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等陳宧走後,孫元起馬上找來陳訓恩、楊傑,把剛才陳宦的舉動複述一遍,然後問道:“彥及、耿光,你們對此怎麽看?”
陳訓恩道:“陳養銛如此首鼠兩端,無非是想在大人和大總統之間左右逢源!”
孫元起道:“如此東食西宿,難道他就不怕被揭穿,最後變成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
陳訓恩笑道:“那是因為他拿捏住大人和大總統的心理,知道大人不會向外透露他主動投靠的事情。<-》哪怕消息不慎走漏,大總統府那邊也會矢口否認的。”
孫元旦點點頭,又對楊傑說道:“耿光以為如何?”
楊傑摩挲著淺淺的胡茬,慢慢說道:“之前屬下對陳宧一無所知,大人前幾天提及後,才迴去略略翻檢了陳宧的資料,再加上這些天送來的相關情報,讓屬下對陳宧稍微有些了解。了解之後便覺得,陳宧做出這番舉動是在情理之中!”
“哦?”孫元起、陳訓恩都有些驚奇。
楊傑道:“陳養銛兩歲喪父,全家都靠其兄長陳寬鑄經營土布生意維持生計。陳寬鑄娶妻生子後,便對吃白食的老母幼弟有些不待見,時時加以苛責。陳養銛十一歲時曾因小事得罪舅父,被陳寬鑄用火鉗直接打昏。其餘可見一斑。後來他到安陸漢東書院就讀,便發誓不吃兄長的飯,手書光緒乙未(1895)狀元駱公嘯(駱成驤)的‘再窮無非討口,不死總要出頭’置於座右。以為自勉。
“陳養銛少年時期家境貧寒,不僅遭到兄長虐待,還處處受人歧視。十歲前後在舅父徐紹遠、徐紹禧家中私塾讀書時。就經常遭受同學侮辱;後來他與姨表妹李氏結婚,結果李氏也歧視他家貧寒,不時惡語相向,使得陳宧痛苦不堪。而且與兄長分家之後經濟拮據,經常饑一頓飽一頓,親戚朋友卻無一人接濟。所以在陳養銛心中極度渴望飛黃騰達、出人頭地,很難再次忍受以前那種寄人籬下、受盡白眼的生活。”
陳訓恩道:“耿光的意思是。陳養銛的家庭出身、少年遭際,深刻影響著他的一舉一動?”
楊傑答道:“正是如此!故而他敢於以一介書生率兵與洋人血戰、能夠麵對十多萬兩白銀毫不動心分文不取、在入四川總督錫良幕前與革命黨密謀起事、清王朝覆滅之後轉身投入袁項城麾下、孤身一人前往青島說服藍季豪(藍天蔚),這一切都是因為他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向上爬的機會。哪怕危及性命困難重重!”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童年陰影”?
難道這就是為克服自卑感而轉變成對優越地位的追求?
孫元起不禁有些感慨:陳養銛表麵上自信滿滿、舉止不凡,沒想到這家夥心底裏居然如此自卑,下次見麵一定要向他好好推薦阿德勒的《超越自卑》,幫他走出人生困境。隻是、不過、好像、貌似阿德勒現在還沒有著手寫這本書吧?
陳訓恩反而有些疑惑:“可這與他在大人和大總統之間搖擺不定有什麽關係呢?”
楊傑道:“兩者之間大有關係。陳養銛投靠袁項城本來是想謀得一官半職。沒想到最後卻陰差陽錯。到了大人轄下的四川擔任內務司長。當然,袁項城這一布局不可謂不妙!陳養銛辦事練達、極有手腕,又在四川軍中頗有故舊,同時還能利用他與大人之間的師徒關係,消除川中同僚的敵意。而且內務司長位高權重,可以名正言順地插手各種政務。派他到川中可以事半功倍,隻需一兩年時間便能翻雲覆雨。
“但袁項城明顯高估了陳養銛對他的忠誠。從陳宧生平事跡來看,他對功名利祿的熱衷超過一切。隻要給足甜頭,他甚至可以不顧性命。此次孤身到四川他應該可以想到。在輸款投誠之前無論如何都難以取得同儕的信任,最終難免被架空成為橡皮圖章。如果真成那樣,他不僅在四川手無實權無所作為,在袁項城眼裏也會形同雞肋。這對熱衷權力的他來說,無疑是難以忍受的!
“權衡再三之後,向大人暗通款曲是他的必然選擇。誠如大人和彥及兄剛才所言,首先他拿捏住大人和大總統的心理,知道大人不會向外透露實情,他便可以左右逢源。再者,即便事情敗露也不打緊,反正他已經博得了大人的信任,而且四川是大人的地盤,袁項城鞭長莫及。更何況大總統府那邊還會矢口否認呢?所以說,陳宧做出這番舉動是在情理之中!”
