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皇甫堅壽便領大軍出營列陣,直達高陵城下,擺出一副要大舉攻城的樣子,整整四萬大軍在離城兩百多步的地方停下來。
隨後,皇甫堅壽軍中有一小校打馬上前,來到城下,他抬起頭對城上喊到“驃騎將軍請張將軍出城一會,不知將軍敢否?”
城上張濟軍眾將聽到這話,一個個破口大罵,喊著“有本事你們進城來與我們張將軍會麵啊,出城,那豈不是羊入虎口,哼,休想。”
聽見身邊部將紛紛破口大罵,再看城下旌旗密布、刀槍林立的皇甫堅壽大軍,張濟暗自歎息,別人不知道這小子的可怕,他還能不知道。
皇甫堅壽與董卓關係不錯,而他張濟跟在董卓身邊數十年,自然對皇甫堅壽很是熟悉,而且二人關係也挺好的。自然是知道這家夥的底細,對自己人很好,看看楊秋、成宜就知道了,封將軍,一個駐守並州,一個隨中軍征討四方,都受重用了。
但如果誰做他的仇人,那可真是得自求多福了,當年黃巾之時,長社城外的那把火說燒就燒,一場大火燒死數萬人都不帶眨眼的。
遠的不說,就說前幾年打南匈奴那次,他的部將龐德在美稷城大開殺戒,隨後平定整個南匈奴的時候,光是直接殺掉的就不下數萬,殺得鮮卑、羌、烏桓等族見到他的大旗都躲得遠遠的。
這隻能說明皇甫堅壽夠心狠,壓根不把人命放心上,這點和那幫自謂清高的士大夫們不同,他身上有股子武人的狠勁。
這該不是主要的,關鍵是他善於練兵,手下士卒戰鬥力很強,而他在作戰方麵的天賦更是無人能敵,就連其父皇甫嵩都不敢說穩勝。
現在這麽一個殺神率大軍來攻打自己,自己到底是要幫李傕等人當盾牌擋住他呢,還是應該為了自己著想,領兵依附於他。
總該有個決斷的,甩了甩頭,張濟揚聲喊到“還請軍士轉告驃騎將軍,就說故人張濟願出城與其一會。”那小校聽到後佩服的看了張濟一眼,拱了拱手,打馬迴去稟告了。
而城上張濟的一眾部將七嘴八舌地勸阻“將軍,不能去啊,那皇甫堅壽不安好心,您可不能上當啊。”“是啊,要是他將您扣下,那該如何是好。”
張濟擺擺手說道“你們放心,我與他也算是舊識了,他是什麽樣的人我心裏有數,這次是戰是和,就看他是什麽意思了。”
說完,不顧其餘人的阻攔,留下張繡守城,自己一人單人獨騎出城,前去與皇甫堅壽會麵。皇甫堅壽遠遠地望見張濟居然獨自一人出城,不由得一愣,隨後便想明白了張濟心中的想法,嘴角微微上揚,也吩咐眾將原地待命,自己獨自上前。
這時候,正是六月天,天上豔陽高照的,曬得人汗流浹背,可雙方士卒卻沒有絲毫動靜,就連嘴唇幹裂流血也沒有拿出腰間的水壺喝上一口水。
他們都目不轉睛地盯著戰場中央的兩人,他們的談話也許就決定著自己今天的命運了。而中間空地上的皇甫堅壽與張濟兩人卻又是一番不同的心情了。
張濟此時很憤怒,皇甫堅壽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要他張濟率兵投降,然後引兵隨他南下,插手長安戰事,據情報傳來,今天李傕等人就應該攻城了,如果自己真的降了他,也許他還真能趕到長安,加入那場大戰,那樣的話,李傕估計就兇多吉少了。
可他又怕降了的話,萬一李傕贏了,以他的為人,那自己的下場就可想而知了。想到這裏,張濟滿臉憤怒“將軍這是要逼我做決斷麽,要知道就算加上我部兩萬兵馬,將軍也不及李傕兵多啊。到時候萬一將軍兵敗,我可就被你推進火坑裏了。”
