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這座古城依舊是那麽繁華,在曆經戰亂之後,卻又有董卓、李傕、郭祀、皇甫堅壽等人接連修葺,不僅沒有衰敗下去,反而更加繁榮昌盛。
這一日一大早,留守城中的荀攸、韓浩等眾臣盡皆盛裝出動,出城十裏侯於路邊,而滿城城衛軍也都動了起來,一路自城門口沿朱雀大街直到皇宮,全部禁嚴,無數百姓自發的安靜地侯於道路兩旁。
有的客商不明所以,向周邊的人打聽道“兄台請了,敢問這是發生什麽事了,難不成是有大人物要入長安不成?”
那被問的漢子爽朗一笑,開口道“那是自然,這可是當場大將軍征討冀州袁紹歸來,就連當朝尚書令大人都親自出城十裏相迎呢,你說這場麵,我等有機會瞻仰一下大將軍的尊容,如何能不來呢。”
那客商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隨即又好奇道“我聽說大將軍將皇帝老爺從那個李傕手裏救了出來,怎麽此次尚書令大人都來迎接了,皇帝老爺卻沒來呢?”
那個漢子搖搖頭,說道“不知道。”
這時候,邊上有個猥瑣男子鬼鬼祟祟地伸過腦袋來說道“此時我知道啊,我有個侄子在宮裏當差,據他說啊,皇帝老爺現在整日裏都在後宮裏廝混,與先帝一般啊,還十分寵信太監,壓根兒不理朝政啊,要不是大將軍,嘿,這皇帝啊,肯定又不知道要被哪個諸侯給搶去了。”
“是啊,是啊,大將軍真乃我大漢的棟梁啊。”
“是啊,大將軍不僅戰無不勝,打得一眾賊子狼狽而逃,還善於理政,這關中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條啊。”
“嘿嘿,你們知道涼州吧,前些年那裏又窮又亂,現在呢,前些日子某去那邊走商,現在啊,那裏可安定了,而且都已經慢慢富起來了,聽說啊,還和西域重新取得了聯係呢。”
不提這些普通百姓在那大肆吹噓,長安城東的古道上,征討冀州而迴的皇甫堅壽正騎在一匹全身烏黑的西涼健馬之上,其身後十餘萬大軍一個個士氣高昂,緊隨其後,還有十餘萬百姓跟隨,這些人今後就要在這關中安定下來。
這一路上,為了保護這些普通百姓,他特地放慢速度,還征調車輛、馬匹為這些百姓裝載物資、老弱婦孺,足足用了一個半月才從河東走到長安。
看著前邊道路旁一身正裝的荀攸等人,皇甫堅壽嘴角微揚,輕輕一夾馬腹,戰馬會意,一路小跑上前。
荀攸等人快步上前,躬身行禮,高喝道“恭迎大將軍迴朝!”
皇甫堅壽哈哈一笑,躍下戰馬快步上前將眾臣一一扶起,開口道“在下何德何能,勞諸位出城十裏相迎,當真是折煞我了。”
韓浩微笑道“主公,此次主公大勝袁本初,威震天下,實乃天下明主也,我等能追隨主公,實屬三生有幸啊。”
“哈哈哈哈,諸公,我等還是迴城再相互吹捧吧,此地風大,這次還帶迴了許多百姓,還是先將他們安頓好吧,顧雍,這些百姓就交給你了,可要照顧好他們,不許出了差錯哦。”
顧雍微微一笑,說道“主公放心,這些百姓可金貴著呢,某定當安排好他們,主公且放心好了。”
皇甫堅壽點點頭,又迴頭吩咐道“龐德、徐晃聽令,領軍迴兵營,烹羊宰牛,勞軍三日。”
“末將領命!”二將隨後便招唿部將前去安排軍隊之事,隻留皇甫堅壽並一眾文武領著近萬玄甲鐵騎朝長安而來。
一路暢通無阻,徑直進入宮中,眾文武早已等候多時,就連還在後宮荒淫無度的小皇帝劉協都被宦官給勸了過來。
雖然還是隻有十來歲,卻已然了無生趣的劉協雙眼出神地看著眼前人聲鼎沸的議事大殿,腦海中卻是一片空白,他已經認命了,此生都已經沒有希望了,隻是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會被那個人派人殺死呢,就猶如當初自己的皇兄那般。
“大將軍到!”就在他出神的時候,門口的司禮太監一聲高唱。
劉協身子一顫,咽了口口水,眼睛喵向殿門口,他現在是從心裏懼怕那個人。
“恭迎大將軍!”當皇甫堅壽踏入大殿的時候,滿殿大臣盡皆高喝。
皇甫堅壽輕輕點頭,徑直來到大殿前方,他身後馬超、趙雲、張繡、田豫等將盡皆在列。
看著坐在龍椅上有些緊張的劉協,皇甫堅壽嘴角微翹,開口道“啟稟陛下,臣奉旨討伐冀州袁紹,大破之,袁紹損兵折將,逃迴鄴城,因軍中糧盡,故而班師迴朝,向陛下複命。”
劉協幹笑兩聲道“大將軍戰無不勝,朕自然是放心的,此次大戰,有功之臣大將軍擬個名冊上來,交由尚書台封賞吧。”
皇甫堅壽微笑道“謹遵陛下旨意,哦,對了,陛下,此次冀州袁紹、兗州曹操、荊州劉表三人聯合反叛,除了本將帥軍相抗,還有徐州刺史劉備、揚州刺史孫策、遼東太守公孫度三人起兵相助平叛,請陛下為此三人封賞。”
劉協眼中閃過一絲無奈,有氣無力的問道“依大將軍之見,此三人該如何封賞啊?”
