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右北平郡,這裏原本是公孫瓚的老巢,現在卻成了袁紹的地盤,而且是袁紹的二兒子袁熙擔任幽州刺史,統領幽州。
而做為公孫瓚的老巢,有不少公孫瓚的舊部,所以這裏的清洗是最嚴重的。
這一日,右北平郡治平剛縣外的一處荒地上,正有百餘騎人馬正在一處荒墳前靜立,沒有一個人出聲。
而這百餘騎很是耀眼,如果不是因為這裏比較偏僻,沒人經過,早就招惹來路人的注意了。
這百餘騎人人白馬,身上的衣甲雖然破爛,有的還帶著血跡,但一眼就能瞧出這些人是一枝精銳騎兵出身,而全都是白馬的,在全天下,貌似隻有昔日公孫瓚手下的白馬義從才是這副打扮,再看這些人馬背上除了騎槍、馬刀,還都掛著一張大弓,兩壺箭矢,更加確定了他們的身份。
在人群前邊,正有兩個二十餘歲的青年和一個十來歲的少年在墳頭前祭拜。
這兩個青年都是一身武將裝扮,一人青衣玄甲,一人白衣白甲,二人手中都提著一杆長槍。
良久,年歲較大的那個白衣青年將領終於發話了“國讓,走吧,主公生前最後的願望就是將公子平安送到長安去,他說隻要咱們將公子送到長安城,公子下半輩子就無憂了,而且大將軍也是一個明主,跟了他,不會埋沒我們的才能的。”
那個年歲較小的將領默默地點點頭,說道“也該走了,隻是這一路,隻怕不平靜啊。”
那白羊將軍淡淡一笑“那又如何,這幽州能擋得住你我還有小蘭三人聯手的還沒有呢,加上這百餘義從,除非遇上大部隊,不然這幽州的袁熙想留下我等,那是做夢。”
那青衣將軍笑笑,說道“也是,那咱們就走吧,續公子,走吧,等有一日你帶兵打迴來,咱們再來祭拜你父親。”
那少年眼睛通紅,卻強忍著沒有落淚,狠狠地點點頭,轉身上馬了。
“駕”,隨著一陣馬蹄聲響起,這些騎士很快就消失在荒野中。
時間很快便過去了,半個月後,平日裏熱鬧的鄴城今日依舊十分繁榮,進出的商隊、行人絡繹不絕。
隻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今日入城的大型商隊似乎多了幾枝。
三日後的夜晚,鄴城中,早已到了宵禁的時間,大街上沒有一個行人,除了偶爾上街巡邏的城防軍經過才會帶起一絲動靜,並無其他聲響。
但這平靜並沒有維持多久,很快,一個渾身帶血的身影跌跌撞撞的出現在大道上。
他左右看了看,發現追兵還沒有趕到,閃身進入一條小巷子,輕輕敲了敲一個院子門。
很快門便開了,裏邊出來一個三四十歲的漢子,他見此人渾身是血,心下大驚,伸頭看了看左右沒人,就要將此人帶入院子之中,嘴裏還輕聲問著“蜘蛛,發生什麽事了,你怎麽會受這麽重的傷,快進來。”
那被喚作蜘蛛的受傷漢子一邊捂住身上的傷口,不讓血滴下來,一邊說道“別,我不能進去,大雁,這個你收好,一定要盡快平安送出去,我必須死在鄴城,不然你們全都會暴露。”
說完,他拿出一疊書信交與那個被叫做大雁的人,轉身便離開了,沒有多說一句廢話。
那個大雁嗚咽著輕聲道了句“保重。”隨後便悄悄關上院門,他知道這個代號為蜘蛛的青年必死無疑,他用自己的命保住自己這一批人不會暴露,有機會將情報傳達出去。
但他沒時間等待,看看還有兩個時辰就要天亮了,他自廚房取出幾條大鯉魚,將那疊書信用油布紙包好,塞入魚肚子裏,然後又將魚放迴養魚的池子裏。
等到第二天一早,整個鄴城都在討論著一件事,昨夜有細作潛入袁公府中圖謀不軌,被城中守軍拿下,梟首示眾。
這個被稱為大雁的漢子卻若無其事地招唿一個十來歲的小青年,抓了幾隻大肥鴨,帶了幾條鯉魚和草魚,還挑了一些米糕和綠豆,便向城門口走去。
然而來到城門口後,他們才發現有些不對勁,城門處正在盤查過往行人。
而且聽路上的人說,整個鄴城都在盤查,沒辦法,如果不盡快出城,隻怕他們早晚會暴露,隻能試試看能否蒙混過去了。
來到城門口,守城的校尉卻坐在陰地方喝著茶水,隻有一個君侯在帶著二十多名士卒在盤查過往人群。
輪到那個大雁和小青年的時候,旁邊一個小卒看了兩人幾眼,問道“哪裏人,出城去哪裏,都帶了些什麽?”
