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聞言有些奇怪,疑惑地看了任雲舒一會兒,才調侃地說道:“怎麽,還怕娘我偷看了你的信不成。”梅靜白立即向李氏靠了靠,拉著她的手說道:“當然不是啦,我就是想親自把信給來順,再囑咐他一些話,省得他粗心大意,把信給弄丟了。”
“來順做這事也不是一兩次了,這麽多年了,不都好好的,你能有什麽不放心的。”李氏失笑一聲,點著梅靜白的鼻子說道。
“娘,您就讓我送吧。”梅靜白開始耍賴,反正她是小姑娘,偶爾任性一迴也沒什麽。
這麽一點小事,李氏自然也就順著梅靜白了,點點頭道:“好了,好了,你想送就讓你送,到時候信寫好了我讓丫鬟送去你房裏,這總行了吧。”梅靜白見李氏答應了,便高興了,又是陪著李氏說了會兒話,這才高高興興地迴了自己的房間。
第二日,李氏就派丫鬟送來了幾封信,梅靜白仔細看了,除了李氏寫給任靖義的,還有周姨娘和劉芸娘寫的,李氏倒也著實是大度,小妾寫給丈夫的信也沒有私自截留。
梅靜白將自己寫給梅景福是那封信夾在幾封信當中,那封信的信封上並沒有署名給誰,梅靜白就想著,任靖義拆開信看了,會以為這封信是福山縣主寫給梅景福的,是送信的人不小心夾雜到給他的信裏了,自然就會把信交給梅景福。信中的內容梅靜白也是斟酌了再斟酌的,先是寫自己病了,最後才隱晦地詢問了常寧公主的情況,想來任靖義隻要看一個開頭,知道信不是寫給他的,就不會往下看了。
梅靜白讓任叫來了來順,將信疊在一起交給他,嘴上還一邊囑咐道:“這裏一共是四封信,你一定要小心了,務必一封不落地送到國公爺手裏,萬不可有什麽閃失,不然拿你是問。”
來順立即恭恭敬敬地接過信,與梅靜白拍著胸脯保證道:“二小姐您放心吧,小人幹這活計也有好幾年了,一定會把信穩妥地送到國公爺手裏的。”
梅靜白點點頭,又是問道:“這信送到宣府,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快馬加鞭,日夜兼程的話,大概三日就能到了。”來順立即迴道。
梅靜白點點頭,雖然知道這已經是最快的了,但她還是覺得有些慢了,巴不得明日梅景福就能收到她的信。
梅靜白將信送出去,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而任靖義那邊卻是在五日後才打開了家裏送來的信。這幾日他們剛在宣府駐紮下,有許多事情需要他處理,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更別說是看信了。
任靖義總算是抽出些時間看家裏送來的信,最仔細看的自然是李氏寫給他的信,知曉李氏身體康健,家中也一切安好,也便放下了心。而周姨娘和劉芸娘的信他連拆都沒有拆開,隨手便放到了一旁,而看到最後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他還是有些奇怪的,以為是自己哪個女兒忘記在信封上寫上署名,遂拆開了信看裏麵的內容。才看了第一行,便知道這不是寫給他的,而是寫給梅家二少爺梅景福的家信。
任靖義當即就把信放迴了信封中,臉上神情有些不悅,他以為是將信拿給他的士兵把信給搞錯了,便立即叫了親兵進來,將手中的信遞給他,與她吩咐道:“這是梅統領府上家人與他寫的家書,你送去他大帳裏給他吧。”
那親兵雖然心中有些疑惑,梅統領的家書怎麽會在將軍這裏,但麵上卻也沒顯露出來,立即就將信送到了梅景福的大帳裏。
梅景福收到信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與那親兵問道:“這信是任將軍讓你送給我的?”