皇甫堅壽冷笑地看著他“張將軍,你若降了我,那我日後勝了,統領關中,掌握朝政,你就是功臣,封侯拜將指日可待,如果不降,嘿嘿,隻怕你還等不到李傕來殺你了。”
張濟眼角抽了抽,冷哼一聲“如果張某據城死守,隻怕你皇甫將軍要拿下這高陵,也得損失慘重吧,到時候你拿什麽跟李傕爭關中呢。”
皇甫堅壽嘿嘿一笑“我何必與他硬拚,到時候我隻需要守住涇河以北,他李傕就得時時刻刻提心吊膽,隻能死守關中,還能有什麽做為,遲早被我給吞了。”
看著張濟一臉不爽的樣子,皇甫堅壽突然笑了起來“我也不逼你,不過你不妨好好想想,他李傕現在擁兵十餘萬,馬上就能拿下長安了,到時候還能容你擁兵兩萬人屯在左馮翊當這土皇帝嗎?我敢肯定,現在長安城下的樊稠不久就會被他除了,而郭祀也必定會與他反目。”
張濟目光閃動,他不傻,李傕是什麽樣的人他很清楚,也明白皇甫堅壽說的很有道理,可他就是不甘心,誰想給別人賣命呢。
皇甫堅壽看他這樣子,心知他已經動搖了,於是他繼續開口道“張將軍,我也不逼你,據我估計,長安城隻怕堅持不了幾天,等長安一破,李傕會怎麽做,你我拭目以待,如果他召你入長安的話就無意對付你,如果他給你加官晉爵,嗬嗬,那你就得小心了。你放心,我不會攻你的高陵城的,你且放心屯在在這裏,隻要你不插手長安戰事就夠了,我親自去解決。”
說完也不管張濟是否同意自個兒迴營了,留下張濟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那裏愣了半晌,良久,張濟突然笑了,自言自語道“好你個皇甫堅壽,原來打的這個主意,是我小看你了,也罷,就讓我看看你能到什麽地步吧。”
當天皇甫堅壽就拔營向南,直朝關中而去,同時命人飛報皇甫酈,讓他不用管高陵的張濟部,直接率軍南下,沿涇水列陣,威脅長安。
長安城,天色剛亮,城外的西涼叛軍大營裏就響起了轟隆隆的戰鼓聲,隨後,整個西涼大軍傾巢而出,城內的呂布第一時間趕到城牆,一看這陣勢,呂布知道今天危險了,李傕是打定主意要一舉拿下長安城了。
呂布連忙喚過宋憲、魏續兩人“你們趕緊的將那五千騎兵聚集在東門,我領兵先擋上一下,快入宮帶陛下走。”
宋憲、魏續二人連忙去準備了,這時候,呂布瞄到一個老頭在仆人的攙扶下到了城牆上,不是王允是誰,呂布立馬慌了神,連忙跑過去“嶽父大人誒,你怎的還不走啊,這城牆上危險啊。”
王允淒慘地笑了笑“我老了,走不了了,奉先啊,我替你擋住西涼叛軍,你現在就走,帶上陛下跟嬋兒,馬上走,去潼關,他李傕再厲害也不可能攻下潼關的。走啊。”
呂布咬了咬牙,狠狠地轉過身去。此時,還留著城裏的將領隻剩下投降過來的徐榮和胡軫二人了,其餘人都隨呂布擁著小皇帝往潼關而去。
王允迴過頭看向東邊,嘴裏喃喃自語“陛下保重,老臣不能再跟隨你了。”隨後看了看蜂擁而至的西涼叛軍,他仰天長歎“先帝啊,老臣無顏去見你,就讓老臣的血來祭這長安城吧。”
說完,他縱身從城樓上一躍而下,血濺城門之下,李傕在軍中見到這副情景,連忙打馬上前,見王允如此剛烈,嘿了一聲大罵道“這該死的老匹夫,便宜你了。”
轉頭看看整個大軍都有些停滯,不由得大罵“還他娘的看什麽,還不去攻城,娘的。”
隨後,皇甫堅壽軍中有一小校打馬上前,來到城下,他抬起頭對城上喊到“驃騎將軍請張將軍出城一會,不知將軍敢否?”