那個小青年似乎沒見過什麽市麵,麵帶懼色的看著眼前的小卒,眼神中還有一些羨慕的神色。
倒是那個大雁有些哆哆嗦嗦的開口了“軍爺,小老兒李鐵蛋,這是小兒李狗剩,俺們兩是鄴城本地人,今次是去這孩子舅家給他老舅拜壽的,帶了些東西去送禮的,俺們窮,沒什麽錢,隻能抓兩隻鴨子,弄幾條魚,帶點米糕去給他助助興,還請軍爺行個方便。”
那君侯哦了一聲,上來翻了翻二人手中的東西,眯著眼睛說道“嗯,沒什麽問題。”隨後又貌似自言自語的說道“校尉大人好幾天沒開葷了啊。”
這大雁先生一愣,心中暗罵不要臉,隨即賠上笑臉說道“將軍,你看,您幾位也幸苦了,這鴨子隻有兩隻,祝壽少了不好看,這魚還有這麽多,這幾條草魚又肥又大,不如送給將軍你們嚐嚐鮮?”
那君侯滿意的點點頭,從那李狗剩手中結果幾條大草魚,看著李狗剩戀戀不舍的樣子哈哈大笑,隨即說道“去吧,感覺的,別擋住後邊人的路。”
李鐵蛋和李狗剩連忙點頭,說道“是是是,小人現在就在。”說完,連忙挑起東西出城去了。
等到離開城門,二人立馬健步如飛,一個時辰後,便來到離城不遠處的一個小村子裏,隨後經過一番喬裝打扮,二人便帶著十餘人騎上馬向南疾行而去。
然而他們剛剛離開不久便有一枝軍隊來到這個莊子裏。
鄴城南門,審配正劈頭蓋臉的罵著城門校尉“一群廢物,關中的細作都從你們眼皮子底下出城了,你們居然沒有發現,真是廢物,飯桶。”
這時,一個騎士飛奔而來“審大人,審榮將軍來報,說那夥人已經離開,向河內方向去了。”
“河內。”審配冷哼一聲“立即讓蔣奇領一千鐵騎前去追擊。”
“這?”那個傳令兵遲疑道“是否要請示主公?”
審配喝道“叫你去就去,我親自去和主公說。”
那傳令兵渾身一顫,應諾而去,審配長歎一口氣,心中想到:隻怕追不上了,盡人事聽天命吧,看來這仗不好打了。
而做為公孫瓚的老巢,有不少公孫瓚的舊部,所以這裏的清洗是最嚴重的。
這一日,右北平郡治平剛縣外的一處荒地上,正有百餘騎人馬正在一處荒墳前靜立,沒有一個人出聲。
而這百餘騎很是耀眼,如果不是因為這裏比較偏僻,沒人經過,早就招惹來路人的注意了。
這百餘騎人人白馬,身上的衣甲雖然破爛,有的還帶著血跡,但一眼就能瞧出這些人是一枝精銳騎兵出身,而全都是白馬的,在全天下,貌似隻有昔日公孫瓚手下的白馬義從才是這副打扮,再看這些人馬背上除了騎槍、馬刀,還都掛著一張大弓,兩壺箭矢,更加確定了他們的身份。
在人群前邊,正有兩個二十餘歲的青年和一個十來歲的少年在墳頭前祭拜。
這兩個青年都是一身武將裝扮,一人青衣玄甲,一人白衣白甲,二人手中都提著一杆長槍。
良久,年歲較大的那個白衣青年將領終於發話了“國讓,走吧,主公生前最後的願望就是將公子平安送到長安去,他說隻要咱們將公子送到長安城,公子下半輩子就無憂了,而且大將軍也是一個明主,跟了他,不會埋沒我們的才能的。”
那個年歲較小的將領默默地點點頭,說道“也該走了,隻是這一路,隻怕不平靜啊。”
那白羊將軍淡淡一笑“那又如何,這幽州能擋得住你我還有小蘭三人聯手的還沒有呢,加上這百餘義從,除非遇上大部隊,不然這幽州的袁熙想留下我等,那是做夢。”
那青衣將軍笑笑,說道“也是,那咱們就走吧,續公子,走吧,等有一日你帶兵打迴來,咱們再來祭拜你父親。”
那少年眼睛通紅,卻強忍著沒有落淚,狠狠地點點頭,轉身上馬了。
“駕”,隨著一陣馬蹄聲響起,這些騎士很快就消失在荒野中。
時間很快便過去了,半個月後,平日裏熱鬧的鄴城今日依舊十分繁榮,進出的商隊、行人絡繹不絕。
隻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今日入城的大型商隊似乎多了幾枝。
三日後的夜晚,鄴城中,早已到了宵禁的時間,大街上沒有一個行人,除了偶爾上街巡邏的城防軍經過才會帶起一絲動靜,並無其他聲響。
