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呈秀被壓下去後,洪承疇命令道:“眾將士聽令,分兵五百,查封尚書府,這府中之人不管老幼,以謀逆罪名,就地拿下,另五百人包圍尚書府,絕不放過一人出府。”


    此事田爾耕乃是主事人,但卻被洪承疇搶了主位,若是他人心裏麵定是不舒服,可卻因為田爾耕的身份讓他自己說不出什麽話來,他以前是閹黨,現在是不是閹黨也隻能靠著皇帝來說,可謂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禁軍得令後,便各院各院的搜查,這一查便就出現了許多醜態,有鑽在床底下的官員,有躲進茅房的官員,甚至還有爬上房梁的官員,不過即便躲得在隱蔽,在禁軍天羅地網的搜捕之下,還是被一一抓獲,當這些人被帶到洪承疇與田爾耕麵前時,兩個人完全表現出了不同的麵貌。


    一人雙眼放光,而一人卻麵如死灰。


    雙眼放光的當然是洪承疇,而田爾耕卻是後者,這些官員幾乎代表著大明朝小半個朝廷,這場謀逆風波,注定能成為與洪武時期的藍玉案那般震驚天下的大案,牽扯的人越多,位置越高,下麵的人就越有機會向上爬,而洪承疇便是千千萬萬想往上爬的人中的一員,這也不能說洪承疇勢力小人,試問天下誰不想入主內閣,封侯拜相。


    “楊寰,都這個時辰了,你為什麽沒有在自己家中,卻在崔呈秀府中呢?”洪承疇冷笑著問道。


    楊寰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讓他們都跪下。”洪承疇看著依然官威十足的楊寰心中極其不舒服。


    “我等乃是國之重臣,普天之下,當得起我等一拜的是皇上,你一個小小的兵部侍郎,有何威德,讓我等行此大禮。”楊寰開口說道。


    “哼,你們與崔呈秀勾結,意圖謀反,當禁軍從這府邸之中搜出你們的時候,你們便不再是我大明的官員,而是逆匪,叛賊。”


    “你說我等謀逆,可有證據。”


    “小的知道。”站在人群中顫顫巍巍的劉通聽到兩人的對話,覺得是自己一個機會。


    劉通的這一喊,讓洪承疇與田爾耕,都看向了他。


    看到劉通的太監服飾,猛地想起,皇帝的交代。


    洪承疇看了一眼田爾耕,田爾耕會意,招招手讓劉通靠前而來,劉通欣喜若狂,自覺的皇上果然沒有騙自己,他一步步的朝著田爾耕方向走去,他不知道他正在走向死亡。


    等到他站到田爾耕你麵前的時候,剛想說話,隻見田爾耕食指束在嘴前,做了個噤聲的動作。


    劉通正當疑惑之時,忽覺得自己背後火辣辣的疼,搖搖晃晃轉過頭去,看到一個禁軍還有他的長刀,長刀上麵染滿了鮮血,他知道那是自己的,直到此時他才知道自己隻是朱由檢的一枚棋子,若無用處,留之何用。


    劉通倒下了。到死的時候才明白君王不可信,永遠不能與君王討價還價,就算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一切也隻是水中月鏡中花,終是夢幻。


