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裳卻似渾然不覺,再度端詳,還是沒有動一動劍身,凝思有頃道:“此劍當是商羊古劍,劍身之曲紋有如大河奔湧,連綿不絕。劍身當長二尺二三寸,連帶劍格,長約三尺。”
“噢?先生如何得知此劍紋狀?”盧綰大是驚訝。
“盧公,在下祖上極喜收藏古劍名器與兵器圖籍,這是在下從書中學來的。以實說,在下還沒見過這商羊劍。”池裳謙恭豁達的笑答。
盧綰開始對這人刮目相看了,他拱手做禮道:“以先生眼光,這口古劍在當世名器中價值若何?”
“商羊劍自然是名劍極品。尋常人看來,自當是價值連城了。”
“先生以為呢?”
“尚非神品絕品,隻能屈居第三等了。”
“如何?第三等?!”盧綰又一次感到了無可名狀的驚訝,他搖頭大笑道:“先生何其誇張也?請問,天下何劍堪稱一二等?”
池裳並未局促,卻是不卑不亢道:“絕品者天下有十二柄,世人熟知的幹將莫邪劍,便是絕品神兵!”
盧綰無奈的點點頭,這幹將、莫邪一對雌雄劍,可是幾百年來當世公認的神劍,品格自然比商羊劍高了一等。他不禁問道:“難道還有比幹將、莫邪更名貴的劍器麽?”
“堪稱天下神兵者天下有三柄,一是曾從子所鑄的曲腸劍,二是黃帝所配的軒轅劍,三是鑄劍名師歐治子晚年所鑄的龍淵劍!”
盧綰卻有些懷疑道:“軒轅劍乃天帝之劍,隻是聽聞卻沒人見過,曲腸劍雖也號稱名劍,似乎名聲還沒有幹將莫邪出名。至於龍淵,這劍雖也號稱神兵,但歐治子一身所鑄名劍太多,為何偏偏隻有龍淵入了神品?”
池裳說道:“軒轅劍確實沒人見過,曲腸之所以能稱神兵,主要是春秋之時的吳王愛劍,他曾經手持兩大名劍、曲腸、承影互相對砍,一試之下,承影劍斷成了兩截,所以曲腸劍得位神兵。至於龍淵為何脫穎而出,實則是歐治子自己的說的,在歐治子晚年封爐時,曾說道,吾鑄名劍何其多也?唯有龍淵能位居神品。龍淵劍,歐治子用了十年鍛造,方才出爐。如巨闕、赤霄等劍最多也就煉了一二年,當然不能與龍淵劍並論!”
聽這麽一說,盧綰頓時就信了,他沒讀過什麽書,評劍也都聽的名劍傳說,聽池裳一忽悠,他突然覺得此刻方知天下名器之感!正當盧綰感歎連連的時候,池裳對身後的侍從說道:“打開木匣,讓盧公評鑒一下龍淵劍!”
侍從一掌拍開木匣,隻見匣中躺著一柄黝黑的長劍,比尋常劍要寬,劍長二尺八寸,當真是一柄名副其實的長劍。
盧綰欣喜之下,將龍淵劍從木匣中取出。出於習慣,盧綰單手一托,隻覺沉甸甸涼冰冰大是異常!莫名其妙的,他心中隨著這冰涼的感覺便是一陣不由自主的震顫,連忙雙手托住,發現這黑沉沉物事竟是通體一根,恍若天生一段生鐵!鐵劍無鋒,大巧不工!這柄劍看似並未開刃,整體通黑沒有一點花紋,隻是在臨近劍柄處刻有龍淵二字。盧綰伸手就欲撫摸,池裳忙道:“小心!”
盧綰連忙縮手而迴,不過刹那,他的手並未接觸到劍身卻也感受到了一股鋒寒銳利之感。盧綰喜得連連感歎:“好劍!果真好劍!不知道可否一試?”
言畢,卻將目光看向池裳,池裳便道:“如果盧公舍得商羊劍,那就請試!”
盧綰大叫一聲好字!立即提劍走到懸架邊,雙手舉起了龍淵劍卻又放下。然後取下了商羊劍卻將龍淵劍放上虎爪上,他笑道:“這樣試才有意思!”
