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手下諸將發現自從呂布前段時間跑王允府中去了幾次之後,迴來就跟變了個人一樣。這幾日,呂布一直在陪並州舊將們喝酒談天。
這一日,眾將發現又有不同,呂布把眾人聚集在帥帳裏,外邊圍滿了士卒。就在眾人心慌慌的時候,呂布開口了“諸位弟兄,你們都是我並州軍的舊將,本來我呂布領著你們投奔董卓是來過好日子的,可是看看,現在董卓拿我們當什麽,那些西涼軍完全把咱們當炮灰用,老子決定反了他,你們誰願意跟著我幹。”
大帳裏邊一眾並州軍的將領這才知道原來呂布是看董卓那老東西不順眼了,想造反了,其實他們也都對董卓不滿,可董卓積威甚重,他們都還有點猶豫,可眼前這情形,不跟著呂布那就是立馬就死啊。
其實就是差了一把火,沒人帶頭表示而已,看著眼前這些人唯唯諾諾的,呂布的親信魏續不願意了,他站起來大聲說道“呂將軍,這天底下我魏續隻服你一人,你就說吧,該怎麽做,我唯命是從。”
聽到魏續這麽說,其餘曹性、宋憲等人也都紛紛表示追隨,看著幾個重量級的將領有了表示,其餘將領緊跟著一個個的都叫喚道要為呂布馬首是瞻。
呂布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你等稍安勿躁,先各自迴去整頓軍隊,隨時等候我的命令,記住,今日之事不許透露出去,否則,這裏所有人都難逃一死,就連你們的部下都不許透露,聽到沒有。”
大帳內的一眾將領連連點頭,表示知曉了。隨後呂布讓他們各自迴去時刻準備著,自己也迴到家裏等待王允傳消息過來。
而這邊,王允正一步步接近董卓,並與一眾保皇黨的公卿大臣商議對策。這日,董卓正在郿塢安心陪著貂蟬玩樂,突然有親隨進來稟報,說牛輔派人送軍報來了,董卓取過軍報一看,當即大怒,連忙命人召李儒前來議事。
原來前些日子據守西涼的韓遂見董卓日益昏聵,加上有朝廷大臣派人前去與他結盟,約定韓遂如果打過來了,他們也趁機起事,韓遂那顆心又躁動起來。於是他聯合羌族豪帥共同聚兵十萬,攻擊屯在天水的牛輔部,牛輔手中隻有五萬人,不敢正麵對敵,隻好飛報董卓處理。
李儒沒多久就到了,得知這種情況後對董卓說道“恩相,那韓遂老奸巨滑,按理來說不敢對咱們動槍,此時定然有古怪。”董卓也點點頭表示同意“是啊,老夫也這麽想,牛輔絕對不會是韓遂的對手,老夫不放心那邊,還是文優走一趟吧,你去那邊,老夫也能安心一些。”
李儒見董卓已經下令,隻能無奈的答應了。李儒走後第二天,就有宮中小黃門前來拜見董卓,說是王司徒領著一幫公卿大臣進宮勸說皇帝,說董相澤披天下,雄韜武略,平定叛亂,合該禪讓帝位於相國,小皇帝被逼得哭了,最後下旨讓位了,王司徒請董相即刻前往長安準備登基事宜。
董卓大喜,這小皇帝終於開竅了,還有那王允,也不枉自己對他看重。他臨行前,其九十歲的老母親對董卓說“卓兒,老身近日接連做噩夢,夢見一群餓狼撕咬我的身體,恐怕不是什麽好兆頭,我兒還是不要前去長安了。”董卓笑笑對他說“母親安心,現如今整個長安都在兒子手裏,無事的。”說完便出門上車朝長安而行了。
漢初平三年(192年)四月十八日,早朝過後,董卓在王允領頭的百官的帶領下前往朱雀門內大廣場上建立好的祭壇處。
這時候,董卓帳下各大將都在各處關隘鎮守,隻有其弟董旻、從子董璜等人在身邊,並命呂布率兵護衛左右。一路來到祭壇處,隻見百官依次排列在祭壇之下,小皇帝在太監的服侍下,手捧印璽站在祭壇之上。而王允正在祭壇前邊靜立著等待董卓到來。
董卓見狀哈哈一笑,上前拉著王允說道“王司徒,等老夫做了皇帝,定然封你做丞相,你我同富貴,啊哈哈哈。”
說完,董卓當先朝祭壇走去,身後董旻等人也帶著士卒跟在董卓身後前行,這時候,王允攔住他們“車騎將軍,今日乃是相國,哦不,是陛下的大日子,可不能隨便了,一切要按照禮法來行事,這士卒卻是不宜帶上去啊,以免衝煞了陛下。”
前邊董卓聽到了哈哈大笑“既然如此,便令士卒在下邊待命吧,你等隨我來。”說完便直朝前邊走去。走著走著,突然董卓感覺不對了,這兩邊的衛士怎麽都持戟而立,目露殺氣。
正想著,後邊董旻趕了上來,悄悄的在他耳邊說道“大哥,有些不對,這些護衛好像都在盯著咋們。”董卓點點頭,停了下來,轉過身去,剛轉過身體,就看見身後百官已經將他們圍成一個圈了。
隻見當中王允走了出來,從袖中拿出一則聖旨宣讀起來“大漢天子詔:國賊董卓,惑亂朝綱,燒殺擄掠……特命司徒王允斬殺國賊,隻除首惡,愚者不究。欽此。”讀完之後,王允大吼一聲“奉陛下詔,剿除國賊董卓,殺!”