    楊寰等人看著太監被殺,心中都很驚訝,劉通說他手中有證據為何會被殺掉,恍惚之間,聰明的楊寰想到了一個可能,難不成這是一個套,是皇帝給自己給崔呈秀下的一個套。


    劉通死後,自有禁軍拖著他的屍體出了尚書府。


    這時候一個錦衣衛拿著那張眾位官員簽字的宣旨走向前來,遞給了李世超。


    而所有的閹黨官員看到宣旨,有的官員竟然直接被下癱在地


    李世超看了一眼上麵的文字,大吃一驚,不敢耽擱,雙手遞給了田爾耕。


    田爾耕接過宣旨,看到上麵赫然寫道,皇帝無道另立新帝這八個大字,心如死灰一般,他知道自己的命運已經定格了。


    “田都督,可否給下官一看。”站在一旁的洪承疇很好奇宣旨之上寫著什麽,竟然上田爾耕的臉色有如此大的變化。


    田爾耕雙手顫抖把宣旨遞給身邊的洪承疇。


    當洪承疇看到宣旨上麵的內容時,竟然放聲大笑。


    “楊寰,崔應元,你等叛賊,還有何話可講,竟然敢寫出這麽大逆不道的話語,等著淩遲吧。”洪承疇惡狠狠的說道。


    “聽令,楊寰一幹人等,身居高位,然不思報國,心生叛逆之心,人贓並獲,緝拿入獄,請皇上聖裁。”洪承疇接著說道。


    禁軍上前拿住了眾多官員,洪承疇走到楊寰身邊,輕聲說道:“楊大人,獄中有些陰冷,不知道你這身子骨能不能受得了。”


    楊寰不再說話,在身邊的崔應元趕忙說道:“洪侍郎,我們是冤枉的,這名字,是是崔呈秀那個逆賊逼著我們寫的,我們真的是冤枉的,您一定向皇上闡述真相。”


    聽著崔應元這般可笑的話語,洪承疇笑出聲來。


    “你以為皇上會相信嗎?你以為這鐵證如山,你還能安然脫身嗎?別做夢了,你這一生注定要在牢獄之中渡過,出獄的那一天便是你被斬首的那一天。帶走。”


    幾十位官員一夜之間鋃鐺入獄,第二天,初陽升起,百姓起來後,忽然發覺京師之內的情況有些變化,竟然能見到許多士兵在接上麵巡邏,有些見識的百姓都指了指大內皇宮的方向說:“那裏麵可能出事了。”


    太和殿中,百官朝見,許多官員都發覺很多熟悉的臉龐竟然沒有出現,楊寰,這位閹黨的核心成員都禦使竟然也沒有出席這次的大朝會,站在太和殿中的魏忠賢看著忠於自己的人竟然少了許多,心中有些驚恐,因為昨晚之事,發的突兀,錦衣衛保密極好,故官員與魏忠賢都沒有得到這方麵的消息。


    朱由檢登上龍座上,百官跪拜迎接,口唿三聲萬歲。


    朱由檢臉色十分不好看,舉起一份奏章,輕聲道:“袁崇煥率領遼東鐵軍一萬已經入了山海關,今日一路疾馳便能在晚上到達京師,朕調袁崇煥入關,你們可知是緣由。“


    眾位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清楚這是什麽情況,為何會召袁崇煥入京?


    “這幾日朕十分困惑,整治三大營,挪用軍銀案,這些事情一件件壓在朕的心頭,壓的朕喘不過氣來,朕不想遼東在發生什麽變動,這封奏章是遼東巡撫袁崇煥所上,是彈劾新任遼東經略孫承宗的,朕用人不疑,相信孫承宗,便想著把袁崇煥調入京師任職,免得他們軍策不合,傷了師生的情誼。”這些話有假有真,假的便是奏章,真的便是唯恐孫承宗與袁崇煥的軍策不合,一山不容二虎,孫承宗與袁崇煥兩個人在遼東都有威望,若是意見發生了分歧,唯恐遼東發生嘩變這樣子能夠威脅整個邊疆安全的問題,事實上,當孫承宗出山的那一刻起,朱由檢便在想著把袁崇煥掉進京師,一方麵是因為袁崇煥的困守策略會貽誤戰機,而另一方麵卻是因為朱由檢真的有些放心不下袁崇煥,一個有能力的人掌權久了,難免會生出一些不該有的想法,更何況上個時空中已然發生了這樣子的事情。


    黃立極出列道:”皇上,若為了遼東大局著想,可調任袁崇煥入京任職,但攜帶邊軍入京,卻萬萬不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道古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道古風並收藏重生明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