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任雲舒被張氏問的有些摸不著頭腦,便隻是模棱兩可地迴答道:“挺漂亮的,脾氣看起來也不錯。”
張氏輕歎了口氣,微微有些無奈地說道:“若她不是我母親送進宮的,皇上那邊也默許了,我真不想把她放在身邊,其實我知曉,瞻紀他是不高興的。”
想來張氏也是憋得久了,才會同任雲舒說這些,其實處在她這個位置上,也是十分不易,她雖貴為太子妃,但太子並不受皇上待見,能不能順利坐上那個位置還不知道,她時常要在皇上麵前為自己的夫君說話,她的兒子雖然十分優秀,但畢竟還未成年,與他那些虎視眈眈的叔伯相比,還是太過弱小,而她的家族卻總是處在一種虛幻的榮耀之中,她們希望家族可以一直昌盛下去,在嚐到了外戚的甜頭之後,便想一直靠這種手段維持下去。
任雲舒隻靜靜聽著張氏說話,也不多說話,她知曉,張氏現在需要的是一個傾聽者。
“她那樣的出生,以後最多封一個良娣,可是那樣的容貌,我怕以後的太孫妃會難受。”張氏很有同理心,已經開始同情未來的太孫妃了。
“我看瞻紀也不是那種愛好美色的人,她對阿芷的態度也很尋常啊,表嫂你是多慮了。”任雲舒現在巴不得朱瞻紀看上孫沅芷呢,總比看上的是“任雲舒”強。
“那孩子是知曉了她外祖母的意圖,所以心中還有些抵觸,可時間長了,自然就接受了,哪有年輕男子不愛好顏色的。”張氏以過來人的口吻說道。
這話任雲舒可沒法接了,她還沒嫁人呢,這話題實在不適合她啊。
張氏看出了任雲舒的窘迫,立即輕笑著打趣道:“我們靜白未來的夫君才是真的好福氣,有了你這樣的妻子,恐怕是再看不上旁的女子了。”
任雲舒裝作羞窘的低下了頭,心裏卻對張氏的話不怎麽讚同,以色事他人,色衰而愛弛,若梅靜白以後的夫君隻是因為她的容貌而喜歡她,那等到美貌不再,便是愛意不在的時候了。
關於孫沅芷的話題,張氏很快便結束了,又說迴了任雲舒關心的話題,“任家那丫頭,確實挺不錯的,你們倆好好練習,等到中秋賞月宴時好好表現,隻要皇上高興了,說不準能答應你一些事情,你不是一直想自己做主自己的婚事嗎。”
任雲舒沒想到梅靜白還有這樣的想法,不禁有些羨慕,若她也能自己決定自己的婚事,那該多好啊。
“那任家丫頭我也是越看越喜歡,我娘家有個侄子,與她年紀也相當,前兩年剛考中了舉人,也算有些出息,等我找機會就跟英國公夫人提提,看看能不能促成這樁婚事。”
任雲舒頓時便驚悚了,太子妃娘娘,請您不要亂點鴛鴦譜了好嗎,她這裏已經夠亂的了,您別再搞出一個侄子來了。
不過轉念一想任雲舒就又放心了,張氏的娘家並不在京城,李氏是絕不會讓自己遠嫁的,隻會在京城之內給她找婆家,所以張氏這樁婚事,她是一定不會同意的。
不過任雲舒還是想打消張氏這個念頭,腦中突然閃出了寧國長公主想把她配給梅景福的事,便準備先拿這個來做擋箭牌。
“表嫂您可別同我們家搶,我娘早就同我提過了,要替我二哥求取雲舒,雲舒將來可是要做我二嫂的。”任雲舒說這話的時候,臉都臊的慌,但還是要盡量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
張氏聞言微有些驚訝,她沒想到寧國長公主竟然也看中了任雲舒,但一家有女百家求,好姑娘總是有許多人家爭搶的,她也不在意,依舊笑著說道:“那我便讓姑母先去英國公府提親,若是英國公府應下了,這事兒我自然不會再提。”她自然還有未盡的話,若是英國公府婉拒了,她也可以讓人再上門提,畢竟梅景福克妻的名聲,在京城也是人盡皆知的,英國公夫人那般疼愛女兒,恐怕不會同意這樁婚事。
