。
渡黃河穿雲中直奔雁門,韓則一行人用了十天的時間方來到善無城。進入雁門郡,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就充斥了全身。路上多有逃難者,扶老攜幼紛紛逃往雲中九原等地。俗話說國戰傷民,不僅是來犯的代國,趙國何嚐也不是摧殘著百姓。彭越好殺,屠城將軍之名不脛而走,他破高柳城時,竟然讓人堵住城門,放任士卒在城裏肆意屠殺。他所帶部隊都充滿了濃濃的煞氣,兇狠殘忍猶如走獸。趙軍在彭越的攻擊下節節敗退,而國中又下達了征兵令,如此戰亂又怎能招到兵馬?所以趙國軍隊在國中肆意抓捕壯丁,上至五六十歲,下至十二三歲的都被強征到部隊之中。
一路行來,到處是避難的百姓,有的背著小包,有的推著小車,一個個神色惶惶。有些人害怕逃到雲中、九原都不保險,他們爭相恐後的到渡口排隊,都想渡過黃河。在韓則過河之時,撐槁的船老大笑道:“人人都想逃離,你們卻要反道而行之,如不給我三倍的價錢,你們休想過河。”
韓則等人隻好付了三倍的錢,坐船過了黃河。站在船頭上,看著對岸那排成一條長龍的百姓,韓則歎道:“兩國交戰卻使得百姓流離失所,何其不幸!”
九姑娘說:“當年項羽伐秦的時候,秦國的百姓還不是一樣?”
韓則不語,他想到了當年,無數百姓躲進了大山,城中無人村鎮見不到炊煙的慘狀,那時候的秦國與現在的趙國又是何等的相像?
在趙人稀奇的目光之中,韓則一行人往善無城中趕去。在途中還遇見了一批抓壯丁的趙卒,韓則給那領頭的軍候塞了好些錢,才避免了被抓入軍中的命運。到了善無城,為了不讓城中的百姓逃離,城門一天開兩個時辰,隻許進不許出。入了城中,韓則先找了一家客店投宿,然後將士卒散布到城中,四處打聽伯彥的消息。
一連三天,皆無消息。直到某天聽見一個落魄士子和一個持劍遊俠談話,那士子說:“如今國難當頭,我等皆身負才學本領,就應該挺身而出。不過現在要是投軍,準被拉進送死的死士營中。我聽說廣靈候趙舒頗具孟嚐之風,他經常向朝中推薦人才,不如前去投奔。”
遊俠道:“奈何你我皆無門路,怕難以入候府門庭啊!”
士子道:“我與侯府中一管事曾是同窗,我們可以讓他代為引薦。”
韓則聽到他二人之話,便尾隨二人來到了侯府,卻見那侯府大門緊閉,二人敲了半天門,才有一個駝背老叟出來開門。二人道明來意,那駝背老叟搖頭歎道:“趙國已經亂成這樣,廣靈候這時候也是自顧不暇啊!現在候爺已經在三日前離開了善無城。”二人頓時傻眼,韓則卻從暗處走出,問那老叟道:“請問侯府之前可有一位名叫伯彥的秦人?”
老叟思索了一會,突然醒悟道:“你是說伯彥公啊?伯彥公博學多才,被廣靈候看重一起走了!”
韓則忙問:“那你可知道廣靈候前往何處?”
老叟搖頭說道:“我一個下人,又怎知候爺行蹤?不過候爺既然是避禍,自然是往無禍之處去了!”
前來投奔的兩位憤然道:“我二人皆以為廣靈候乃忠肝義膽的忠臣,沒想到卻在這個時候避禍逃離!趙國盡出奸妄小人,難怪會被一個亂臣賊子逼迫到這種田地!”
遊俠扯下發冠,擲在地上,怒道:“投國無門,何其苦也!”
士子黯然道:“不如逃到山中歸隱吧!”
遊俠甩袖道:“罷!天亡我趙國!非我不出力,奈何無人使啊!”
