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漢王府。


    薛慎那張龍女踏波圖,已經端端正正掛在了書房視線最好的一麵牆上。


    隻漢王殿下愁眉不展,在畫前走來走去,憂心忡忡。


    活似,活似遭遇了難言之隱。


    排除他這年紀不該有的煩惱,小太監體貼的端來一杯蜂蜜水。


    “殿下,您是不是先用這個?不行再傳太醫。”


    小殿下微愣,“你以為孤便秘了?孤好著呢!”


    忿忿然將蜜水一飲而盡,然後咂巴咂巴嘴,覺得心情好些了,才道,“把太醫傳來也行。”


    看,這不還是有病麽?有病就得治,何必諱疾忌醫?


    很快,老太醫來了。


    可小殿下也不要把脈,隻問,“要如何快速長高?”


    老太醫一愣,不是需要潤腸麽?他藥丸子都備好了。


    “這,這隨著年紀增長,自然會長高。若是想快,把鞋底加厚就是。”


    老太醫原是開個玩笑,誰知閔柏眼前一亮,煩惱盡消!


    鞋底,一定是鞋底的緣故!


    隨即,他又變迴那個禮儀出眾的小殿下,氣定神閑的問,“那有沒有補藥,能助人長高?”


    老太醫果斷搖頭。


    “藥哪裏是混吃的?隻要不挑食,多活動,總能長高。不過這也要看父母,一般父母高的,子女也高,反之亦然。”


    “那孤看父皇也挺高,孤怎麽長不高呢?難道,難道孤會隨母妃?”想到某種可能,小殿下驚著了。


    老太醫嗬嗬笑了,“殿下莫急,有些人天生長得早,有些人卻要晚些。象老臣親戚家有個孫兒,小時比我孫女還矮,如今卻比老臣都高出一大頭呢。”


    閔柏眼睛一亮,“他也比女孩矮?”


    小太監注意到那個“也”字,瞥了殿下一眼,略明白些許。


    “是啊。因老臣家世代主攻兒科,這事還當真觀察過。一般同齡女孩會比男孩長得早,學說話學走路都早。但男孩二十多歲還在長的都有,女孩一旦來了癸水,便不怎麽長了。”


    “癸水是什麽?”


    呃……


    老太醫談至興起,一下子嘴禿溜了,可小殿下還睜大眼睛等著聽呢!


    想想他這年紀也該漸知人事了,便秉著醫者本心,簡單嚴肅的做了個科普。


    小殿下聽得小臉紅撲撲的,不好意思多問。等送走了太醫,再抬頭瞧瞧畫上的龍女,笑得呲牙裂嘴,又有幾分不好意思。


    嗯,他才不會說。


    在龍女像經過他身邊時,他突然發現,自己似乎比小美人兒矮了那麽一絲絲。


    江州官員還說,這是按照小美人兒等身做的。


    等身……


    一萬點的傷害!


    幸好,小美人兒不知道。


    不不不,這些都不是真的。


    他才沒有比她矮,是因為鞋底的關係,必須是江州那幫沒眼色的官員,給她配的鞋底太高!


    “小平安,去,讓針線處以後給孤做鞋子,底都要加厚三分!”


    就知道會這樣。


    小太監板著臉領命,又問,“殿下是不是,也該抽空給皇上寫封信了?”


    都天降彩虹了,肯定會被人攻擊,挑拔你們父子感情!


    好吧。


    去了心病的閔柏,“勉為其難”的提筆去給他父皇寫信了。


    過了些天,當燕成帝接連收到數道關於盛讚大皇子如何“出類拔萃,天命所歸”的奏折時,也收到了兒子來信。


    信中主題如下。


    爹,您幾歲開始長個子?小時是不是也比同齡女孩矮?


    燕成帝隻覺受到一萬點的傷害!


    因為發育得晚,他小時可沒少受到同齡人的嘲笑。


    好不容易靠刷臉坐上龍椅了,居然還有人敢提這事!


