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魏忠賢印信再加上此時宮內緊封,就算崔呈秀有再大的能耐也決計想不到這是皇帝給自己設的套,相反,他會堅信的認為這是自己一方有力的還擊。
一切都要看劉通現在的表現,劉通心中有些怯意,因為魏忠賢可是他一直仰視的對象,此時幫著皇帝騙他就已經惶恐至極,此時還要當著他的麵演戲,當真不敢。
朱由檢當然看到了劉通的怯意,笑了笑,他知道自己給劉通的誘惑還不夠大。
“你現在還很年輕,不能服眾,朕記得今日,若是魏忠賢倒台,十五年後,你便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朱由檢輕聲說道。
劉通聽完朱由檢的話後,兩眼火熱,司禮監大明朝最有實權的部門,誰不想進去,而劉通的權利**很大,也想像魏忠賢一樣權侵朝野,風光無量,此時聽著皇帝的許諾,別說是魏忠賢那裏,即便是刀山火海,他也敢闖上一闖。
“十五年的時間你能等得起,朕也能等得起,君無戲言,朕會記得你對朕對社稷的功勞。”朱由檢唯恐劉通不信又接著說道。
劉通深吸一口氣,忙堅定的說道:“奴才一定為皇上把差事做好。”
朱由檢聽完後,臉上笑意十足,不過心中卻有些寒意,對劉通也再無一絲好感,雖然芸芸眾生皆為利,不過這種貪圖權利之輩,還是讓朱由檢厭惡,此事若是成功,這劉通一定會死在魏忠賢的手中。
至於朱由檢許諾的司禮監秉筆太監,更是可笑,朱由檢連丹書鐵劵都給賜給魏忠賢,還有什麽諾言不敢許,更何況養心殿中隻有駱養性與王承恩兩人,皇帝若說自己從未說過這些話,相信他們也不敢向外透露這消息,若真的成功,史書便會這樣寫道,新帝寵信忠賢,然忠賢狼子野心,勾結兵部尚書崔呈秀意圖謀反,幸得上天庇佑,皇帝英武,及早識破,除忠賢,倒閹黨。而劉通這個小太監根本就不會出現在這段曆史中,對於朱由檢的名聲沒有一點影響,即便眾所周知,那又如何,做個薄情寡義,殘暴無比的皇帝也要比亡國之君來的好。
“那你便去討要印信吧,朕答應你的都不會忘記。”
劉通跪下磕頭後,便起身離開了養心殿。
劉通走後,駱養性慌忙說道:“皇上,此事太過危險,臣惶恐弄巧成拙,危害皇上啊。”
朱由檢臉色笑意收了起來,轉身迴到了龍榻之上:“有何危險,朕乃真龍天子,得上天庇佑,崔呈秀隻是跳梁小醜,成不了大事,王公公,召見田爾耕,對了,把洪承疇也叫上,還有城外的曹文詔也給朕叫來,今天晚上,我大明朝要發生一件大事情了,震驚天下宇內的大事情。”
駱養性想了想還是不放心,道:“臣也出宮去,聯絡我父親昔日的部下,助皇上一臂之力。”實際上,朱由檢當著駱養性的麵把這個驚天動地的計劃說出來,讓駱養性十分感動,認為皇帝已經把自己當成了自己人,而且此事若是成功,他自己便是皇帝的嫡係,日後在這大明朝堂之上也會嶄露頭角,想著這些也讓駱養性有些興奮。
“無需,你父親已經退了三年,就算是昔日的部下,此時是忠於朕還是忠於魏忠賢都不可知,此事朕還要靠著錦衣衛,靠著田爾耕,朕相信田爾耕是個聰明人,這些事情即便沒有證據,田爾耕都能找出證據,更何況鐵證如山。”
“可田爾耕之前與魏忠賢關係極好,就算此時倒向了皇上,他的忠誠,還是不能保證。”王承恩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朕還需要一個人出手。”
王承恩與駱養性相對一眼,實在想不出還有誰能出馬。
“那便是駱指揮。”
駱養性不解,說道:“皇上此言何意。”
“今日巳時,你拿著朕的聖旨去京衛點兵,入田爾耕的府邸,若是崔呈秀沒被田爾耕抓獲,你便宣讀聖旨說田爾耕與崔呈秀勾結謀反,一家上下,不管老少,盡斬。”說到最後,朱由檢臉上布滿了寒霜。
他覺得自己此時正在走向了一條政治鬥爭的不歸路,他知道,這件事情他能把魏忠賢置於死地,不知為何,心中有些恍惚,難不成真的被忠賢死,大明亡的魔咒給恐嚇住了嗎?