二人搖頭離去,韓則看到也免不了歎了一口氣,抱拳告辭了老叟,便往客棧去了。
偌大的善無城,有寬闊的街道,卻根本沒什麽行人。韓則見斷了線索,也免不了垂頭喪氣。他徒步行走,感覺四周蕭瑟,心中竟也升起了一種淒涼之感。就這麽走著,大道上卻突然傳來了一陣哚哚的馬蹄聲,韓則轉身一望,見一群騎士正騎馬飛奔而來,他連忙退到一旁,定睛一看,隻見當先一人身穿淡黃色衣甲,抖落一襲鮮紅的披風,麵如桃花腮印紅,頭發卻被高高的束起,額頭上帶著一個金色的抹額,腰間懸掛著一柄彎刀,手裏掂著一柄長槍。
那群騎兵如風一般馳過,等人馬過後,韓則見路旁稀稀兩兩跪著幾個行人,待那些站起之後,韓則拍了一個老翁,向他詢問道:“你們趙國還有女將軍?”
老翁上下打量了韓則一眼,淡淡的說道:“你是說將才路過的那位吧?那可不是女將軍,那是我們的長公主趙予,如今執政趙國的便是長公主殿下了。”
韓則點了點頭,向老翁道了聲謝便轉身離去了。迴到客棧,向九姑娘與文仲一席人說道:“我已經打聽清楚了,伯彥如今追隨著趙國的廣靈候,在三日前隨廣靈候出城避禍去了。”
文仲說道:“這可怎麽辦?誰知道他們會去哪避禍?”
韓則自斟了一杯酒,提杯呷了一口,方才慢悠悠的說道:“如今的趙國,能避禍的地方已經不多,要麽跟隨那群百姓前往九原雲中,要麽向東北投燕國,入上穀漁陽。不過燕國現在不僅要麵對遼東王韓廣,還隨時可能遭受匈奴的危險,那個地方也不見得太平,所以他們很有可能進入雲中上郡了。”
文仲驚疑道:“師父,別欺瞞我不知道塞外的情況,燕國的對麵不是東胡嗎?怎麽又成了匈奴?”
九姑娘瞥了他一眼道:“你是在順字營待久了吧?連我都知道匈奴在今年七月份滅了東胡。”
文仲訕訕一笑,他沒多想九姑娘的消息怎麽會比他靈通,他點頭說道:“師娘所得是,我在順字營呆了不短的日子了。天天跟隨我們將軍不是修路就鋪橋,哪有空知道塞王的消息。”
旁邊一個順字營士卒冷聲說道:“文仲,你也是順字營出來的,怎麽能隨意玷汙我們順字營的招牌?我們現在可是拱衛鹹陽的禁軍!”
文仲瞥了他一眼,慢悠悠的說道:“等秦王歸來就不是了!”
“你——!”士卒甲頓時啞然。
士卒乙說道:“文仲早晚會當叛徒,現在有了師父,就忘了陳戈將軍了。”
士卒丙道:“就是,要不是陳戈將軍,說不定當初他就餓死了。”
聽著一行同僚七嘴八舌的揶揄諷刺,文仲的臉一陣青一陣白,他強忍了好久最終拍案逼視眾人道:“爾等是想與我比劍是吧?”
眾人頓時不說話了,韓則沒理這群人,他開口說道:“我在路上瞧見了趙國的長公主殿下,我聽一位老翁說如今的趙國,因趙王年幼,長公主代為執政。如果我們去找長公主,必然能得知廣靈候的去處!畢竟廣靈候乃趙國的重臣,如果他們沒有長公主的允許,是不可能離開善無城的。”
眾人皆點頭稱這是個好主意,九姑娘卻道:“那長公主住在宮中,我們怎麽見得了他?”
韓則搖頭說道:“不然,這位長公主既然能主持政務,那她就不一定住在宮裏。說不定在善無城還有長公主府!我們直接以秦國使者的身份向長公主打聽,她應該會告訴我們廣靈候的去處。”
九姑娘皺眉說道:“可是我們沒有秦王的國書,說不定還會被那長公主當成奸細處死呢!”
韓則沉默了一會才說道:“我有父親給我的黑木令,此物乃出入秦宮的之令,可以證明身份。”
幾人商議已定,文仲便下樓打聽,沒過一會便走了上來,向眾人說道:“我向掌櫃的打聽,這善無城果然有個長公主府,就在城北!”
韓則便道:“長公主今日已經出城,等明日文仲與我同路,一起去見長公主!”
文仲欣喜道:“是!”
