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在藤蘿花架下頭,閉眼小憩。累累綴綴,燦若煙霞的花穗自綠葉滴翠的枝頭垂下,遮去孟夏時節,正午的陽光。
有風輕輕拂過,藤蔓微微晃動,紫色花瓣便如雨般紛紛飄落下來,落在她頭頂肩上。
有人緩步接近藤蘿花架,看見一片繁花如雨景象,忍不住輕吟:“紫藤掛雲木,花藤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流美人。”
她聞聲睜開眼來,望向分花拂葉,鑽進藤蘿花架下,雙手負在身後的年輕人。
年輕人有一頭濃密微卷頭發,長及耳背,並未刻意打理過似的,卻不教人覺得邋遢,一雙巧克力色眼睛裏,仿佛含著能使人融化的笑意。見她睜開眼,精神頗佳的樣子,便將雙手從背後伸出來,將手中的東西,奉至她麵前。
她看見年輕人手上大束藍紫色,濃烈得近乎燃燒的青色火焰的桔梗花,以及裝幀精美的書冊,太息微笑。
年輕人亦微笑,那笑容同她如出一轍,似一縷輕風拂過堤岸。他走近她,俯身湊在她跟前,兩頰相貼香麵孔。
“送給你,祖母。”他將花束與書冊交到祖母手上。
她接過花束,在鼻端輕輕聞一聞花香,便將之擱在一旁花架下頭的木質長椅上,然後垂睫細細看手中書冊的封麵。
封麵上是一位滿頭銀發女士欲去還留的側影,光線自身後鋪灑下來,照得淺灰色開司米披肩隱約透出細細的,珠粒般的光來,將一條再尋常不過的披肩映得如同一件綴滿鑽石的華衣。
她伸手,輕輕撫摩封麵,目露懷念。
她記得這張照片的出處。
那是仲秋午後,中.南.海.靜謐如常。
助理小常忙進忙出,指揮警衛員將一應已經打包好的物品,都裝上車去。
丈夫在這時候,拿著照相機走近她,攬住她的肩膀,眾目睽睽之下,親吻她額角,“走,我們到外頭拍照,別影響小常工作。”
她啼笑皆非,被丈夫從客廳裏拖走。
外頭陽光燦爛,天空高遠,萬裏無雲,空氣中隱隱有木樨香飄,她迴首望向自己住了十五年的中.南.海古老建築,離情漸升。
隨後她聽見快門聲,丈夫記錄下這珍貴一刻。
此時,這張照片,成為《傳奇——第一夫人沈若素的跌宕一生》的封麵。
“嗬,還是出版了啊。”她輕喟,並沒有翻開來閱讀的打算,“
我才七十五歲,談一生尚早。傳奇……”
她自認算不上什麽傳奇,坊間大把人物,比她更具傳奇色彩。
年輕人不以為然。
“我通篇仔細看過,覺得祖母你應該會喜歡。”年輕人坐在她躺椅的扶手上,環住祖母肩膀,“很多故事你和祖父,爸爸媽媽,都沒有講給我聽過。有時間,我想聽你親自講給我聽。”
她失笑,“由我講給你聽,並不會比書裏更精彩。”
年輕人聞言哈哈笑,“祖母你真可愛。”
傾身吻一吻祖母發頂,“我進去看祖父,你不要在風口裏待太久。”
“好。”她應承,望著年輕人挺拔的背影,感慨時光如穿梭。她猶記得他剛剛出生時,醫生將他從產房裏抱出來,不過七磅多一點,滿身皮膚紅且皺,眼睛還未睜開,因剛剛脫離母親溫暖安全的子.宮,來到這充滿未知的世界,而呱呱啼哭。
她小心翼翼地從醫生手中,接過他來,幾乎虔誠。
她生下兒子時,正逢與丈夫在歐洲某國,經曆該國最黑暗的軍.事嘩.變,反.政.府武裝占領國會,整座城市陷入動蕩之中,外間一片混亂。
胎兒在她腹中,因為臍帶繞頸,有窒息危險,她不得以提前剖宮,產下未足月的思危。思危體重未足五磅,必須放在氧氣箱中觀察。她放不下初初生下的孩子,勸丈夫先行撤離。
然而他不肯放她獨自麵對危險。
“我決不會拋下你。”他語氣再澹然不過,可是卻斬釘截鐵。
他一直陪著她,直到最後一刻,醫生允許他們母子出院時,才穿過重重關卡,帶她和兒子,乘最後一班飛機,撤離該國。
那數日中間的艱險同煎熬,一言難以蔽之。
迴國以後,他與她即刻投入工作,孩子便交給保姆與祖父母帶在身邊。
隻是一晃眼工夫,她的兒子便長大成.人,結婚生子。
小小嬰孩抱在手中的柔軟感覺,怎不教她感慨萬千?