任雲舒覺得她娘應該倆家都會拒絕,但把這兩家都得罪了,可真不是什麽好事。
梅靜白此時並不知道任雲舒的婚事已經成了香餑餑,她和李氏從張氏那裏離開之後,李氏便對她開啟了審問模式。
“舒兒,你實話同娘說,你是什麽時候開始學舞的,又是跟誰學的?”李氏神情很是嚴肅地問道。
梅靜白覺得腦仁又疼了,她並不怎麽擅長編瞎話,隻能撫著自己的額頭,裝著難受地說道:“娘,這事兒我以後再慢慢同你說吧,方才我跳了那麽久的舞,累得不行,腦袋也有些暈暈的。”
李氏一聽梅靜白身體不舒服,立即便緊張了起來,上前用手背探著他的額頭問道:“是很難受嗎?要不要我求太子妃給你請個太醫瞧瞧。”
請了太醫那不就穿幫了嗎,任雲舒立馬搖著頭說道:“不用那麽麻煩,我好好休息一會兒就行了,我隻是太累了。”
幸好這時候兩人已經走到了任雲霖的寢殿,李氏讓梅靜白單獨在一間客房內休息,她則是去了任雲霖的臥房說話。
任雲霖的氣色比李氏上次見她的時候好了許多,因為吃了太醫開的藥,最近孕吐也緩解了許多,食欲也慢慢恢複了,精神很是不錯。
李氏看到女兒這樣子,也放下了心,但因為心中一直想著任雲舒的事,所以眉頭一直是微微蹙著。
“娘,您有什麽心事嗎?”任雲霖察覺出了李氏的異常,出聲問道。
“哎……還不是因為你妹妹。”李氏對著大女兒,也有了傾訴的欲望。
“二妹她怎麽了,她不是一向最聽話,最不讓娘您操心的嗎,是她的身體又不好了嗎?”任雲霖疑惑地接著問道。
李氏搖了搖頭,又是歎息一聲說道:“若隻是身體不好,這麽多年我也習慣了,隻是不知為什麽,自從舒兒從避暑山莊迴來,我便覺得她變得有些奇怪,一點都不像以前的她了,好像突然……換了一個人似的。”
張氏輕歎了口氣,微微有些無奈地說道:“若她不是我母親送進宮的,皇上那邊也默許了,我真不想把她放在身邊,其實我知曉,瞻紀他是不高興的。”
想來張氏也是憋得久了,才會同任雲舒說這些,其實處在她這個位置上,也是十分不易,她雖貴為太子妃,但太子並不受皇上待見,能不能順利坐上那個位置還不知道,她時常要在皇上麵前為自己的夫君說話,她的兒子雖然十分優秀,但畢竟還未成年,與他那些虎視眈眈的叔伯相比,還是太過弱小,而她的家族卻總是處在一種虛幻的榮耀之中,她們希望家族可以一直昌盛下去,在嚐到了外戚的甜頭之後,便想一直靠這種手段維持下去。
任雲舒隻靜靜聽著張氏說話,也不多說話,她知曉,張氏現在需要的是一個傾聽者。
“她那樣的出生,以後最多封一個良娣,可是那樣的容貌,我怕以後的太孫妃會難受。”張氏很有同理心,已經開始同情未來的太孫妃了。
“我看瞻紀也不是那種愛好美色的人,她對阿芷的態度也很尋常啊,表嫂你是多慮了。”任雲舒現在巴不得朱瞻紀看上孫沅芷呢,總比看上的是“任雲舒”強。
“那孩子是知曉了她外祖母的意圖,所以心中還有些抵觸,可時間長了,自然就接受了,哪有年輕男子不愛好顏色的。”張氏以過來人的口吻說道。
這話任雲舒可沒法接了,她還沒嫁人呢,這話題實在不適合她啊。
張氏看出了任雲舒的窘迫,立即輕笑著打趣道:“我們靜白未來的夫君才是真的好福氣,有了你這樣的妻子,恐怕是再看不上旁的女子了。”
任雲舒裝作羞窘的低下了頭,心裏卻對張氏的話不怎麽讚同,以色事他人,色衰而愛弛,若梅靜白以後的夫君隻是因為她的容貌而喜歡她,那等到美貌不再,便是愛意不在的時候了。