盧綰緩緩舉劍,突然發力,向龍淵劍劍鋒猛然揮去——未聞金鐵交鋒之聲,隻覺手中一輕,商羊劍竟是無聲無息的斷為兩截!斷金觸地,“噗”的一聲沒進白玉大磚之中。名震天下的商羊劍,竟在刹那之間變成了一段劍根。
盧綰大驚失色,怔怔的看著手中劍根發呆。商羊劍不鋒利麽?那半截斷劍尚能沒入玉磚之中,可知鋒銳依然。再看龍淵劍,劍刃上連個缺口都找不到。見盧綰驚住,池裳便趁機獻佛,對盧綰說道:“既然盧公愛劍,我就將龍淵劍贈送給大人!也免得這柄神兵一直在我這個俗人手裏蒙塵!”說完,恭敬的雙手捧上龍淵劍。
盧綰驚喜之極,慌忙接過黑沉沉龍淵劍,再度躬身一禮,“先生如此大德,盧綰何以報答?”轉身高聲吩咐,“家老,上酒。我要與先生痛飲一番!”家老一直侍立在廳中,聞言竟是比主人還要興奮,高聲應命,急急而去。
二人交杯舉盞,池裳妙語連珠,將天南地北的事情都能扯來,幾杯酒下腹,便親熱許多,說話間再無顧慮。二人正說道興頭上時,池裳突然變了臉色,沉沉的歎了一口氣。
盧綰便問:“先生可有煩心之事?如果盧綰能幫上忙,就請直言。”
池裳突然以袖拭麵,唏噓良久方到:“盧公是個聰明人,看我如此模樣也知道我此行必有所求。然而,今日交盞同席,方知海內存知己,我實在不願意帶著目地來結交盧公!”
盧綰見池裳將自己引為知己,頓時也莊重了很多。他向池裳說道:“先生既然推心,那盧綰也當置腹!”
池裳便鄭重的說道:“實不相瞞,小弟此次拜訪,不僅帶來了神兵龍淵,另外還準備了三千金,兩箱珠寶前來!”
說著,他就拍了兩下手,子車景便抬著兩個箱子送了進來。箱子一打開,頓時滿室生輝,晃得盧綰眼睛都睜不開。他立即站來了起來,向池裳問道:“這——”
池裳拱手說道:“這箱子裏裝的可是秦室珍品,有很多東西還是周朝時期賞賜給曆代秦公的!”
盧綰問道:“送如此重禮,還請先生明言!”
池裳說道:“送禮的人不是我,而是我的主公秦王嬴政!這些東西都是由小弟代秦王轉交給您的,天下除了秦王和你我三人,再也沒有他人知曉!”
盧綰見池裳已經透明了來曆,便正色說道:“原來你就是秦國的使者!說吧!秦王需要我幫什麽?”
池裳對盧綰道:“秦王知道盧公是漢王親近倚重的大臣,這事情必須得先生幫忙!”
池裳起身,渡步說道:“秦王派我出使漢國,名義上是贖迴秦王妃,實際上是想通過先生與漢國結盟?”
“結盟?”盧綰簡直苦笑不得,他擺手說道:“不是我不給秦王麵子,實在是秦王提出的要求太過分。現在誰不知道漢王剛跟楚王結盟,要是漢王在這個時候背棄盟約,會招來什麽後果,先生不會不知道吧?我盧綰官微言輕,怕無力促成此事!”
池裳搖頭說道:“盧公會錯意了,秦王怎會出此下策來害先生呢?且容我分說!”
“秦王想與漢王結盟,並非明麵上的盟約,而暗地裏的盟約!這盟約不明告天下!盧公細思,漢王自從遭受了鈣水之盟後,威望已經大減,天下的諸侯都已經不信任漢王了,從盟約達成的那刻開始,漢王就失去了與楚王爭霸的資本,隻能困在漢中這塊死地,左右無路,四麵皆敵!如果漢王沒有雄心,隻是甘心當這漢中小國之王,那就當我這話什麽都沒說。”
盧綰點頭說道:“漢王雖然被逼議和,想來也是不甘心的。他這個人我清楚,他絕不會甘心死困在漢中!”
池裳沒想到盧綰這麽耿直,連這話都敢明說,他頓時欣喜道:“既然如此,那普天之下能與漢王聯手對敵之人,隻有我王子嬰!秦國乃楚國必除之國,天生就站在楚國的對立麵。如果漢王促使三國聯軍滅掉秦國,那漢王要麽就一輩子老死在漢中,要麽就會被稱霸天下的楚王日後尋求借口除掉!所以秦國若滅,漢國就再也沒有機會,如果漢王能幫助秦國的話,秦王願意與漢王私下達成盟約,約定五年互不侵犯,等時機成熟,還可以與漢國一同發兵討伐楚國!秦王答應漢王,隻願坐守關中,一不稱霸,二不稱帝。隻要漢國不涉及到秦國的根本,秦國就不會與漢國做對!”
這話一出,連盧綰也震驚了,他驚問道:“秦王當真是這麽說的?”
池裳點頭說道:“句句確鑿!”
盧綰深吸了一口氣,尋思了良久,突然拍案說道:“既然如此!我就勉力一試!”
池裳立即起身,向盧綰跪拜道:“如若先生真救了秦國,秦王必當再次送上一份大禮!”