但這平靜並沒有維持多久,很快,一個渾身帶血的身影跌跌撞撞的出現在大道上。
他左右看了看,發現追兵還沒有趕到,閃身進入一條小巷子,輕輕敲了敲一個院子門。
很快門便開了,裏邊出來一個三四十歲的漢子,他見此人渾身是血,心下大驚,伸頭看了看左右沒人,就要將此人帶入院子之中,嘴裏還輕聲問著“蜘蛛,發生什麽事了,你怎麽會受這麽重的傷,快進來。”
那被喚作蜘蛛的受傷漢子一邊捂住身上的傷口,不讓血滴下來,一邊說道“別,我不能進去,大雁,這個你收好,一定要盡快平安送出去,我必須死在鄴城,不然你們全都會暴露。”
說完,他拿出一疊書信交與那個被叫做大雁的人,轉身便離開了,沒有多說一句廢話。
那個大雁嗚咽著輕聲道了句“保重。”隨後便悄悄關上院門,他知道這個代號為蜘蛛的青年必死無疑,他用自己的命保住自己這一批人不會暴露,有機會將情報傳達出去。
但他沒時間等待,看看還有兩個時辰就要天亮了,他自廚房取出幾條大鯉魚,將那疊書信用油布紙包好,塞入魚肚子裏,然後又將魚放迴養魚的池子裏。
等到第二天一早,整個鄴城都在討論著一件事,昨夜有細作潛入袁公府中圖謀不軌,被城中守軍拿下,梟首示眾。
這個被稱為大雁的漢子卻若無其事地招唿一個十來歲的小青年,抓了幾隻大肥鴨,帶了幾條鯉魚和草魚,還挑了一些米糕和綠豆,便向城門口走去。
然而來到城門口後,他們才發現有些不對勁,城門處正在盤查過往行人。
而且聽路上的人說,整個鄴城都在盤查,沒辦法,如果不盡快出城,隻怕他們早晚會暴露,隻能試試看能否蒙混過去了。
來到城門口,守城的校尉卻坐在陰地方喝著茶水,隻有一個君侯在帶著二十多名士卒在盤查過往人群。
輪到那個大雁和小青年的時候,旁邊一個小卒看了兩人幾眼,問道“哪裏人,出城去哪裏,都帶了些什麽?”
那個小青年似乎沒見過什麽市麵,麵帶懼色的看著眼前的小卒,眼神中還有一些羨慕的神色。
倒是那個大雁有些哆哆嗦嗦的開口了“軍爺,小老兒李鐵蛋,這是小兒李狗剩,俺們兩是鄴城本地人,今次是去這孩子舅家給他老舅拜壽的,帶了些東西去送禮的,俺們窮,沒什麽錢,隻能抓兩隻鴨子,弄幾條魚,帶點米糕去給他助助興,還請軍爺行個方便。”
那君侯哦了一聲,上來翻了翻二人手中的東西,眯著眼睛說道“嗯,沒什麽問題。”隨後又貌似自言自語的說道“校尉大人好幾天沒開葷了啊。”
這大雁先生一愣,心中暗罵不要臉,隨即賠上笑臉說道“將軍,你看,您幾位也幸苦了,這鴨子隻有兩隻,祝壽少了不好看,這魚還有這麽多,這幾條草魚又肥又大,不如送給將軍你們嚐嚐鮮?”
那君侯滿意的點點頭,從那李狗剩手中結果幾條大草魚,看著李狗剩戀戀不舍的樣子哈哈大笑,隨即說道“去吧,感覺的,別擋住後邊人的路。”
李鐵蛋和李狗剩連忙點頭,說道“是是是,小人現在就在。”說完,連忙挑起東西出城去了。
等到離開城門,二人立馬健步如飛,一個時辰後,便來到離城不遠處的一個小村子裏,隨後經過一番喬裝打扮,二人便帶著十餘人騎上馬向南疾行而去。
然而他們剛剛離開不久便有一枝軍隊來到這個莊子裏。
鄴城南門,審配正劈頭蓋臉的罵著城門校尉“一群廢物,關中的細作都從你們眼皮子底下出城了,你們居然沒有發現,真是廢物,飯桶。”
這時,一個騎士飛奔而來“審大人,審榮將軍來報,說那夥人已經離開,向河內方向去了。”
“河內。”審配冷哼一聲“立即讓蔣奇領一千鐵騎前去追擊。”
“這?”那個傳令兵遲疑道“是否要請示主公?”
審配喝道“叫你去就去,我親自去和主公說。”
那傳令兵渾身一顫,應諾而去,審配長歎一口氣,心中想到:隻怕追不上了,盡人事聽天命吧,看來這仗不好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