睡了一宿,明日起來,韓則與文仲便往城北尋去。尋不多久,就見到一片青色磚瓦的大莊園,莊園上懸匾:“曲陽公主府”,原來趙予被趙王歇封為曲陽公主,不過曲陽早已經是別國之地,也稱得上有名無實。府門莊嚴,有甲士持戈把門,門口修有馬廄,裏麵停著數輛馬車,公主府裏有身穿官服的大臣進進出出。
韓則文仲二人下了馬匹,有侍者將馬匹牽走。二人走到府門,便有典門問道:“你二人麵生,來公主府可有要事?”
韓則從懷裏摸出了一塊木簡,遞與典門道:“我二人乃是秦國的密使,有要事情求見長公主!”
“秦國密使?”典門臉色一變,匆匆的瞥了一下木簡,便向二人說道:“二人暫歇一會,容我通稟!”
韓則拱手道:“勞煩!”
公主府內,趙予背著手正大發雷霆,她麵前跪著一個血跡斑駁的將軍,那將軍伏在地上,靜聽著趙予的數落。趙予一掌拍在桌子上,她抓起案上的竹簡,看了又看,突然將竹簡撕爛擲在地上,狠聲說道:“趙莫!我讓你守平城半個月,你卻隻守十天,既然連城池都已經被屠,你為何還要迴來?”
趙莫垂淚道:“城中箭矢不夠,城裏又有人與彭越溝通,莫已經盡力,奈何城不能守,隻得突北門而走!趙莫並非沒有與城共亡的決心,而是不忍麾下的將士白白的損命!如今我把他們都帶迴了善無城,莫心願已了,今辭別長公主,望公主保重!”
言畢,拔出了自己的佩劍,橫劍自刎在趙予麵前。趙予已經開口阻止,奈何趙莫死意已決。
劍哐當一聲掉在了地上,鮮血沿著劍刃流成了一條小溪。趙予眼睜睜的看著趙莫死在了自己麵前,她無奈的閉眼,兩行清淚從臉頰滑落,卻什麽也沒說。過了一會,趙予擦幹了眼淚,又恢複了她那張淡漠冷靜的麵孔,她喝來下人,指著趙莫的屍體道:“趙莫觸犯軍規,已經被我殺了!你們將他的屍體吊在城牆上,然後快馬告之各城,有誰還敢不遵守我令,就如此人!”(未完待續。)
渡黃河穿雲中直奔雁門,韓則一行人用了十天的時間方來到善無城。進入雁門郡,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就充斥了全身。路上多有逃難者,扶老攜幼紛紛逃往雲中九原等地。俗話說國戰傷民,不僅是來犯的代國,趙國何嚐也不是摧殘著百姓。彭越好殺,屠城將軍之名不脛而走,他破高柳城時,竟然讓人堵住城門,放任士卒在城裏肆意屠殺。他所帶部隊都充滿了濃濃的煞氣,兇狠殘忍猶如走獸。趙軍在彭越的攻擊下節節敗退,而國中又下達了征兵令,如此戰亂又怎能招到兵馬?所以趙國軍隊在國中肆意抓捕壯丁,上至五六十歲,下至十二三歲的都被強征到部隊之中。
一路行來,到處是避難的百姓,有的背著小包,有的推著小車,一個個神色惶惶。有些人害怕逃到雲中、九原都不保險,他們爭相恐後的到渡口排隊,都想渡過黃河。在韓則過河之時,撐槁的船老大笑道:“人人都想逃離,你們卻要反道而行之,如不給我三倍的價錢,你們休想過河。”
韓則等人隻好付了三倍的錢,坐船過了黃河。站在船頭上,看著對岸那排成一條長龍的百姓,韓則歎道:“兩國交戰卻使得百姓流離失所,何其不幸!”
九姑娘說:“當年項羽伐秦的時候,秦國的百姓還不是一樣?”
韓則不語,他想到了當年,無數百姓躲進了大山,城中無人村鎮見不到炊煙的慘狀,那時候的秦國與現在的趙國又是何等的相像?
在趙人稀奇的目光之中,韓則一行人往善無城中趕去。在途中還遇見了一批抓壯丁的趙卒,韓則給那領頭的軍候塞了好些錢,才避免了被抓入軍中的命運。到了善無城,為了不讓城中的百姓逃離,城門一天開兩個時辰,隻許進不許出。入了城中,韓則先找了一家客店投宿,然後將士卒散布到城中,四處打聽伯彥的消息。
一連三天,皆無消息。直到某天聽見一個落魄士子和一個持劍遊俠談話,那士子說:“如今國難當頭,我等皆身負才學本領,就應該挺身而出。不過現在要是投軍,準被拉進送死的死士營中。我聽說廣靈候趙舒頗具孟嚐之風,他經常向朝中推薦人才,不如前去投奔。”
遊俠道:“奈何你我皆無門路,怕難以入候府門庭啊!”
