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大營之後,皇甫堅壽直接朝離石城而去,不一會兒,就到了城外。看著麵前那高不過兩丈多的土牆城牆,皇甫堅壽不禁歎了口氣。也難為這崔州平了,這西河郡地小民少,更兼貧窮,他在這裏兩年時間能拉起一支萬人軍隊當真是不容易啊。
徑直來到城門口,崔州平已經安排了人在城門口守候,皇甫堅壽一到便有人直接將他領到太守府了。太守府外,一個看上去大概在二十六七歲的青年男子身著官服正站在太守府門口等候。
皇甫堅壽抬眼望去,那青年生的是濃眉大眼,儀表堂堂,身上一股漢朝文士剛直不阿的風骨。那青年正是崔鈞崔州平,像他這麽年前的士子原本沒有大功勞是當不了太守的,即便他家世淵博也不行,隻不過這西河乃是邊郡,又靠近南匈奴駐地,其他人不願前來,他正好與父親鬧別扭,所以不顧阻攔來到這裏任太守。
原本他是想做出一番成績出來,自己滿腹經綸不想白白浪費,可到了西河之後,他才發現自己有些想當然了。這裏地處邊境,靠近胡人地盤,加上漢帝國日益衰落,對胡人的威懾日漸減少,現如今這邊境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盜匪叢生,郡中豪族多與匪眾、胡人相勾結,而普通百姓的日子就難過了。以至於百姓逃散著眾多,而且之前幾任太守都被匪徒給殺了,崔鈞心中知道這裏邊的貓膩,可他也沒辦法,隻能設計分散他們,拉攏一批,打壓一批,然後招募流民,組織了一支大約在萬人的軍隊,使得西河郡有了一支較為強大的官方力量,得以維持一方安定。
現在皇甫堅壽做為他名義上的上官到這裏了,原本他應該出城相迎的,可他身上的那股有漢一代名士的臭脾氣作怪了,看之前楊秋帶兵前來,對城池不管不顧的,使得城裏人心惶惶,所以他才寫了封信給皇甫堅壽,故意刁難他一下,看看他有沒有這個膽子。
讓他沒想到的是皇甫堅壽竟然敢獨自一人前來,這份膽量卻是讓他佩服不已。皇甫堅壽見崔鈞在門口盯著自己一動不動,明顯是走神了,不禁失笑“怎麽,崔太守不請我進去坐坐?”這是崔鈞才反應過來,連忙給皇甫堅壽行了一禮“刺史大人好膽量,請入府內一敘。”
皇甫堅壽笑笑,當先走了進去,隨後崔鈞一眾人相繼進入。來到正廳之中,崔鈞再給皇甫堅壽施了一禮“使君好膽魄,鈞佩服,得罪之處,在下在此向使君謝罪,這是西河郡的戶籍文冊,請使君過目。”
皇甫堅壽接過文書,大致看了看“先生能將這殘破的西河治理成現如今這模樣,也真是難為你了。先生有公卿刺史之才,困守這殘破之地,實在是屈才了。待此戰過後,我欲以先生為從事一職,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崔鈞麵色平淡地一輯“敢不從命。”
隨後,兩人商談良久,最後,皇甫堅壽讓崔鈞暫時繼續屯兵西河,封鎖住南匈奴及白波賊東進的道路,必要的時候,可以屯兵黃河一線,沿河布防。等自己大軍拿下河套的五原、雲中等地,隨後一起兵發南匈奴王庭:美稷,合圍南匈奴單於唿廚泉和投靠他的楊奉等人。
在離石修整兩日之後,皇甫堅壽命徐晃率五千步卒去取上郡,那兒現在比西河還不如,官員盡皆逃散,完全成了無政府的地方,有徐晃率兵前去,想必很快就能平定下來。接著讓龐德和牽招二人率五千精騎取五原、雲中一地,楊秋領兵五千前去取朔方郡。其餘成宜、滿寵、李典等人隨自己領著剩下的五千步卒沿黃河而進,屯在上郡與西河交界處,坐等其餘各路大軍的消息。
三月初五,前方探子傳迴消息,河套數郡及上郡皆已被拿下,現在各路大軍正在趕往上郡郡治夏陽城集結。上郡沿黃河南北狹長分布,向東渡過黃河就是西河,向西則是南匈奴聚居地,南側是北地及河東等地,北側則是朔方、雲中等地,乃是四戰之地,地廣人稀,水土不豐。全郡下轄十縣,登記在冊的共五千餘戶,三萬人口。就連逃難的流民都不大願意來此,因為這裏實在是太亂了,搞不好就丟了性命。
