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一年的適應期後,百姓們對牙刷的熱情,突然就被點燃了。
需求大得驚人!
雲鶴道長他們,又堅決不願意打消這樣對百姓有利的事,除了答應限購,寧肯連原林的東西都不做了,也堅決不肯停下便宜牙刷的製作。
那,那是絕對不行的呀。
要是沒有原林的產品支撐,誰支撐得起三文錢一支的牙刷?
這真是成本價了,美娘一文錢沒賺,純屬公益。
可這些道理,跟道長們是沒法說得通的。
他們這些心懷天下的出家人,一說就寧肯把原林的紅利賠給美娘。可若離了這些譚迎春口中的化學專家,技術人才,美娘不得抓瞎?
她還要他們幫著研發殿下點名的美白護膚霜呢,最好還能防曬。
協商過後,隻得道長們生產研發照舊進行,美娘親自出馬,主抓牙刷生產。
先找蘇棟,趕緊勞務外包。
分散了許多人家,男人們負責製作打磨牙刷柄,手巧的婦人和孩子們就可以穿孔粘毛。
但畢竟是手工製作,產量極低。
沒幾日,小十三潘正業,帶著如今負責城北貧民的管事,那個落魄時也堅持原則,心地公道的鄒大娘來找美娘,提出一個關鍵問題。
牙刷做不快,最麻煩的一個步驟就是困在,給牙刷頭上鑽小孔。
這個又精細又麻煩。
力量大了,竹子會裂,力量小了,孔鑽得太小,迴頭插不進毛,就沒法用。
所以鄒大娘問,“能不能找些能工巧匠,解決這個難題?”
這事美娘就得向師弟求助了。
之前雙河鎮的水車,就是薛慎幫著設計改進的,那師弟應該也有這本事吧?
閔柏,他還真沒有!
牙刷鑽孔屬於精細活,跟采煤礦石用到的大型機械完全屬於兩個方向。先生沒教,他也不會呀。
且他還要忙著琢磨慶國的戰事,哪有空研究這個?
可師姐的事,能這麽往外推嗎?
機智的漢王殿下,頓時把王府的能工巧匠都召集來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半個月後,兩個工匠終於合作造出一台新式鑽孔機,能極大的提高加工牙刷頭的速度。
殿下火速派人給美娘送去,可算是鬆了老大一口氣。
可美娘隨即就下單求購,先來個十台行不行?
殿下頓時苦了臉。
這台機器造價極高不說,打製用的許多金屬材料,說真的,根本不是一介商賈能夠擁有的。
偷偷說一句,裏頭都用到了打造兵器的軍事秘密。
殿下給她造一台,已經算是重大違規了。再來一台,估計連何知府方夫子都看不下去了。
可師姐都開了口,於是漢王殿下他,他隻好硬著頭皮,頂風作案,以百姓民生為由,又造了一台。
但也讓人給美娘帶了實話,真就隻能兩台了,再多何知府方夫子說就要血諫來規勸他了。
咳咳,為了造這兩台機器,殿下還答應給他們兩千隻牙刷的封口費。
何知府說他那一千隻,得造福湖州百姓。
方夫子說他那一千隻,得送上京城,孝敬皇上。
也是為了給這兩台機器打掩護,省得迴頭給人追究。
那美娘能怎麽辦?
隻好同樣頂風作案,偷偷從庫房裏取了兩千隻牙刷,背著道長們,先給殿下送去啦。
那邊都要血諫了,可耽誤不起。
但迴頭美娘自然又被道長們,以罷工停做原林護膚品為由,狠狠罵了一頓。
這事譚迎春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卻當真一點使不上力。
她又不是工科出身,哪懂什麽機械原理?
隻恨穿越前沒多學幾門技能,轉頭就罵俞小胖,“你不也是男人麽?男人怎麽能不懂機械呢?還好意思說什麽十年寒窗,怎麽什麽都不懂?連殿下都懂!”
俞憲隻覺,比竇娥還冤。
自從妻子見了某位殿下,他就越發沒地位了。
什麽都拿殿下來作比,可殿下拜師令半仙,他連上官令是圓是扁,都沒見過呢。
可譚迎春才不要聽,“那你沒聽說過自學成才麽?你就不能去借幾本書來看一看,也幫著出出主意?”
