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對曹文詔的看法,曹文詔也清楚,而曹文詔也不喜歡洪承疇,認為他太會做作演戲,雖然如此,但在朱由檢身前,兩人的關係如那幾十年的老友一般親密。
在宮門外見到洪承疇後,曹文詔從馬上跳了下來,拱拱手道:“末將見過提督大人。”
“曹總兵,皇上召見我們,定有很多話要問我們二人一番,到了禦前,可要收一收你平時的性子,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
曹文詔裝作聽不懂洪承疇的話,反問道:“末將不知道提督大人這番話的意思,還望提督大人提醒一下,什麽話能說,又什麽話不能講。”
洪承疇沉吟道:“我三大營在這大半月中新募兵卒一萬兩千人,但你我心中都清楚,大半都是被官府帶兵抓過來的,雖有銀兩補助,但傳到皇上耳中,定不會歡喜,我們作為臣子的,便是一心為皇上分憂,把這些事情說出來,隻會為皇上增加煩惱,也於事無補。”
曹文詔點了點頭道:“洪提督的意思末將清楚,末將也不是愚笨之人,當然知道這其中道理。”
兩人又說了一些話後,便一同進入皇宮,在值班太監的引領下趕往養心殿。
此時養心殿中的朱由檢端坐在龍座上微閉眼睛。
王承恩上前稟報道:“皇上,洪承疇,曹文詔兩位大人已經到了。”
朱由檢睜開眼睛後,輕聲說道:“讓他們兩人進來吧。”
“是。”說完後,下去通報兩人。
洪承疇與曹文詔一同進入大殿,跪拜行了大禮,口唿三聲萬歲。
朱由檢擺擺手讓兩人起身。
兩人站起身後,朱由檢便開口說道:“三大營的事情辦的怎麽樣了。”
“三大營諸事皆順,士卒入伍一萬兩千人,安插於各個軍營。士兵在曹總兵的督促下,每日開始操練,精修火器,勤練騎術,曹總兵與士兵一同用食,經常宿與軍伍之中,在基層士兵中有很大的威望。”洪承疇誠懇說道,實然這些話聽起來沒有什麽不對之處,可細細體會,不難從中得知洪承疇對曹文詔有些看法。
洪承疇與曹文詔關係不好這件事情朱由檢十分清楚,但朱由檢卻沒有過問,也是朱由檢的一個小心機,雖說兩人關係好的話,對三大營整治有些益處,可人心隔肚皮,若兩個人關係十分親密,無話不談,那麽把十幾萬軍隊交到兩人手中,朱由檢還真放心不下。
“短短半個月兩位愛卿便能招收一萬兩千餘人,朕果然沒有看錯人。”聽到洪承疇的稟告朱由檢有些高興,對洪承疇的能力也有些認可,招收士卒可是洪承疇辦理的事務,而曹文詔卻插不上手,這也是分工不同,雖說洪承疇是三大營的提督,可以說是最高長官,但在三大營中接觸的都是參將副將,基層士卒根本就沒有接觸的可能,而曹文詔卻深入基層,掌握著士卒的訓練。
“多謝皇上誇獎。”洪承疇輕聲說道。
“士卒選自何地?”朱由檢又接著問道。
“大多數為京師人士,有三成來自山東河北。”實然洪承疇說了假話,京師的人數隻占三成,大部分來自山東。
隻要臣子把差事做好,一些細節朱由檢也不想過問。
“曹文詔,士卒每日的操練,你可有章程。”
“稟告皇上,士卒訓練也不如從前那般鬆懈,各參將盡皆用心,末將事事過問,士卒訓練之時,大都在場,不出半年,三大營戰力可得提升。”曹文詔趕忙應道。
朱由檢心裏麵清楚,真正的強軍不是隻操練便能得到的,他們需要的是鮮血與戰爭,關於營軍調往遼東的事情,朱由檢一直很上心,便不止一次的在大臣麵前提起。
“朕讓營兵出關奔赴遼東之事,你們都清楚,那士卒準備如何?”