聽到這聲殺之後,兩側的衛士都持戟便刺,董旻、董璜二人連忙拔劍揮舞起來,董卓身披寶甲,一時半會兒到殺不死他。他連忙大叫“奉先何在,快來救我。”
這時,隻見人群中一員大將衝了出來,一聲巨喝響起“有詔討賊,董賊受死。”不是呂布是誰。董旻、董璜二人連忙上前阻攔,呂布冷哼一聲“你們這些雜魚也配攔住大爺我,受死吧。”畫戟一震,隨即隻一擊,董旻、董璜二人都吐血飛了出去,邊上甲士齊齊一戳,兩人就命喪當場。
董卓大驚,顧不上二人死活,環顧眼前局勢,現在他正走在祭壇階梯的中央,祭壇下麵的兵士沒有將領指揮,又不知道上麵是什麽情況,已經亂成一團糟了,而麵前又有呂布緊緊相逼,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祭壇上的小皇帝獨自一人站在那裏。
頓時董卓心中就有了希望,他準備衝上祭壇劫持小皇帝,可呂布卻不給他這個機會,董卓畢竟年老了,而且又十分肥胖,跑不動,三兩步就被呂布追上了。
呂布手起一戟就將董卓刺死,隨後割下頭顱大喊“奉陛下詔,國賊董卓已伏誅,爾等還不快快棄械投降。”祭壇下的一眾將士都連忙跪地投降,口稱萬歲。
董卓一死,整個長安城就落在了王允手裏,目前長安城附近除了呂布的一萬兵馬之外,還有徐榮領萬人駐守潼關,胡軫領萬人守長安。其餘諸將都領兵各自分守諸地。
聽到董卓已死的消息,胡軫與徐榮二人接到呂布來信,說隻要二人投降朝廷,就不追究二人的責任,同時兩人還可以領兵作戰。二人連忙投降,徐榮也率兵五千來長安,留副將李蒙、王方守潼關。自此,朝廷手中終於有三萬精兵,也算是暫時保住了一點朝廷的顏麵。
這一日,眾將發現又有不同,呂布把眾人聚集在帥帳裏,外邊圍滿了士卒。就在眾人心慌慌的時候,呂布開口了“諸位弟兄,你們都是我並州軍的舊將,本來我呂布領著你們投奔董卓是來過好日子的,可是看看,現在董卓拿我們當什麽,那些西涼軍完全把咱們當炮灰用,老子決定反了他,你們誰願意跟著我幹。”
大帳裏邊一眾並州軍的將領這才知道原來呂布是看董卓那老東西不順眼了,想造反了,其實他們也都對董卓不滿,可董卓積威甚重,他們都還有點猶豫,可眼前這情形,不跟著呂布那就是立馬就死啊。
其實就是差了一把火,沒人帶頭表示而已,看著眼前這些人唯唯諾諾的,呂布的親信魏續不願意了,他站起來大聲說道“呂將軍,這天底下我魏續隻服你一人,你就說吧,該怎麽做,我唯命是從。”
聽到魏續這麽說,其餘曹性、宋憲等人也都紛紛表示追隨,看著幾個重量級的將領有了表示,其餘將領緊跟著一個個的都叫喚道要為呂布馬首是瞻。
呂布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你等稍安勿躁,先各自迴去整頓軍隊,隨時等候我的命令,記住,今日之事不許透露出去,否則,這裏所有人都難逃一死,就連你們的部下都不許透露,聽到沒有。”
大帳內的一眾將領連連點頭,表示知曉了。隨後呂布讓他們各自迴去時刻準備著,自己也迴到家裏等待王允傳消息過來。
而這邊,王允正一步步接近董卓,並與一眾保皇黨的公卿大臣商議對策。這日,董卓正在郿塢安心陪著貂蟬玩樂,突然有親隨進來稟報,說牛輔派人送軍報來了,董卓取過軍報一看,當即大怒,連忙命人召李儒前來議事。
原來前些日子據守西涼的韓遂見董卓日益昏聵,加上有朝廷大臣派人前去與他結盟,約定韓遂如果打過來了,他們也趁機起事,韓遂那顆心又躁動起來。於是他聯合羌族豪帥共同聚兵十萬,攻擊屯在天水的牛輔部,牛輔手中隻有五萬人,不敢正麵對敵,隻好飛報董卓處理。
李儒沒多久就到了,得知這種情況後對董卓說道“恩相,那韓遂老奸巨滑,按理來說不敢對咱們動槍,此時定然有古怪。”董卓也點點頭表示同意“是啊,老夫也這麽想,牛輔絕對不會是韓遂的對手,老夫不放心那邊,還是文優走一趟吧,你去那邊,老夫也能安心一些。”
