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爍在曆史上麵沒有留名,選擇他為陝西巡撫,便是要看看他的能力,若他說什麽事情,自己都不準,如何看出他的能力,更何況扶持帝黨成立,一直都是朱由檢的政治願景,何樂不為,逼瘋那些富商,也不能把老百姓逼到絕路上,這不比西漢時期,西漢時期的王莽雖然一直都在為老百姓做事,對抗世族豪強,但他估計錯了形勢,奴隸解方案,成為王莽最大的一處敗筆,雖說廢除那些賣身與大戶豪強的百姓奴隸身份,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可他卻不知道深入考慮,奴隸沒有田地,沒有房產,分的田地後,又無農具,被辭退後,根本沒有求生的可能,故在豪強組織的反對王莽的戰爭中,這些奴隸便是作戰最勇猛的戰士,為什麽,因為王莽搶了他們的飯碗,可現在的大明朝不是以前的大漢朝,百姓民智以開,也有農具,誰不想自己單幹,故朱由檢根本就不擔心陝西的富商發動反抗自己的叛亂。


    朱由檢下定決心後,便在養心殿中安睡一會兒,等到第二日天亮,駱養性入宮求見,那時候天色還早,朱由檢也剛剛用過早膳,聽聞小太監說駱養性求見,也有些奇怪,不知他有何要事,竟然這麽早便來求見。


    允許後,朱由檢便在養心殿召見了駱養性。


    駱養性看到站在養心殿中的朱由檢後,趕忙跪下身去道:“微臣駱養性,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經過朱由檢的敲打與王承恩的提點,這駱養性已經收斂了許多,讓朱由檢對他也萌發了一點好感,作為一名重臣,你貪不貪,皇帝根本不會在乎,他在乎的事情便是你有沒有能力,你能不能聽話,不能聽話,那你也在這個位置上呆不了多久,能聽話,即便貪了,他也會保你,這便是漢人王朝的一種弊端,當然也可以說是一種特色。


    “起來吧,那麽早入宮見朕,你定是有什麽大事要說吧。”


    駱養性起身後,看向四周侍候的太監宮女,意思一目了然,可看著駱養性這般小心,朱由檢笑出聲來,道:“駱養性啊,你不看看這是什麽地方,你說的話還怕傳到朝堂上去不成,無礙,你說吧。”笑話,若朱由檢在養心殿聽大臣的密報還要屏退眾人,這不是對自己的皇權產生一種質疑嗎,當然朱由檢也相信,這些宮女太監沒人敢往外說,魏忠賢在明宮暴斃,下麵的百姓可能不清楚,但他們這些宮中的人卻比前朝的官員更加清楚,宮中在底層小太監中有一種傳聞,說魏忠賢根本就不死生病而死,而是王承恩與駱養性率領士卒,在魏忠賢住處把他給活活打死,對待皇帝,內心都充滿了恐懼,也不敢做出忤逆他的事情。


    既然朱由檢這麽開口,駱養性也不能再故作小心。


    “皇上,微臣尊皇上旨意,在購糧地派出錦衣衛秘密巡視,昨日晚上,開封府,濟南府,與兩江的巡閱錦衣衛給微臣寫的信,到了微臣的手中,微臣觀看後,知道皇上憂心軍需購糧大政,但昨日時間過晚,不敢前來稟報,隻能一大早宮門一開,便入宮求見皇上。”駱養性恭恭敬敬的說道。


    朱由檢轉身迴到了龍榻之上,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開開說道:“朕細細聽著呢,你一並到來。”


    “皇上,濟南府巡閱千戶葛精忠寫信給微臣說,濟南知府張康博得到購糧份額後,一天之間拜訪了濟南府大大小小的地主富商六十多家,以禮待人,富商地主大受感動,紛紛表示解囊相助,濟南府奏與軍需司的官文上麵形勢一片大好,所言不虛。”


    “這濟南知府張康博真是個儒雅的讀書人啊。”還有一句話朱由檢沒有說出口,便是這樣子的人當一個知府還行,要是當布政使,乃至巡撫,便不行,一味的討好雖然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但巡撫與布政使的大局觀他卻沒有,官府讓富商辦事,他上門求乞,那官府讓富商每年掏腰包呢,隻怕光說好話,起不到任何作用吧。


    “這濟南知府張康博在整個山東官聲極好,聽說吏部也準備提拔他為山東參政。”駱養性開口為張康博說了一句好話。


    朱由檢擺擺手笑道:“朕心中自有思量,你也不要給朕上什麽眼藥了,若是吏部提拔,到了朕跟前,朕怎能不允呢?”當然這駱養性幫張康博說好話,定是收了什麽好處,但這並不是說給他好處的人會是張康博這個老實迂腐的官員,大明官場存在著幾個弊端,便是有同窗之誼,同鄉之情,給與駱養性好處的便是張康博在京為官的同鄉,朱由檢知道下麵臣子之間的道道,但也不想點破,而對於駱養性接受好處這件事情,朱由檢也不想過問,那是因為他知道想要馬兒跑的好,不能光憑鞭子,適當的好處還是要給予的。


    朱由檢話語落後,駱養性便又開口說道:“皇上,兩江富庶,杭州,蘇州知府在得知詔令後,便就已經備好了超過十四萬石大米,有九萬取自於當地官府的庫糧,隻有五萬才是從富商手中購買的。還望皇上觀看一下這兩地的奏章,謹防他們把軍需司所撥銀兩據為己有。”


    朱由檢聽完這話後,笑笑道:“這件事情朕早就知道,乃是郭允厚稟奏的,這兩地知府早就上了書信給軍需司,說他們的庫糧足矣填滿朝廷所定份額,不過軍需司不允兩地調出所有庫存,他們便又購買了五萬石大米,想來,朝廷所定的份額對於大明朝最富庶的兩個地方,九牛一毛啊。”因為形勢一片大好,讓朱由檢的心情也變得輕鬆起來。


    駱養性看著朱由檢笑著說話,這才放心說出接下來的話。


    “皇上,還有一件事情要稟奏皇上,微臣怕會影響皇上的雅致。”


    “快快說來,朕就是要聽這些憂心的事情,不然朕便要懷疑你們錦衣衛辦事的能力了。”什麽事情都不會滿分,朱由檢當然不會覺得軍需司所定的二十三處購糧地各個都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這件事情是微臣派往開封府的千戶李世超稟奏,他說開封府知府吳可信在收到軍需司詔令後,便在晚上把所有的開封府內所有的大戶請到開封知府衙門用宴,當眾逼迫開封大戶在購糧文書上麵簽字畫押,而昨日深夜,李世超的另一封書信也到了微臣這裏,他說開封府的大戶在畫押之後,隻有一小部分人願意承擔,但大數人都不認賬,這開封知府吳可信便派兵把拒不認賬的鄉紳大戶全部抓起來,但險些釀成大禍。”


    聽到吳可信這個名字,朱由檢便覺得有些熟悉,細細想來才知道原來是那個到處渲染金龍出世的知府,也正如吳可信所料一般,國事繁忙的朱由檢早就把吳可信給忘卻了,若不是出了這檔子事,隻怕再也不會想起吳可信來。


    “什麽樣子的大禍。”正如李世超所料想一般,因為這件事情朱由檢對吳可信也高看了一眼。


    希望書友們多多支持,以後節奏會固定下來,每天兩更,還需要書友們多多推薦,支持,不勝感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道古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道古風並收藏重生明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