盧綰起身將池裳扶起,池裳便從衣兜裏摸出秦王王書,二人屏退左右,又商議了良久,池裳方才告辭!(未完待續。)
“噢?先生如何得知此劍紋狀?”盧綰大是驚訝。
“盧公,在下祖上極喜收藏古劍名器與兵器圖籍,這是在下從書中學來的。以實說,在下還沒見過這商羊劍。”池裳謙恭豁達的笑答。
盧綰開始對這人刮目相看了,他拱手做禮道:“以先生眼光,這口古劍在當世名器中價值若何?”
“商羊劍自然是名劍極品。尋常人看來,自當是價值連城了。”
“先生以為呢?”
“尚非神品絕品,隻能屈居第三等了。”
“如何?第三等?!”盧綰又一次感到了無可名狀的驚訝,他搖頭大笑道:“先生何其誇張也?請問,天下何劍堪稱一二等?”
池裳並未局促,卻是不卑不亢道:“絕品者天下有十二柄,世人熟知的幹將莫邪劍,便是絕品神兵!”
盧綰無奈的點點頭,這幹將、莫邪一對雌雄劍,可是幾百年來當世公認的神劍,品格自然比商羊劍高了一等。他不禁問道:“難道還有比幹將、莫邪更名貴的劍器麽?”
“堪稱天下神兵者天下有三柄,一是曾從子所鑄的曲腸劍,二是黃帝所配的軒轅劍,三是鑄劍名師歐治子晚年所鑄的龍淵劍!”
盧綰卻有些懷疑道:“軒轅劍乃天帝之劍,隻是聽聞卻沒人見過,曲腸劍雖也號稱名劍,似乎名聲還沒有幹將莫邪出名。至於龍淵,這劍雖也號稱神兵,但歐治子一身所鑄名劍太多,為何偏偏隻有龍淵入了神品?”
池裳說道:“軒轅劍確實沒人見過,曲腸之所以能稱神兵,主要是春秋之時的吳王愛劍,他曾經手持兩大名劍、曲腸、承影互相對砍,一試之下,承影劍斷成了兩截,所以曲腸劍得位神兵。至於龍淵為何脫穎而出,實則是歐治子自己的說的,在歐治子晚年封爐時,曾說道,吾鑄名劍何其多也?唯有龍淵能位居神品。龍淵劍,歐治子用了十年鍛造,方才出爐。如巨闕、赤霄等劍最多也就煉了一二年,當然不能與龍淵劍並論!”
聽這麽一說,盧綰頓時就信了,他沒讀過什麽書,評劍也都聽的名劍傳說,聽池裳一忽悠,他突然覺得此刻方知天下名器之感!正當盧綰感歎連連的時候,池裳對身後的侍從說道:“打開木匣,讓盧公評鑒一下龍淵劍!”
侍從一掌拍開木匣,隻見匣中躺著一柄黝黑的長劍,比尋常劍要寬,劍長二尺八寸,當真是一柄名副其實的長劍。
盧綰欣喜之下,將龍淵劍從木匣中取出。出於習慣,盧綰單手一托,隻覺沉甸甸涼冰冰大是異常!莫名其妙的,他心中隨著這冰涼的感覺便是一陣不由自主的震顫,連忙雙手托住,發現這黑沉沉物事竟是通體一根,恍若天生一段生鐵!鐵劍無鋒,大巧不工!這柄劍看似並未開刃,整體通黑沒有一點花紋,隻是在臨近劍柄處刻有龍淵二字。盧綰伸手就欲撫摸,池裳忙道:“小心!”
盧綰連忙縮手而迴,不過刹那,他的手並未接觸到劍身卻也感受到了一股鋒寒銳利之感。盧綰喜得連連感歎:“好劍!果真好劍!不知道可否一試?”
言畢,卻將目光看向池裳,池裳便道:“如果盧公舍得商羊劍,那就請試!”
盧綰大叫一聲好字!立即提劍走到懸架邊,雙手舉起了龍淵劍卻又放下。然後取下了商羊劍卻將龍淵劍放上虎爪上,他笑道:“這樣試才有意思!”