士子道:“我與侯府中一管事曾是同窗,我們可以讓他代為引薦。”
韓則聽到他二人之話,便尾隨二人來到了侯府,卻見那侯府大門緊閉,二人敲了半天門,才有一個駝背老叟出來開門。二人道明來意,那駝背老叟搖頭歎道:“趙國已經亂成這樣,廣靈候這時候也是自顧不暇啊!現在候爺已經在三日前離開了善無城。”二人頓時傻眼,韓則卻從暗處走出,問那老叟道:“請問侯府之前可有一位名叫伯彥的秦人?”
老叟思索了一會,突然醒悟道:“你是說伯彥公啊?伯彥公博學多才,被廣靈候看重一起走了!”
韓則忙問:“那你可知道廣靈候前往何處?”
老叟搖頭說道:“我一個下人,又怎知候爺行蹤?不過候爺既然是避禍,自然是往無禍之處去了!”
前來投奔的兩位憤然道:“我二人皆以為廣靈候乃忠肝義膽的忠臣,沒想到卻在這個時候避禍逃離!趙國盡出奸妄小人,難怪會被一個亂臣賊子逼迫到這種田地!”
遊俠扯下發冠,擲在地上,怒道:“投國無門,何其苦也!”
士子黯然道:“不如逃到山中歸隱吧!”
遊俠甩袖道:“罷!天亡我趙國!非我不出力,奈何無人使啊!”
二人搖頭離去,韓則看到也免不了歎了一口氣,抱拳告辭了老叟,便往客棧去了。
偌大的善無城,有寬闊的街道,卻根本沒什麽行人。韓則見斷了線索,也免不了垂頭喪氣。他徒步行走,感覺四周蕭瑟,心中竟也升起了一種淒涼之感。就這麽走著,大道上卻突然傳來了一陣哚哚的馬蹄聲,韓則轉身一望,見一群騎士正騎馬飛奔而來,他連忙退到一旁,定睛一看,隻見當先一人身穿淡黃色衣甲,抖落一襲鮮紅的披風,麵如桃花腮印紅,頭發卻被高高的束起,額頭上帶著一個金色的抹額,腰間懸掛著一柄彎刀,手裏掂著一柄長槍。
那群騎兵如風一般馳過,等人馬過後,韓則見路旁稀稀兩兩跪著幾個行人,待那些站起之後,韓則拍了一個老翁,向他詢問道:“你們趙國還有女將軍?”
老翁上下打量了韓則一眼,淡淡的說道:“你是說將才路過的那位吧?那可不是女將軍,那是我們的長公主趙予,如今執政趙國的便是長公主殿下了。”
韓則點了點頭,向老翁道了聲謝便轉身離去了。迴到客棧,向九姑娘與文仲一席人說道:“我已經打聽清楚了,伯彥如今追隨著趙國的廣靈候,在三日前隨廣靈候出城避禍去了。”
文仲說道:“這可怎麽辦?誰知道他們會去哪避禍?”
韓則自斟了一杯酒,提杯呷了一口,方才慢悠悠的說道:“如今的趙國,能避禍的地方已經不多,要麽跟隨那群百姓前往九原雲中,要麽向東北投燕國,入上穀漁陽。不過燕國現在不僅要麵對遼東王韓廣,還隨時可能遭受匈奴的危險,那個地方也不見得太平,所以他們很有可能進入雲中上郡了。”
文仲驚疑道:“師父,別欺瞞我不知道塞外的情況,燕國的對麵不是東胡嗎?怎麽又成了匈奴?”
九姑娘瞥了他一眼道:“你是在順字營待久了吧?連我都知道匈奴在今年七月份滅了東胡。”
文仲訕訕一笑,他沒多想九姑娘的消息怎麽會比他靈通,他點頭說道:“師娘所得是,我在順字營呆了不短的日子了。天天跟隨我們將軍不是修路就鋪橋,哪有空知道塞王的消息。”
旁邊一個順字營士卒冷聲說道:“文仲,你也是順字營出來的,怎麽能隨意玷汙我們順字營的招牌?我們現在可是拱衛鹹陽的禁軍!”