而此時此刻,那小小嬰孩,也已經長成英俊挺拔青年。
“在想什麽?”倏忽丈夫的聲音,自藤蘿花葉後傳來。
隨後,有拐杖輕輕分開紫藤,白發清臒的老人,走近她。
看見花架下頭椅子上放著的桔梗花,淡哼一聲,“永恆的愛?姓區的還不死心?”
嗬——耀祖。
她並沒有刻意留心故人的消息,可是難免還是在各色場合,聽見這樣或者那樣的傳言。聽說耀祖同太太的婚姻,早已經名存實亡。區太太常年旅居澳大利亞,他則留在國內。
每年他們相識的紀念日,他都會風雨無阻地,送上一束桔梗花。
這令丈夫大為光火。
她忍住笑,將一隻手伸向丈夫。
他便用力握住,然後坐到她身邊。
“在想什麽?”他複問。
“在想思危與立行幼時。”她拈去丈夫肩上一瓣落花,“想我們錯過了多少他們成長的歲月。”
後來他成為常駐聯合國代表,思危在國內讀書。等他們迴國,他出任外交部長一職,思危已是高中生,並不要家長時刻陪在左右。待他官拜國家副.主席,思危已經申請劍橋大學交換留學生,前往英國就讀,並在英國成家生子……隻得年節,才迴來與家人團聚。
今時今日,立行都已經二十四歲。
好在思危仍堅持教立行漢語,不至使他成為一條外黃裏白的香蕉。
他笑一笑,“教立行早點成家生子,你不會錯過重孫的成長歲月。”
她輕捶丈夫膝頭,“成家生子要水到渠成,你別催立行。”
他假做受重傷,將半數體重倚在老妻膀子上,“英三打電話來,他們家外孫女要舉行婚禮,請我們參加。”
她側首,“紀荷的女兒結婚?”
連溫琅與英生家小小精靈可愛的英紀荷,都升格做嶽母,怎不教人再三感慨時光匆匆。
“我去看看,有什麽別致又拿得出手的,給小小公主添妝。”
說完,她複拍一拍丈夫膝頭,示意他讓她起身。
丈夫不肯,偏臉,嘟起嘴唇。
她忍不住笑,年紀越大,他就越孩子氣,到底還是在他臉頰上吻一吻,才起身,拂還藤蘿花葉,迴屋裏去了。
他望著她依舊纖細的背影,出神片刻。
結婚四十九年,很快要步入第五十個年頭。
不是沒有爭吵冷戰,可是隻消想起初初相見時,她一雙小獸般絕望的眼,再大的火氣,也煙消雲散。總是他先低頭,放下身段,出盡百寶,哄她開心。
亦有不和諧聲音,不看好他們這段婚姻。
安亦哲是要做大事的,有朝一日,成就必定非凡,
沈若素絕對是他仕途上的絆腳石。
沈若素能給安亦哲什麽?無權無勢,經曆又不光彩。
可是他從未有過刹那動搖。
無論風雨飄搖,亦或春風得意,他都緊緊抓住她的手,直麵所有這一切。
他笑一笑,取出衣袋中的老花眼鏡,架在鼻梁上,輕輕翻開手中的書。
看見扉頁上出版社與主編的署名,他淡淡挑眉。
果然隻有那西瑟斯,以及他的娛樂出版帝.國,敢於挑戰傳統,出版前人從未涉及的,本國第一夫人傳記。
他沉下心來,細細翻閱。
眼前浮光掠影,往事如潮。
陋室明娟,那個在兩萬戶逼仄一室半房子裏長大的女郎,自小懂事,從未叫父母操心;飛來橫禍,一朝慘遭牽連,漫天流言聲裏,不得不中斷學業,挑起照顧癱瘓母親的重任;疾風知勁草,再艱難,也從未向生活折腰,掙紮著也要勇敢活下去……
看到這裏,他微微掩上書頁。