孫元起和陳訓恩都連連點頭:“耿光所言極是!”
然後孫元起又問道:“既然如此,那我們該如何應對才好?”
楊傑道:“像陳養銛這般熱衷權力之人其實更好對付,隻要讓他手中掌有一定實權,並有升遷希望,他們便會死心塌地埋頭做事。至於袁項城那邊,可以等恰當時候,把陳養銛改換門庭投靠大人的消息泄漏過去,徹底斷了陳養銛東食西宿的念想,自然平安無事。”
陳訓恩皺眉道:“可是現在陳養銛已經是內務司長,再升遷的話隻有民政長和都督兩職,難道真讓他做四川都督?如果陳養銛真的允文允武、安邦定國,做四川都督一職也無可厚非。可之後呢?所謂‘人苦不知足,既得隴,複望蜀’,一旦陳養銛欲壑難填,不安於四川都督之位怎麽辦?我們豈不是養虎自遺患?”
楊傑笑道:“彥及兄多慮了!現在民國已經建立,各項規程步入正軌,哪還能像去年年底、今年年初那般‘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青雲直上?即便民國有和前清類似的三年一轉官場慣例,我們也無須擔心。比如兩三年後陳養銛在四川功勳卓著,大人不妨提升他為甘肅民政長,從內務司長到民政長,這算是升遷吧?
“等他在甘肅再呆兩三年,大人可以再任命他為陝西民政長,從甘肅到陝西,這算是升遷吧?等他在陝西待夠兩三年,再調他去四川任民政長。等他在各省民政長上輪換一圈後,可以讓他改任某鎮的統製,或者甘肅的都督,如此再次輪迴。就算他仕途一帆風順,中間從無蹉跌,也保證讓陳養銛到七十歲也坐不上四川都督一職!”
這也是古往今來無數沒有背景的基層官員的悲慘遭遇!
就拿當前大學剛畢業考上鄉鎮公務員的22歲男性來說,很多人在開始的時候都是躊躇滿誌,甚至把市長、省長設定為自己的奮鬥的目標。
23252729313641
2325282931
()
ps
等陳宧走後,孫元起馬上找來陳訓恩、楊傑,把剛才陳宦的舉動複述一遍,然後問道:“彥及、耿光,你們對此怎麽看?”
陳訓恩道:“陳養銛如此首鼠兩端,無非是想在大人和大總統之間左右逢源!”
孫元起道:“如此東食西宿,難道他就不怕被揭穿,最後變成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
陳訓恩笑道:“那是因為他拿捏住大人和大總統的心理,知道大人不會向外透露他主動投靠的事情。<-》哪怕消息不慎走漏,大總統府那邊也會矢口否認的。”
孫元旦點點頭,又對楊傑說道:“耿光以為如何?”
楊傑摩挲著淺淺的胡茬,慢慢說道:“之前屬下對陳宧一無所知,大人前幾天提及後,才迴去略略翻檢了陳宧的資料,再加上這些天送來的相關情報,讓屬下對陳宧稍微有些了解。了解之後便覺得,陳宧做出這番舉動是在情理之中!”
“哦?”孫元起、陳訓恩都有些驚奇。
楊傑道:“陳養銛兩歲喪父,全家都靠其兄長陳寬鑄經營土布生意維持生計。陳寬鑄娶妻生子後,便對吃白食的老母幼弟有些不待見,時時加以苛責。陳養銛十一歲時曾因小事得罪舅父,被陳寬鑄用火鉗直接打昏。其餘可見一斑。後來他到安陸漢東書院就讀,便發誓不吃兄長的飯,手書光緒乙未(1895)狀元駱公嘯(駱成驤)的‘再窮無非討口,不死總要出頭’置於座右。以為自勉。
“陳養銛少年時期家境貧寒,不僅遭到兄長虐待,還處處受人歧視。十歲前後在舅父徐紹遠、徐紹禧家中私塾讀書時。就經常遭受同學侮辱;後來他與姨表妹李氏結婚,結果李氏也歧視他家貧寒,不時惡語相向,使得陳宧痛苦不堪。而且與兄長分家之後經濟拮據,經常饑一頓飽一頓,親戚朋友卻無一人接濟。所以在陳養銛心中極度渴望飛黃騰達、出人頭地,很難再次忍受以前那種寄人籬下、受盡白眼的生活。”
陳訓恩道:“耿光的意思是。陳養銛的家庭出身、少年遭際,深刻影響著他的一舉一動?”
