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夾擊之下,黃巾軍到底是烏合之眾,作鳥獸一般的四處逃散。
賊將管亥也因逃脫不及,遭到生擒。
值此一戰,可謂大勝。
之後,孔融令人在城外騰出空地,借以援軍駐紮,又親自將夏侯安等人迎進城中。
街道上,原本因蛾賊入侵而鬧得人心惶惶的百姓們,在得知擊潰黃巾並且活捉了賊軍主將後,無不從家中紛遝而出,想看看令孔北海都束手無術的蛾賊,是被哪個英雄人物擊敗。
夏侯安騎馬與孔融並肩而行,相較孔融的文儒氣息,夏侯安更顯年輕朝氣,如鬼斧刀削的臉龐棱角,露出幾許淺笑,帶有不羈的灑脫。
“這小將軍,可真俊呢!”
“真不敢相信,擊潰蛾賊的居然會是這麽小個娃娃!”
“你懂什麽,這就叫英雄出少年,甘羅十二為相你可知道……”
百姓們對此議論紛紛。
也有膽大的少女,越過人群,一口氣小跑到近前,將懷中的貼身絹帕硬塞進夏侯安的手裏,偷偷瞄上一眼這個俊逸非凡的少年,便俏臉一紅,然後羞澀萬分的扭頭跑開。
等夏侯安迴過神來時,手裏已經有了好些個手帕。
“這是幾個意思?”
看著手中留有少女芳香的絹帕,夏侯安大感不解,難不成是怕我出汗熱著?可這太陽也不大啊!
騎馬落後半步的夏侯傑嘿嘿笑了起來,擠眉弄眼,透出幾許猥瑣:“大哥,這你都不懂?那些姑娘看上你了哩!”
“滾犢子!”
夏侯安笑罵一聲,沒放在心上,以為是在扯淡。
古代女子,哪有這麽開放?
然則另一邊的曹昂表示,確實如此。
曹昂的語氣不像是在說謊,似乎還有些酸溜溜的……
夏侯安笑著打趣起來:“曹子脩,叫我一聲好大哥,手帕分你一些,也不是不行。更何況,你年歲也確實不小,該娶妻了,老叔可是老早就盼著抱孫子呢!”
對於夏侯安的揶揄,曹昂神色正然:“天下未定,何以為家?”
這本是冠軍侯霍去病的名言: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
封狼居胥,也是曹昂的理想。
“那你就打一輩子光棍兒吧!”
夏侯安隨口一說。
曆史上,曹昂戰死於宛城,英年早逝,膝下無子,後來的嗣子曹琬,也是從樊安公曹均那裏過繼而來。
用膳的時候,設宴款待的郡府內,充斥著歡聲笑語。
之前曾一度懷疑過夏侯安實力的孔融,此刻不再有半分輕視,杯中酒倒滿,敬了一盞又一盞,笑意岑岑的直唿‘少年英雄’。
其他人也是或多或少的表達著謝意。
夏侯安飲著酒,與孔融等人談笑風生,類似於這樣的場麵,之前在董卓手下幹活的時候,可沒少見,所以喝起酒來,也不曾有半分膽怯。
與諸人喝上幾盞,夏侯安忽地發現,似乎少了個誰,腦海裏過濾一遍,貌似禰衡沒在。
這家夥跑哪兒去了?
環顧一圈堂內,果然不見其人。
夏侯安便問起孔融,稱自己是禰衡推薦來的,這個時候,怎麽反倒不見了禰衡?
作為忘年之交的好友,孔融顯然是知道內情的,上前小聲與夏侯安說明原委,是因為當初夏侯安出的那句‘離離原上草’,禰衡一直沒能找著出處,他又是個心高氣傲之人,故而無顏出來相見。
“唉,說來也是慚愧,正平也曾問過老夫,然老夫才疏學淺,亦是不知……”
孔融歎息一聲,抱有期冀的看向眼前少年:“伯陽可有下闕?”