“稟告皇上,士卒對遼東有些恐懼,故營兵聽聞旨意後,皆有怯意。”曹文詔接道。
遼東那地方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爆發戰爭,這在整個大明朝都不是秘密,當兵的誰想去最危險的地方呢,所以現在營兵八萬人聽到消息後,有些錢財的都托關係,千萬不要選中自己,沒有錢財的隻能在心裏麵默默祈禱,整個大營都人心惶惶,不過曹文詔在軍伍中頗有威望,又動了些手段,這才讓三大營沒有出現逃兵的現象。
朱由檢聽後,心中有些不喜站起身道:“怯意,朝廷養他們便是讓他們保家衛國,臨到戰場,卻心生怯意,那要他們何用,洪承疇,曹文詔你們二人聽著,讓那些將軍以身作則,選中誰,誰便領兵去,若是不從,先治將軍的罪。”
“皇上不要生氣,關於調兵出關這件事情,微臣一直記在心頭,曹將軍剛剛所說的怯意,微臣也清楚,不過若是皇上聖旨一下,微臣保證,三大營定會遵命行事,萬萬不壞了朝廷的布置。”洪承疇趕忙保證道。
朱由檢重新坐下身去,又在詢問了一些事務,便讓兩人退下了。
等到下午的時候,朱由檢正在禦花園中賞花,有太監來報,說駱養性求見。
朱由檢心中一動,便讓太監把駱養性帶到禦花園。
不一會兒,駱養性便在太監的引領下見到了朱由檢,朱由檢看著駱養性身形慌張,心中便知道大概是李爍的奏折來了。
如駱養性所想,朱由檢想讓駱養性靠近李爍,更甚者讓他們兩人結黨,組成一股新的政治勢力,駱養性也不負朱由檢的期望,三番五次的向李爍示好。
即便李爍在如此瞧不上駱養性,但他不能否認,他爬的太快,在朝中毫無根據,他十分需要駱養性的幫助,對於駱養性的示好,也一一接受。
行禮之後,朱由檢便對駱養性說:“愛卿,如此慌張,所為何事?”
“皇上,陝西巡撫李爍的密奏。”
朱由檢接過奏折後看了一眼密封的官漆,自己親自動手把信封撕開,往後走了兩步觀看,侍奉的太監宮女都很識趣,沒有一人跟過去。
“皇上,微臣入陝西後,私訪與民間,竟見聞衙役逼迫百姓為財主換田地,所換田地皆是軍田,指使之人乃是長安知府孔勝毅,現已證據確鑿,望皇上重刑責罰,以正視聽,陝西衛所以腐朽不堪,難以為朝廷守土護疆,即便嚴法治軍,也於事無補,微臣希望皇上能與兵部尚書袁崇煥大人商議,我陝西可組建訓練新軍,人員四萬足矣,戶部財政緊張,微臣心中明白,也知組建新軍,會給皇上造成煩惱,但卻不能不說,陝西軍田私賣已成頑疾,臣從下月始,便著手開始收迴私賣軍田,並索迴地主富商私占所得糧食,並用這收迴的田地與糧食組建新軍,絕不讓國庫為其花費一兩白銀,微臣所說,望皇上慎重考慮。”
朱由檢合起奏章,看向駱養性道:“李爍就上了這一道折子嗎?”
“稟告皇上,還有一份奏章遞交給了內閣,想來用不了多久便能到皇上的手中。”駱養性恭恭敬敬的說道。
朱由檢沒有與駱養性閑聊的雅致,勉勵了幾句,便讓其退下。
今天就隻有這一更了,弱弱的問一句,書友可有推薦,能不能支持小風一把
在宮門外見到洪承疇後,曹文詔從馬上跳了下來,拱拱手道:“末將見過提督大人。”
“曹總兵,皇上召見我們,定有很多話要問我們二人一番,到了禦前,可要收一收你平時的性子,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
曹文詔裝作聽不懂洪承疇的話,反問道:“末將不知道提督大人這番話的意思,還望提督大人提醒一下,什麽話能說,又什麽話不能講。”
洪承疇沉吟道:“我三大營在這大半月中新募兵卒一萬兩千人,但你我心中都清楚,大半都是被官府帶兵抓過來的,雖有銀兩補助,但傳到皇上耳中,定不會歡喜,我們作為臣子的,便是一心為皇上分憂,把這些事情說出來,隻會為皇上增加煩惱,也於事無補。”
曹文詔點了點頭道:“洪提督的意思末將清楚,末將也不是愚笨之人,當然知道這其中道理。”
兩人又說了一些話後,便一同進入皇宮,在值班太監的引領下趕往養心殿。
此時養心殿中的朱由檢端坐在龍座上微閉眼睛。
王承恩上前稟報道:“皇上,洪承疇,曹文詔兩位大人已經到了。”
朱由檢睜開眼睛後,輕聲說道:“讓他們兩人進來吧。”
“是。”說完後,下去通報兩人。
洪承疇與曹文詔一同進入大殿,跪拜行了大禮,口唿三聲萬歲。
朱由檢擺擺手讓兩人起身。
兩人站起身後,朱由檢便開口說道:“三大營的事情辦的怎麽樣了。”
“三大營諸事皆順,士卒入伍一萬兩千人,安插於各個軍營。士兵在曹總兵的督促下,每日開始操練,精修火器,勤練騎術,曹總兵與士兵一同用食,經常宿與軍伍之中,在基層士兵中有很大的威望。”洪承疇誠懇說道,實然這些話聽起來沒有什麽不對之處,可細細體會,不難從中得知洪承疇對曹文詔有些看法。
洪承疇與曹文詔關係不好這件事情朱由檢十分清楚,但朱由檢卻沒有過問,也是朱由檢的一個小心機,雖說兩人關係好的話,對三大營整治有些益處,可人心隔肚皮,若兩個人關係十分親密,無話不談,那麽把十幾萬軍隊交到兩人手中,朱由檢還真放心不下。
“短短半個月兩位愛卿便能招收一萬兩千餘人,朕果然沒有看錯人。”聽到洪承疇的稟告朱由檢有些高興,對洪承疇的能力也有些認可,招收士卒可是洪承疇辦理的事務,而曹文詔卻插不上手,這也是分工不同,雖說洪承疇是三大營的提督,可以說是最高長官,但在三大營中接觸的都是參將副將,基層士卒根本就沒有接觸的可能,而曹文詔卻深入基層,掌握著士卒的訓練。
“多謝皇上誇獎。”洪承疇輕聲說道。
“士卒選自何地?”朱由檢又接著問道。
“大多數為京師人士,有三成來自山東河北。”實然洪承疇說了假話,京師的人數隻占三成,大部分來自山東。
隻要臣子把差事做好,一些細節朱由檢也不想過問。
“曹文詔,士卒每日的操練,你可有章程。”
“稟告皇上,士卒訓練也不如從前那般鬆懈,各參將盡皆用心,末將事事過問,士卒訓練之時,大都在場,不出半年,三大營戰力可得提升。”曹文詔趕忙應道。
朱由檢心裏麵清楚,真正的強軍不是隻操練便能得到的,他們需要的是鮮血與戰爭,關於營軍調往遼東的事情,朱由檢一直很上心,便不止一次的在大臣麵前提起。
“朕讓營兵出關奔赴遼東之事,你們都清楚,那士卒準備如何?”