可憐俞憲寒冬臘月的,苦逼的被媳婦趕出家門,去翻書倒櫃的學機械了。
可這看來看去,還真讓他看出點東西。
並不是加工牙刷,機械原理可不是那麽好學的。而是他無意中看到毛筆,突然生了一個念頭。
譚迎春畫的牙刷,是方頭上麵鑽細孔,再束以小股毛發,最後形成牙刷,所以製作麻煩。
那為什麽不能學著毛筆的製作,幹脆做成圓頭的呢?
跟方頭一樣做法,也不必鑽那麽多細孔,直接束成一把了事,豈不快得多?
可他有這想法,也不敢跟媳婦說,怕挨罵。
倒是自己找了個工匠,試製了兩把,還偷偷用了好幾天。
這種牙刷肯定沒有鑽了細孔的結實耐用,但如果隻用兩三個月的話,倒也不是不可以。
重點是製作簡便快捷。
而且若是要換毛,對於百姓來說,就好操作多了,不必專門到白龍觀來跑一趟了。
俞憲心裏有了底,才忐忑的把這把牙刷帶迴去。
譚迎春一瞧,頓時親了小胖子一口,眼睛裏終於也飛出小星星,“你真是太有才了!”
為此,苦熬數日的俞憲,總算覺得找迴一些為夫的尊嚴,昂著肥下巴驕傲道,“所以,你往後也別小看人。”
最好,少提某殿下,實在壓力太大。
譚迎春頓時甜言蜜語起來,“我那不是激勵你嗎?我小看誰,也不會小看你啊。你是我的夫君也是我的天,我不靠著你,還能靠誰呢?”
來了來了,迷魂湯又來了!
可俞憲雖明知是哄自己的,還是甘之如飴呀。
哪個男人不愛捧呢?
正想讓譚迎春把牙刷給美娘送去看看,給嚴大將軍送軍糧的俞四叔迴來了。
他帶迴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美娘她們之前要的蛤蜊殼,他拉迴來了一船!
那種小貝殼,在海邊根本都不值錢,隻出了幾個工錢,那些漁民就歡天喜地的撈了一堆。
壞消息是嚴大將軍還沒到慶國邊境,就凍傷了不少士兵。
需求大得驚人!
雲鶴道長他們,又堅決不願意打消這樣對百姓有利的事,除了答應限購,寧肯連原林的東西都不做了,也堅決不肯停下便宜牙刷的製作。
那,那是絕對不行的呀。
要是沒有原林的產品支撐,誰支撐得起三文錢一支的牙刷?
這真是成本價了,美娘一文錢沒賺,純屬公益。
可這些道理,跟道長們是沒法說得通的。
他們這些心懷天下的出家人,一說就寧肯把原林的紅利賠給美娘。可若離了這些譚迎春口中的化學專家,技術人才,美娘不得抓瞎?
她還要他們幫著研發殿下點名的美白護膚霜呢,最好還能防曬。
協商過後,隻得道長們生產研發照舊進行,美娘親自出馬,主抓牙刷生產。
先找蘇棟,趕緊勞務外包。
分散了許多人家,男人們負責製作打磨牙刷柄,手巧的婦人和孩子們就可以穿孔粘毛。
但畢竟是手工製作,產量極低。
沒幾日,小十三潘正業,帶著如今負責城北貧民的管事,那個落魄時也堅持原則,心地公道的鄒大娘來找美娘,提出一個關鍵問題。
牙刷做不快,最麻煩的一個步驟就是困在,給牙刷頭上鑽小孔。
這個又精細又麻煩。
力量大了,竹子會裂,力量小了,孔鑽得太小,迴頭插不進毛,就沒法用。
所以鄒大娘問,“能不能找些能工巧匠,解決這個難題?”
這事美娘就得向師弟求助了。
之前雙河鎮的水車,就是薛慎幫著設計改進的,那師弟應該也有這本事吧?
閔柏,他還真沒有!
牙刷鑽孔屬於精細活,跟采煤礦石用到的大型機械完全屬於兩個方向。先生沒教,他也不會呀。
且他還要忙著琢磨慶國的戰事,哪有空研究這個?
可師姐的事,能這麽往外推嗎?
