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之中,什麽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這不,皇甫堅壽特意為他們打造的登山釘的用途都很快被人摸索出來。
當兩萬大軍一個接一個的沿著繩索下到山崖之下,時間已經到了傍晚,而且由於是在山林之中,天色都已經昏暗起來。
今天是沒辦法行軍了,沒辦法,甘寧隻能下令就地安營,休息起來。
夜晚,一群群士卒圍著一簇簇篝火燒著熱湯,吃著幹糧,三五成群地勾肩搭背,吹著牛皮,不時傳出一陣爽朗的大笑。
軍人都很天真,也很爽朗,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戰死沙場,所以基本上他們都會開開心心地過每一天,都會及時行樂。
餉銀發下來之後,有家的基本都會留一部分給家人,沒有家的基本都隨手花掉,許多士卒在休息的時候沒事就會跑到勾欄坊裏住上幾天,將多餘的精力消耗在小娘子身上。
營地中央最大的一簇篝火處,甘寧正與一群軍中的中高級將官聊著天呢。
“甘將軍,聽說你去歲率領五千步卒縱橫河北,所向無敵,打得河北袁紹的冀州境內聞你大名都能令小兒止啼啊,不知是真是假啊?”一個平日裏與甘寧關係不錯的校尉笑嗬嗬地問道。
甘寧微微一笑,正準備謙虛一下,他的副將就開口了“唉,我說老李,怎麽著,你還懷疑不是,去年老子跟老大一起去的,那老大可是威風八麵,殺得那河北各路人馬人仰馬翻,斬將無數,要不是咱們人數少,指不定都能直接拿下鄴城呢。”
聽到副將在那吹牛,甘寧苦笑一聲,搖搖頭說道“好了,別在那胡吹大氣,咱們可是被人攆著屁股趕出冀州的,哪有那麽玄乎,要真有那麽厲害,那還不早就將袁紹那老東西給宰了。”
“都說說吧,咱們的糧草還能堅持二十日,但據我估計,從這裏經過剛氐道,再經過涪水河穀,一路直到江油城,至少需要十三天,而且一路上都沒有什麽城鎮,收集不了糧草,也就是說,咱們必須在五六天的時間裏擊破江油城,否則就是死路一條,接下來,糧食省著點吃,都給老子派人去打獵,獵物食物充做軍糧,盡量節省糧食以備不測。”
“諾,將軍放心吧,從明日開始,我專門抽調一隊人馬去打獵和采集野果,如此一來,想必能多堅持幾日,到時候就算是計算有誤,也不至於到了江油城下的時候就糧盡了。”
甘寧點點頭說道“嗯,不錯,就這麽辦,都下去準備吧,小心一些。”
半個月後,涪水河穀旁的一處小村莊,這個平日裏人跡罕至的小村莊現在卻是人聲鼎沸。
“終於走出來了,他娘的真不容易,嘿嘿,江油城,我甘興霸來了,準備好顫抖吧。”
……
成都,益州牧,議事大廳。
“廢物,一群廢物,兩萬大軍駐守白水關,竟然被人一舉破關,還有那張任和高沛,不好好守關,還出關作戰,自己死了不要緊,還將白水關給丟了。”
“對了,還有那楊懷,他還有臉活著迴來,居然將關門打開,任由敵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白水關,嗬嗬,真是好啊,是不是要讓人將刀劍架在我的脖子上你們才高興啊?”