“是啊,任將軍說是您府上家人給您寫的家書。”那親兵立即迴道。
梅景福也沒再多問,接過信謝了那個親兵,就讓他迴去複命了。梅景福打開信一看,臉色頓時便凝重了起來。他自然認得出寫信之人的筆跡,寫這封信給她的是她的妹妹梅靜白,內容雖然並沒有什麽破綻,隻是向她詢問常寧公主的事情還有說明自己生病了,但這信出自自家妹妹的手筆,又用這般迂迴的方式送到自己手中,以梅景福的敏銳,他當然猜到,梅靜白這是在向他報信,告知她任雲舒可能出事了。
而就在同一日,寧國長公主派來給梅景福報信的人也趕到了,到了梅景福的營帳,與他稟告了福山縣主失蹤之事,並將寧國長公主的猜測也與他說了。
梅景福聽完來人的稟告,臉色更是陰鬱了幾分,沉聲問道:“縣主是在我出征那一日就不見的嗎?直到現在也毫無音訊。”
“迴二少爺的話,是這樣的,在小人離開京城之前,長公主殿下還沒有找到縣主。”那報信之人恭敬地迴答道。
“行了,事情我知曉了,你迴京城報信去吧,就同長公主說,縣主我會派人去仔細尋找的,讓她不要太過擔心。”梅景福麵上看不出情緒,與那報信之人沉聲吩咐道。
那報喜之人應下,便轉身退了下去。梅景福又在大帳中獨自枯坐了一會兒,然後便喚了自己的親衛進來,在他們耳邊交代了一些事情,當天晚上,那幾個親衛便連夜離開了宣府。
再說迴任雲舒這邊,她並不知道京城和宣府,知道她失蹤的人已都是暗暗行動起來,仍舊躺在床上養傷,隻是已經比之前幾日好了許多,最起碼能從床上坐起來了,也可以自己吃飯穿衣,隻是受傷的腳踝還沒有好,並不能下床行走。
這一日,任雲舒像往常一樣用過了午飯,但今日給她送藥的隻有王珂一人,前幾日王大夫都會跟王珂一起過來,順便幫任雲舒把把脈,順便看看她的恢複情況。
任雲舒喝完了藥,便隨意問道:“珂兒妹妹,王大夫他怎麽沒過來?是藥莊裏麵有什麽事嗎?”
“來順做這事也不是一兩次了,這麽多年了,不都好好的,你能有什麽不放心的。”李氏失笑一聲,點著梅靜白的鼻子說道。
“娘,您就讓我送吧。”梅靜白開始耍賴,反正她是小姑娘,偶爾任性一迴也沒什麽。
這麽一點小事,李氏自然也就順著梅靜白了,點點頭道:“好了,好了,你想送就讓你送,到時候信寫好了我讓丫鬟送去你房裏,這總行了吧。”梅靜白見李氏答應了,便高興了,又是陪著李氏說了會兒話,這才高高興興地迴了自己的房間。
第二日,李氏就派丫鬟送來了幾封信,梅靜白仔細看了,除了李氏寫給任靖義的,還有周姨娘和劉芸娘寫的,李氏倒也著實是大度,小妾寫給丈夫的信也沒有私自截留。
梅靜白將自己寫給梅景福是那封信夾在幾封信當中,那封信的信封上並沒有署名給誰,梅靜白就想著,任靖義拆開信看了,會以為這封信是福山縣主寫給梅景福的,是送信的人不小心夾雜到給他的信裏了,自然就會把信交給梅景福。信中的內容梅靜白也是斟酌了再斟酌的,先是寫自己病了,最後才隱晦地詢問了常寧公主的情況,想來任靖義隻要看一個開頭,知道信不是寫給他的,就不會往下看了。
梅靜白讓任叫來了來順,將信疊在一起交給他,嘴上還一邊囑咐道:“這裏一共是四封信,你一定要小心了,務必一封不落地送到國公爺手裏,萬不可有什麽閃失,不然拿你是問。”
來順立即恭恭敬敬地接過信,與梅靜白拍著胸脯保證道:“二小姐您放心吧,小人幹這活計也有好幾年了,一定會把信穩妥地送到國公爺手裏的。”
梅靜白點點頭,又是問道:“這信送到宣府,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快馬加鞭,日夜兼程的話,大概三日就能到了。”來順立即迴道。
