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喝完後,便又重新落座。


    李國普輕聲說道:“王公公,你代皇上而來,皇上可有什麽話要轉告李大人的。”


    坐在一旁的王承恩正在愣神中,因為今天發生的事情讓王承恩一直都是心不在焉,此時聽到李國普的話,才醒轉過來。


    “對了,李大人,皇上說了,去了陝西後,要多加愛惜自己的身體,不可勞累過度,他在京師之中等著你的好消息。”王承恩趕忙說道。


    “多謝皇上掛念,勞煩王公公轉告皇上,微臣去了陝西,定要有番作為,不敢讓皇上失望。”


    王承恩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官麵上的話說完後,就有些官員前來敬酒,像是洪承疇,高舉義,王珂田等人的酒李爍全部喝下了,而其餘的官員的敬酒都被駱養性代替,這也是官場的不成文規定,想跟上級領導喝酒,先掂量一下自己的身份,有人替,那還好,若是沒人代替,上級領導也會毫不在意你的感受。


    雖然駱養性喝的酒比李爍多,但看起來一點事情都沒有,相反李爍是個讀書人,早就有些醉意,走起來也有些搖搖晃晃,但是他的大腦卻異常清醒,不該說的話一句都沒有說。


    送行宴進行了一個時辰,李國普看著天色不早便讓駱養性派人送李爍迴家,所有的官員在客套一番後,也都打道迴府。


    沒有人知道,就在這場送別宴上麵,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政治同盟,便是駱養性,李爍,劉權,他們背後的勢力相護連接,行程了一個極大的官僚勢力,在日後的大明朝堂之上放出異彩,也會李爍日後的主政打下了基礎。


    李爍迴到府中後,與夫人說了些酒話後,便睡了過去。


    李夫人看著睡著的李爍,歎了一口氣,心中想到:“你當真不明白嗎?我根本沒有想過讓你出人頭地,平淡便好,此時,你進入皇上的視線,受到皇上的恩寵,不知是福是禍。”


    李夫人與李爍不同,李爍在受到皇帝恩寵,出任高位之時,一心想著如何幫助皇帝治理國家,如何名垂青史,而李夫人想的卻是李爍的後路,李夫人清楚,李爍不甘常人,想要完成他的理想,必須要做與嚴嵩一般的權臣,可到了那時候,皇帝能繞得了他嗎?按照李爍的說法,這個皇帝又與前幾任皇帝不同,冷厲果斷,到了那個時候,隻怕會落了個家破人亡的結局,不過心中的擔憂又不能對李爍去講,隻能一個人埋在心中。


    此時坤寧宮中睡在周皇後身邊的朱由檢當然不知道李夫人對他的想法。


    兩個人都沒有睡著,聽著對方的唿吸聲陷入寂靜。


    “皇後,明天李爍便要去陝西了,為何朕的心中有些不安呢?”朱由檢打破寂靜道。


    “皇上勿憂,聽皇上說,李爍是個人才,放手讓他去做,定會還給皇上一個富庶的陝西。”周皇後寬慰道。


    “但願如此,朕這幾日提拔了眾多官員,魏忠賢的末日也該來臨了,事到臨頭,朕心中真的煩悶,魏忠賢雖說在前朝禍害之多,令人發指,但朕今日親政掌權,他也有莫大的功勞,若是把他殺了,朕實在有些於心不忍。”在周皇後身邊永遠是最真實的朱由檢,他也覺得隻有在皇後身邊才能脫去一層層偽裝。


    “皇上不想殺魏忠賢嗎?”周皇後坐起身看向朱由檢。


    朱由檢看著周皇後俊俏的臉龐,伸出手輕輕撫摸了一下周皇後的左臉,弄的周皇後一下子紅透了臉,不明白為何朱由檢會做出這般親昵的動作。


    “皇後,你後悔嗎?”


