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長安城的目光都被大將軍的堂弟,皇甫酈將軍大婚這件盛世所吸引了,沒有人注意到在各個陰暗小巷裏,在黑暗中,正有無數生命正在消逝。
而長安城中的世家大族雖然都有所猜測,隱隱知道一些內幕,但卻沒有人敢參與進去,畢竟這件事動則是抄家滅族的大事。
而當各個世家的話事人得知最近風頭正盛的伏完大人還有新進的校尉吳子蘭大人等府邸被京兆尹韓浩帶兵包圍,隨即抄了家,族人盡皆壓入天牢後更是告誡族中子弟不許外出,全都閉門謝客,等時局平定才允許出門。
而令長安百姓驚愕的是,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長安城內到處都是巡邏的衛兵,而各處城門則早已禁嚴,嚴加盤查出入之人,到後來甚至是許進不許出。
而長安城內,更是有許多士卒在各自長官的帶領下四處搜查,好像在找什麽東西一樣,這一切的反常舉動更是讓城中士族忐忑不安,一個個平日裏趾高氣昂的家夥一個個都夾起尾巴低調做人了。
而此時,長安城東一處僻靜的小巷子,一個年約三十來歲,麵相平凡,一眼看上去就好像是路人甲一般的壯年漢子正低頭疾走。
轉過一處拐角後,他仔細觀察了一下四周,發現沒有人跟蹤,這才來到一處小宅子門外,輕輕地敲了敲門。
大門很快打開了一條縫隙,露出一張老實巴交的青年男子的麵孔,他見了這壯年男子,連忙伸頭向外看了一眼,發現沒人注意到這裏,然後迅速閃開一條縫隙,待那壯年那男子進了院子,他再伸頭看看外邊,確定沒有人跟蹤,這才悄悄地關上院門了。
那壯年男子來到主屋外,輕輕敲了敲門,待到裏邊傳來一聲“進來!”後,他便輕聲推開房門,閃身進去了。
房中正有一個三十餘歲,麵色清奇的中年文士在看著手中的一張絹帛,眼神閃爍,好似在思考著什麽。
見那壯年漢子進來,他放下手中之物,將其收好,隨即開口問道“蘇由,事情辦妥了沒有?”
那被喚作蘇由的漢子好似對這個中年文士十分敬重,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辛先生,那人已經處理好了,不會再出現了,隻是先生,現在外邊形勢不秒啊,長安各門戒嚴,許進不許出,還有很多士卒在四處搜查,我們應該怎麽做?”
那個辛先生淡淡一笑,輕聲說道“無需驚慌,我們這次是以青州來的商隊的身份進入長安的,隻要你們不出破綻,他們查不到我們身上,今日封城不代表明日還封城,城中這麽多人,早晚會打開城門,我們隻需耐心等候便是。”
那蘇由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說道“先生,既然如此,那我就去給那些弟兄說一聲,讓他們都注意著點,別露出了馬腳。”
辛先生輕輕頷首,說道“去吧,隨意些,別太緊張了,有什麽消息就來告訴我。”
那蘇由應諾一聲,隨即開門離去了,隻留下屋子裏一聲沉重地歎息聲。
事情果然如那辛先生所料,三日後,由於長安城內人口眾多,再加上又遲遲找不到想要找的東西,無奈之下,韓浩隻得下令打開城門,雖然依舊需要經過層層檢查,但還是有很多商人和百姓進出。
那辛先生扮作一個賬房先生,站在一個肥胖似***著一口青州話的男子身邊,而那蘇由則是手持鋼刀,領著二十來個護衛跟隨在他們二人身邊。
還有不少仆役正在大箱小箱地朝院門外的馬車上搬著貨物。等到一切準備好之後,那胖子商人大喝道“出發!”隨即一行人趕著馬車向長安東門而走。
很快,一行人就來到城門口,經過那蘇由扮作的護衛頭領與守門的都伯一陣交涉後,由幾名士卒查看了一下貨物,沒有發現可疑之處後,便將一行人放行了。
就在他們離開不久,他們居住的小院便被大批官兵包圍了,領頭的卻是許久不見的崔琰。
崔琰此時心中異常震怒,這些人就大搖大擺地在長安城中住了半個月,天眼的人卻愣是沒有發現,而且方才那個被沉入一口荒廢的古井的屍體被打撈起來後,才知道那個人卻是參與了這次政變的一員大臣。
經過調查,這才發現政變當天,這人沒有在宮裏,而是出現在了這個小院子裏,也就是說,他們要找的人一直就在這裏,可崔琰卻是不報任何希望,既然城門開了,這些人定然已經走了。
果然,很快就有士卒出來稟報“大人,裏邊已經沒人了,不過看樣子,他們也是今日才離開的。”
崔琰心道果然如此,當即吩咐道“立刻去東門,派人先行,令東門守將封鎖城門,等我前去。”
那士卒應諾一聲,隨後便離開了。
這些士卒很是精銳,隻片刻便集結好了,隨後便向東門急行軍。
東門的城門校尉接到傳令兵傳來的消息後立刻便下令封鎖城門,所有人不許進出,等待盤查,有的人不服氣,大聲嚷嚷,那校尉隻是厲喝一聲,頓時守在門口的士卒刀劍出鞘,弓箭上弦,於是乎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
很快,崔琰便趕到城門口了,與他同時到達的還有聞訊趕來的京兆尹韓浩。
韓浩身後跟著數百騎精騎,這群人由一個二三十左右的青年漢子率領,這漢子一身裝飾極度奢華,腰間還掛了幾個金鈴鐺,隨著他的前行,叮當聲不絕於耳。
這漢子與他身後那數百騎彪悍過人的騎兵倒是讓崔琰多看了一眼。
崔琰與韓浩相互點點頭,隨即一同來到城門處,韓浩張口對那校尉問道“可有青州的商隊自此門離開?”