大約十日後,眾軍齊聚夏陽,這期間,皇甫堅壽命留在蒲子的馬騰部移師北上,而西河的崔鈞一萬大軍也被調到夏陽城駐防。對於崔鈞部的戰力,皇甫堅壽不敢抱希望,畢竟他擅長的是理政而不是軍事,不過好歹他也通曉兵法,帶出來的部隊守住夏陽城,防止亂兵進入並州及河東內地還是可以做得到的。
而如今,除去崔鈞所部的一萬大軍外,皇甫堅壽手裏的主要作戰部隊大約是兩萬五千人,本來他還想采取步步為營的方法逐步蠶食南匈奴的兵力,可現在看來,糧草已經支撐不了太久了,隻能提前發動攻勢,隻是這樣一來,損失就比預計的要大很多了。
不過他也不是沒決斷的人,在與董昭、滿寵等人商議之後,皇甫堅壽決定,讓龐德以及牽招二人領騎兵向北,繞過南匈奴駐地,經朔方郡南下,而自己則率剩下的兩萬步卒向前挺進,直逼美稷王庭。
而此時,因為缺乏情報才反應過來的南匈奴部眾以及楊奉等人連忙調兵遣將試圖阻擋皇甫堅壽大軍。原本南匈奴還能聚集五萬部隊的,可前幾年羌渠單於被殺,南匈奴內亂,於夫羅又帶了兩萬人攻伐河東以及並州等地,大敗而歸,至此南匈奴實力大損,此時隻能湊出三萬人馬,加上楊奉等人的殘軍兩萬人,共計五萬大軍一路直朝皇甫堅壽大軍而來。
三日後,美稷東麵三百裏地,的一片荒野中,皇甫堅壽大軍正在行進,這時前麵斥候飛馬而迴,這一隊十名斥候隻有一人逃了迴來。不過他帶迴的消息卻至關重要,南匈奴大軍離此不足二十裏了。二十裏對於現在的皇甫堅壽大軍以及楊奉等人的部隊來說還算是挺長的一段路,但對於騎兵來說轉瞬即逝。
皇甫堅壽抬眼看去,左側有一處山坡,坡度不是很高,但勝在長度足夠,於是他立即下令,兩萬大軍朝那山坡上疾行,隨後布好陣勢,擺出一副防禦陣型。將大車放在外圍,組成屏障以阻擋騎兵衝鋒,隨後豎起巨盾,長槍手在前,刀盾手在後,聚集起全軍兩千弓弩手在一起,隨時準備密集射殺。
這山坡上沒什麽樹木,但巨石卻隨處可見,滿寵建議可以將這些巨石隨意扔下山坡,用以阻擋騎兵的速度,在這種跨度很長的斜坡上,沒了速度的騎兵就是弓箭手的靶子,等著被屠殺。而且賊軍沒有成建製的弓箭手,而匈奴人的短弓射程又不足,不費點代價,他們就無法攻上來。
徑直來到城門口,崔州平已經安排了人在城門口守候,皇甫堅壽一到便有人直接將他領到太守府了。太守府外,一個看上去大概在二十六七歲的青年男子身著官服正站在太守府門口等候。
皇甫堅壽抬眼望去,那青年生的是濃眉大眼,儀表堂堂,身上一股漢朝文士剛直不阿的風骨。那青年正是崔鈞崔州平,像他這麽年前的士子原本沒有大功勞是當不了太守的,即便他家世淵博也不行,隻不過這西河乃是邊郡,又靠近南匈奴駐地,其他人不願前來,他正好與父親鬧別扭,所以不顧阻攔來到這裏任太守。
原本他是想做出一番成績出來,自己滿腹經綸不想白白浪費,可到了西河之後,他才發現自己有些想當然了。這裏地處邊境,靠近胡人地盤,加上漢帝國日益衰落,對胡人的威懾日漸減少,現如今這邊境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盜匪叢生,郡中豪族多與匪眾、胡人相勾結,而普通百姓的日子就難過了。以至於百姓逃散著眾多,而且之前幾任太守都被匪徒給殺了,崔鈞心中知道這裏邊的貓膩,可他也沒辦法,隻能設計分散他們,拉攏一批,打壓一批,然後招募流民,組織了一支大約在萬人的軍隊,使得西河郡有了一支較為強大的官方力量,得以維持一方安定。
現在皇甫堅壽做為他名義上的上官到這裏了,原本他應該出城相迎的,可他身上的那股有漢一代名士的臭脾氣作怪了,看之前楊秋帶兵前來,對城池不管不顧的,使得城裏人心惶惶,所以他才寫了封信給皇甫堅壽,故意刁難他一下,看看他有沒有這個膽子。
讓他沒想到的是皇甫堅壽竟然敢獨自一人前來,這份膽量卻是讓他佩服不已。皇甫堅壽見崔鈞在門口盯著自己一動不動,明顯是走神了,不禁失笑“怎麽,崔太守不請我進去坐坐?”這是崔鈞才反應過來,連忙給皇甫堅壽行了一禮“刺史大人好膽量,請入府內一敘。”