議事大廳裏傳出一陣陣咆哮聲,使下麵低著頭的群臣不敢發出一絲聲響,雖然劉璋平日裏頗為黯弱,但他發起怒來也是尤為嚇人。
“主公息怒,為今之計,就是調派人馬馳援劍閣,將皇甫堅壽大軍擋在劍閣以外,同時命葭萌關的向存和扶禁二將堅守葭萌關,不給皇甫堅壽東進的機會。”
說話的是黃權,劉璋繼位後提拔起來的官員,能力強,又有忠心,而且不僅善於理政,領兵打仗也有一手。
去年汶川羌人反叛,兩萬亂兵圍攻縣城,危亂之際,黃權領兵五千前去平叛,三戰三捷,斬首兩千,收降一萬,其餘賊軍盡皆逃走,而自身損失不足千人。
現在劉璋已經完全亂了套了,聽見平日裏自己倚為支柱的黃權開口了,那他一定有主意。
“公衡?你可有和妙計退敵?”劉璋急忙開口問道。
“主公,隻怕很難。”麵目儒雅的黃權苦笑道“皇甫堅壽大軍南侵,是以張任扣押糧草為借口,但觀其行事,卻早已打我蜀中的主意。”
“現在劍閣外隻見皇甫堅壽一部分人馬,還有一部分人馬不知去向,前些日子南江的劉璝傳信迴來,說是潛水河穀發現了皇甫堅壽部將田豫率領的部隊蹤跡,他已經派兵駐守險要,防止其大軍進入巴西地界。”
“現在嚴顏將軍和龐義將軍正率兵與趙韙、婁發等叛軍作戰,無法北顧,隻能令劉璝將軍固守險要。”
“而劍閣原本有吳懿將軍的一萬大軍駐守,再加上楊懷帶過去的六千餘殘兵,以劍閣之險,足以抵擋五萬大軍進攻,若主公不放心,還可抽調德陽、梓潼等地的駐軍前去駐守,這樣一來即可萬無一失。”
“隻等眾位將軍擊潰各部叛軍,即可揮師北上,與其一決雌雄。”
“好。”聽到黃權的話,劉璋一掃陰霾,喜笑顏開道“就按公衡的意思辦,抽調江油、梓潼、德陽等地駐軍前去助吳懿守備劍閣,至於楊懷那廝,權且將他的腦袋留著,戴罪立功。”
“主公英明。”議事廳中,群臣齊聲高唱道。
“哈哈哈哈!”遠遠地傳來一聲爽朗的笑聲,彰示著劉璋此刻大好的心情。
江油城,城中校場之內,守將冷苞正皺著眉看著眼前的文書,這是剛剛自成都快馬加鞭發過來的,要他將駐守江油的五千部卒調撥至劍閣,協助吳懿鎮守劍閣關。
“唉,多事之秋啊。”
他今年不過二十四五歲,憑借武勇和懂得一些兵法,被提拔為中郎將,負責鎮守江油,一直以來他倒也是兢兢業業的,隻是現在局勢不明,他卻也不知道該如何行事了。
良久,他終於下定決心,朝門外喝道“來人,擊鼓聚將,明日一早,兵發劍閣。”
終究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啊,也罷,就讓我為主公再拚殺一迴吧。
梓潼、德陽、綿竹,各處重鎮的守將都收到了劉璋的調令,除了極其重要,麵臨叛軍攻打的地方,其餘守將駐軍都已經調派完畢。
據黃權估計,至少能夠抽調出三萬人馬支援劍閣,到時候就是皇甫堅壽有十萬大軍,也無法攻克劍閣關。
當兩萬大軍一個接一個的沿著繩索下到山崖之下,時間已經到了傍晚,而且由於是在山林之中,天色都已經昏暗起來。
今天是沒辦法行軍了,沒辦法,甘寧隻能下令就地安營,休息起來。
夜晚,一群群士卒圍著一簇簇篝火燒著熱湯,吃著幹糧,三五成群地勾肩搭背,吹著牛皮,不時傳出一陣爽朗的大笑。
軍人都很天真,也很爽朗,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戰死沙場,所以基本上他們都會開開心心地過每一天,都會及時行樂。
餉銀發下來之後,有家的基本都會留一部分給家人,沒有家的基本都隨手花掉,許多士卒在休息的時候沒事就會跑到勾欄坊裏住上幾天,將多餘的精力消耗在小娘子身上。
營地中央最大的一簇篝火處,甘寧正與一群軍中的中高級將官聊著天呢。
“甘將軍,聽說你去歲率領五千步卒縱橫河北,所向無敵,打得河北袁紹的冀州境內聞你大名都能令小兒止啼啊,不知是真是假啊?”一個平日裏與甘寧關係不錯的校尉笑嗬嗬地問道。
甘寧微微一笑,正準備謙虛一下,他的副將就開口了“唉,我說老李,怎麽著,你還懷疑不是,去年老子跟老大一起去的,那老大可是威風八麵,殺得那河北各路人馬人仰馬翻,斬將無數,要不是咱們人數少,指不定都能直接拿下鄴城呢。”
聽到副將在那吹牛,甘寧苦笑一聲,搖搖頭說道“好了,別在那胡吹大氣,咱們可是被人攆著屁股趕出冀州的,哪有那麽玄乎,要真有那麽厲害,那還不早就將袁紹那老東西給宰了。”
“都說說吧,咱們的糧草還能堅持二十日,但據我估計,從這裏經過剛氐道,再經過涪水河穀,一路直到江油城,至少需要十三天,而且一路上都沒有什麽城鎮,收集不了糧草,也就是說,咱們必須在五六天的時間裏擊破江油城,否則就是死路一條,接下來,糧食省著點吃,都給老子派人去打獵,獵物食物充做軍糧,盡量節省糧食以備不測。”
“諾,將軍放心吧,從明日開始,我專門抽調一隊人馬去打獵和采集野果,如此一來,想必能多堅持幾日,到時候就算是計算有誤,也不至於到了江油城下的時候就糧盡了。”
甘寧點點頭說道“嗯,不錯,就這麽辦,都下去準備吧,小心一些。”
半個月後,涪水河穀旁的一處小村莊,這個平日裏人跡罕至的小村莊現在卻是人聲鼎沸。
“終於走出來了,他娘的真不容易,嘿嘿,江油城,我甘興霸來了,準備好顫抖吧。”
……
成都,益州牧,議事大廳。
“廢物,一群廢物,兩萬大軍駐守白水關,竟然被人一舉破關,還有那張任和高沛,不好好守關,還出關作戰,自己死了不要緊,還將白水關給丟了。”
“對了,還有那楊懷,他還有臉活著迴來,居然將關門打開,任由敵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白水關,嗬嗬,真是好啊,是不是要讓人將刀劍架在我的脖子上你們才高興啊?”