那校尉一愣,隨即開口道“迴兩位大人的話,一個時辰之前,有一隊青州北海的商隊出城了,人不多,隻有數十人。”
“哼,果然是他們。”韓浩冷哼一聲。
崔琰眼睛一眯,說道“元嗣,現在你不宜離開,還是我去追擊吧。”
韓浩略加思考,便同意了,點頭說道“這樣吧,這位是名震大江的錦帆甘興霸,他武藝不凡,前些日子帶領手下八百弟兄來群英殿,被董公仁看到,提拔為騎都尉,讓他和你一起去吧。”
崔琰眼中閃過一絲詫異,衝甘寧點點頭,說道“好,那就有勞興霸了。”
甘寧爽朗一笑“崔大人無需客氣,走吧,咱們得趕緊了,要不然,那些賊子可就跑得不見人影了,那可是咱們的功勞啊,俺老甘寸功未立就得了這官位,可有人說風涼話來著。”
崔琰嘴角閃過一絲笑意,這甘寧倒是一個秒人。
而長安城中的世家大族雖然都有所猜測,隱隱知道一些內幕,但卻沒有人敢參與進去,畢竟這件事動則是抄家滅族的大事。
而當各個世家的話事人得知最近風頭正盛的伏完大人還有新進的校尉吳子蘭大人等府邸被京兆尹韓浩帶兵包圍,隨即抄了家,族人盡皆壓入天牢後更是告誡族中子弟不許外出,全都閉門謝客,等時局平定才允許出門。
而令長安百姓驚愕的是,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長安城內到處都是巡邏的衛兵,而各處城門則早已禁嚴,嚴加盤查出入之人,到後來甚至是許進不許出。
而長安城內,更是有許多士卒在各自長官的帶領下四處搜查,好像在找什麽東西一樣,這一切的反常舉動更是讓城中士族忐忑不安,一個個平日裏趾高氣昂的家夥一個個都夾起尾巴低調做人了。
而此時,長安城東一處僻靜的小巷子,一個年約三十來歲,麵相平凡,一眼看上去就好像是路人甲一般的壯年漢子正低頭疾走。
轉過一處拐角後,他仔細觀察了一下四周,發現沒有人跟蹤,這才來到一處小宅子門外,輕輕地敲了敲門。
大門很快打開了一條縫隙,露出一張老實巴交的青年男子的麵孔,他見了這壯年男子,連忙伸頭向外看了一眼,發現沒人注意到這裏,然後迅速閃開一條縫隙,待那壯年那男子進了院子,他再伸頭看看外邊,確定沒有人跟蹤,這才悄悄地關上院門了。
那壯年男子來到主屋外,輕輕敲了敲門,待到裏邊傳來一聲“進來!”後,他便輕聲推開房門,閃身進去了。
房中正有一個三十餘歲,麵色清奇的中年文士在看著手中的一張絹帛,眼神閃爍,好似在思考著什麽。
見那壯年漢子進來,他放下手中之物,將其收好,隨即開口問道“蘇由,事情辦妥了沒有?”
那被喚作蘇由的漢子好似對這個中年文士十分敬重,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辛先生,那人已經處理好了,不會再出現了,隻是先生,現在外邊形勢不秒啊,長安各門戒嚴,許進不許出,還有很多士卒在四處搜查,我們應該怎麽做?”
