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允厚看到吳可信的官文後,便想著大明擁有如此有能力的官員實屬國家之幸,便想著為吳可信請功,寫了一道奏章遞交與內閣中。
朱由檢看著吳可信與郭允厚的奏章,苦笑了一聲,他清楚郭允厚一定不知道吳可信的所作所為,才會為他上請功的折子,把兩封奏章隨手扔到了龍案上,站起身,在殿中轉了兩圈,心中忽然想到了讓王承恩裁剪宮廷用度之事,便讓小太監把王承恩與王體乾二人喊來。
兩人到後,朱由檢便問他們差事辦的如何,王承恩恭敬道:“稟奏皇上,各宮各殿裁剪的名單我與王體乾已經列好,安置方麵也與黃閣老商討一番,定在兩月之內,把宮女太監裁剪六成。”
朱由檢點了點頭,又詢問道:“王體乾,宮中此時可是人心惶惶。”
“稟奏皇上,雖人心起伏,但老奴保證,定不會出了什麽差錯。”王體乾堅定的說道。
朱由檢看到二人辦事如此用心,勉勵了兩句,後前往乾清宮召見內閣輔臣,兵部尚書袁崇煥,兵部侍郎洪承疇,付偉,都禦使劉權,在京包括曹文詔在內的二十幾位武官。
這次召集麵廣泛,用了將近一個時辰眾人才湊齊,共同入殿麵聖。
眾人一擁而入乾清宮中,看到端坐龍位的朱由檢,盡皆參拜,口唿萬歲。
黃立極再看到來了那麽多人,心中把原本的想法棄之腦後,當他得知詔令後,以為皇帝召見內閣輔臣是為了商量刪減陝西山西兩地衛所軍戶的安置方案,看到到曹文詔與一幹武將後,就不清楚皇帝意欲何為了,心中也泛起了迷糊,即是議政為何讓那麽多的武將入殿呢?
朱由檢為何召見那麽多人到底要商議什麽事情,實然是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黃立極等人十分清楚的裁剪衛所軍戶安置方案,第二件事情便是把京師三大營派兵士前往遼東守土兩年的這個政策定下來,第三件事情乃是之前福建上奏,海賊猖獗,招安之事,故把京師之內的高級武官全部召入乾清宮中,也可以理解為軍事會議。
“眾位愛卿平身。”
官員盡皆起身後,朱由檢便開口說道:“朕召各位愛卿前來,乃有大事要與眾位愛卿共同商議。”
眾位臣子無人開口,等待著朱由檢的下文。
“朝廷決議在陝西長安府設置西北大營,這件事情眾位臣工心中都清楚,可還有一件事情,朕不曾提起,便是裁剪陝西山西兩地的軍戶,裁剪後,如何妥善安置,才不會招惹事端,朕想問一問眾位愛卿,可有良策。”
新增西北大營在列的所有人都清楚,可要裁剪千戶所,廢黜軍戶的身份,這件事情知道的人隻有黃立極,李國普,與袁崇煥三人,故在聽到朱由檢的話後,許多人心中都十分震驚,可看著作為內閣首輔的黃立極與兵部尚書袁崇煥根本就沒有提出什麽反對的意見,也無人說話。
內閣輔臣中的施鳳來本就不受皇帝待見,當然不想讓朱由檢對自己更加厭惡,不說話也是明哲保身之舉。
洪承疇心中雖有反對,但他卻是朱由檢一手提拔的人,可以說是其親信,即便心中再有不願,也不好開口反對。
而曹文詔來自軍伍,當時知道衛所製的弊端所在,對於廢黜千戶所,刪減軍戶數額,正趁著他的心意,而其餘的武官想著這等國家大政,首輔與兵部尚書都不反對,我還冒什麽頭。
黃立極出聲言道:“皇上,刪減軍戶,我與李輔臣,袁尚書數次商議,有了一個想法,現在便啟奏皇上,是否可行,還望皇上聖裁。”
朱由檢點點頭示意黃立極把話接著說下去。
“刪減的軍戶每人補償其紋銀二兩,田地十畝,田地在原先軍田中劃分,而補償的白銀由戶部承擔。”
朱由檢以為黃立極會長篇大論,沒想到竟然隻說了這一句話。
“若這般行事,想必那些軍戶不會同意的。”朱由檢語氣有些猶豫的說道。
袁崇煥開口道:“皇上,您高居龍庭,對地方這事,不甚熟悉,這些軍戶大多數人心裏麵根本不願在這軍伍之中,他們中有許多人家產萬貫,也有許多人有百畝良田,此時朝廷刪除軍戶,正趁著他們的心意,略微補償一些,便以足矣,至於此事應有熟悉當地軍政的人負責,微臣舉薦陝西衛所指揮同知戴世輝為主事之人,負責此事,朝廷授意,讓戴世輝把家中無產無田的軍戶留下,若家中無田無產,又是老弱,便從子侄之中選上一人,補上空額。”
“那若是家中無產無田的占大多數呢,朝廷又該怎麽辦?”朱由檢怒聲道,他清楚袁崇煥話說的好聽,實際上也是托詞而已。
實然黃立極幾人也有自己的難處,給多了,朝廷賠本了,給少了,軍戶不同意,皇帝不滿意,怎麽辦都討不了好。
朱由檢的問話讓黃立極啞口無言,就連一向喜歡說大話的袁崇煥也閉口不言。
這時候兵部侍郎付偉出列恭敬道:“皇上,微臣有一想法。”
“但講無妨。”
“皇上,裁剪軍戶人數,軍田也會適當的減少,何不讓這些軍戶變為普通百姓,為朝廷種田,與百姓無異,征收糧食供作西北軍用。也可讓被篩除的軍戶有謀生之路,至於黃閣老所說的白銀二兩,田地十畝,也可一並發放,算作祖上為朝廷效命的賞賜。”付偉中氣十足的說道。
朱由檢聽完付偉的話後,心中有些舒暢,對待付偉出任西北大營提督此事更加放心。
“袁崇煥,你看此法可行否?”