這些,他都知道,可是時隔半個世紀,從他人的文字中,他仍能讀到她那時生活的辛酸苦澀。
正因為她曾經受過那麽多苦,所以,她餘下的人生,他都要加倍愛她,嗬護她。
他閉一閉眼睛,繼續往下看。
注定相遇,年輕女郎與尚未躋身政.治權利中心的男人酒店相遇,注定伊今後傳奇而波折的後半生,曆經外交風雲,動蕩危機,權利更迭……她成為他最堅定的倚靠,心靈歸屬之地。
於他們結婚二十五年後,伊終於成為傳奇,陪他站在這個國家政治中心至高位置上。然而,她始終保有自身事業,在陪伴他履行第一夫人外交職責之外,一直堅持翻譯文學著作,以筆名發表出版。
這時腕上手表發出清脆“嘀嘀”聲,提醒他,服藥時間到了。
他合上書,放在椅子上,然後起身,拄著手杖,分花拂葉,往迴走去。這些年他血糖有些偏高,老妻十分著緊,他若不及時迴去吃藥,老妻隻怕要給他臉色看。
藤蘿花架下,隻留那本裝幀精美的書冊,不多時,封麵上便覆了一層落花,連同那裏頭女子的傳奇故事,一道被掩在秋風與落花之中……
有風輕輕拂過,藤蔓微微晃動,紫色花瓣便如雨般紛紛飄落下來,落在她頭頂肩上。
有人緩步接近藤蘿花架,看見一片繁花如雨景象,忍不住輕吟:“紫藤掛雲木,花藤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流美人。”
她聞聲睜開眼來,望向分花拂葉,鑽進藤蘿花架下,雙手負在身後的年輕人。
年輕人有一頭濃密微卷頭發,長及耳背,並未刻意打理過似的,卻不教人覺得邋遢,一雙巧克力色眼睛裏,仿佛含著能使人融化的笑意。見她睜開眼,精神頗佳的樣子,便將雙手從背後伸出來,將手中的東西,奉至她麵前。
她看見年輕人手上大束藍紫色,濃烈得近乎燃燒的青色火焰的桔梗花,以及裝幀精美的書冊,太息微笑。
年輕人亦微笑,那笑容同她如出一轍,似一縷輕風拂過堤岸。他走近她,俯身湊在她跟前,兩頰相貼香麵孔。
“送給你,祖母。”他將花束與書冊交到祖母手上。
她接過花束,在鼻端輕輕聞一聞花香,便將之擱在一旁花架下頭的木質長椅上,然後垂睫細細看手中書冊的封麵。
封麵上是一位滿頭銀發女士欲去還留的側影,光線自身後鋪灑下來,照得淺灰色開司米披肩隱約透出細細的,珠粒般的光來,將一條再尋常不過的披肩映得如同一件綴滿鑽石的華衣。
她伸手,輕輕撫摩封麵,目露懷念。
她記得這張照片的出處。
那是仲秋午後,中.南.海.靜謐如常。
助理小常忙進忙出,指揮警衛員將一應已經打包好的物品,都裝上車去。
丈夫在這時候,拿著照相機走近她,攬住她的肩膀,眾目睽睽之下,親吻她額角,“走,我們到外頭拍照,別影響小常工作。”
她啼笑皆非,被丈夫從客廳裏拖走。
外頭陽光燦爛,天空高遠,萬裏無雲,空氣中隱隱有木樨香飄,她迴首望向自己住了十五年的中.南.海古老建築,離情漸升。
隨後她聽見快門聲,丈夫記錄下這珍貴一刻。
此時,這張照片,成為《傳奇——第一夫人沈若素的跌宕一生》的封麵。
“嗬,還是出版了啊。”她輕喟,並沒有翻開來閱讀的打算,“
我才七十五歲,談一生尚早。傳奇……”
她自認算不上什麽傳奇,坊間大把人物,比她更具傳奇色彩。