楊傑答道:“正是如此!故而他敢於以一介書生率兵與洋人血戰、能夠麵對十多萬兩白銀毫不動心分文不取、在入四川總督錫良幕前與革命黨密謀起事、清王朝覆滅之後轉身投入袁項城麾下、孤身一人前往青島說服藍季豪(藍天蔚),這一切都是因為他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向上爬的機會。哪怕危及性命困難重重!”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童年陰影”?
難道這就是為克服自卑感而轉變成對優越地位的追求?
孫元起不禁有些感慨:陳養銛表麵上自信滿滿、舉止不凡,沒想到這家夥心底裏居然如此自卑,下次見麵一定要向他好好推薦阿德勒的《超越自卑》,幫他走出人生困境。隻是、不過、好像、貌似阿德勒現在還沒有著手寫這本書吧?
陳訓恩反而有些疑惑:“可這與他在大人和大總統之間搖擺不定有什麽關係呢?”
楊傑道:“兩者之間大有關係。陳養銛投靠袁項城本來是想謀得一官半職。沒想到最後卻陰差陽錯。到了大人轄下的四川擔任內務司長。當然,袁項城這一布局不可謂不妙!陳養銛辦事練達、極有手腕,又在四川軍中頗有故舊,同時還能利用他與大人之間的師徒關係,消除川中同僚的敵意。而且內務司長位高權重,可以名正言順地插手各種政務。派他到川中可以事半功倍,隻需一兩年時間便能翻雲覆雨。
“但袁項城明顯高估了陳養銛對他的忠誠。從陳宧生平事跡來看,他對功名利祿的熱衷超過一切。隻要給足甜頭,他甚至可以不顧性命。此次孤身到四川他應該可以想到。在輸款投誠之前無論如何都難以取得同儕的信任,最終難免被架空成為橡皮圖章。如果真成那樣,他不僅在四川手無實權無所作為,在袁項城眼裏也會形同雞肋。這對熱衷權力的他來說,無疑是難以忍受的!
“權衡再三之後,向大人暗通款曲是他的必然選擇。誠如大人和彥及兄剛才所言,首先他拿捏住大人和大總統的心理,知道大人不會向外透露實情,他便可以左右逢源。再者,即便事情敗露也不打緊,反正他已經博得了大人的信任,而且四川是大人的地盤,袁項城鞭長莫及。更何況大總統府那邊還會矢口否認呢?所以說,陳宧做出這番舉動是在情理之中!”
孫元起和陳訓恩都連連點頭:“耿光所言極是!”
然後孫元起又問道:“既然如此,那我們該如何應對才好?”
楊傑道:“像陳養銛這般熱衷權力之人其實更好對付,隻要讓他手中掌有一定實權,並有升遷希望,他們便會死心塌地埋頭做事。至於袁項城那邊,可以等恰當時候,把陳養銛改換門庭投靠大人的消息泄漏過去,徹底斷了陳養銛東食西宿的念想,自然平安無事。”
陳訓恩皺眉道:“可是現在陳養銛已經是內務司長,再升遷的話隻有民政長和都督兩職,難道真讓他做四川都督?如果陳養銛真的允文允武、安邦定國,做四川都督一職也無可厚非。可之後呢?所謂‘人苦不知足,既得隴,複望蜀’,一旦陳養銛欲壑難填,不安於四川都督之位怎麽辦?我們豈不是養虎自遺患?”
楊傑笑道:“彥及兄多慮了!現在民國已經建立,各項規程步入正軌,哪還能像去年年底、今年年初那般‘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青雲直上?即便民國有和前清類似的三年一轉官場慣例,我們也無須擔心。比如兩三年後陳養銛在四川功勳卓著,大人不妨提升他為甘肅民政長,從內務司長到民政長,這算是升遷吧?
“等他在甘肅再呆兩三年,大人可以再任命他為陝西民政長,從甘肅到陝西,這算是升遷吧?等他在陝西待夠兩三年,再調他去四川任民政長。等他在各省民政長上輪換一圈後,可以讓他改任某鎮的統製,或者甘肅的都督,如此再次輪迴。就算他仕途一帆風順,中間從無蹉跌,也保證讓陳養銛到七十歲也坐不上四川都督一職!”
這也是古往今來無數沒有背景的基層官員的悲慘遭遇!
就拿當前大學剛畢業考上鄉鎮公務員的22歲男性來說,很多人在開始的時候都是躊躇滿誌,甚至把市長、省長設定為自己的奮鬥的目標。
23252729313641
2325282931
()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