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百姓們問,鴻姐兒還抽抽答答,吸溜著鼻涕呢,就高聲驕傲宣布。


    “我是,是漢王殿下家的孩子!”


    哇!


    竟是漢王殿下的女兒麽?


    要說當年閔柏在京城幾次亮相,可是攢了大批人氣。


    這幾年他去了湖州封地,京城百姓還遺憾著呢。


    誰知今兒見著他女兒了,雖說沒有漢王殿下的美貌,但這份仁義厚道,卻絕對出自漢王真傳!


    酒樓聽著,趕緊主動搬出了高高的包子籠屜,要替鴻姐兒送包子,還死活不肯收錢!


    老板親自出來見禮,並解釋,“……這裏有個緣故,我家有個侄兒,是我去世兄長唯一的兒子,當年就是跟著殿下出征去慶國的。原本走時,家裏都快擔心死了,生怕有個好歹。誰知後來殿下高義,隻身與那慶國皇叔爭鬥贏了,又帶著我侄兒好端端的返迴家來。就為這個,家中老父老母天天念叨,感激殿下恩德。今兒無論如何,也讓我替小姐送一迴包子,盡一盡我們的心。”


    這是好事呀!


    百姓頓時答應了,還自發的說,“都自覺些,排個隊。一人隻許拿一個,送完就別再拿了。謝謝老板慷慨,咱們也沾些小姐的福氣。”


    當下在場的百姓,不僅特別有秩序的領了包子,還非要人人都跟鴻姐兒道個謝,說聲吉祥話。


    把個小姑娘逗得,很快就多雲轉晴,開心得不得了呢!


    一本正經的一一答謝,頓時不知萌倒多少人。


    李大學士見小姑娘實在可愛,忍不住留下來跟她多攀談了兩句。


    問小姑娘為何會如此愛惜糧食,小姑娘認真的說。


    “娘說,爹爹幹活那裏,受災了。有好多好多,象鴻姐兒一樣的小孩子,吃不飽,餓肚子。嗯,鴻姐兒吃不完的,幹淨吃的,給大家,就都不餓肚子了。”


    她這一番童言稚語,聽得李大學士心潮澎湃,才思泉湧。


    當下借來紙筆,洋洋灑灑,他就寫了篇文章。


    中心主題,便是論珍惜糧食。


    文章寫完,他自覺十分得意,當即交給李大海,請他帶迴宮中,呈交禦覽。


    並且摸著鴻姐兒頭頂的軟毛問,“之前皇上請我給你當先生,因路途遙遠,我暫且沒有答應。如今我願收你為徒,你可願意?”


    哎喲,


    這可太好了。


    能有李大學士這樣的名師,對小姑娘來說,可是一次身份的極大提升。


    鴻姐兒不等人教,便伶俐答應,“願意!先生是好人,鴻姐兒,愛學習。”


    這樣質樸又純真的話,誇得李大學士十分高興。


    當下收了徐通代小姑娘送的一份表禮,算是定下師徒名分,這才告辭離去。


    等小姑娘迴到宮中,燕成帝已經聽說今日之事了。抱著臉上猶有淚痕的小姑娘,又是心疼,又是高興。


    “好孩子,你可幫了朕大忙了。晚上想吃什麽?”


    小驚鴻不知道自己幫了什麽忙,但她要是做了好事,晚上就想吃炸小魚,炸大蝦!


    皇上一聽就愣了。


    這些都是他愛吃的呀。


    正懷疑是不是有人教過鴻姐兒拍馬屁,負責照顧她的嬤嬤,連忙上前解釋。


    “姐兒打小不愛魚腥味,從幾個月起,便隻愛吃炸過的。隻這些東西愛上火,吃多了喉嚨疼。平常少夫人管得緊,非得學了什麽,有了進步,才偶然炸一點意思意思。”


    這未免也管得太緊了!


    燕成帝一麵心疼,又一麵高興於小姑娘跟他愛吃的一樣東西呢。


    隻也怕小姑娘吃了不舒服,特命太醫去禦膳房,指點著炸了,再配些清熱的湯水,一起送來。


    且不說太醫院接到這聖命,實在啼笑皆非。


    就連禦膳房,也是哭笑不得。


    他們皆是做菜做到老的人了,也不知伺候過宮中多少小主子。怎樣的炸製食物,配怎樣清熱的湯水,早有流程。哪用皇上囉嗦?


    不過皇上既然特意囉嗦了,那就必須做出新意,才顯誠意。


    於是禦膳房便和太醫院,一起認真琢磨起配湯和配菜來。


    一樣也不要多,起碼得有個三五樣,才顯得出誠意呢。


    且不提宮中上下聽說之後,對鴻姐兒更加高看一眼。


    這會子小姑娘聽著有炸魚炸蝦吃,高興的把徐通帶給她的糕點也拿了出來。


    還有送百姓的肉包子,和今天吃的大肘子,她也讓人給皇上各帶了一份。表示吃了皇上這麽多天,她也要請客。


    美娘養的女兒,就是這麽大方貼心。


    饒是燕成帝吃慣山珍海味,也給小姑娘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這孩子,竟是什麽都想著他!


    要是他和徐賢妃能再有個女兒,應該就是鴻姐兒這樣乖巧懂事的小棉襖了吧?


    皇上當晚在親自喂鴻姐兒吃過飯,又把她哄睡之後,看著小姑娘純真甜美的睡顏,沉默良久,滿臉糾結。


    李大海想說點什麽,卻到底又咽了迴去。


    有些事,總得自己想通,否則旁人說話,也隻會適得其反。


    次日早朝。


    燕成帝命人宣讀了李大學士那篇論愛惜糧食的文章,並且宣布。


    要從他做起,嚴禁浪費食物。


    從此宮中皇上每日份例,直接就砍下一半,那些中看不中用,根本吃不了的菜,以後不必再上。


    至於宮中妃嬪,皇上是知道的。有不少人為了瘦一點好看,常常一桌子菜端去,一口都不吃,隻靠點心度日。


    既然如此,那每天還上那麽多幹嘛?純屬浪費!


    全都依例減半。


    至於大臣家,他不能強求。但要求所有的衙門,以後隻要是提供公務用餐的,都必須做到例行節儉,嚴禁浪費。


    “……廣廈萬間,不過夜眠三尺。良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李大學士說得好啊!朕不要求你們個個去做苦行僧,但能少浪費些糧食,不也是你們自家積的福祉麽?”


    這樣的要求,是臣子們無法拒絕的。


    而且皇上都親自帶頭做出表率了,大臣們就是裝,也得表示,往後一定注意節儉,減少浪費。


    當然,也有人不樂意的。


    陰陽怪氣的說酸話,“明明家裏有錢,卻天天吃得盤光碗淨的,徒惹人笑話!”


    誰知這話流傳出去,有人便將燕成帝從承平十五年,開始大力推行的節儉之風,戲稱為“盤光”行動。


    百姓們聽了,卻十分讚同。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百姓攔不住有錢人家吃肉,但你好歹能不能吃下去,而不是倒掉浪費?


    盤光怎麽了?


    盤光才證明珍惜食物,不浪費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第二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桂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桂仁並收藏天下第二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