議事大廳裏傳出一陣陣咆哮聲,使下麵低著頭的群臣不敢發出一絲聲響,雖然劉璋平日裏頗為黯弱,但他發起怒來也是尤為嚇人。
“主公息怒,為今之計,就是調派人馬馳援劍閣,將皇甫堅壽大軍擋在劍閣以外,同時命葭萌關的向存和扶禁二將堅守葭萌關,不給皇甫堅壽東進的機會。”
說話的是黃權,劉璋繼位後提拔起來的官員,能力強,又有忠心,而且不僅善於理政,領兵打仗也有一手。
去年汶川羌人反叛,兩萬亂兵圍攻縣城,危亂之際,黃權領兵五千前去平叛,三戰三捷,斬首兩千,收降一萬,其餘賊軍盡皆逃走,而自身損失不足千人。
現在劉璋已經完全亂了套了,聽見平日裏自己倚為支柱的黃權開口了,那他一定有主意。
“公衡?你可有和妙計退敵?”劉璋急忙開口問道。
“主公,隻怕很難。”麵目儒雅的黃權苦笑道“皇甫堅壽大軍南侵,是以張任扣押糧草為借口,但觀其行事,卻早已打我蜀中的主意。”
“現在劍閣外隻見皇甫堅壽一部分人馬,還有一部分人馬不知去向,前些日子南江的劉璝傳信迴來,說是潛水河穀發現了皇甫堅壽部將田豫率領的部隊蹤跡,他已經派兵駐守險要,防止其大軍進入巴西地界。”
“現在嚴顏將軍和龐義將軍正率兵與趙韙、婁發等叛軍作戰,無法北顧,隻能令劉璝將軍固守險要。”
“而劍閣原本有吳懿將軍的一萬大軍駐守,再加上楊懷帶過去的六千餘殘兵,以劍閣之險,足以抵擋五萬大軍進攻,若主公不放心,還可抽調德陽、梓潼等地的駐軍前去駐守,這樣一來即可萬無一失。”
“隻等眾位將軍擊潰各部叛軍,即可揮師北上,與其一決雌雄。”
“好。”聽到黃權的話,劉璋一掃陰霾,喜笑顏開道“就按公衡的意思辦,抽調江油、梓潼、德陽等地駐軍前去助吳懿守備劍閣,至於楊懷那廝,權且將他的腦袋留著,戴罪立功。”
“主公英明。”議事廳中,群臣齊聲高唱道。
“哈哈哈哈!”遠遠地傳來一聲爽朗的笑聲,彰示著劉璋此刻大好的心情。
江油城,城中校場之內,守將冷苞正皺著眉看著眼前的文書,這是剛剛自成都快馬加鞭發過來的,要他將駐守江油的五千部卒調撥至劍閣,協助吳懿鎮守劍閣關。
“唉,多事之秋啊。”
他今年不過二十四五歲,憑借武勇和懂得一些兵法,被提拔為中郎將,負責鎮守江油,一直以來他倒也是兢兢業業的,隻是現在局勢不明,他卻也不知道該如何行事了。
良久,他終於下定決心,朝門外喝道“來人,擊鼓聚將,明日一早,兵發劍閣。”
終究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啊,也罷,就讓我為主公再拚殺一迴吧。
梓潼、德陽、綿竹,各處重鎮的守將都收到了劉璋的調令,除了極其重要,麵臨叛軍攻打的地方,其餘守將駐軍都已經調派完畢。
據黃權估計,至少能夠抽調出三萬人馬支援劍閣,到時候就是皇甫堅壽有十萬大軍,也無法攻克劍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