“皇上,微臣無異議,不過仍需謹慎,雖說軍戶被刪減之後,與普通百姓無異,但還要分別對待,征收他們糧食的人不應該是官府,而是新增的西北大營。”袁崇煥開口說道。
聽完袁崇煥的話後,朱由檢覺得可行,便拍板定論,吩咐黃立極在盧象升入京後,再由內閣發出裁剪軍戶的詔令,不過刪減軍戶這件事情,朱由檢不想讓盧象升插手,一來是得罪人,對待日後的盧象升整軍不利,二來便是盧象升不清楚陝西之地的狀況,正如袁崇煥所說一樣,徐孟朝失職,被朝廷革職查辦,那麽戴世輝便是最合適的人選,由李爍盯著,戴世輝決計不敢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
這事了了之後,朱由檢便又說道:“福建巡撫葛靖國上奏,福建沿海,海賊猖獗,朝廷水師不堪大用,整治不了這幫海賊,沿海百姓多受其迫害,朕實在不忍,便想詢問眾位愛卿,朝廷該如何鏟除海患。”
黃立極聽完朱由檢的話才明白過來,為什麽朱由檢會召見一幫武官,原來是惦記著福建海患之事。
朱由檢話語落後,黃立極便率先開口說道:“皇上,既有海患,便要整肅水師,鏟除海賊。”
“福建沿海有上百股海賊,勢力強大的戰船過百,可戰匪徒過萬,水師荒廢許久,一時之間怎能對抗勢力強大的海賊呢?”說這話的時候,朱由檢帶著些不甘。
實際上,朝廷知道沿海一直在鬧海賊,卻無力鏟除,臉麵不光。
待會還有一更,還望書友多多支持,
朱由檢看著吳可信與郭允厚的奏章,苦笑了一聲,他清楚郭允厚一定不知道吳可信的所作所為,才會為他上請功的折子,把兩封奏章隨手扔到了龍案上,站起身,在殿中轉了兩圈,心中忽然想到了讓王承恩裁剪宮廷用度之事,便讓小太監把王承恩與王體乾二人喊來。
兩人到後,朱由檢便問他們差事辦的如何,王承恩恭敬道:“稟奏皇上,各宮各殿裁剪的名單我與王體乾已經列好,安置方麵也與黃閣老商討一番,定在兩月之內,把宮女太監裁剪六成。”
朱由檢點了點頭,又詢問道:“王體乾,宮中此時可是人心惶惶。”
“稟奏皇上,雖人心起伏,但老奴保證,定不會出了什麽差錯。”王體乾堅定的說道。
朱由檢看到二人辦事如此用心,勉勵了兩句,後前往乾清宮召見內閣輔臣,兵部尚書袁崇煥,兵部侍郎洪承疇,付偉,都禦使劉權,在京包括曹文詔在內的二十幾位武官。
這次召集麵廣泛,用了將近一個時辰眾人才湊齊,共同入殿麵聖。
眾人一擁而入乾清宮中,看到端坐龍位的朱由檢,盡皆參拜,口唿萬歲。
黃立極再看到來了那麽多人,心中把原本的想法棄之腦後,當他得知詔令後,以為皇帝召見內閣輔臣是為了商量刪減陝西山西兩地衛所軍戶的安置方案,看到到曹文詔與一幹武將後,就不清楚皇帝意欲何為了,心中也泛起了迷糊,即是議政為何讓那麽多的武將入殿呢?