皇甫堅壽眼睛一眯,笑道“揚州刺史吳侯孫策,少年英傑,平定江東有功,此次又助陛下拖住劉表數萬大軍,且其父孫堅昔日多有功於國,可封其為揚州牧,鎮東將軍,增食邑三百。”
“遼東太守公孫度,出兵騷擾袁紹有功,可封為薊侯,征北將軍,幽州牧。”
“徐州刺史劉備,力抗袁紹、曹操、袁術三方攻擊,功勞最大,可以其為穎陽侯,豫州牧,穎川太守,征東將軍。”
劉協皺了皺眉,仍舊說道“既如此,就按大將軍的意思辦吧,諸卿若無事就散了吧。”
“退朝!”
隨著一聲公鴨嗓般的叫聲,一眾文武大臣齊齊施了一禮,隨即都陸續離開了。
隻有皇甫堅壽與荀攸、賈詡等一眾謀臣前往尚書台議事,商議出使各路諸侯的人選。
畢竟這一場大戰,消耗錢糧無數,士卒也損失巨大,雖然招降了許多袁軍士卒,可一時之間還不足以整編完成,而且還要籌集糧餉,再想動兵,隻怕救要等幾個月了,到那時候,天寒地凍,一旦下起大雪,至少要等到明年開春才行。
隻是這糧草依舊是不足,荊州那條路斷了,看來得想辦法從蜀中弄一些糧草來了,正好劉璋繼位不久,蜀中大族多有不服,不斷有人起兵反叛,這時候他不敢得罪自己。
這一日一大早,留守城中的荀攸、韓浩等眾臣盡皆盛裝出動,出城十裏侯於路邊,而滿城城衛軍也都動了起來,一路自城門口沿朱雀大街直到皇宮,全部禁嚴,無數百姓自發的安靜地侯於道路兩旁。
有的客商不明所以,向周邊的人打聽道“兄台請了,敢問這是發生什麽事了,難不成是有大人物要入長安不成?”
那被問的漢子爽朗一笑,開口道“那是自然,這可是當場大將軍征討冀州袁紹歸來,就連當朝尚書令大人都親自出城十裏相迎呢,你說這場麵,我等有機會瞻仰一下大將軍的尊容,如何能不來呢。”
那客商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隨即又好奇道“我聽說大將軍將皇帝老爺從那個李傕手裏救了出來,怎麽此次尚書令大人都來迎接了,皇帝老爺卻沒來呢?”
那個漢子搖搖頭,說道“不知道。”
這時候,邊上有個猥瑣男子鬼鬼祟祟地伸過腦袋來說道“此時我知道啊,我有個侄子在宮裏當差,據他說啊,皇帝老爺現在整日裏都在後宮裏廝混,與先帝一般啊,還十分寵信太監,壓根兒不理朝政啊,要不是大將軍,嘿,這皇帝啊,肯定又不知道要被哪個諸侯給搶去了。”
“是啊,是啊,大將軍真乃我大漢的棟梁啊。”
“是啊,大將軍不僅戰無不勝,打得一眾賊子狼狽而逃,還善於理政,這關中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條啊。”
“嘿嘿,你們知道涼州吧,前些年那裏又窮又亂,現在呢,前些日子某去那邊走商,現在啊,那裏可安定了,而且都已經慢慢富起來了,聽說啊,還和西域重新取得了聯係呢。”
不提這些普通百姓在那大肆吹噓,長安城東的古道上,征討冀州而迴的皇甫堅壽正騎在一匹全身烏黑的西涼健馬之上,其身後十餘萬大軍一個個士氣高昂,緊隨其後,還有十餘萬百姓跟隨,這些人今後就要在這關中安定下來。
這一路上,為了保護這些普通百姓,他特地放慢速度,還征調車輛、馬匹為這些百姓裝載物資、老弱婦孺,足足用了一個半月才從河東走到長安。
看著前邊道路旁一身正裝的荀攸等人,皇甫堅壽嘴角微揚,輕輕一夾馬腹,戰馬會意,一路小跑上前。
荀攸等人快步上前,躬身行禮,高喝道“恭迎大將軍迴朝!”