李儒見董卓已經下令,隻能無奈的答應了。李儒走後第二天,就有宮中小黃門前來拜見董卓,說是王司徒領著一幫公卿大臣進宮勸說皇帝,說董相澤披天下,雄韜武略,平定叛亂,合該禪讓帝位於相國,小皇帝被逼得哭了,最後下旨讓位了,王司徒請董相即刻前往長安準備登基事宜。
董卓大喜,這小皇帝終於開竅了,還有那王允,也不枉自己對他看重。他臨行前,其九十歲的老母親對董卓說“卓兒,老身近日接連做噩夢,夢見一群餓狼撕咬我的身體,恐怕不是什麽好兆頭,我兒還是不要前去長安了。”董卓笑笑對他說“母親安心,現如今整個長安都在兒子手裏,無事的。”說完便出門上車朝長安而行了。
漢初平三年(192年)四月十八日,早朝過後,董卓在王允領頭的百官的帶領下前往朱雀門內大廣場上建立好的祭壇處。
這時候,董卓帳下各大將都在各處關隘鎮守,隻有其弟董旻、從子董璜等人在身邊,並命呂布率兵護衛左右。一路來到祭壇處,隻見百官依次排列在祭壇之下,小皇帝在太監的服侍下,手捧印璽站在祭壇之上。而王允正在祭壇前邊靜立著等待董卓到來。
董卓見狀哈哈一笑,上前拉著王允說道“王司徒,等老夫做了皇帝,定然封你做丞相,你我同富貴,啊哈哈哈。”
說完,董卓當先朝祭壇走去,身後董旻等人也帶著士卒跟在董卓身後前行,這時候,王允攔住他們“車騎將軍,今日乃是相國,哦不,是陛下的大日子,可不能隨便了,一切要按照禮法來行事,這士卒卻是不宜帶上去啊,以免衝煞了陛下。”
前邊董卓聽到了哈哈大笑“既然如此,便令士卒在下邊待命吧,你等隨我來。”說完便直朝前邊走去。走著走著,突然董卓感覺不對了,這兩邊的衛士怎麽都持戟而立,目露殺氣。
正想著,後邊董旻趕了上來,悄悄的在他耳邊說道“大哥,有些不對,這些護衛好像都在盯著咋們。”董卓點點頭,停了下來,轉過身去,剛轉過身體,就看見身後百官已經將他們圍成一個圈了。
隻見當中王允走了出來,從袖中拿出一則聖旨宣讀起來“大漢天子詔:國賊董卓,惑亂朝綱,燒殺擄掠……特命司徒王允斬殺國賊,隻除首惡,愚者不究。欽此。”讀完之後,王允大吼一聲“奉陛下詔,剿除國賊董卓,殺!”
聽到這聲殺之後,兩側的衛士都持戟便刺,董旻、董璜二人連忙拔劍揮舞起來,董卓身披寶甲,一時半會兒到殺不死他。他連忙大叫“奉先何在,快來救我。”
這時,隻見人群中一員大將衝了出來,一聲巨喝響起“有詔討賊,董賊受死。”不是呂布是誰。董旻、董璜二人連忙上前阻攔,呂布冷哼一聲“你們這些雜魚也配攔住大爺我,受死吧。”畫戟一震,隨即隻一擊,董旻、董璜二人都吐血飛了出去,邊上甲士齊齊一戳,兩人就命喪當場。
董卓大驚,顧不上二人死活,環顧眼前局勢,現在他正走在祭壇階梯的中央,祭壇下麵的兵士沒有將領指揮,又不知道上麵是什麽情況,已經亂成一團糟了,而麵前又有呂布緊緊相逼,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祭壇上的小皇帝獨自一人站在那裏。
頓時董卓心中就有了希望,他準備衝上祭壇劫持小皇帝,可呂布卻不給他這個機會,董卓畢竟年老了,而且又十分肥胖,跑不動,三兩步就被呂布追上了。
呂布手起一戟就將董卓刺死,隨後割下頭顱大喊“奉陛下詔,國賊董卓已伏誅,爾等還不快快棄械投降。”祭壇下的一眾將士都連忙跪地投降,口稱萬歲。
董卓一死,整個長安城就落在了王允手裏,目前長安城附近除了呂布的一萬兵馬之外,還有徐榮領萬人駐守潼關,胡軫領萬人守長安。其餘諸將都領兵各自分守諸地。
聽到董卓已死的消息,胡軫與徐榮二人接到呂布來信,說隻要二人投降朝廷,就不追究二人的責任,同時兩人還可以領兵作戰。二人連忙投降,徐榮也率兵五千來長安,留副將李蒙、王方守潼關。自此,朝廷手中終於有三萬精兵,也算是暫時保住了一點朝廷的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