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夏侯安的住宅,呂布騎上赤兔,一路奔至蔡邕府邸。
途中,他腦海裏抑製不住的迴想起那驚鴻一瞥的神仙女子,實在太過驚豔,有種細微的念頭在他心底悄然滋生。
到了蔡府大門,看門仆人知曉呂布身份,不敢妄加阻攔,隻說老爺正在府內待客。
呂布問起客人是誰,仆人給出的答案,正是夏侯安。
於是,大步邁入。
走過前庭,還未至正堂間,耳力靈銳的呂布便聽到了從大堂方向傳來的二胡和古琴合奏。
曲調激昂激進,這是他從未聽到過的。
前奏結束。
不久,有豪放的歌聲傳出,中氣十足:“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隻記今朝……”
這是蔡邕的聲音。
呂布腳下一頓。
他本欲繼續往前而行,卻發現如何也邁不動腿了。樂曲之音透過雙耳,順流直下,猶如衝擊波一般,不斷衝擊著他的心髒。
呂布定格在了那裏,沉浸其中。
閉上雙眼的刹那,整個人仿佛靈魂出竅。
神遊中,他的身軀好像變得很大很大,甚至與天地齊高,立身天地間,俯瞰人世的山河與海。
倏地,一聲浪潮打來。
睜開眼,前方竟是不斷翻湧的滾滾浪潮。
立於潮浪前,巨潮掀起萬丈狂瀾,呂布不僅沒有感到害怕,胸中反而跟著澎湃激昂,在浪潮撲來時,他亦將憋在心中的兇戾噴出,發出巨大吼嘯,與那浪潮相撞。
一時間,天崩地裂!
歌聲也在達到高潮之後漸漸落幕。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豪情還是那股豪情,卻多了幾分失落與嘲笑。
與浪潮戰鬥過後的呂布筋疲力竭,大海歸於平靜,四周荒蕪一人,隻餘海水嘩嘩聲響。
呂布平躺在沙地,大口喘息。
“夫君。”
一聲輕喚。
有女子梨渦帶笑,麵如桃花,如陽光明媚。
“薇娘……”
呂布迴了一聲,臉上不由生出了幾許柔情,伸出手掌,想要觸摸女子臉頰。
“阿爹,抱抱!”
不遠處,有小女孩笑著朝他跑來。
腰間別掛的細小銀鈴,鈴鈴~鐺鐺~
“玲綺。”
呂布臉上笑容愈盛,他從地上爬起,膝蓋半蹲在地上,猶如騎士般張開雙臂,等著女兒撲入自己懷抱。
小女孩衝至近前,高高躍起,在撲向呂布懷抱的刹那,消失不見。
呂布抱了個空,驚愕的瞪著眼,四處尋找,大聲喊著“玲綺”。
“夫君~”
當他迴過頭時,那笑靨如花的女子,身體也開始霧化,直至消失不見。
呂布不顧一切的衝上前去,拚了命的想要挽留,卻發現根本無能為力。
薇娘!
他跪在了地上,雙手捂住腦袋,痛苦的大吼起來。
“蒼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癡癡笑笑,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在一陣陣暢快的大笑聲中,曲謠結束。
餘音嫋嫋,重新迴過神來的呂布怔在原地,心中百般滋味。
我這一生,究竟在追逐什麽?
他捫心自問,卻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年少時,我曾與薇娘說,此生白首不相棄,怎可負她?
想到這裏,呂布搖曳的心誌為之堅定了不少,深吸一口氣後,大步向前。
來到中堂,呂布對著蔡邕恭恭敬敬的彎腰行了一禮。
呂布性子高傲,這點蔡邕是知道的。
所以他對此頗為詫異:“將軍何故行此大禮?”
起身時,呂布發自肺腑說道:“蔡中郎,方才聽你一曲高亢,某受益匪淺,故有此拜!”
聽了此話,蔡邕撫須哈哈大笑起來:“呂將軍錯矣!此曲非是老夫做所,乃是伯陽譜曲作詞,老朽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小子可沒有伯父您這唱腔。”
夏侯安不敢居功,將手裏的二胡放下,起身笑著說道。
這首《滄海一聲笑》乃是後世黃霑大師所作,年輕人唱不出這其中的滄桑沉浮。隻有經曆過世間坎坷和世間洗禮的老人,才能將此曲發揮得淋漓盡致。
蔡邕的一生,起起伏伏。
所以夏侯安將詞曲贈與了這位老人。
別看蔡邕歲過半百,但他心態一直很好,也很樂意去接受新的事物。
既不固步自封,也不一味的遵循守舊。
每逢與友人談論時,他總會不自覺的稱讚起夏侯安,說這小子是天生的樂律家。
夏侯安則對此表示,我拉二胡,其實也就圖一樂,真正的大師境界,我這輩子估計是夠不著的。
得知呂布前來是要帶走夏侯安,小老頭兒不樂意了,當即給呂布甩下臉子:“老夫好不容易才將伯陽借來府上一天,你一來就要將他帶走,老夫可不答應!”