梅靜白點點頭,雖然知道這已經是最快的了,但她還是覺得有些慢了,巴不得明日梅景福就能收到她的信。
梅靜白將信送出去,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而任靖義那邊卻是在五日後才打開了家裏送來的信。這幾日他們剛在宣府駐紮下,有許多事情需要他處理,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更別說是看信了。
任靖義總算是抽出些時間看家裏送來的信,最仔細看的自然是李氏寫給他的信,知曉李氏身體康健,家中也一切安好,也便放下了心。而周姨娘和劉芸娘的信他連拆都沒有拆開,隨手便放到了一旁,而看到最後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他還是有些奇怪的,以為是自己哪個女兒忘記在信封上寫上署名,遂拆開了信看裏麵的內容。才看了第一行,便知道這不是寫給他的,而是寫給梅家二少爺梅景福的家信。
任靖義當即就把信放迴了信封中,臉上神情有些不悅,他以為是將信拿給他的士兵把信給搞錯了,便立即叫了親兵進來,將手中的信遞給他,與她吩咐道:“這是梅統領府上家人與他寫的家書,你送去他大帳裏給他吧。”
那親兵雖然心中有些疑惑,梅統領的家書怎麽會在將軍這裏,但麵上卻也沒顯露出來,立即就將信送到了梅景福的大帳裏。
梅景福收到信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與那親兵問道:“這信是任將軍讓你送給我的?”
“是啊,任將軍說是您府上家人給您寫的家書。”那親兵立即迴道。
梅景福也沒再多問,接過信謝了那個親兵,就讓他迴去複命了。梅景福打開信一看,臉色頓時便凝重了起來。他自然認得出寫信之人的筆跡,寫這封信給她的是她的妹妹梅靜白,內容雖然並沒有什麽破綻,隻是向她詢問常寧公主的事情還有說明自己生病了,但這信出自自家妹妹的手筆,又用這般迂迴的方式送到自己手中,以梅景福的敏銳,他當然猜到,梅靜白這是在向他報信,告知她任雲舒可能出事了。
而就在同一日,寧國長公主派來給梅景福報信的人也趕到了,到了梅景福的營帳,與他稟告了福山縣主失蹤之事,並將寧國長公主的猜測也與他說了。
梅景福聽完來人的稟告,臉色更是陰鬱了幾分,沉聲問道:“縣主是在我出征那一日就不見的嗎?直到現在也毫無音訊。”
“迴二少爺的話,是這樣的,在小人離開京城之前,長公主殿下還沒有找到縣主。”那報信之人恭敬地迴答道。
“行了,事情我知曉了,你迴京城報信去吧,就同長公主說,縣主我會派人去仔細尋找的,讓她不要太過擔心。”梅景福麵上看不出情緒,與那報信之人沉聲吩咐道。
那報喜之人應下,便轉身退了下去。梅景福又在大帳中獨自枯坐了一會兒,然後便喚了自己的親衛進來,在他們耳邊交代了一些事情,當天晚上,那幾個親衛便連夜離開了宣府。
再說迴任雲舒這邊,她並不知道京城和宣府,知道她失蹤的人已都是暗暗行動起來,仍舊躺在床上養傷,隻是已經比之前幾日好了許多,最起碼能從床上坐起來了,也可以自己吃飯穿衣,隻是受傷的腳踝還沒有好,並不能下床行走。
這一日,任雲舒像往常一樣用過了午飯,但今日給她送藥的隻有王珂一人,前幾日王大夫都會跟王珂一起過來,順便幫任雲舒把把脈,順便看看她的恢複情況。
任雲舒喝完了藥,便隨意問道:“珂兒妹妹,王大夫他怎麽沒過來?是藥莊裏麵有什麽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