機智的漢王殿下,頓時把王府的能工巧匠都召集來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半個月後,兩個工匠終於合作造出一台新式鑽孔機,能極大的提高加工牙刷頭的速度。
殿下火速派人給美娘送去,可算是鬆了老大一口氣。
可美娘隨即就下單求購,先來個十台行不行?
殿下頓時苦了臉。
這台機器造價極高不說,打製用的許多金屬材料,說真的,根本不是一介商賈能夠擁有的。
偷偷說一句,裏頭都用到了打造兵器的軍事秘密。
殿下給她造一台,已經算是重大違規了。再來一台,估計連何知府方夫子都看不下去了。
可師姐都開了口,於是漢王殿下他,他隻好硬著頭皮,頂風作案,以百姓民生為由,又造了一台。
但也讓人給美娘帶了實話,真就隻能兩台了,再多何知府方夫子說就要血諫來規勸他了。
咳咳,為了造這兩台機器,殿下還答應給他們兩千隻牙刷的封口費。
何知府說他那一千隻,得造福湖州百姓。
方夫子說他那一千隻,得送上京城,孝敬皇上。
也是為了給這兩台機器打掩護,省得迴頭給人追究。
那美娘能怎麽辦?
隻好同樣頂風作案,偷偷從庫房裏取了兩千隻牙刷,背著道長們,先給殿下送去啦。
那邊都要血諫了,可耽誤不起。
但迴頭美娘自然又被道長們,以罷工停做原林護膚品為由,狠狠罵了一頓。
這事譚迎春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卻當真一點使不上力。
她又不是工科出身,哪懂什麽機械原理?
隻恨穿越前沒多學幾門技能,轉頭就罵俞小胖,“你不也是男人麽?男人怎麽能不懂機械呢?還好意思說什麽十年寒窗,怎麽什麽都不懂?連殿下都懂!”
俞憲隻覺,比竇娥還冤。
自從妻子見了某位殿下,他就越發沒地位了。
什麽都拿殿下來作比,可殿下拜師令半仙,他連上官令是圓是扁,都沒見過呢。
可譚迎春才不要聽,“那你沒聽說過自學成才麽?你就不能去借幾本書來看一看,也幫著出出主意?”
可憐俞憲寒冬臘月的,苦逼的被媳婦趕出家門,去翻書倒櫃的學機械了。
可這看來看去,還真讓他看出點東西。
並不是加工牙刷,機械原理可不是那麽好學的。而是他無意中看到毛筆,突然生了一個念頭。
譚迎春畫的牙刷,是方頭上麵鑽細孔,再束以小股毛發,最後形成牙刷,所以製作麻煩。
那為什麽不能學著毛筆的製作,幹脆做成圓頭的呢?
跟方頭一樣做法,也不必鑽那麽多細孔,直接束成一把了事,豈不快得多?
可他有這想法,也不敢跟媳婦說,怕挨罵。
倒是自己找了個工匠,試製了兩把,還偷偷用了好幾天。
這種牙刷肯定沒有鑽了細孔的結實耐用,但如果隻用兩三個月的話,倒也不是不可以。
重點是製作簡便快捷。
而且若是要換毛,對於百姓來說,就好操作多了,不必專門到白龍觀來跑一趟了。
俞憲心裏有了底,才忐忑的把這把牙刷帶迴去。
譚迎春一瞧,頓時親了小胖子一口,眼睛裏終於也飛出小星星,“你真是太有才了!”
為此,苦熬數日的俞憲,總算覺得找迴一些為夫的尊嚴,昂著肥下巴驕傲道,“所以,你往後也別小看人。”
最好,少提某殿下,實在壓力太大。
譚迎春頓時甜言蜜語起來,“我那不是激勵你嗎?我小看誰,也不會小看你啊。你是我的夫君也是我的天,我不靠著你,還能靠誰呢?”
來了來了,迷魂湯又來了!
可俞憲雖明知是哄自己的,還是甘之如飴呀。
哪個男人不愛捧呢?
正想讓譚迎春把牙刷給美娘送去看看,給嚴大將軍送軍糧的俞四叔迴來了。
他帶迴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美娘她們之前要的蛤蜊殼,他拉迴來了一船!
那種小貝殼,在海邊根本都不值錢,隻出了幾個工錢,那些漁民就歡天喜地的撈了一堆。
壞消息是嚴大將軍還沒到慶國邊境,就凍傷了不少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