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頭兒是蔡邕!


    夏侯安心裏臥了個大槽。


    不可能啊,這個時候的蔡邕,明明應該在董魔王那裏打工才對。


    圍觀的吃瓜群眾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


    世人都知道蔡邕名聲,可真正見過本尊容顏的,卻為數不多。


    “您就是蔡邕蔡伯喈?”


    對於之前被定性為‘瘋子’的老人,陳高下意識的用上了敬稱。


    老人微微擺首。


    “那您是……”


    陳高仍舊不敢怠慢,阮瑀的狂傲性子在陳留郡內是出了名的,很少將人放在眼裏,能被他這般恭敬對待的,這老人身份肯定非比尋常。


    “老朽邊讓。”


    出於禮貌,老人拱了拱手。


    此話一出,原本平靜的氛圍霎時掀起狂瀾,炸開了鍋。


    邊讓何許人也?


    乃是僅次於蔡邕的當代儒學名士,著有《章華賦》等名作,名噪海內。想當年,邊讓在大將軍何進府上當令史的時候,孔融、王朗這些當代名士,都要主動遞上名片,請求交往。


    後出任九江,任職郡守。


    假如提前知道邊讓迴來,整個陳留郡的大小官員以及百姓,都會遠遠地出城相迎。


    這就是排場。


    邊讓是陳留郡人。


    陳留百姓也時常引以為豪。


    可如今,大儒就在眼前,在場之人,卻沒一人認出。


    這難道不是一種天大的諷刺嗎?


    “邊公,您迴來怎麽也不提前打聲招唿,卑職等人也好早早的出城相迎。”陳高連忙賠起笑臉,渾然忘了剛才的獨斷蠻橫,將身子躬低,極為謙卑的說著。


    老變色龍了……


    夏侯安心裏吐槽。


    不過邊讓這個名字聽著倒是耳熟,具體有啥事跡,夏侯安腦海裏則沒有太多印象。


    畢竟漢末名士多了去,他也不可能誰都記得。


    小老弟們的表情,除了驚詫,更多則是不信。


    那些討董的聯軍隊伍裏,超過半數都是地方郡守,譬如渤海郡守袁紹、陳留郡守張邈、河內郡守王匡、山陽郡守袁遺……


    再看邊讓,同樣是地方郡守,還是知名海內的大儒,結果迴鄉沒有馬匹,也沒有護衛隨從,甚至差點被兩個小賊在路邊洗白,對比之下,這也混得太慘了吧。


    “陳校尉,老朽的話,可否作數?”邊讓下了馬背,看向陳高問道。


    兩害相較權其輕。


    張潑是郡守的兒子,不好得罪,但邊讓更加不能招惹。


    否則,天下間的士人學子早晚得把自己活活噴死。


    感受到壓力的陳高抹去額上冷汗,硬著頭皮迴答:“自然是作數的。”


    “那該如何?”邊讓進而問道。


    “抓起來!抓起來!”


    原本不敢吱聲的百姓們此刻群情激奮,揮舞起拳頭。有了邊讓帶頭,他們也有了底氣,變得硬氣起來。


    陳高沒得法子,隻好吩咐手下士卒:“來啊,將郡公子拿下!”


    得令的士卒再次調轉方向,上前將張潑擒下馬背。


    張潑也不反抗,他很清楚,這會兒跟邊讓對剛沒有任何好處,別說是他,就算是老子張邈見了,也同樣得退讓三分。


    張潑被押了下去。


    此事也算告一段落。


    夏侯傑安葬了這對苦命母子,少年們在墳前怔怔站了半晌。


    良久,才默然離開。


    夏侯安本來的打算是歇住旅舍,不過在得知老人身份後,愣是厚著臉皮,帶著一眾小老弟們住進了邊讓府上。


    邊讓迴鄉的消息很快傳遍陳留。


    短短半日,前來登門拜訪者,數以百計,收到的請柬更是數不勝數。


    邊讓通通推了,閉門不見。


    晚飯的時候,在邊讓的款待下,小老弟們吃得不亦樂乎,興許是一路上的熟悉,所以對這位大儒也沒有太多的拘謹,就跟在自個兒家裏一樣。


    夏侯安則在邊讓準備離席的時候,起身拱手:“邊公,小子有個不情之請。”


    準備起身的邊讓又重新坐迴位置,看向這個俊逸不凡的少年,抬了抬手:“伯陽,有話但說無妨。”


    夏侯安整了整衣冠,從座位離席,來到大堂中央,麵向邊讓作禮拱手:“小子鬥膽,想拜您為師。”


    此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為之一愣。


    刹那間,偌大的客堂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邊讓覺得不可思議,小老弟們也是一臉見鬼的表情。


    “大哥,你說什麽胡話呢?”


    徐淮最先言語。


    當初分明是大哥踹門而入,氣勢滿滿的嚷著讀書有個卵用,說要去建功立業,這才把他們給帶出譙縣,咋現在又想拜邊讓為師呢?


    小老弟們大為不解。


    夏侯安沒做解釋,隻是目光誠懇的看向邊讓。


    “伯陽,你的請求,恕老夫不能應允。”


    邊讓直言不諱,迴陳留的途中他觀察過夏侯安,此子生性跳脫,性情乖戾,除了長相,根本沒有半點跟文人沾邊的地方。


    雖然這夥少年於自己有救命之恩,但作為文學界的泰山北鬥,邊讓也有自己的原則。


    而且,拜師不是兒戲。


    夏侯安不氣餒,繼續厚著臉皮:“邊公,要不您再考慮考慮?”


    邊讓不做迴答,繼而起身離席。


    夏侯安怔愣一會兒,直到邊讓徹底離去,他才迴到座位,灌上一大口酒,被人拒絕的滋味兒,確實不咋好受。


    小老弟們見大哥心情不好,紛紛過來安慰。


    “大哥,以你的本事,還用拜別人為師?更何況,邊讓雖是大儒,但他除了會寫寫文章,作作詩賦,還會幹啥?不是我吹,我單手就能把他撂倒!”


    “就是就是,他不收你,是他的損失,大哥你又何必歎氣!”


    聽著小老弟們的七嘴八舌,夏侯安好氣又好笑。


    小老弟們顯然曲解了他的意思,他想拜邊讓為師,並不是為了讀書當儒生,他需要的,是邊讓的名聲!


    如果能拜邊讓為師,這對夏侯安來說,等同於走了一條捷徑。


    連編草鞋的劉備都知道給自己整個漢室皇叔的身份,夏侯安要是能成為邊讓的弟子,以後自然會有諸多好處。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自報家門的時候,你說:我叫夏侯安。


    聽都沒聽說過,你看誰會鳥你。


    但你要是在後麵加上一句,家師邊讓。


    在場諸侯立馬為你轉身爆燈。


    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邊讓的學生。


    可惜啊,老爺子沒給機會。


    翌日一早。


    夏侯安等人用過早飯,告別了邊老爺子,牽馬出府。


    準備離開陳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曹魏虎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頭大寶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頭大寶劍並收藏三國之曹魏虎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