皇甫嵩、王允平日裏跟他搶人倒也罷了,畢竟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嶽丈,現在董卓也要橫插一杠,哪有這種道理?
呂布說董卓胃口不好。
“他那是山珍海味吃多了,油脂蒙了心!”
小老頭兒直言不諱,又把臉一板,沒好氣道:“胃口不好就去找醫郎,或者叫庖廚做些清淡飲食,伯陽又不會治病,找他作甚!”
氣勢滿滿。
估計整個長安城裏,也就這老頭兒敢這麽跟董卓說話了吧!
果然,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夏侯安實名羨慕了。
別人不給臉麵,呂布大可以動手暴揍一頓,可這位老大人不行,蔡邕和董卓的交情不一般,呂布拿他沒招兒。
於是乎,他便暗自給夏侯安遞了眼色,讓這小老弟自己想辦法脫身,別讓老哥難辦。
呂布都來了,不走肯定不行。
夏侯安點頭迴應,表示收到。
於是他看向略顯生氣的蔡老頭兒,好言好語的說著:“伯父,太師抱恙,茲事體大關乎國家,小子今日且去,改日再來府上叨擾。”
“不行,你之前已經這麽忽悠過老夫一次了!”
上次夏侯安也是這麽說,結果七八天也沒個人影,蔡邕可不答應。
“我保證!”
“保證不好使,必須得立字據!到時要是不來,老夫就手拿字據,親自去你住處提拎你這小子!”
說完,小老頭兒竟真的寫字據去了。
堂堂國之大儒,怎麽跟個孩子似的。
夏侯安哭笑不得的在字據上摁了手印。
一老一少,吵吵嚷嚷。
呂布看在眼裏,別提有多羨慕。
途中,他腦海裏抑製不住的迴想起那驚鴻一瞥的神仙女子,實在太過驚豔,有種細微的念頭在他心底悄然滋生。
到了蔡府大門,看門仆人知曉呂布身份,不敢妄加阻攔,隻說老爺正在府內待客。
呂布問起客人是誰,仆人給出的答案,正是夏侯安。
於是,大步邁入。
走過前庭,還未至正堂間,耳力靈銳的呂布便聽到了從大堂方向傳來的二胡和古琴合奏。
曲調激昂激進,這是他從未聽到過的。
前奏結束。
不久,有豪放的歌聲傳出,中氣十足:“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隻記今朝……”
這是蔡邕的聲音。
呂布腳下一頓。
他本欲繼續往前而行,卻發現如何也邁不動腿了。樂曲之音透過雙耳,順流直下,猶如衝擊波一般,不斷衝擊著他的心髒。
呂布定格在了那裏,沉浸其中。
閉上雙眼的刹那,整個人仿佛靈魂出竅。
神遊中,他的身軀好像變得很大很大,甚至與天地齊高,立身天地間,俯瞰人世的山河與海。
倏地,一聲浪潮打來。
睜開眼,前方竟是不斷翻湧的滾滾浪潮。
立於潮浪前,巨潮掀起萬丈狂瀾,呂布不僅沒有感到害怕,胸中反而跟著澎湃激昂,在浪潮撲來時,他亦將憋在心中的兇戾噴出,發出巨大吼嘯,與那浪潮相撞。
一時間,天崩地裂!
歌聲也在達到高潮之後漸漸落幕。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豪情還是那股豪情,卻多了幾分失落與嘲笑。
與浪潮戰鬥過後的呂布筋疲力竭,大海歸於平靜,四周荒蕪一人,隻餘海水嘩嘩聲響。
呂布平躺在沙地,大口喘息。
“夫君。”
一聲輕喚。
有女子梨渦帶笑,麵如桃花,如陽光明媚。
“薇娘……”
呂布迴了一聲,臉上不由生出了幾許柔情,伸出手掌,想要觸摸女子臉頰。
“阿爹,抱抱!”