王承恩與駱養性盡皆出了大殿。
數十位禁軍出了大內,騎著快馬在大街之上飛馳,雖然天色有些黑,不過街市上麵還有些人,看著快馬疾馳的禁軍趕忙躲避,隨後便是一聲聲咒罵。
半個時辰後,田爾耕與洪承疇便從府邸出發趕往皇宮,因為曹文詔在城外,所以比田爾耕與洪承疇來的要晚。
而另一方麵,太監劉通來到了魏忠賢的住處,因為權勢的吸引讓劉通再次鼓足勇氣麵對著魏忠賢,雖表現的有些慌張,但魏忠賢卻沒有多想,隻當是劉通心中害怕而已,當劉通說出來意的時候,魏忠賢想了一會兒,也確實有理,便遣人拿了印信給劉通。
當印信到了劉通手中的時候,劉通才驚訝的發現原來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難,隨後便是狂熱,覺得自己一隻腳已經踏進了權力之門。
劉通從魏忠賢的住處離開後,便在也抑製不住內心的狂熱,竟然一路小跑著去找王體乾。
到了王體乾的住處時候,劉通立馬表明了來意,說是出宮為魏公公辦事,因為朱由檢聖旨剛下,許顯純又鋃鐺入獄,所以王體乾也有些謹慎,問了許多後親自帶著劉通去了暗道。
劉通從暗道出了大內便一路往崔呈秀住處趕去,誰都不會知道,此時大明朝的命運就掌握在一個太監手中。
養心殿中,朱由檢坐於龍榻之上隨意的翻著奏章,而田爾耕與洪承疇站在下麵沒有一個人說話,大殿十分安靜,隨後朱由檢放下奏章,對著旁邊的王承恩說:“王公公,給兩位大人賜座,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遵旨。”說完後,便走出了大殿招唿小太監搬來了兩張椅子。
田爾耕與洪承疇推辭一番後,便也坐了下來,不過兩個人的心中都犯了嘀咕,這皇上要我們等誰呢?
劉通到了崔呈秀府邸的門口,殊不知,曆史就從這一刻發生了重大的轉變,門口的奴仆看到是宮裏的太監,不敢耽擱,也沒有通報便帶著劉通進入了府邸。
到了大堂之後,劉通才發現大堂之中竟然已經有許多人,這些人都是朝廷的高官,清流們對與他們還有一個稱號,閹黨。
崔呈秀,楊寰,田吉,崔應元,孫雲鶴還有眾多的閹黨官員都在大堂之上,看著劉通入殿,都趕忙站起身。
劉通滿頭是汗,崔呈秀趕忙招唿下人給劉通倒茶,氣喘籲籲的劉通喝了一口水後。
為東廠理刑官的孫雲鶴趕忙問道:“公公,九千歲可有什麽交代。”
“眾位大人大事不好了,皇上,皇上要向魏公公與大家下手啊,魏公公感覺到皇上的,皇上的敵意,便讓我趕忙出宮去尋崔尚書。”
“千歲有什麽話帶給我。”
“千歲說,先,先下手為強。”
聽完這話,大堂之上的四五十名閹黨成員無不倒吸一口冷氣,他們當然清楚這句話的意思。
一切都要看劉通現在的表現,劉通心中有些怯意,因為魏忠賢可是他一直仰視的對象,此時幫著皇帝騙他就已經惶恐至極,此時還要當著他的麵演戲,當真不敢。
朱由檢當然看到了劉通的怯意,笑了笑,他知道自己給劉通的誘惑還不夠大。
“你現在還很年輕,不能服眾,朕記得今日,若是魏忠賢倒台,十五年後,你便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朱由檢輕聲說道。
劉通聽完朱由檢的話後,兩眼火熱,司禮監大明朝最有實權的部門,誰不想進去,而劉通的權利**很大,也想像魏忠賢一樣權侵朝野,風光無量,此時聽著皇帝的許諾,別說是魏忠賢那裏,即便是刀山火海,他也敢闖上一闖。
“十五年的時間你能等得起,朕也能等得起,君無戲言,朕會記得你對朕對社稷的功勞。”朱由檢唯恐劉通不信又接著說道。
劉通深吸一口氣,忙堅定的說道:“奴才一定為皇上把差事做好。”
朱由檢聽完後,臉上笑意十足,不過心中卻有些寒意,對劉通也再無一絲好感,雖然芸芸眾生皆為利,不過這種貪圖權利之輩,還是讓朱由檢厭惡,此事若是成功,這劉通一定會死在魏忠賢的手中。
至於朱由檢許諾的司禮監秉筆太監,更是可笑,朱由檢連丹書鐵劵都給賜給魏忠賢,還有什麽諾言不敢許,更何況養心殿中隻有駱養性與王承恩兩人,皇帝若說自己從未說過這些話,相信他們也不敢向外透露這消息,若真的成功,史書便會這樣寫道,新帝寵信忠賢,然忠賢狼子野心,勾結兵部尚書崔呈秀意圖謀反,幸得上天庇佑,皇帝英武,及早識破,除忠賢,倒閹黨。而劉通這個小太監根本就不會出現在這段曆史中,對於朱由檢的名聲沒有一點影響,即便眾所周知,那又如何,做個薄情寡義,殘暴無比的皇帝也要比亡國之君來的好。
“那你便去討要印信吧,朕答應你的都不會忘記。”
劉通跪下磕頭後,便起身離開了養心殿。