夏侯安都忘了還有這茬,這也難怪,不是你們水平低,而是這個題目超綱,就算把這個時代所有的大文學家叫來,也答不出這道題。
於是,夏侯安讓孔融派人去將禰衡請來,就說是自己的意思。
不多時,門口便出現了禰衡的身影。
隻是以袖遮麵,有些忸怩。
夏侯安便主動打起招唿:“禰正平,好久不見。”
夏侯安的主動,打破了禰衡內心的尷尬,便也順著話拱手見禮:“長安一別,已是歲餘,愚夫禰衡見過將軍。”
能讓禰衡自稱愚夫的,夏侯安還真是蠍子拉屎——毒(獨)一份。
之前包括禰衡見過的蔡邕、盧植、鄭玄等海內大儒,都沒享過這個待遇。
故而在聽得此話以後,堂內眾人皆是瞠目,臉上表情活似見鬼一般。沒想到禰衡這見誰噴誰、眼睛長到天上的家夥,居然也有低下高傲頭顱的一天。
之後,禰衡更像是鼓足了勇氣,自降身份以請教的口吻說道:“說來慚愧,盡管在下翻閱了無數典籍,至今也仍未能參破下闕,還請將軍示下。”
見到禰衡這般模樣,眾人更加好奇起來,紛紛將目光投向這個注定要出盡風頭的少年。
夏侯安對此不繞彎子,直接點明下闕。
不僅如此,他還告訴禰衡,這其實是《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一句,整首詩的內容他也還記得: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得知答案的禰衡以拳砸掌,長期埋在心底的困頓,在這一刻也終於得到釋放。
而另一邊的孔融卻是眼神放光,擊掌直唿三聲:妙妙妙!
這首詩賦與他們所作之長篇不同,內容格外簡短,初聽隻覺平庸,然則細品之下,卻是妙極。
僅僅三五行話,便將情感抒發得酣暢淋漓。
尤其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闕,一句寫“枯”,一句寫“榮”,寫出了一種從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燒不盡”與“吹又生”又是何等的唱歎有味,令人不禁拍手叫絕。
此刻他終於明白,為何禰衡會說,天下才學共一石,而夏侯安獨得八鬥的話了,這份文采,屬實才高八鬥,世人難及!
而禰衡的理解卻與孔融不同,他更在意的是最後兩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兩句顯然是送別之詞,長安在董卓的統治之下,可不就是荒城一座麽,城外的古道上長滿野草,‘王孫’代指好友,萋萋充滿不舍。
難道是因為知道要與我分別,故而特意為我所作?
心頭變得激動的禰衡抬頭看了過去,卻發現夏侯安竟也在看著自己,四目相對之下,夏侯安禮貌性的微微點頭。
這一下,徹底把禰衡感動壞了。
賊將管亥也因逃脫不及,遭到生擒。
值此一戰,可謂大勝。
之後,孔融令人在城外騰出空地,借以援軍駐紮,又親自將夏侯安等人迎進城中。
街道上,原本因蛾賊入侵而鬧得人心惶惶的百姓們,在得知擊潰黃巾並且活捉了賊軍主將後,無不從家中紛遝而出,想看看令孔北海都束手無術的蛾賊,是被哪個英雄人物擊敗。
夏侯安騎馬與孔融並肩而行,相較孔融的文儒氣息,夏侯安更顯年輕朝氣,如鬼斧刀削的臉龐棱角,露出幾許淺笑,帶有不羈的灑脫。
“這小將軍,可真俊呢!”
“真不敢相信,擊潰蛾賊的居然會是這麽小個娃娃!”
“你懂什麽,這就叫英雄出少年,甘羅十二為相你可知道……”
百姓們對此議論紛紛。
也有膽大的少女,越過人群,一口氣小跑到近前,將懷中的貼身絹帕硬塞進夏侯安的手裏,偷偷瞄上一眼這個俊逸非凡的少年,便俏臉一紅,然後羞澀萬分的扭頭跑開。
等夏侯安迴過神來時,手裏已經有了好些個手帕。
“這是幾個意思?”
看著手中留有少女芳香的絹帕,夏侯安大感不解,難不成是怕我出汗熱著?可這太陽也不大啊!
騎馬落後半步的夏侯傑嘿嘿笑了起來,擠眉弄眼,透出幾許猥瑣:“大哥,這你都不懂?那些姑娘看上你了哩!”
“滾犢子!”
夏侯安笑罵一聲,沒放在心上,以為是在扯淡。
古代女子,哪有這麽開放?
然則另一邊的曹昂表示,確實如此。
曹昂的語氣不像是在說謊,似乎還有些酸溜溜的……
夏侯安笑著打趣起來:“曹子脩,叫我一聲好大哥,手帕分你一些,也不是不行。更何況,你年歲也確實不小,該娶妻了,老叔可是老早就盼著抱孫子呢!”
對於夏侯安的揶揄,曹昂神色正然:“天下未定,何以為家?”