    這兒子絕逼是親生的。


    嘮叨了厚厚的幾頁紙,充分表達了他在這個問題上的擔心,才在信的最後,說了幾句彩虹事件。


    閔柏說,他也不想搞出這麽大的動靜,他想搞也沒這個本事啊!


    不過,照他估計,大概是因為長春道長做善事太多,感動了老天,才有的異象。


    但因為他身份尊貴,世人才把帽子扣他頭上。


    不過這帽子太大,他太矮,所以建議老爹,趕緊給這老道冊封一下吧。省得兒子給這大帽子壓著,越發長不高。


    真若那樣,他會到他爹麵前來哭的!


    燕成帝氣笑了。


    隨即抽出一道早擬好的聖旨,又有幾分吾家有子初長成的小小得意。


    這裏寫的,便是冊封長春道長的旨意了。


    不過是想看看有誰會跳出來作怪,才特意延遲了幾天。


    次日,等聖旨發下,朝中風向迅速為之一變。


    將拚命戴到漢王殿下頭上的高帽,又戴到了長春道長頭上。


    而原本宮中,正緊鑼密鼓的籌備二皇子的百日宴,卻被皇上忽地叫停。


    以二皇子體弱多病為由,撤銷了慶典,說等到周歲再說。


    徐皇後氣得在中宮又砸了一套茶碗,而徐太師在家,掀了一張桌子。


    消息傳到江州,徐贇砸了一間屋。


    家風傳承,延綿不斷。


    隻漢王府,也頗不寧靜。


    自從徐皇後誕下二皇子的消息傳來,徐賢妃就太平不了。


    成天不是哭訴老天不公,讓那女人生了兒子。就是抱怨神佛不靈驗,白收了她那些香火錢。


    但不管是哭訴還是抱怨,她都要找到閔柏,鬧上一場。


    翻來覆去,無非責怪兒子帶她離京。


    她要留在皇宮,必不於如此。


    如今皇後有了兒子,她們娘倆,將來可怎麽辦?


    閔柏煩不勝煩。


    隻差沒明說,要是她還留在京城,估計命都沒了。


    宮中多幾個小皇子,眾人也不會把注意力全集中在他身上,不是挺好的麽?


    可這糊塗老娘,說了她也不聽。


    閔柏隻得吩咐下頭,趕緊去買幾個聰明伶俐的小丫頭迴來。哪怕不學無術隻會耍寶呢,隻要能纏著他娘別來煩他,就阿彌陀佛了。


    底下人得了吩咐,趕緊去辦。


    金橋鎮的蕭秀才家,重陽節那日,不幸走水了。


    大晚上,一場火燒得莫名其妙,又來勢洶洶。


    蕭秀才父子為救他家小娘子,都給大火燒傷,落下疤痕與殘疾。蕭家小娘子倒是好端端的,一點沒事。


    隻迴頭為給父兄受傷,這位小娘子,果斷把自己給賣了。


    蕭秀才又急又氣。


    家裏雖然遭了難,總有些田地,怎至於此?


    正想籌錢把女兒贖迴來,可蕭家小娘子卻偷偷丟下張賣身契,徑直跟人走了。


    嗯,賣身銀子她也一並帶走了。


    說是不給他們添麻煩,就是替他們省事了。


    這就讓蕭秀才為難了。


    就算他可以不治,但兒子還年輕,總不能眼看他落下殘疾。若再賠出這一份賣身銀子,那家裏就當真過不下去了。


    且賣身契上寫明,女兒是賣到人牙子手上。迴頭人牙子再倒手,又會加價多少?


    所以他隻得暫時按下贖人的心思,一麵打聽她究竟給賣去了哪裏,好做籌謀,一麵還得對外誇讚自家那個孝女。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而世人不知端底,一時間,蕭明珠的大名,竟是直追美娘,也成了遠近聞名的好姑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第二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桂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桂仁並收藏天下第二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