那個辛先生淡淡一笑,輕聲說道“無需驚慌,我們這次是以青州來的商隊的身份進入長安的,隻要你們不出破綻,他們查不到我們身上,今日封城不代表明日還封城,城中這麽多人,早晚會打開城門,我們隻需耐心等候便是。”
那蘇由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說道“先生,既然如此,那我就去給那些弟兄說一聲,讓他們都注意著點,別露出了馬腳。”
辛先生輕輕頷首,說道“去吧,隨意些,別太緊張了,有什麽消息就來告訴我。”
那蘇由應諾一聲,隨即開門離去了,隻留下屋子裏一聲沉重地歎息聲。
事情果然如那辛先生所料,三日後,由於長安城內人口眾多,再加上又遲遲找不到想要找的東西,無奈之下,韓浩隻得下令打開城門,雖然依舊需要經過層層檢查,但還是有很多商人和百姓進出。
那辛先生扮作一個賬房先生,站在一個肥胖似***著一口青州話的男子身邊,而那蘇由則是手持鋼刀,領著二十來個護衛跟隨在他們二人身邊。
還有不少仆役正在大箱小箱地朝院門外的馬車上搬著貨物。等到一切準備好之後,那胖子商人大喝道“出發!”隨即一行人趕著馬車向長安東門而走。
很快,一行人就來到城門口,經過那蘇由扮作的護衛頭領與守門的都伯一陣交涉後,由幾名士卒查看了一下貨物,沒有發現可疑之處後,便將一行人放行了。
就在他們離開不久,他們居住的小院便被大批官兵包圍了,領頭的卻是許久不見的崔琰。
崔琰此時心中異常震怒,這些人就大搖大擺地在長安城中住了半個月,天眼的人卻愣是沒有發現,而且方才那個被沉入一口荒廢的古井的屍體被打撈起來後,才知道那個人卻是參與了這次政變的一員大臣。
經過調查,這才發現政變當天,這人沒有在宮裏,而是出現在了這個小院子裏,也就是說,他們要找的人一直就在這裏,可崔琰卻是不報任何希望,既然城門開了,這些人定然已經走了。
果然,很快就有士卒出來稟報“大人,裏邊已經沒人了,不過看樣子,他們也是今日才離開的。”
崔琰心道果然如此,當即吩咐道“立刻去東門,派人先行,令東門守將封鎖城門,等我前去。”
那士卒應諾一聲,隨後便離開了。
這些士卒很是精銳,隻片刻便集結好了,隨後便向東門急行軍。
東門的城門校尉接到傳令兵傳來的消息後立刻便下令封鎖城門,所有人不許進出,等待盤查,有的人不服氣,大聲嚷嚷,那校尉隻是厲喝一聲,頓時守在門口的士卒刀劍出鞘,弓箭上弦,於是乎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
很快,崔琰便趕到城門口了,與他同時到達的還有聞訊趕來的京兆尹韓浩。
韓浩身後跟著數百騎精騎,這群人由一個二三十左右的青年漢子率領,這漢子一身裝飾極度奢華,腰間還掛了幾個金鈴鐺,隨著他的前行,叮當聲不絕於耳。
這漢子與他身後那數百騎彪悍過人的騎兵倒是讓崔琰多看了一眼。
崔琰與韓浩相互點點頭,隨即一同來到城門處,韓浩張口對那校尉問道“可有青州的商隊自此門離開?”
那校尉一愣,隨即開口道“迴兩位大人的話,一個時辰之前,有一隊青州北海的商隊出城了,人不多,隻有數十人。”
“哼,果然是他們。”韓浩冷哼一聲。
崔琰眼睛一眯,說道“元嗣,現在你不宜離開,還是我去追擊吧。”
韓浩略加思考,便同意了,點頭說道“這樣吧,這位是名震大江的錦帆甘興霸,他武藝不凡,前些日子帶領手下八百弟兄來群英殿,被董公仁看到,提拔為騎都尉,讓他和你一起去吧。”
崔琰眼中閃過一絲詫異,衝甘寧點點頭,說道“好,那就有勞興霸了。”
甘寧爽朗一笑“崔大人無需客氣,走吧,咱們得趕緊了,要不然,那些賊子可就跑得不見人影了,那可是咱們的功勞啊,俺老甘寸功未立就得了這官位,可有人說風涼話來著。”
崔琰嘴角閃過一絲笑意,這甘寧倒是一個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