劉通走後,駱養性慌忙說道:“皇上,此事太過危險,臣惶恐弄巧成拙,危害皇上啊。”
朱由檢臉色笑意收了起來,轉身迴到了龍榻之上:“有何危險,朕乃真龍天子,得上天庇佑,崔呈秀隻是跳梁小醜,成不了大事,王公公,召見田爾耕,對了,把洪承疇也叫上,還有城外的曹文詔也給朕叫來,今天晚上,我大明朝要發生一件大事情了,震驚天下宇內的大事情。”
駱養性想了想還是不放心,道:“臣也出宮去,聯絡我父親昔日的部下,助皇上一臂之力。”實際上,朱由檢當著駱養性的麵把這個驚天動地的計劃說出來,讓駱養性十分感動,認為皇帝已經把自己當成了自己人,而且此事若是成功,他自己便是皇帝的嫡係,日後在這大明朝堂之上也會嶄露頭角,想著這些也讓駱養性有些興奮。
“無需,你父親已經退了三年,就算是昔日的部下,此時是忠於朕還是忠於魏忠賢都不可知,此事朕還要靠著錦衣衛,靠著田爾耕,朕相信田爾耕是個聰明人,這些事情即便沒有證據,田爾耕都能找出證據,更何況鐵證如山。”
“可田爾耕之前與魏忠賢關係極好,就算此時倒向了皇上,他的忠誠,還是不能保證。”王承恩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朕還需要一個人出手。”
王承恩與駱養性相對一眼,實在想不出還有誰能出馬。
“那便是駱指揮。”
駱養性不解,說道:“皇上此言何意。”
“今日巳時,你拿著朕的聖旨去京衛點兵,入田爾耕的府邸,若是崔呈秀沒被田爾耕抓獲,你便宣讀聖旨說田爾耕與崔呈秀勾結謀反,一家上下,不管老少,盡斬。”說到最後,朱由檢臉上布滿了寒霜。
他覺得自己此時正在走向了一條政治鬥爭的不歸路,他知道,這件事情他能把魏忠賢置於死地,不知為何,心中有些恍惚,難不成真的被忠賢死,大明亡的魔咒給恐嚇住了嗎?
王承恩與駱養性盡皆出了大殿。
數十位禁軍出了大內,騎著快馬在大街之上飛馳,雖然天色有些黑,不過街市上麵還有些人,看著快馬疾馳的禁軍趕忙躲避,隨後便是一聲聲咒罵。
半個時辰後,田爾耕與洪承疇便從府邸出發趕往皇宮,因為曹文詔在城外,所以比田爾耕與洪承疇來的要晚。
而另一方麵,太監劉通來到了魏忠賢的住處,因為權勢的吸引讓劉通再次鼓足勇氣麵對著魏忠賢,雖表現的有些慌張,但魏忠賢卻沒有多想,隻當是劉通心中害怕而已,當劉通說出來意的時候,魏忠賢想了一會兒,也確實有理,便遣人拿了印信給劉通。
當印信到了劉通手中的時候,劉通才驚訝的發現原來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難,隨後便是狂熱,覺得自己一隻腳已經踏進了權力之門。
劉通從魏忠賢的住處離開後,便在也抑製不住內心的狂熱,竟然一路小跑著去找王體乾。
到了王體乾的住處時候,劉通立馬表明了來意,說是出宮為魏公公辦事,因為朱由檢聖旨剛下,許顯純又鋃鐺入獄,所以王體乾也有些謹慎,問了許多後親自帶著劉通去了暗道。
劉通從暗道出了大內便一路往崔呈秀住處趕去,誰都不會知道,此時大明朝的命運就掌握在一個太監手中。
養心殿中,朱由檢坐於龍榻之上隨意的翻著奏章,而田爾耕與洪承疇站在下麵沒有一個人說話,大殿十分安靜,隨後朱由檢放下奏章,對著旁邊的王承恩說:“王公公,給兩位大人賜座,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遵旨。”說完後,便走出了大殿招唿小太監搬來了兩張椅子。
田爾耕與洪承疇推辭一番後,便也坐了下來,不過兩個人的心中都犯了嘀咕,這皇上要我們等誰呢?
劉通到了崔呈秀府邸的門口,殊不知,曆史就從這一刻發生了重大的轉變,門口的奴仆看到是宮裏的太監,不敢耽擱,也沒有通報便帶著劉通進入了府邸。
到了大堂之後,劉通才發現大堂之中竟然已經有許多人,這些人都是朝廷的高官,清流們對與他們還有一個稱號,閹黨。
崔呈秀,楊寰,田吉,崔應元,孫雲鶴還有眾多的閹黨官員都在大堂之上,看著劉通入殿,都趕忙站起身。
劉通滿頭是汗,崔呈秀趕忙招唿下人給劉通倒茶,氣喘籲籲的劉通喝了一口水後。
為東廠理刑官的孫雲鶴趕忙問道:“公公,九千歲可有什麽交代。”
“眾位大人大事不好了,皇上,皇上要向魏公公與大家下手啊,魏公公感覺到皇上的,皇上的敵意,便讓我趕忙出宮去尋崔尚書。”
“千歲有什麽話帶給我。”
“千歲說,先,先下手為強。”
聽完這話,大堂之上的四五十名閹黨成員無不倒吸一口冷氣,他們當然清楚這句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