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女兒是夏天生的?今年十二?”


    要不,周娟怎麽送她蓮花耳墜?


    本地風俗,女子十二,家人才要為其打銀耳環,擺酒慶賀。


    林俊仁扳著指頭算算,才不確定的道,“她實是十二,隻是七月二十一,還是二十二生的?大人可是有事?”


    連自家女兒生日都記不清,王縣尊也懶得跟他廢話,徑直吩咐人去扛了四壇好酒。


    兩壇送周娟,賀她再嫁。


    兩壇送美娘,賀她芳辰。


    並故意問林俊仁,“如今那周氏都送了你女兒銀耳環,你打算送什麽?”


    林俊仁什麽也沒打算啊!


    “這,這不是前兒在銀鋪裏,打算給丫頭買對小銀釵麽?隻因那花色不好,又想著大人送的銀鎖也是蓮年有餘的,想打個成套的。”


    王縣尊知他全是鬼話,卻順水推舟,“這個容易。王成,去後頭找玉蘭要些好看的蓮花紋樣,跟林書吏去一趟銀鋪,順便把之前老爺打的東西拿迴來。”


    王成會意,扯著林俊仁走了。


    到了銀鋪,硬逼著他打了一對足有四兩多重,工錢不菲的小銀釵這才作罷。


    而王縣尊那兩壇子酒一捧出去,衙門裏的人便都知道,林家女兒要過生辰了,且縣太爺還送了禮。


    這下,不管跟林俊仁關係好不好,大夥兒都跟著添了些東西。


    既收了禮,能不擺酒?


    就算王縣尊即將離任,沒時間留下赴宴,可還有他的兩壇酒擺在這兒呢!


    林俊仁隻好說,會訂個旬休的日子,宴請賓朋,替女兒慶賀。


    於是,桂花巷子的街坊們,隻覺再看向美娘時,便多了層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受。


    這不僅是因她被漢王府搭救,得縣太爺青睞。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她,身上也多了層無形的氣質。


    王縣尊給的小銀鎖,玉蘭給的銀墜子,她一天也沒有藏在箱子裏,總是明晃晃戴在身上。


    衣裳雖然暫時就王府那兩套,但總比尋常人家幹淨,別致。


    連走起路,都頸背筆直,再不是從前那低眉垂眸的小家子模樣。


    尤其遇到事兒的時候,她不僅敢開口說話,還說得在理。這就讓人不敢小瞧了。


    如今林家既要正經給她做生日,鄰居們也紛紛準備起賀禮。


    周娟那樣的虧吃一次就算了,萬一美娘將來也有出息了呢?


    周大娘也是這麽想的。


    糾結的在家轉了一天的圈,到底還是厚著臉皮,找上了林家。


    嗯,她還有點不敢直麵美娘。


    剛扒著門縫,看到美娘又去葉家做針線,才敢上門。


    然後,等到美娘再歸家,就見飯桌上難得的,出現一盤筷子長的紅尾巴魚。


    這魚不算貴,卻也不象小雜魚那麽便宜。


    這可是中午,林俊仁不會迴家吃飯。就她和她娘,舍得燒這樣好菜?


    林方氏自是舍不得。


    可周大娘知道她那性子,硬是燒好了才給端來。魚也不多,一共三條。


    林方氏到底留了最大的一條給丈夫,才跟女兒道。


    “這魚是你周大娘送來的,她也是知道錯了。除了魚,知你生辰,還特意送了一塊好衣料子。就想托你幫忙帶個話,迴頭阿娟出嫁,總該接了她們一家子去吃杯喜酒才象樣。”


    美娘隻道,“娘,還是先吃了飯再說吧,省得叫魚卡了刺。”


    嗯,這魚味道不錯。


    想著她年紀小,特意燒的糖醋口。已經放至微溫,但夏天吃卻是正好。周大娘算是用了心了,至於要不要幫她,美娘另有打算。


    林方氏無法。


    如今這女兒別說鄰居不敢不瞧,她都有些不敢惹,隻好耐下性子先吃飯。


    不過這迴,她好歹撈了條完整的魚。


    有好魚肉,誰天生喜歡啃魚頭?


    一時飯畢,美娘便要衣料子來瞧,林方氏拿得很猶豫。


    “這顏色,你穿老氣了些。”


    她想自個兒留著。


    可美娘拿起便道,“確實,那就送葛大娘她們吧。往後還要她們關照生意,總得做些人情。”


    林方氏攔不住。


    好在周大娘可答應過,若事情辦成,還要送她一身衣料的,便又追問,“那阿娟的事,你可記得了?”


    隻見女兒烏眸流轉,那眼中似笑非笑,閃動的波光,看得林方氏都有幾分心驚。


    “娘去告訴周大娘,若她能答應一事,我不僅會勸阿娟姐接他們一家去吃喜酒,還勸她迴家待嫁!”


    這可太好了!


    要是周娟能迴家待嫁,相當於跟娘家恩怨一筆勾銷,最好不過。


    林方氏忙問,“那要答應什麽事?”


    美娘語畢,林方氏呆了。


    再看著她的眼神,都透著震驚。


    她的女兒,如何能想出這樣匪夷所思之事?


    可似乎,也挑不出錯處。


    偏此時,隔壁葉蓉來叫,周娟來了。


    美娘起身,“橫豎娘也隻是個傳話的,把話帶到就行。我這要求不過分,也別想著討價還價了。這人生無常,還是給自己留條退路吧。”


    美娘走了。


    很快,隔壁響起熱鬧的歡笑聲。


    周娟今天過來,還特意把她的啞巴繼子,趙福帶來了。


    是個眉目清秀的男孩子,隻略有些瘦弱。又因殘疾,神色中不免帶著幾分卑微羞赧。


    “……一早收到縣太爺送來的喜酒,家裏可是高興壞了。原先婆婆都不打算擺酒,如今也說要留一壇,請親朋來熱鬧熱鬧。


    好妹妹,這迴真是托你的福了。要不是你,縣太爺哪知道我是哪根蔥哪根蒜?故此他爹特意要我把阿福帶來,先代他給你這小姨道個謝,迴頭再正經謝你。”


    兩壇酒對趙家來說不算什麽,但難得的是這份顏麵。


    尤其趙盛當年親事不順,也是憋著口氣的。如今得了縣太爺的加持,也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既人家都管她叫小姨了,就算趙福不會說話,隻是紅著臉給她行了個禮。美娘也趕緊把腰上一隻小香囊解下來,送他作見麵禮了。


    “別嫌棄是用過的,這還是王府的東西。我戴著也沒多久,夏天戴著,驅蚊蟲正好。”


    美娘年紀不大,趙福比她還小兩歲。很不必講究那些男女大防,所以周娟道謝,叫繼子接了。


    此時,有不少鄰居圍過來,或是跟周娟打招唿,或是補禮。


    唯有趙福,拿著這隻精致的小香囊,用眼角偷瞧著美娘。


    這還是他長這麽大,第一次收到同齡人的禮物。


    更別說,還是個這麽漂亮的小姐姐。


    他雖聾啞,心卻不瞎。


    因他家有錢,倒不至於被刁難,但眾人看他的眼神裏,多帶著輕蔑甚至厭惡。


    但美娘方才看他,隻有純良的善意。連送他的香囊,也是她的貼身之物。


    這樣的好意,猶如在小少年靜閉的心湖中,輕輕投下一枚美好的種子。從此這個小姐姐對他,就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而周娟今兒特意帶這個繼子前來,也不僅是道謝,還有更深的用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第二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桂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桂仁並收藏天下第二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