    “臣妾有何後悔之處。”


    朱由檢也半坐起身道:“若是沒有嫁給朕,你也不會進入深宮這是非之地,更不會有日後的風險。”


    “風險,皇上此話何意?”周皇後趕忙說道。


    “不知為何,朕總有一種患得患失的感覺,雖說朕乃是大明朝的皇帝,君臨天下,莫敢不從,可朕總有一種感覺,大明不會平靜多長時間了,以後會是一段特別艱辛的路程,熬過去,朕是中興之主,可與漢武宋祖媲美,熬不過去,朕便會成為亡國之君,到了那時候,皇後你性命堪憂,日後你我的孩子也會有生命危險。”朱由檢輕聲說道。


    “皇上,大明定會千秋萬代,皇上不可胡想,就算如皇上所說,嫁給皇上,臣妾絕不後悔,即便會要了臣妾的性命,臣妾也絕不後悔。”


    朱由檢站在前庭之時,是一言九鼎的帝王,泰山崩於眼前,也必須要麵不改色,也隻有在周皇後身邊才會表現出軟弱的一麵。


    朱由檢聽完周皇後的話,輕輕一笑:“得妻如此,夫複何求。”說完把周皇後擁入懷中,看著懷中的嬌妻,心中不由想到:“為了皇後,朕也要堅持下去,誰想要朕的性命,壞了朕的江山,朕便先殺了他,讓他明白,皇帝乃是上天選擇,朕乃是九五至尊,上天之子。”


    第二天,朱由檢在坤寧宮中用了早膳後,便迴到了養心殿,批閱奏章,一份開封府的奏章引起了朱由檢的興趣。


    這是開封府知府吳可信所上,奏折之中胡說八道,說是在新帝登基的時候,開封府上空出現一條金龍盤旋,看到的百姓很多,民間多傳,出現金龍的時間是朱由檢登基的那天,說朱由檢乃是真龍天子,受上天庇佑,大明定會國泰民安。


    看到奏章後,朱由檢失笑道:“這吳可信多想升官啊。”


    站在一旁的王承恩看到朱由檢發笑,問道:“皇上因何發笑。”


    “王公公,開封知府吳可信上奏章,說開封府上在朕登基之日,有金龍盤旋,祥瑞顯現,定會國泰民安,五穀豐登。這樣的奏章也不知內閣是怎麽省察的,送到了朕這裏。”朱由檢笑著說道。


    “皇上,不瞞皇上,老奴在京中也聽過金龍盤旋之事。”


    朱由檢皺起眉頭道:“這都傳到京裏麵來了。”


    “對啊,此乃大大的祥瑞,我大明因此定會國泰民安。”


    “無的放矢,國泰民安是吹噓出來的嗎?就憑著吳可信的奏章,憑著官府的誘導,國泰民安便會出來,若想國泰民安,隻能靠著各級官吏的努力。擬旨,撤了吳可信的官位,讓他進京,朕要問問他,怎麽國泰民安。”朱由檢突然大聲說道。


    王承恩嚇了一跳,趕忙跪下身去,遲遲不動。


    “朕讓你擬旨,撤了吳可信的官位,你還不下去傳旨。”


    “皇上萬萬不可啊?”王承恩鼓足勇氣說道。


    聽完王承恩的勸諫,朱由檢突然明白,這是大明朝,百姓就認這套,殊不知,曆朝的開國皇帝都喜歡搞些封建之事,劉邦斬了白蛇,趙匡胤出生之時在家中發現一條龍,就連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也用了這套,出生之時,滿屋紅光,若是自己因此降罪吳可信,那真的會讓各級官吏都畏懼自己,到時候,自己政令不同,那可大事不妙。


    朱由檢擺擺手道:“王公公,你起身吧,此事是朕錯了。”


    “皇上想要大明千秋萬代,永世昌盛之心,老奴明白,但看著皇上每日憂愁,老奴真的十分痛惜,皇上應該信任文武百官,萬萬不可累壞了自己的身子骨。”王承恩說著說著流出淚來。


    朱由檢看到王承恩的這個樣子,歎口氣道:“王公公的心意,朕明白,等到朕整治好朝政,一定會注意休息的,王公公起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道古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道古風並收藏重生明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