皇甫堅壽笑笑,當先走了進去,隨後崔鈞一眾人相繼進入。來到正廳之中,崔鈞再給皇甫堅壽施了一禮“使君好膽魄,鈞佩服,得罪之處,在下在此向使君謝罪,這是西河郡的戶籍文冊,請使君過目。”
皇甫堅壽接過文書,大致看了看“先生能將這殘破的西河治理成現如今這模樣,也真是難為你了。先生有公卿刺史之才,困守這殘破之地,實在是屈才了。待此戰過後,我欲以先生為從事一職,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崔鈞麵色平淡地一輯“敢不從命。”
隨後,兩人商談良久,最後,皇甫堅壽讓崔鈞暫時繼續屯兵西河,封鎖住南匈奴及白波賊東進的道路,必要的時候,可以屯兵黃河一線,沿河布防。等自己大軍拿下河套的五原、雲中等地,隨後一起兵發南匈奴王庭:美稷,合圍南匈奴單於唿廚泉和投靠他的楊奉等人。
在離石修整兩日之後,皇甫堅壽命徐晃率五千步卒去取上郡,那兒現在比西河還不如,官員盡皆逃散,完全成了無政府的地方,有徐晃率兵前去,想必很快就能平定下來。接著讓龐德和牽招二人率五千精騎取五原、雲中一地,楊秋領兵五千前去取朔方郡。其餘成宜、滿寵、李典等人隨自己領著剩下的五千步卒沿黃河而進,屯在上郡與西河交界處,坐等其餘各路大軍的消息。
三月初五,前方探子傳迴消息,河套數郡及上郡皆已被拿下,現在各路大軍正在趕往上郡郡治夏陽城集結。上郡沿黃河南北狹長分布,向東渡過黃河就是西河,向西則是南匈奴聚居地,南側是北地及河東等地,北側則是朔方、雲中等地,乃是四戰之地,地廣人稀,水土不豐。全郡下轄十縣,登記在冊的共五千餘戶,三萬人口。就連逃難的流民都不大願意來此,因為這裏實在是太亂了,搞不好就丟了性命。
大約十日後,眾軍齊聚夏陽,這期間,皇甫堅壽命留在蒲子的馬騰部移師北上,而西河的崔鈞一萬大軍也被調到夏陽城駐防。對於崔鈞部的戰力,皇甫堅壽不敢抱希望,畢竟他擅長的是理政而不是軍事,不過好歹他也通曉兵法,帶出來的部隊守住夏陽城,防止亂兵進入並州及河東內地還是可以做得到的。
而如今,除去崔鈞所部的一萬大軍外,皇甫堅壽手裏的主要作戰部隊大約是兩萬五千人,本來他還想采取步步為營的方法逐步蠶食南匈奴的兵力,可現在看來,糧草已經支撐不了太久了,隻能提前發動攻勢,隻是這樣一來,損失就比預計的要大很多了。
不過他也不是沒決斷的人,在與董昭、滿寵等人商議之後,皇甫堅壽決定,讓龐德以及牽招二人領騎兵向北,繞過南匈奴駐地,經朔方郡南下,而自己則率剩下的兩萬步卒向前挺進,直逼美稷王庭。
而此時,因為缺乏情報才反應過來的南匈奴部眾以及楊奉等人連忙調兵遣將試圖阻擋皇甫堅壽大軍。原本南匈奴還能聚集五萬部隊的,可前幾年羌渠單於被殺,南匈奴內亂,於夫羅又帶了兩萬人攻伐河東以及並州等地,大敗而歸,至此南匈奴實力大損,此時隻能湊出三萬人馬,加上楊奉等人的殘軍兩萬人,共計五萬大軍一路直朝皇甫堅壽大軍而來。
三日後,美稷東麵三百裏地,的一片荒野中,皇甫堅壽大軍正在行進,這時前麵斥候飛馬而迴,這一隊十名斥候隻有一人逃了迴來。不過他帶迴的消息卻至關重要,南匈奴大軍離此不足二十裏了。二十裏對於現在的皇甫堅壽大軍以及楊奉等人的部隊來說還算是挺長的一段路,但對於騎兵來說轉瞬即逝。
皇甫堅壽抬眼看去,左側有一處山坡,坡度不是很高,但勝在長度足夠,於是他立即下令,兩萬大軍朝那山坡上疾行,隨後布好陣勢,擺出一副防禦陣型。將大車放在外圍,組成屏障以阻擋騎兵衝鋒,隨後豎起巨盾,長槍手在前,刀盾手在後,聚集起全軍兩千弓弩手在一起,隨時準備密集射殺。
這山坡上沒什麽樹木,但巨石卻隨處可見,滿寵建議可以將這些巨石隨意扔下山坡,用以阻擋騎兵的速度,在這種跨度很長的斜坡上,沒了速度的騎兵就是弓箭手的靶子,等著被屠殺。而且賊軍沒有成建製的弓箭手,而匈奴人的短弓射程又不足,不費點代價,他們就無法攻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