年輕人不以為然。
“我通篇仔細看過,覺得祖母你應該會喜歡。”年輕人坐在她躺椅的扶手上,環住祖母肩膀,“很多故事你和祖父,爸爸媽媽,都沒有講給我聽過。有時間,我想聽你親自講給我聽。”
她失笑,“由我講給你聽,並不會比書裏更精彩。”
年輕人聞言哈哈笑,“祖母你真可愛。”
傾身吻一吻祖母發頂,“我進去看祖父,你不要在風口裏待太久。”
“好。”她應承,望著年輕人挺拔的背影,感慨時光如穿梭。她猶記得他剛剛出生時,醫生將他從產房裏抱出來,不過七磅多一點,滿身皮膚紅且皺,眼睛還未睜開,因剛剛脫離母親溫暖安全的子.宮,來到這充滿未知的世界,而呱呱啼哭。
她小心翼翼地從醫生手中,接過他來,幾乎虔誠。
她生下兒子時,正逢與丈夫在歐洲某國,經曆該國最黑暗的軍.事嘩.變,反.政.府武裝占領國會,整座城市陷入動蕩之中,外間一片混亂。
胎兒在她腹中,因為臍帶繞頸,有窒息危險,她不得以提前剖宮,產下未足月的思危。思危體重未足五磅,必須放在氧氣箱中觀察。她放不下初初生下的孩子,勸丈夫先行撤離。
然而他不肯放她獨自麵對危險。
“我決不會拋下你。”他語氣再澹然不過,可是卻斬釘截鐵。
他一直陪著她,直到最後一刻,醫生允許他們母子出院時,才穿過重重關卡,帶她和兒子,乘最後一班飛機,撤離該國。
那數日中間的艱險同煎熬,一言難以蔽之。
迴國以後,他與她即刻投入工作,孩子便交給保姆與祖父母帶在身邊。
隻是一晃眼工夫,她的兒子便長大成.人,結婚生子。
小小嬰孩抱在手中的柔軟感覺,怎不教她感慨萬千?
而此時此刻,那小小嬰孩,也已經長成英俊挺拔青年。
“在想什麽?”倏忽丈夫的聲音,自藤蘿花葉後傳來。
隨後,有拐杖輕輕分開紫藤,白發清臒的老人,走近她。
看見花架下頭椅子上放著的桔梗花,淡哼一聲,“永恆的愛?姓區的還不死心?”
嗬——耀祖。
她並沒有刻意留心故人的消息,可是難免還是在各色場合,聽見這樣或者那樣的傳言。聽說耀祖同太太的婚姻,早已經名存實亡。區太太常年旅居澳大利亞,他則留在國內。
每年他們相識的紀念日,他都會風雨無阻地,送上一束桔梗花。
這令丈夫大為光火。
她忍住笑,將一隻手伸向丈夫。
他便用力握住,然後坐到她身邊。
“在想什麽?”他複問。
“在想思危與立行幼時。”她拈去丈夫肩上一瓣落花,“想我們錯過了多少他們成長的歲月。”
後來他成為常駐聯合國代表,思危在國內讀書。等他們迴國,他出任外交部長一職,思危已是高中生,並不要家長時刻陪在左右。待他官拜國家副.主席,思危已經申請劍橋大學交換留學生,前往英國就讀,並在英國成家生子……隻得年節,才迴來與家人團聚。
今時今日,立行都已經二十四歲。
好在思危仍堅持教立行漢語,不至使他成為一條外黃裏白的香蕉。
他笑一笑,“教立行早點成家生子,你不會錯過重孫的成長歲月。”
她輕捶丈夫膝頭,“成家生子要水到渠成,你別催立行。”
他假做受重傷,將半數體重倚在老妻膀子上,“英三打電話來,他們家外孫女要舉行婚禮,請我們參加。”
她側首,“紀荷的女兒結婚?”
