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呂布什麽話也沒說,將目光拉迴,大步離開了司徒府邸。


    望著漸漸走遠的高挺背影,夏侯安揉著胸口,仍舊心有餘悸,暗道:好強的家夥!


    呂布走後,司徒府的大堂裏重新恢複了之前的歡快氣氛。


    夏侯安看著手裏斷弦的二胡,對蔡邕報以歉意:“不好意思啊伯父,把這二胡拉斷了,趕明兒我再重新做一把給您。”


    眾人聽得這話,皆是咋舌。


    怪不得夏侯安琴藝如此爐火純青,原來這古怪胡琴竟是這少年所製。


    蔡邕聽聞此言,非但沒有怪罪,反而忍不住的撫須哈哈大笑,暢快無比:“伯陽,聽汝一曲,老夫此生再無憾矣!”


    一直觸摸不到的境界,此刻竟也似有所悟。


    迴到相國府的時候,董卓和李儒正商議事情。


    呂布入堂抱拳見禮,將王允當時的反應,細細稟報。


    董卓聽完之後,極為大悅,笑得開懷:“滿朝公卿中,本太師就知道王司徒對咱呐,是絕對的忠心耿耿!”


    隨後,董卓看向近前的自家女婿兼心腹謀士,頗有幾分得意:“文優,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


    李儒笑著稱是。


    然而心裏,仍舊是不信的。


    王允雖然辦事盡力,平日裏遇見他時,這老頭兒也總是笑麽嗬的,不過卻總給人一種偽善的感覺,很不真實,就像是戴著一張畫有笑臉的人皮麵具。


    不過李儒熟知董卓脾氣,也從來不會和這個老丈人起正麵衝突,他隻會順著董卓的心思,挨個挨個拔掉道路上長出的絆腳石頭。


    和李儒說了會兒話,董卓發現自家義子的臉色不再冷峻,嘴角微揚,於是問道:“奉先,看你神情,似乎心情不錯。”


    呂布也不作隱瞞,說是在司徒府上遇到個有意思的小家夥。


    哦?


    董卓霎時好奇起來,撇下和李儒的正事,先問起呂布:“能入你眼目之人,想必此子必然不凡,是哪家少年,且說來聽聽。”


    呂布如實迴答:“哪家的倒不知道,孩兒隻知他在羽林任職,名喚夏侯安。”


    聽得夏侯安的名字,董卓先是一愣,繼而哈哈大笑起來。


    旁邊的李儒卻是眼眸驟然一縮。


    又是夏侯安!


    “義父為何大笑?”呂布不明所以。


    “奉先,不瞞你說,其實為父也挺喜歡這小子的!”


    董卓捋了把粗獷的腮胡,兇狠的臉龐上此刻全是笑意:“還記得我賜給你的餛飩麽,就是這小子做出來的。”


    前兩日,董卓賜了一碗餛飩。


    呂布隻吃下一個,不是不好吃,而是太好吃了!


    所以他才強忍一口氣吃完的衝動,選擇端迴家,給妻子和女兒品嚐。


    女兒當時吃得可開心了。


    兒子早夭,女兒就是他的心頭肉。


    沒想到,這小子精通音律也就罷了,居然還有廚膳方麵的天賦。


    呂布內心嘖嘖稱奇。


    當然,他最看好的,還是這小子展現出的頑強意誌。


    有此不屈的桀驁,拿來練武,最為合適。


    另一邊。


    夏侯安吃完午飯後,就告辭走了。


    夜間,王允府上。


    靠西的偏院裏,有一間荒廢已久的房屋,周圍長滿雜草,殘破不堪。這裏之前曾吊死過婢女,故而王允命人將此處封閉,更不準下人踏足,以免沾染晦氣。


    而此時,屋子裏卻亮著微弱的燭火。


    透過殘破的木板向裏望去,六七道身影聚集於此,鬼鬼祟祟。


    其中一人,赫然是這座司徒府的主人,王允。


    其他幾人,白天都沒來過,卻也是朝堂上有名有姓的人物。


    “司徒公,董賊一日不除,國家社稷將永無安寧!”尚書仆射士孫瑞義憤填膺的如是說著。


    不久前,從東麵傳來消息,說是關東聯軍駐在洛陽遲遲沒有動靜,由於董卓走之前一把大火焚燒洛陽,根本沒有物資留下。


    糧食告罄,聯軍漸生內亂。


    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兗州刺史劉岱找東郡太守橋瑁借糧,橋瑁不借,劉岱怒而殺之。


    “君榮兄說的沒錯,關東聯軍指望不上,隻能靠咱們自己了!”護羌校尉楊瓚為之附和。


    “話是這麽說,可光靠咱們這些人手,根本奈何不了董卓。”


    尚書鄭公業麵露愁色,別看他們官位抬得挺高,實際上,要兵沒兵,要權沒權。


    “奈何不了,也得想辦法上!”。


    士孫瑞擲地有聲:“我建議,刺殺董卓!”


    此話出口,屋內的氣氛瞬時一滯。


    王允沒有做聲,渾濁的眼神裏不知在想些什麽。


    “我觀察過董卓最近行蹤,上朝的時候,他基本都沒有再帶熊虎軍貼身護衛,隻有一個義子呂布在側……”


    士孫瑞說出自己的看法。


    “呂布一人便可抵千軍萬馬。”


    尚書鄭公業認為不妥,微微搖頭。更何況,即便熊虎軍不在,皇宮裏也還有虎賁、羽林,皆是董卓爪牙。


    “鄭尚書此言差矣,虎賁、羽林的主要職責是宿衛宮殿,並不屬於董卓的私人武裝,更不會時時刻刻的跟在董卓身後。隻要董卓離他們稍遠一些,咱們就有行刺的機會!”


    護羌校尉楊瓚認真分析之後,得出最為重要的結論:“如何牽製呂布,這才是咱們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侍中趙溫說道:“呂布我可以引開,不過拖不了太長時間,你們須得把握機會。”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敲定了刺董計劃。


    計劃倒是有了,可新的問題又來了。


    派誰去刺殺董卓呢?


    他們府上倒是養有門客,不過皇宮門口需要核符驗籍,沒有身份,這些門客連皇宮的第一道大門都走進不去。


    一旦出了宮外,熊虎軍又會隨侍董卓左右。


    所以,最佳場所,就是在皇宮以內!


    養的門客用不上,那就需要他們自己選人登場。


    在場之人不做聲了。


    行刺之事風險極大,不管刺殺成功與否,這個人都將必死無疑。


    倘若僥幸得以誅殺國賊,那麽此人也會被聞訊趕來的呂布或者附近的虎賁殺死;如果失敗,那麽,結果就不單單隻是自己人頭落地,還會牽連整個宗族。


    誰也不願當這樣的傻子。


    然而在眾人失落時,有一人卻緩緩站起身來,帶著置之死地的決絕語氣,沉聲應道:“吾願往。”


    視之,乃是越騎校尉伍孚。


    計劃和傻子都有了。


    士孫瑞興奮起來,他看向王允,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司徒公,您與董賊相近,定個時間吧!”


    其他幾人也是目光看來,隻等王允作最後的定奪。


    然而王允臉上卻不見有絲毫欣喜,因為他知道,董卓貼身置有寶甲,尋常刀劍難傷。


    而且,董賊力大。


    以伍孚的本領,根本不足以殺死董卓。


    王允準備拒絕這個計劃。


    此時,忠仆管事忽然來報:“老爺,白天前來賀壽的那位年輕羽林郎去而複返,說是有東西落在了我們府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曹魏虎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頭大寶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頭大寶劍並收藏三國之曹魏虎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