關於孫沅芷的話題,張氏很快便結束了,又說迴了任雲舒關心的話題,“任家那丫頭,確實挺不錯的,你們倆好好練習,等到中秋賞月宴時好好表現,隻要皇上高興了,說不準能答應你一些事情,你不是一直想自己做主自己的婚事嗎。”
任雲舒沒想到梅靜白還有這樣的想法,不禁有些羨慕,若她也能自己決定自己的婚事,那該多好啊。
“那任家丫頭我也是越看越喜歡,我娘家有個侄子,與她年紀也相當,前兩年剛考中了舉人,也算有些出息,等我找機會就跟英國公夫人提提,看看能不能促成這樁婚事。”
任雲舒頓時便驚悚了,太子妃娘娘,請您不要亂點鴛鴦譜了好嗎,她這裏已經夠亂的了,您別再搞出一個侄子來了。
不過轉念一想任雲舒就又放心了,張氏的娘家並不在京城,李氏是絕不會讓自己遠嫁的,隻會在京城之內給她找婆家,所以張氏這樁婚事,她是一定不會同意的。
不過任雲舒還是想打消張氏這個念頭,腦中突然閃出了寧國長公主想把她配給梅景福的事,便準備先拿這個來做擋箭牌。
“表嫂您可別同我們家搶,我娘早就同我提過了,要替我二哥求取雲舒,雲舒將來可是要做我二嫂的。”任雲舒說這話的時候,臉都臊的慌,但還是要盡量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
張氏聞言微有些驚訝,她沒想到寧國長公主竟然也看中了任雲舒,但一家有女百家求,好姑娘總是有許多人家爭搶的,她也不在意,依舊笑著說道:“那我便讓姑母先去英國公府提親,若是英國公府應下了,這事兒我自然不會再提。”她自然還有未盡的話,若是英國公府婉拒了,她也可以讓人再上門提,畢竟梅景福克妻的名聲,在京城也是人盡皆知的,英國公夫人那般疼愛女兒,恐怕不會同意這樁婚事。
任雲舒覺得她娘應該倆家都會拒絕,但把這兩家都得罪了,可真不是什麽好事。
梅靜白此時並不知道任雲舒的婚事已經成了香餑餑,她和李氏從張氏那裏離開之後,李氏便對她開啟了審問模式。
“舒兒,你實話同娘說,你是什麽時候開始學舞的,又是跟誰學的?”李氏神情很是嚴肅地問道。
梅靜白覺得腦仁又疼了,她並不怎麽擅長編瞎話,隻能撫著自己的額頭,裝著難受地說道:“娘,這事兒我以後再慢慢同你說吧,方才我跳了那麽久的舞,累得不行,腦袋也有些暈暈的。”
李氏一聽梅靜白身體不舒服,立即便緊張了起來,上前用手背探著他的額頭問道:“是很難受嗎?要不要我求太子妃給你請個太醫瞧瞧。”
請了太醫那不就穿幫了嗎,任雲舒立馬搖著頭說道:“不用那麽麻煩,我好好休息一會兒就行了,我隻是太累了。”
幸好這時候兩人已經走到了任雲霖的寢殿,李氏讓梅靜白單獨在一間客房內休息,她則是去了任雲霖的臥房說話。
任雲霖的氣色比李氏上次見她的時候好了許多,因為吃了太醫開的藥,最近孕吐也緩解了許多,食欲也慢慢恢複了,精神很是不錯。
李氏看到女兒這樣子,也放下了心,但因為心中一直想著任雲舒的事,所以眉頭一直是微微蹙著。
“娘,您有什麽心事嗎?”任雲霖察覺出了李氏的異常,出聲問道。
“哎……還不是因為你妹妹。”李氏對著大女兒,也有了傾訴的欲望。
“二妹她怎麽了,她不是一向最聽話,最不讓娘您操心的嗎,是她的身體又不好了嗎?”任雲霖疑惑地接著問道。
李氏搖了搖頭,又是歎息一聲說道:“若隻是身體不好,這麽多年我也習慣了,隻是不知為什麽,自從舒兒從避暑山莊迴來,我便覺得她變得有些奇怪,一點都不像以前的她了,好像突然……換了一個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