連溫琅與英生家小小精靈可愛的英紀荷,都升格做嶽母,怎不教人再三感慨時光匆匆。
“我去看看,有什麽別致又拿得出手的,給小小公主添妝。”
說完,她複拍一拍丈夫膝頭,示意他讓她起身。
丈夫不肯,偏臉,嘟起嘴唇。
她忍不住笑,年紀越大,他就越孩子氣,到底還是在他臉頰上吻一吻,才起身,拂還藤蘿花葉,迴屋裏去了。
他望著她依舊纖細的背影,出神片刻。
結婚四十九年,很快要步入第五十個年頭。
不是沒有爭吵冷戰,可是隻消想起初初相見時,她一雙小獸般絕望的眼,再大的火氣,也煙消雲散。總是他先低頭,放下身段,出盡百寶,哄她開心。
亦有不和諧聲音,不看好他們這段婚姻。
安亦哲是要做大事的,有朝一日,成就必定非凡,
沈若素絕對是他仕途上的絆腳石。
沈若素能給安亦哲什麽?無權無勢,經曆又不光彩。
可是他從未有過刹那動搖。
無論風雨飄搖,亦或春風得意,他都緊緊抓住她的手,直麵所有這一切。
他笑一笑,取出衣袋中的老花眼鏡,架在鼻梁上,輕輕翻開手中的書。
看見扉頁上出版社與主編的署名,他淡淡挑眉。
果然隻有那西瑟斯,以及他的娛樂出版帝.國,敢於挑戰傳統,出版前人從未涉及的,本國第一夫人傳記。
他沉下心來,細細翻閱。
眼前浮光掠影,往事如潮。
陋室明娟,那個在兩萬戶逼仄一室半房子裏長大的女郎,自小懂事,從未叫父母操心;飛來橫禍,一朝慘遭牽連,漫天流言聲裏,不得不中斷學業,挑起照顧癱瘓母親的重任;疾風知勁草,再艱難,也從未向生活折腰,掙紮著也要勇敢活下去……
看到這裏,他微微掩上書頁。
這些,他都知道,可是時隔半個世紀,從他人的文字中,他仍能讀到她那時生活的辛酸苦澀。
正因為她曾經受過那麽多苦,所以,她餘下的人生,他都要加倍愛她,嗬護她。
他閉一閉眼睛,繼續往下看。
注定相遇,年輕女郎與尚未躋身政.治權利中心的男人酒店相遇,注定伊今後傳奇而波折的後半生,曆經外交風雲,動蕩危機,權利更迭……她成為他最堅定的倚靠,心靈歸屬之地。
於他們結婚二十五年後,伊終於成為傳奇,陪他站在這個國家政治中心至高位置上。然而,她始終保有自身事業,在陪伴他履行第一夫人外交職責之外,一直堅持翻譯文學著作,以筆名發表出版。
這時腕上手表發出清脆“嘀嘀”聲,提醒他,服藥時間到了。
他合上書,放在椅子上,然後起身,拄著手杖,分花拂葉,往迴走去。這些年他血糖有些偏高,老妻十分著緊,他若不及時迴去吃藥,老妻隻怕要給他臉色看。
藤蘿花架下,隻留那本裝幀精美的書冊,不多時,封麵上便覆了一層落花,連同那裏頭女子的傳奇故事,一道被掩在秋風與落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