城上張濟軍眾將聽到這話,一個個破口大罵,喊著“有本事你們進城來與我們張將軍會麵啊,出城,那豈不是羊入虎口,哼,休想。”
聽見身邊部將紛紛破口大罵,再看城下旌旗密布、刀槍林立的皇甫堅壽大軍,張濟暗自歎息,別人不知道這小子的可怕,他還能不知道。
皇甫堅壽與董卓關係不錯,而他張濟跟在董卓身邊數十年,自然對皇甫堅壽很是熟悉,而且二人關係也挺好的。自然是知道這家夥的底細,對自己人很好,看看楊秋、成宜就知道了,封將軍,一個駐守並州,一個隨中軍征討四方,都受重用了。
但如果誰做他的仇人,那可真是得自求多福了,當年黃巾之時,長社城外的那把火說燒就燒,一場大火燒死數萬人都不帶眨眼的。
遠的不說,就說前幾年打南匈奴那次,他的部將龐德在美稷城大開殺戒,隨後平定整個南匈奴的時候,光是直接殺掉的就不下數萬,殺得鮮卑、羌、烏桓等族見到他的大旗都躲得遠遠的。
這隻能說明皇甫堅壽夠心狠,壓根不把人命放心上,這點和那幫自謂清高的士大夫們不同,他身上有股子武人的狠勁。
這該不是主要的,關鍵是他善於練兵,手下士卒戰鬥力很強,而他在作戰方麵的天賦更是無人能敵,就連其父皇甫嵩都不敢說穩勝。
現在這麽一個殺神率大軍來攻打自己,自己到底是要幫李傕等人當盾牌擋住他呢,還是應該為了自己著想,領兵依附於他。
總該有個決斷的,甩了甩頭,張濟揚聲喊到“還請軍士轉告驃騎將軍,就說故人張濟願出城與其一會。”那小校聽到後佩服的看了張濟一眼,拱了拱手,打馬迴去稟告了。
而城上張濟的一眾部將七嘴八舌地勸阻“將軍,不能去啊,那皇甫堅壽不安好心,您可不能上當啊。”“是啊,要是他將您扣下,那該如何是好。”
張濟擺擺手說道“你們放心,我與他也算是舊識了,他是什麽樣的人我心裏有數,這次是戰是和,就看他是什麽意思了。”
說完,不顧其餘人的阻攔,留下張繡守城,自己一人單人獨騎出城,前去與皇甫堅壽會麵。皇甫堅壽遠遠地望見張濟居然獨自一人出城,不由得一愣,隨後便想明白了張濟心中的想法,嘴角微微上揚,也吩咐眾將原地待命,自己獨自上前。
這時候,正是六月天,天上豔陽高照的,曬得人汗流浹背,可雙方士卒卻沒有絲毫動靜,就連嘴唇幹裂流血也沒有拿出腰間的水壺喝上一口水。
他們都目不轉睛地盯著戰場中央的兩人,他們的談話也許就決定著自己今天的命運了。而中間空地上的皇甫堅壽與張濟兩人卻又是一番不同的心情了。
張濟此時很憤怒,皇甫堅壽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要他張濟率兵投降,然後引兵隨他南下,插手長安戰事,據情報傳來,今天李傕等人就應該攻城了,如果自己真的降了他,也許他還真能趕到長安,加入那場大戰,那樣的話,李傕估計就兇多吉少了。
可他又怕降了的話,萬一李傕贏了,以他的為人,那自己的下場就可想而知了。想到這裏,張濟滿臉憤怒“將軍這是要逼我做決斷麽,要知道就算加上我部兩萬兵馬,將軍也不及李傕兵多啊。到時候萬一將軍兵敗,我可就被你推進火坑裏了。”
皇甫堅壽冷笑地看著他“張將軍,你若降了我,那我日後勝了,統領關中,掌握朝政,你就是功臣,封侯拜將指日可待,如果不降,嘿嘿,隻怕你還等不到李傕來殺你了。”