朱由檢為何召見那麽多人到底要商議什麽事情,實然是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黃立極等人十分清楚的裁剪衛所軍戶安置方案,第二件事情便是把京師三大營派兵士前往遼東守土兩年的這個政策定下來,第三件事情乃是之前福建上奏,海賊猖獗,招安之事,故把京師之內的高級武官全部召入乾清宮中,也可以理解為軍事會議。
“眾位愛卿平身。”
官員盡皆起身後,朱由檢便開口說道:“朕召各位愛卿前來,乃有大事要與眾位愛卿共同商議。”
眾位臣子無人開口,等待著朱由檢的下文。
“朝廷決議在陝西長安府設置西北大營,這件事情眾位臣工心中都清楚,可還有一件事情,朕不曾提起,便是裁剪陝西山西兩地的軍戶,裁剪後,如何妥善安置,才不會招惹事端,朕想問一問眾位愛卿,可有良策。”
新增西北大營在列的所有人都清楚,可要裁剪千戶所,廢黜軍戶的身份,這件事情知道的人隻有黃立極,李國普,與袁崇煥三人,故在聽到朱由檢的話後,許多人心中都十分震驚,可看著作為內閣首輔的黃立極與兵部尚書袁崇煥根本就沒有提出什麽反對的意見,也無人說話。
內閣輔臣中的施鳳來本就不受皇帝待見,當然不想讓朱由檢對自己更加厭惡,不說話也是明哲保身之舉。
洪承疇心中雖有反對,但他卻是朱由檢一手提拔的人,可以說是其親信,即便心中再有不願,也不好開口反對。
而曹文詔來自軍伍,當時知道衛所製的弊端所在,對於廢黜千戶所,刪減軍戶數額,正趁著他的心意,而其餘的武官想著這等國家大政,首輔與兵部尚書都不反對,我還冒什麽頭。
黃立極出聲言道:“皇上,刪減軍戶,我與李輔臣,袁尚書數次商議,有了一個想法,現在便啟奏皇上,是否可行,還望皇上聖裁。”
朱由檢點點頭示意黃立極把話接著說下去。
“刪減的軍戶每人補償其紋銀二兩,田地十畝,田地在原先軍田中劃分,而補償的白銀由戶部承擔。”
朱由檢以為黃立極會長篇大論,沒想到竟然隻說了這一句話。
“若這般行事,想必那些軍戶不會同意的。”朱由檢語氣有些猶豫的說道。
袁崇煥開口道:“皇上,您高居龍庭,對地方這事,不甚熟悉,這些軍戶大多數人心裏麵根本不願在這軍伍之中,他們中有許多人家產萬貫,也有許多人有百畝良田,此時朝廷刪除軍戶,正趁著他們的心意,略微補償一些,便以足矣,至於此事應有熟悉當地軍政的人負責,微臣舉薦陝西衛所指揮同知戴世輝為主事之人,負責此事,朝廷授意,讓戴世輝把家中無產無田的軍戶留下,若家中無田無產,又是老弱,便從子侄之中選上一人,補上空額。”
“那若是家中無產無田的占大多數呢,朝廷又該怎麽辦?”朱由檢怒聲道,他清楚袁崇煥話說的好聽,實際上也是托詞而已。
實然黃立極幾人也有自己的難處,給多了,朝廷賠本了,給少了,軍戶不同意,皇帝不滿意,怎麽辦都討不了好。
朱由檢的問話讓黃立極啞口無言,就連一向喜歡說大話的袁崇煥也閉口不言。
這時候兵部侍郎付偉出列恭敬道:“皇上,微臣有一想法。”
“但講無妨。”
“皇上,裁剪軍戶人數,軍田也會適當的減少,何不讓這些軍戶變為普通百姓,為朝廷種田,與百姓無異,征收糧食供作西北軍用。也可讓被篩除的軍戶有謀生之路,至於黃閣老所說的白銀二兩,田地十畝,也可一並發放,算作祖上為朝廷效命的賞賜。”付偉中氣十足的說道。
朱由檢聽完付偉的話後,心中有些舒暢,對待付偉出任西北大營提督此事更加放心。
“袁崇煥,你看此法可行否?”
“皇上,微臣無異議,不過仍需謹慎,雖說軍戶被刪減之後,與普通百姓無異,但還要分別對待,征收他們糧食的人不應該是官府,而是新增的西北大營。”袁崇煥開口說道。
聽完袁崇煥的話後,朱由檢覺得可行,便拍板定論,吩咐黃立極在盧象升入京後,再由內閣發出裁剪軍戶的詔令,不過刪減軍戶這件事情,朱由檢不想讓盧象升插手,一來是得罪人,對待日後的盧象升整軍不利,二來便是盧象升不清楚陝西之地的狀況,正如袁崇煥所說一樣,徐孟朝失職,被朝廷革職查辦,那麽戴世輝便是最合適的人選,由李爍盯著,戴世輝決計不敢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
這事了了之後,朱由檢便又說道:“福建巡撫葛靖國上奏,福建沿海,海賊猖獗,朝廷水師不堪大用,整治不了這幫海賊,沿海百姓多受其迫害,朕實在不忍,便想詢問眾位愛卿,朝廷該如何鏟除海患。”
黃立極聽完朱由檢的話才明白過來,為什麽朱由檢會召見一幫武官,原來是惦記著福建海患之事。
朱由檢話語落後,黃立極便率先開口說道:“皇上,既有海患,便要整肅水師,鏟除海賊。”
“福建沿海有上百股海賊,勢力強大的戰船過百,可戰匪徒過萬,水師荒廢許久,一時之間怎能對抗勢力強大的海賊呢?”說這話的時候,朱由檢帶著些不甘。
實際上,朝廷知道沿海一直在鬧海賊,卻無力鏟除,臉麵不光。
待會還有一更,還望書友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