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城頭上眾人失色之時,城下軍陣之中一騎飛馬而出,直奔城池而來,直到快到吊橋的地方還沒有止步。
城頭上眾人心中驚駭,心道:難不成此人想要騎馬撞擊城門不成?
而城頭上的弓箭手則已經是緊張不已,差點忍不住將手中的箭矢射了出去。
就在眾人疑惑之時,那來人已然來到吊橋邊上,眼看他的戰馬就要踏上吊橋。
那來人一聲厲喝,抓著馬韁的左手一拽,雙腿緊夾馬腹,戰馬奔馳之勢頓然停止,隨著一聲嘶鳴,整個戰馬人立而起。
這一幕令城頭上眾人驚愕不已,最令他們吃驚的是此人右手一直握著一杆銀槍,如此騎術,當真是世所罕見。
那來人嘴角微翹,對著城頭一聲大吼“城上的聽著,本將乃是大將軍麾下,北地張繡,敢問劉益州何在?我主大將軍請劉益州出城一敘。”
此刻的張繡得意洋洋,對於這種出風頭的事,他可是樂意至極,在這群不擅騎術的蜀人麵前,秀一下自己引以為傲的騎術,這種機會,他可是求之不得呢。
城頭上劉璋見此,一整衣冠,徑直來到汝牆邊上,見張繡正昂首挺立,於是朗聲道“劉璋在此,既然大將軍出言相約,劉璋又怎可不去呢,來人,備馬,與我一道出城會見大將軍。”
隨著一聲沉重的開門聲,劉璋打頭,吳懿與鄭度緊隨其後,其餘楊懷、吳班、張肅、張鬆等人分列左右,五百餘騎人馬出城而去。
皇甫堅壽見劉璋出城而來,將部隊交與高順指揮,他縱馬上前,其身後跟著賈詡、法正,而趙雲、張遼、張繡、閻行、甘寧等將各自護衛左右,馬岱也領著五百騎玄甲鐵騎緊隨其後。
雙方走近之後,皇甫堅壽細細大量了一番,隻見劉璋身材高大,麵目儒雅,雖然已經三十有餘,卻保養的極好,看上去猶如二十五六左右。
與傳聞中那個暗弱無能的樣子不太一樣,眼前這個劉璋看上去頗有些精明能幹的樣子,事實上,能夠在劉焉死後,在不斷地叛亂中坐穩益州牧的位置,劉璋確實不是弱者,隻不過他性格有些偏軟,這才導致外人覺得他軟弱可欺。
曆史上他可是血腥鎮壓了數場叛亂的,而且對羌人也很不友好,而張魯的母親和兩個弟弟也都是被他殺死的,由此可見,他絕不是什麽無膽鼠輩。
劉璋此時也在大量皇甫堅壽。
傳聞中,這個大漢帝國當朝大將軍今年也不過三十歲,比劉璋自己還小,多年的征戰卻並未在他身上留下一絲痕跡。
眼前這個看上去不過二十出頭,滿臉和善地微笑的年輕人就是那個威名赫赫的大將軍?那個屠戮匈奴、羌胡如無物的大將軍,劉璋頓時感覺自己輸的不冤。
自己論氣度,論能力確實不如對方,想到這兒,劉璋朝皇甫堅壽行了一禮,道“罪臣劉璋見過大將軍。”
皇甫堅壽微微一笑,這劉璋一開始就將姿態擺這麽低,下麵的事情就好辦了。
“季玉兄,你可是讓本將好一番辛苦啊,今日終於見著你本尊了,如何,此番可願意隨我前往長安,覲見陛下?”
劉璋苦笑道“事到如今,我還有得選擇嗎?說完,瞥了一眼皇甫堅壽身後的大軍。”
皇甫堅壽哈哈一笑,道“既如此,季玉兄不請本將入城坐坐?”
劉璋正待說話,他身後的鄭度拉了拉他的衣角,止住了他。
隨後鄭度對皇甫堅壽行了一禮,說道“大將軍,敢問我主若是到了長安,陛下會以何位待之?”
