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光,都昌城迎來了短暫的和平發育期。


    暗地裏卻是風雨欲來。


    北海郡城,營陵。


    在迴城的第一天,韓苟就去求見了北海郡守孔融。


    郡守府內,這位北海上將聲淚俱下,控訴著夏侯安的種種罪行。


    “分明是那賤婦勾引在先,卑職才一時昏了頭腦,誰想夏侯安卻硬要栽卑職奸yin之罪,將我當眾鞭笞……”


    “您瞅瞅我這身上,哪有一處好肉?”


    “他這哪是打我,分明打得是您的臉啊!”


    說著,韓苟雙手扒拉開上衣,露出鞭傷縱橫、血跡未幹的胸膛。


    按理說,這麽些天過去,傷口早該結痂才是,但韓苟為了能在孔融麵前博得同情,故意不上止血的膏藥,以此來構陷夏侯安。


    原本還將信將疑的孔融在目睹完韓苟的‘嚴重’傷勢後,也是有些惱了。


    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


    夏侯安這麽做,實在沒將他這個北海郡守放在眼裏。


    瞧見孔融不悅,韓苟趁機添火加油:“主公,還有件事我要向您稟報。”


    孔融看了一眼韓苟,讓他繼續往下說。


    韓苟便告起狀來:“夏侯安在都昌城大肆招兵買馬,這才短短月餘時間,他就招到了上萬人,而且卑職聽說,管亥還被他給私下放了,這很難不讓人聯想,這二人是否已經勾結在了一起……”


    凡事就怕多想。


    孔融的額頭紋深深皺了起來。


    一個管亥就已經夠棘手的了,倘若夏侯安與其勾結,那他這郡守位置,就真有些坐不穩了。


    前些時日送出那麽多的物資,豈非成了養虎為患?


    焦慮之下,孔融在堂內來迴踱起了步子。


    好一陣兒後,孔融轉過頭來,沉聲問起:“那你說,該當如何?”


    韓苟等的就是這話,當即抱拳請命:“請主公予我五千兵馬,末將這就去把夏侯安給您提拿迴來!如何處置,全憑您來做主!”


    韓苟說得擲地有聲,仿佛已經穩操勝券。


    可孔融卻作猶豫之色:“這……不太好吧。”


    畢竟當初北海遭難,是夏侯安不遠萬裏的趕來解圍,也是自己把他安排在都昌,倘若就此出兵,世人會說他孔融恩將仇報。


    而孔融,最看重的就是名聲。


    與之相比,韓苟就簡單多了。


    他管不得這些,隻想一雪當日之恥,聲量也不由的加大了許多:“主公,此子不除,必成我北海大患啊!”


    猶豫之間,忽有信使來報,說有書信呈送。


    孔融將其取來手上,打開細細瀏覽之後,倏地就變了臉色,上前給了韓苟一巴掌,勃然怒罵:“好你個狗東西,竟敢從中挑撥離間!”


    挨了一巴掌的韓苟有些暈頭轉向,他不明白風向為何轉變如此之快,但他依舊咬死狡辯:“主公,卑職對您忠心耿耿,您切勿聽信讒言啊!”


    啪!


    厚實的竹簡猛地甩到韓苟臉上,留下一片赤紅。


    “糜子仲君子之風,豈會誆我?”


    書信正是糜竺所寫。


    孔融也不是蠢笨之徒,前後一聯係,就猜到了是韓苟在其中故意挑撥。


    韓苟將竹簡撿起,隻見糜竺將都昌城所發生的一切,原原本本寫在了上麵。


    糜竺!


    韓苟的臉上閃過一抹陰沉,心中深恨。


    但他仍不改口,想將糜竺也拖下水來:“主公,卑職一路護送盡心盡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在卑職受罰時,糜家兄弟卻圍觀看戲不發一言,定是與夏侯安沆瀣一氣,主公切莫被蒙在鼓裏,不可不防啊!”


    “你放屁!”


    孔融忍不住的爆了句粗口。


    他最痛恨的就是欺騙,事跡敗露,韓苟不僅不知悔改,還試圖繼續汙蔑,此類小人簡直可恨!


    孔融將袖袍一拂,當即喊道:“來啊,將韓苟拖出去砍了!”


    伴隨著喝令,立馬有甲士入堂。


    瞧見孔融動真格的,韓苟當場就嚇尿了,砰砰砰的不斷磕頭,嗚哇大唿:“主公,主公!卑職知道錯了,你仁德寬宏,就饒恕卑職這一迴吧!卑職再也不敢了!”


    韓苟不斷的磕著頭,腦袋都磕出血了,孔融瞧見之後,也動了惻隱之心:“罷了,念你追隨本官多年,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給我推下去,重打五十軍棍!”


    “主公,主公……”


    韓苟繼續哀求,他本就有傷在身,要是再挨上五十軍棍,即使不死,也得去掉大半條命,所以苦求著想免去這頓皮肉之苦。


    然則孔融視而不見,揮了揮手,甲士將其直接拖了出去。


    當天,韓苟的屁股再次開花。


    韓苟被帶了下去,孔融的臉色卻依舊不見好轉。


    雖說韓苟構陷夏侯安是真,但這其中也確實暴露出了不少問題。例如:夏侯安手下已經有上萬人了,管亥也是被他放走,還和糜家兄弟走得很近……


    諸多問題,不得不讓人多想。


    而且,即便真是韓苟有錯在先,夏侯安也當先寫明情況呈交郡城,由自己這個郡守來決定如何實行懲處,而不是夏侯安越俎代庖,當眾立威。


    他一介外人,手伸得也太長了些。


    麵對種種問題,孔融想不出解決的法子,於是叫來了他的智囊——在郡府擔任主簿的王修。


    聽完孔融的憂慮,王修摸了摸下頜的小胡須,眼皮子一耷,眼軲轆一轉,很快就獻上了計策:“不如書信一封,讓夏侯安前來營陵,屆時與他些錢財,打發他離開北海。”


    辦法倒是不錯,錢財也是小事,可孔融仍有擔憂:“他要是不答應呢?”


    就怕請神容易送神難。


    別看夏侯安兵馬不多,但手下的那幫兵將,個個不是善茬,作戰的勇猛程度,孔融是親眼見到過的。


    雙方真幹起架來,勝負還真不好說。


    聽聞此言的王修眼中閃過一抹狠色,對此顯然早有下策:“敬酒要是不吃,那就將其囚禁營陵城內,什麽時候想通了,什麽時候再放他走。”


    雖說手段卑劣了些,但為了能鞏固在北海的地位,孔融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也隻好如此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曹魏虎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頭大寶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頭大寶劍並收藏三國之曹魏虎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