文仲瞥了他一眼,慢悠悠的說道:“等秦王歸來就不是了!”
“你——!”士卒甲頓時啞然。
士卒乙說道:“文仲早晚會當叛徒,現在有了師父,就忘了陳戈將軍了。”
士卒丙道:“就是,要不是陳戈將軍,說不定當初他就餓死了。”
聽著一行同僚七嘴八舌的揶揄諷刺,文仲的臉一陣青一陣白,他強忍了好久最終拍案逼視眾人道:“爾等是想與我比劍是吧?”
眾人頓時不說話了,韓則沒理這群人,他開口說道:“我在路上瞧見了趙國的長公主殿下,我聽一位老翁說如今的趙國,因趙王年幼,長公主代為執政。如果我們去找長公主,必然能得知廣靈候的去處!畢竟廣靈候乃趙國的重臣,如果他們沒有長公主的允許,是不可能離開善無城的。”
眾人皆點頭稱這是個好主意,九姑娘卻道:“那長公主住在宮中,我們怎麽見得了他?”
韓則搖頭說道:“不然,這位長公主既然能主持政務,那她就不一定住在宮裏。說不定在善無城還有長公主府!我們直接以秦國使者的身份向長公主打聽,她應該會告訴我們廣靈候的去處。”
九姑娘皺眉說道:“可是我們沒有秦王的國書,說不定還會被那長公主當成奸細處死呢!”
韓則沉默了一會才說道:“我有父親給我的黑木令,此物乃出入秦宮的之令,可以證明身份。”
幾人商議已定,文仲便下樓打聽,沒過一會便走了上來,向眾人說道:“我向掌櫃的打聽,這善無城果然有個長公主府,就在城北!”
韓則便道:“長公主今日已經出城,等明日文仲與我同路,一起去見長公主!”
文仲欣喜道:“是!”
睡了一宿,明日起來,韓則與文仲便往城北尋去。尋不多久,就見到一片青色磚瓦的大莊園,莊園上懸匾:“曲陽公主府”,原來趙予被趙王歇封為曲陽公主,不過曲陽早已經是別國之地,也稱得上有名無實。府門莊嚴,有甲士持戈把門,門口修有馬廄,裏麵停著數輛馬車,公主府裏有身穿官服的大臣進進出出。
韓則文仲二人下了馬匹,有侍者將馬匹牽走。二人走到府門,便有典門問道:“你二人麵生,來公主府可有要事?”
韓則從懷裏摸出了一塊木簡,遞與典門道:“我二人乃是秦國的密使,有要事情求見長公主!”
“秦國密使?”典門臉色一變,匆匆的瞥了一下木簡,便向二人說道:“二人暫歇一會,容我通稟!”
韓則拱手道:“勞煩!”
公主府內,趙予背著手正大發雷霆,她麵前跪著一個血跡斑駁的將軍,那將軍伏在地上,靜聽著趙予的數落。趙予一掌拍在桌子上,她抓起案上的竹簡,看了又看,突然將竹簡撕爛擲在地上,狠聲說道:“趙莫!我讓你守平城半個月,你卻隻守十天,既然連城池都已經被屠,你為何還要迴來?”
趙莫垂淚道:“城中箭矢不夠,城裏又有人與彭越溝通,莫已經盡力,奈何城不能守,隻得突北門而走!趙莫並非沒有與城共亡的決心,而是不忍麾下的將士白白的損命!如今我把他們都帶迴了善無城,莫心願已了,今辭別長公主,望公主保重!”
言畢,拔出了自己的佩劍,橫劍自刎在趙予麵前。趙予已經開口阻止,奈何趙莫死意已決。
劍哐當一聲掉在了地上,鮮血沿著劍刃流成了一條小溪。趙予眼睜睜的看著趙莫死在了自己麵前,她無奈的閉眼,兩行清淚從臉頰滑落,卻什麽也沒說。過了一會,趙予擦幹了眼淚,又恢複了她那張淡漠冷靜的麵孔,她喝來下人,指著趙莫的屍體道:“趙莫觸犯軍規,已經被我殺了!你們將他的屍體吊在城牆上,然後快馬告之各城,有誰還敢不遵守我令,就如此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