不遠處,有小女孩笑著朝他跑來。
腰間別掛的細小銀鈴,鈴鈴~鐺鐺~
“玲綺。”
呂布臉上笑容愈盛,他從地上爬起,膝蓋半蹲在地上,猶如騎士般張開雙臂,等著女兒撲入自己懷抱。
小女孩衝至近前,高高躍起,在撲向呂布懷抱的刹那,消失不見。
呂布抱了個空,驚愕的瞪著眼,四處尋找,大聲喊著“玲綺”。
“夫君~”
當他迴過頭時,那笑靨如花的女子,身體也開始霧化,直至消失不見。
呂布不顧一切的衝上前去,拚了命的想要挽留,卻發現根本無能為力。
薇娘!
他跪在了地上,雙手捂住腦袋,痛苦的大吼起來。
“蒼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癡癡笑笑,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在一陣陣暢快的大笑聲中,曲謠結束。
餘音嫋嫋,重新迴過神來的呂布怔在原地,心中百般滋味。
我這一生,究竟在追逐什麽?
他捫心自問,卻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年少時,我曾與薇娘說,此生白首不相棄,怎可負她?
想到這裏,呂布搖曳的心誌為之堅定了不少,深吸一口氣後,大步向前。
來到中堂,呂布對著蔡邕恭恭敬敬的彎腰行了一禮。
呂布性子高傲,這點蔡邕是知道的。
所以他對此頗為詫異:“將軍何故行此大禮?”
起身時,呂布發自肺腑說道:“蔡中郎,方才聽你一曲高亢,某受益匪淺,故有此拜!”
聽了此話,蔡邕撫須哈哈大笑起來:“呂將軍錯矣!此曲非是老夫做所,乃是伯陽譜曲作詞,老朽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小子可沒有伯父您這唱腔。”
夏侯安不敢居功,將手裏的二胡放下,起身笑著說道。
這首《滄海一聲笑》乃是後世黃霑大師所作,年輕人唱不出這其中的滄桑沉浮。隻有經曆過世間坎坷和世間洗禮的老人,才能將此曲發揮得淋漓盡致。
蔡邕的一生,起起伏伏。
所以夏侯安將詞曲贈與了這位老人。
別看蔡邕歲過半百,但他心態一直很好,也很樂意去接受新的事物。
既不固步自封,也不一味的遵循守舊。
每逢與友人談論時,他總會不自覺的稱讚起夏侯安,說這小子是天生的樂律家。
夏侯安則對此表示,我拉二胡,其實也就圖一樂,真正的大師境界,我這輩子估計是夠不著的。
得知呂布前來是要帶走夏侯安,小老頭兒不樂意了,當即給呂布甩下臉子:“老夫好不容易才將伯陽借來府上一天,你一來就要將他帶走,老夫可不答應!”
皇甫嵩、王允平日裏跟他搶人倒也罷了,畢竟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嶽丈,現在董卓也要橫插一杠,哪有這種道理?
呂布說董卓胃口不好。
“他那是山珍海味吃多了,油脂蒙了心!”
小老頭兒直言不諱,又把臉一板,沒好氣道:“胃口不好就去找醫郎,或者叫庖廚做些清淡飲食,伯陽又不會治病,找他作甚!”
氣勢滿滿。
估計整個長安城裏,也就這老頭兒敢這麽跟董卓說話了吧!
果然,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夏侯安實名羨慕了。
別人不給臉麵,呂布大可以動手暴揍一頓,可這位老大人不行,蔡邕和董卓的交情不一般,呂布拿他沒招兒。
於是乎,他便暗自給夏侯安遞了眼色,讓這小老弟自己想辦法脫身,別讓老哥難辦。
呂布都來了,不走肯定不行。
夏侯安點頭迴應,表示收到。
於是他看向略顯生氣的蔡老頭兒,好言好語的說著:“伯父,太師抱恙,茲事體大關乎國家,小子今日且去,改日再來府上叨擾。”
“不行,你之前已經這麽忽悠過老夫一次了!”
上次夏侯安也是這麽說,結果七八天也沒個人影,蔡邕可不答應。
“我保證!”
“保證不好使,必須得立字據!到時要是不來,老夫就手拿字據,親自去你住處提拎你這小子!”
說完,小老頭兒竟真的寫字據去了。
堂堂國之大儒,怎麽跟個孩子似的。
夏侯安哭笑不得的在字據上摁了手印。
一老一少,吵吵嚷嚷。
呂布看在眼裏,別提有多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