盧綰緩緩舉劍,突然發力,向龍淵劍劍鋒猛然揮去——未聞金鐵交鋒之聲,隻覺手中一輕,商羊劍竟是無聲無息的斷為兩截!斷金觸地,“噗”的一聲沒進白玉大磚之中。名震天下的商羊劍,竟在刹那之間變成了一段劍根。
盧綰大驚失色,怔怔的看著手中劍根發呆。商羊劍不鋒利麽?那半截斷劍尚能沒入玉磚之中,可知鋒銳依然。再看龍淵劍,劍刃上連個缺口都找不到。見盧綰驚住,池裳便趁機獻佛,對盧綰說道:“既然盧公愛劍,我就將龍淵劍贈送給大人!也免得這柄神兵一直在我這個俗人手裏蒙塵!”說完,恭敬的雙手捧上龍淵劍。
盧綰驚喜之極,慌忙接過黑沉沉龍淵劍,再度躬身一禮,“先生如此大德,盧綰何以報答?”轉身高聲吩咐,“家老,上酒。我要與先生痛飲一番!”家老一直侍立在廳中,聞言竟是比主人還要興奮,高聲應命,急急而去。
二人交杯舉盞,池裳妙語連珠,將天南地北的事情都能扯來,幾杯酒下腹,便親熱許多,說話間再無顧慮。二人正說道興頭上時,池裳突然變了臉色,沉沉的歎了一口氣。
盧綰便問:“先生可有煩心之事?如果盧綰能幫上忙,就請直言。”
池裳突然以袖拭麵,唏噓良久方到:“盧公是個聰明人,看我如此模樣也知道我此行必有所求。然而,今日交盞同席,方知海內存知己,我實在不願意帶著目地來結交盧公!”
盧綰見池裳將自己引為知己,頓時也莊重了很多。他向池裳說道:“先生既然推心,那盧綰也當置腹!”
池裳便鄭重的說道:“實不相瞞,小弟此次拜訪,不僅帶來了神兵龍淵,另外還準備了三千金,兩箱珠寶前來!”
說著,他就拍了兩下手,子車景便抬著兩個箱子送了進來。箱子一打開,頓時滿室生輝,晃得盧綰眼睛都睜不開。他立即站來了起來,向池裳問道:“這——”
池裳拱手說道:“這箱子裏裝的可是秦室珍品,有很多東西還是周朝時期賞賜給曆代秦公的!”
盧綰問道:“送如此重禮,還請先生明言!”
池裳說道:“送禮的人不是我,而是我的主公秦王嬴政!這些東西都是由小弟代秦王轉交給您的,天下除了秦王和你我三人,再也沒有他人知曉!”
盧綰見池裳已經透明了來曆,便正色說道:“原來你就是秦國的使者!說吧!秦王需要我幫什麽?”
池裳對盧綰道:“秦王知道盧公是漢王親近倚重的大臣,這事情必須得先生幫忙!”
池裳起身,渡步說道:“秦王派我出使漢國,名義上是贖迴秦王妃,實際上是想通過先生與漢國結盟?”
“結盟?”盧綰簡直苦笑不得,他擺手說道:“不是我不給秦王麵子,實在是秦王提出的要求太過分。現在誰不知道漢王剛跟楚王結盟,要是漢王在這個時候背棄盟約,會招來什麽後果,先生不會不知道吧?我盧綰官微言輕,怕無力促成此事!”
池裳搖頭說道:“盧公會錯意了,秦王怎會出此下策來害先生呢?且容我分說!”
“秦王想與漢王結盟,並非明麵上的盟約,而暗地裏的盟約!這盟約不明告天下!盧公細思,漢王自從遭受了鈣水之盟後,威望已經大減,天下的諸侯都已經不信任漢王了,從盟約達成的那刻開始,漢王就失去了與楚王爭霸的資本,隻能困在漢中這塊死地,左右無路,四麵皆敵!如果漢王沒有雄心,隻是甘心當這漢中小國之王,那就當我這話什麽都沒說。”
盧綰點頭說道:“漢王雖然被逼議和,想來也是不甘心的。他這個人我清楚,他絕不會甘心死困在漢中!”
池裳沒想到盧綰這麽耿直,連這話都敢明說,他頓時欣喜道:“既然如此,那普天之下能與漢王聯手對敵之人,隻有我王子嬰!秦國乃楚國必除之國,天生就站在楚國的對立麵。如果漢王促使三國聯軍滅掉秦國,那漢王要麽就一輩子老死在漢中,要麽就會被稱霸天下的楚王日後尋求借口除掉!所以秦國若滅,漢國就再也沒有機會,如果漢王能幫助秦國的話,秦王願意與漢王私下達成盟約,約定五年互不侵犯,等時機成熟,還可以與漢國一同發兵討伐楚國!秦王答應漢王,隻願坐守關中,一不稱霸,二不稱帝。隻要漢國不涉及到秦國的根本,秦國就不會與漢國做對!”
這話一出,連盧綰也震驚了,他驚問道:“秦王當真是這麽說的?”
池裳點頭說道:“句句確鑿!”
盧綰深吸了一口氣,尋思了良久,突然拍案說道:“既然如此!我就勉力一試!”
池裳立即起身,向盧綰跪拜道:“如若先生真救了秦國,秦王必當再次送上一份大禮!”
盧綰起身將池裳扶起,池裳便從衣兜裏摸出秦王王書,二人屏退左右,又商議了良久,池裳方才告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