皇甫堅壽哈哈一笑,躍下戰馬快步上前將眾臣一一扶起,開口道“在下何德何能,勞諸位出城十裏相迎,當真是折煞我了。”
韓浩微笑道“主公,此次主公大勝袁本初,威震天下,實乃天下明主也,我等能追隨主公,實屬三生有幸啊。”
“哈哈哈哈,諸公,我等還是迴城再相互吹捧吧,此地風大,這次還帶迴了許多百姓,還是先將他們安頓好吧,顧雍,這些百姓就交給你了,可要照顧好他們,不許出了差錯哦。”
顧雍微微一笑,說道“主公放心,這些百姓可金貴著呢,某定當安排好他們,主公且放心好了。”
皇甫堅壽點點頭,又迴頭吩咐道“龐德、徐晃聽令,領軍迴兵營,烹羊宰牛,勞軍三日。”
“末將領命!”二將隨後便招唿部將前去安排軍隊之事,隻留皇甫堅壽並一眾文武領著近萬玄甲鐵騎朝長安而來。
一路暢通無阻,徑直進入宮中,眾文武早已等候多時,就連還在後宮荒淫無度的小皇帝劉協都被宦官給勸了過來。
雖然還是隻有十來歲,卻已然了無生趣的劉協雙眼出神地看著眼前人聲鼎沸的議事大殿,腦海中卻是一片空白,他已經認命了,此生都已經沒有希望了,隻是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會被那個人派人殺死呢,就猶如當初自己的皇兄那般。
“大將軍到!”就在他出神的時候,門口的司禮太監一聲高唱。
劉協身子一顫,咽了口口水,眼睛喵向殿門口,他現在是從心裏懼怕那個人。
“恭迎大將軍!”當皇甫堅壽踏入大殿的時候,滿殿大臣盡皆高喝。
皇甫堅壽輕輕點頭,徑直來到大殿前方,他身後馬超、趙雲、張繡、田豫等將盡皆在列。
看著坐在龍椅上有些緊張的劉協,皇甫堅壽嘴角微翹,開口道“啟稟陛下,臣奉旨討伐冀州袁紹,大破之,袁紹損兵折將,逃迴鄴城,因軍中糧盡,故而班師迴朝,向陛下複命。”
劉協幹笑兩聲道“大將軍戰無不勝,朕自然是放心的,此次大戰,有功之臣大將軍擬個名冊上來,交由尚書台封賞吧。”
皇甫堅壽微笑道“謹遵陛下旨意,哦,對了,陛下,此次冀州袁紹、兗州曹操、荊州劉表三人聯合反叛,除了本將帥軍相抗,還有徐州刺史劉備、揚州刺史孫策、遼東太守公孫度三人起兵相助平叛,請陛下為此三人封賞。”
劉協眼中閃過一絲無奈,有氣無力的問道“依大將軍之見,此三人該如何封賞啊?”
皇甫堅壽眼睛一眯,笑道“揚州刺史吳侯孫策,少年英傑,平定江東有功,此次又助陛下拖住劉表數萬大軍,且其父孫堅昔日多有功於國,可封其為揚州牧,鎮東將軍,增食邑三百。”
“遼東太守公孫度,出兵騷擾袁紹有功,可封為薊侯,征北將軍,幽州牧。”
“徐州刺史劉備,力抗袁紹、曹操、袁術三方攻擊,功勞最大,可以其為穎陽侯,豫州牧,穎川太守,征東將軍。”
劉協皺了皺眉,仍舊說道“既如此,就按大將軍的意思辦吧,諸卿若無事就散了吧。”
“退朝!”
隨著一聲公鴨嗓般的叫聲,一眾文武大臣齊齊施了一禮,隨即都陸續離開了。
隻有皇甫堅壽與荀攸、賈詡等一眾謀臣前往尚書台議事,商議出使各路諸侯的人選。
畢竟這一場大戰,消耗錢糧無數,士卒也損失巨大,雖然招降了許多袁軍士卒,可一時之間還不足以整編完成,而且還要籌集糧餉,再想動兵,隻怕救要等幾個月了,到那時候,天寒地凍,一旦下起大雪,至少要等到明年開春才行。
隻是這糧草依舊是不足,荊州那條路斷了,看來得想辦法從蜀中弄一些糧草來了,正好劉璋繼位不久,蜀中大族多有不服,不斷有人起兵反叛,這時候他不敢得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