皇甫堅壽眼睛一眯,看向鄭度,隻見他年約四十,樣貌高古,一看就是飽學之人,智謀之士。
“這位想來就是益州名士鄭度,鄭先生吧。”
雖然是在發問,卻語氣卻是很肯定。
“正是鄭度。”鄭度捋了捋那山羊胡,淡淡地說道。
皇甫堅壽微微一笑,說道“劉季玉,當今陛下之皇叔也,當今宗室之中,德高望重者,且與季玉兄同輩者有三。”
“其一乃是鎮南將軍,成武侯,荊州牧劉表劉景升。其二為原揚州牧,劉繇公。其三為豫州牧,南陽太守劉備。”
“此三人裏,劉表和劉備皆為朝廷大將,封疆大吏,而劉繇則是丟了揚州,現在孫策手下為官。”
鄭度聽到這裏,隱隱明白了皇甫堅壽的意思。
“我意,迴京之後,本將便上奏陛下,以劉季玉為宗正,封其為鄢陵侯。”
鄭度輕歎一聲,退下了,他也知道這樣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給高位,封侯爵,這樣有了爵位,而且是能夠傳家的爵位,日後劉璋這一枝也不會輕易衰落了。
劉璋也是頗為黯然地道了聲“如此,劉璋在此多謝大將軍厚愛,大將軍,還請入城一敘。”
說完,他下了戰馬,自張肅手中接過益州的官印文書,來到皇甫堅壽麵前雙手呈上,道“這是益州各郡縣的戶籍文書,還請大將軍笑納。”
皇甫堅壽連忙跳下戰馬,扶起劉璋,而這時,早有親兵接過一應文書。
“走,難得來這蜀地,季玉兄可得好好陪我喝幾杯。”皇甫堅壽大笑著拉著劉璋向城門處走去。
劉璋即降,守城的部隊也自然放下武器,迴到營房,等待新主派人前來接收。
入城之後,張遼和高順迅速帶人接管了城防,而張繡和閻行還有趙雲則率領一眾騎兵留在城外紮營。
玄甲鐵騎也大部留在城外,隻有馬岱率領千騎隨身護衛皇甫堅壽的安全,不是他怕死,而是成都畢竟新降,萬一有刺客什麽的,那可就玩大了。
而吳懿等人也沒有再出來鬧事,而是一個個閉門謝客,不再出來行走。
而穩定了成都之後,皇甫堅壽立即派人通傳巴地的嚴顏、龐義、田豫等人處,令他們罷兵,共同討伐巴地叛軍。
至於南方的越雋郡、牂柯郡等地的叛軍,皇甫堅壽則是派遣黃權前去統帥,吳蘭、雷同做為他的副將一並前往。
對於這些南蠻,皇甫堅壽就一個字,殺。
他不是聖人,也沒有諸葛亮那樣的耐心,但他相信一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對於這幫養不熟的白眼狼,他是不抱有同情心的,這些人隻相信拳頭,隻要打服了,殺怕了,他們自然就不敢前來鬧事的。
一切安排妥當,已經是數日之後了,這時,皇甫堅壽才有機會空下來休息休息。
城頭上眾人心中驚駭,心道:難不成此人想要騎馬撞擊城門不成?
而城頭上的弓箭手則已經是緊張不已,差點忍不住將手中的箭矢射了出去。
就在眾人疑惑之時,那來人已然來到吊橋邊上,眼看他的戰馬就要踏上吊橋。
那來人一聲厲喝,抓著馬韁的左手一拽,雙腿緊夾馬腹,戰馬奔馳之勢頓然停止,隨著一聲嘶鳴,整個戰馬人立而起。
這一幕令城頭上眾人驚愕不已,最令他們吃驚的是此人右手一直握著一杆銀槍,如此騎術,當真是世所罕見。
那來人嘴角微翹,對著城頭一聲大吼“城上的聽著,本將乃是大將軍麾下,北地張繡,敢問劉益州何在?我主大將軍請劉益州出城一敘。”
此刻的張繡得意洋洋,對於這種出風頭的事,他可是樂意至極,在這群不擅騎術的蜀人麵前,秀一下自己引以為傲的騎術,這種機會,他可是求之不得呢。
城頭上劉璋見此,一整衣冠,徑直來到汝牆邊上,見張繡正昂首挺立,於是朗聲道“劉璋在此,既然大將軍出言相約,劉璋又怎可不去呢,來人,備馬,與我一道出城會見大將軍。”
隨著一聲沉重的開門聲,劉璋打頭,吳懿與鄭度緊隨其後,其餘楊懷、吳班、張肅、張鬆等人分列左右,五百餘騎人馬出城而去。
皇甫堅壽見劉璋出城而來,將部隊交與高順指揮,他縱馬上前,其身後跟著賈詡、法正,而趙雲、張遼、張繡、閻行、甘寧等將各自護衛左右,馬岱也領著五百騎玄甲鐵騎緊隨其後。
雙方走近之後,皇甫堅壽細細大量了一番,隻見劉璋身材高大,麵目儒雅,雖然已經三十有餘,卻保養的極好,看上去猶如二十五六左右。
與傳聞中那個暗弱無能的樣子不太一樣,眼前這個劉璋看上去頗有些精明能幹的樣子,事實上,能夠在劉焉死後,在不斷地叛亂中坐穩益州牧的位置,劉璋確實不是弱者,隻不過他性格有些偏軟,這才導致外人覺得他軟弱可欺。
曆史上他可是血腥鎮壓了數場叛亂的,而且對羌人也很不友好,而張魯的母親和兩個弟弟也都是被他殺死的,由此可見,他絕不是什麽無膽鼠輩。
劉璋此時也在大量皇甫堅壽。
傳聞中,這個大漢帝國當朝大將軍今年也不過三十歲,比劉璋自己還小,多年的征戰卻並未在他身上留下一絲痕跡。
眼前這個看上去不過二十出頭,滿臉和善地微笑的年輕人就是那個威名赫赫的大將軍?那個屠戮匈奴、羌胡如無物的大將軍,劉璋頓時感覺自己輸的不冤。
自己論氣度,論能力確實不如對方,想到這兒,劉璋朝皇甫堅壽行了一禮,道“罪臣劉璋見過大將軍。”
皇甫堅壽微微一笑,這劉璋一開始就將姿態擺這麽低,下麵的事情就好辦了。
“季玉兄,你可是讓本將好一番辛苦啊,今日終於見著你本尊了,如何,此番可願意隨我前往長安,覲見陛下?”