“稟告皇上,士卒對遼東有些恐懼,故營兵聽聞旨意後,皆有怯意。”曹文詔接道。
遼東那地方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爆發戰爭,這在整個大明朝都不是秘密,當兵的誰想去最危險的地方呢,所以現在營兵八萬人聽到消息後,有些錢財的都托關係,千萬不要選中自己,沒有錢財的隻能在心裏麵默默祈禱,整個大營都人心惶惶,不過曹文詔在軍伍中頗有威望,又動了些手段,這才讓三大營沒有出現逃兵的現象。
朱由檢聽後,心中有些不喜站起身道:“怯意,朝廷養他們便是讓他們保家衛國,臨到戰場,卻心生怯意,那要他們何用,洪承疇,曹文詔你們二人聽著,讓那些將軍以身作則,選中誰,誰便領兵去,若是不從,先治將軍的罪。”
“皇上不要生氣,關於調兵出關這件事情,微臣一直記在心頭,曹將軍剛剛所說的怯意,微臣也清楚,不過若是皇上聖旨一下,微臣保證,三大營定會遵命行事,萬萬不壞了朝廷的布置。”洪承疇趕忙保證道。
朱由檢重新坐下身去,又在詢問了一些事務,便讓兩人退下了。
等到下午的時候,朱由檢正在禦花園中賞花,有太監來報,說駱養性求見。
朱由檢心中一動,便讓太監把駱養性帶到禦花園。
不一會兒,駱養性便在太監的引領下見到了朱由檢,朱由檢看著駱養性身形慌張,心中便知道大概是李爍的奏折來了。
如駱養性所想,朱由檢想讓駱養性靠近李爍,更甚者讓他們兩人結黨,組成一股新的政治勢力,駱養性也不負朱由檢的期望,三番五次的向李爍示好。
即便李爍在如此瞧不上駱養性,但他不能否認,他爬的太快,在朝中毫無根據,他十分需要駱養性的幫助,對於駱養性的示好,也一一接受。
行禮之後,朱由檢便對駱養性說:“愛卿,如此慌張,所為何事?”
“皇上,陝西巡撫李爍的密奏。”
朱由檢接過奏折後看了一眼密封的官漆,自己親自動手把信封撕開,往後走了兩步觀看,侍奉的太監宮女都很識趣,沒有一人跟過去。
“皇上,微臣入陝西後,私訪與民間,竟見聞衙役逼迫百姓為財主換田地,所換田地皆是軍田,指使之人乃是長安知府孔勝毅,現已證據確鑿,望皇上重刑責罰,以正視聽,陝西衛所以腐朽不堪,難以為朝廷守土護疆,即便嚴法治軍,也於事無補,微臣希望皇上能與兵部尚書袁崇煥大人商議,我陝西可組建訓練新軍,人員四萬足矣,戶部財政緊張,微臣心中明白,也知組建新軍,會給皇上造成煩惱,但卻不能不說,陝西軍田私賣已成頑疾,臣從下月始,便著手開始收迴私賣軍田,並索迴地主富商私占所得糧食,並用這收迴的田地與糧食組建新軍,絕不讓國庫為其花費一兩白銀,微臣所說,望皇上慎重考慮。”
朱由檢合起奏章,看向駱養性道:“李爍就上了這一道折子嗎?”
“稟告皇上,還有一份奏章遞交給了內閣,想來用不了多久便能到皇上的手中。”駱養性恭恭敬敬的說道。
朱由檢沒有與駱養性閑聊的雅致,勉勵了幾句,便讓其退下。
今天就隻有這一更了,弱弱的問一句,書友可有推薦,能不能支持小風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