張濟眼角抽了抽,冷哼一聲“如果張某據城死守,隻怕你皇甫將軍要拿下這高陵,也得損失慘重吧,到時候你拿什麽跟李傕爭關中呢。”
皇甫堅壽嘿嘿一笑“我何必與他硬拚,到時候我隻需要守住涇河以北,他李傕就得時時刻刻提心吊膽,隻能死守關中,還能有什麽做為,遲早被我給吞了。”
看著張濟一臉不爽的樣子,皇甫堅壽突然笑了起來“我也不逼你,不過你不妨好好想想,他李傕現在擁兵十餘萬,馬上就能拿下長安了,到時候還能容你擁兵兩萬人屯在左馮翊當這土皇帝嗎?我敢肯定,現在長安城下的樊稠不久就會被他除了,而郭祀也必定會與他反目。”
張濟目光閃動,他不傻,李傕是什麽樣的人他很清楚,也明白皇甫堅壽說的很有道理,可他就是不甘心,誰想給別人賣命呢。
皇甫堅壽看他這樣子,心知他已經動搖了,於是他繼續開口道“張將軍,我也不逼你,據我估計,長安城隻怕堅持不了幾天,等長安一破,李傕會怎麽做,你我拭目以待,如果他召你入長安的話就無意對付你,如果他給你加官晉爵,嗬嗬,那你就得小心了。你放心,我不會攻你的高陵城的,你且放心屯在在這裏,隻要你不插手長安戰事就夠了,我親自去解決。”
說完也不管張濟是否同意自個兒迴營了,留下張濟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那裏愣了半晌,良久,張濟突然笑了,自言自語道“好你個皇甫堅壽,原來打的這個主意,是我小看你了,也罷,就讓我看看你能到什麽地步吧。”
當天皇甫堅壽就拔營向南,直朝關中而去,同時命人飛報皇甫酈,讓他不用管高陵的張濟部,直接率軍南下,沿涇水列陣,威脅長安。
長安城,天色剛亮,城外的西涼叛軍大營裏就響起了轟隆隆的戰鼓聲,隨後,整個西涼大軍傾巢而出,城內的呂布第一時間趕到城牆,一看這陣勢,呂布知道今天危險了,李傕是打定主意要一舉拿下長安城了。
呂布連忙喚過宋憲、魏續兩人“你們趕緊的將那五千騎兵聚集在東門,我領兵先擋上一下,快入宮帶陛下走。”
宋憲、魏續二人連忙去準備了,這時候,呂布瞄到一個老頭在仆人的攙扶下到了城牆上,不是王允是誰,呂布立馬慌了神,連忙跑過去“嶽父大人誒,你怎的還不走啊,這城牆上危險啊。”
王允淒慘地笑了笑“我老了,走不了了,奉先啊,我替你擋住西涼叛軍,你現在就走,帶上陛下跟嬋兒,馬上走,去潼關,他李傕再厲害也不可能攻下潼關的。走啊。”
呂布咬了咬牙,狠狠地轉過身去。此時,還留著城裏的將領隻剩下投降過來的徐榮和胡軫二人了,其餘人都隨呂布擁著小皇帝往潼關而去。
王允迴過頭看向東邊,嘴裏喃喃自語“陛下保重,老臣不能再跟隨你了。”隨後看了看蜂擁而至的西涼叛軍,他仰天長歎“先帝啊,老臣無顏去見你,就讓老臣的血來祭這長安城吧。”
說完,他縱身從城樓上一躍而下,血濺城門之下,李傕在軍中見到這副情景,連忙打馬上前,見王允如此剛烈,嘿了一聲大罵道“這該死的老匹夫,便宜你了。”
轉頭看看整個大軍都有些停滯,不由得大罵“還他娘的看什麽,還不去攻城,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