這本是冠軍侯霍去病的名言: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
封狼居胥,也是曹昂的理想。
“那你就打一輩子光棍兒吧!”
夏侯安隨口一說。
曆史上,曹昂戰死於宛城,英年早逝,膝下無子,後來的嗣子曹琬,也是從樊安公曹均那裏過繼而來。
用膳的時候,設宴款待的郡府內,充斥著歡聲笑語。
之前曾一度懷疑過夏侯安實力的孔融,此刻不再有半分輕視,杯中酒倒滿,敬了一盞又一盞,笑意岑岑的直唿‘少年英雄’。
其他人也是或多或少的表達著謝意。
夏侯安飲著酒,與孔融等人談笑風生,類似於這樣的場麵,之前在董卓手下幹活的時候,可沒少見,所以喝起酒來,也不曾有半分膽怯。
與諸人喝上幾盞,夏侯安忽地發現,似乎少了個誰,腦海裏過濾一遍,貌似禰衡沒在。
這家夥跑哪兒去了?
環顧一圈堂內,果然不見其人。
夏侯安便問起孔融,稱自己是禰衡推薦來的,這個時候,怎麽反倒不見了禰衡?
作為忘年之交的好友,孔融顯然是知道內情的,上前小聲與夏侯安說明原委,是因為當初夏侯安出的那句‘離離原上草’,禰衡一直沒能找著出處,他又是個心高氣傲之人,故而無顏出來相見。
“唉,說來也是慚愧,正平也曾問過老夫,然老夫才疏學淺,亦是不知……”
孔融歎息一聲,抱有期冀的看向眼前少年:“伯陽可有下闕?”
夏侯安都忘了還有這茬,這也難怪,不是你們水平低,而是這個題目超綱,就算把這個時代所有的大文學家叫來,也答不出這道題。
於是,夏侯安讓孔融派人去將禰衡請來,就說是自己的意思。
不多時,門口便出現了禰衡的身影。
隻是以袖遮麵,有些忸怩。
夏侯安便主動打起招唿:“禰正平,好久不見。”
夏侯安的主動,打破了禰衡內心的尷尬,便也順著話拱手見禮:“長安一別,已是歲餘,愚夫禰衡見過將軍。”
能讓禰衡自稱愚夫的,夏侯安還真是蠍子拉屎——毒(獨)一份。
之前包括禰衡見過的蔡邕、盧植、鄭玄等海內大儒,都沒享過這個待遇。
故而在聽得此話以後,堂內眾人皆是瞠目,臉上表情活似見鬼一般。沒想到禰衡這見誰噴誰、眼睛長到天上的家夥,居然也有低下高傲頭顱的一天。
之後,禰衡更像是鼓足了勇氣,自降身份以請教的口吻說道:“說來慚愧,盡管在下翻閱了無數典籍,至今也仍未能參破下闕,還請將軍示下。”
見到禰衡這般模樣,眾人更加好奇起來,紛紛將目光投向這個注定要出盡風頭的少年。
夏侯安對此不繞彎子,直接點明下闕。
不僅如此,他還告訴禰衡,這其實是《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一句,整首詩的內容他也還記得: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得知答案的禰衡以拳砸掌,長期埋在心底的困頓,在這一刻也終於得到釋放。
而另一邊的孔融卻是眼神放光,擊掌直唿三聲:妙妙妙!
這首詩賦與他們所作之長篇不同,內容格外簡短,初聽隻覺平庸,然則細品之下,卻是妙極。
僅僅三五行話,便將情感抒發得酣暢淋漓。
尤其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闕,一句寫“枯”,一句寫“榮”,寫出了一種從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燒不盡”與“吹又生”又是何等的唱歎有味,令人不禁拍手叫絕。
此刻他終於明白,為何禰衡會說,天下才學共一石,而夏侯安獨得八鬥的話了,這份文采,屬實才高八鬥,世人難及!
而禰衡的理解卻與孔融不同,他更在意的是最後兩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兩句顯然是送別之詞,長安在董卓的統治之下,可不就是荒城一座麽,城外的古道上長滿野草,‘王孫’代指好友,萋萋充滿不舍。
難道是因為知道要與我分別,故而特意為我所作?
心頭變得激動的禰衡抬頭看了過去,卻發現夏侯安竟也在看著自己,四目相對之下,夏侯安禮貌性的微微點頭。
這一下,徹底把禰衡感動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