劉璋苦笑道“事到如今,我還有得選擇嗎?說完,瞥了一眼皇甫堅壽身後的大軍。”
皇甫堅壽哈哈一笑,道“既如此,季玉兄不請本將入城坐坐?”
劉璋正待說話,他身後的鄭度拉了拉他的衣角,止住了他。
隨後鄭度對皇甫堅壽行了一禮,說道“大將軍,敢問我主若是到了長安,陛下會以何位待之?”
皇甫堅壽眼睛一眯,看向鄭度,隻見他年約四十,樣貌高古,一看就是飽學之人,智謀之士。
“這位想來就是益州名士鄭度,鄭先生吧。”
雖然是在發問,卻語氣卻是很肯定。
“正是鄭度。”鄭度捋了捋那山羊胡,淡淡地說道。
皇甫堅壽微微一笑,說道“劉季玉,當今陛下之皇叔也,當今宗室之中,德高望重者,且與季玉兄同輩者有三。”
“其一乃是鎮南將軍,成武侯,荊州牧劉表劉景升。其二為原揚州牧,劉繇公。其三為豫州牧,南陽太守劉備。”
“此三人裏,劉表和劉備皆為朝廷大將,封疆大吏,而劉繇則是丟了揚州,現在孫策手下為官。”
鄭度聽到這裏,隱隱明白了皇甫堅壽的意思。
“我意,迴京之後,本將便上奏陛下,以劉季玉為宗正,封其為鄢陵侯。”
鄭度輕歎一聲,退下了,他也知道這樣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給高位,封侯爵,這樣有了爵位,而且是能夠傳家的爵位,日後劉璋這一枝也不會輕易衰落了。
劉璋也是頗為黯然地道了聲“如此,劉璋在此多謝大將軍厚愛,大將軍,還請入城一敘。”
說完,他下了戰馬,自張肅手中接過益州的官印文書,來到皇甫堅壽麵前雙手呈上,道“這是益州各郡縣的戶籍文書,還請大將軍笑納。”
皇甫堅壽連忙跳下戰馬,扶起劉璋,而這時,早有親兵接過一應文書。
“走,難得來這蜀地,季玉兄可得好好陪我喝幾杯。”皇甫堅壽大笑著拉著劉璋向城門處走去。
劉璋即降,守城的部隊也自然放下武器,迴到營房,等待新主派人前來接收。
入城之後,張遼和高順迅速帶人接管了城防,而張繡和閻行還有趙雲則率領一眾騎兵留在城外紮營。
玄甲鐵騎也大部留在城外,隻有馬岱率領千騎隨身護衛皇甫堅壽的安全,不是他怕死,而是成都畢竟新降,萬一有刺客什麽的,那可就玩大了。
而吳懿等人也沒有再出來鬧事,而是一個個閉門謝客,不再出來行走。
而穩定了成都之後,皇甫堅壽立即派人通傳巴地的嚴顏、龐義、田豫等人處,令他們罷兵,共同討伐巴地叛軍。
至於南方的越雋郡、牂柯郡等地的叛軍,皇甫堅壽則是派遣黃權前去統帥,吳蘭、雷同做為他的副將一並前往。
對於這些南蠻,皇甫堅壽就一個字,殺。
他不是聖人,也沒有諸葛亮那樣的耐心,但他相信一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對於這幫養不熟的白眼狼,他是不抱有同情心的,這些人隻相信拳頭,隻要打服了,殺怕了,他們自然就不敢前來鬧事的。
一切安排妥當,已經是數日之後了,這時,皇甫堅壽才有機會空下來休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