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是古亭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一說起古亭,古亭人就會眉飛色舞地告訴你很多關於它的故事。相傳古亭之名始於秦朝,秦時溝通全國東西幹道便從這兒穿過。於是在這兒建了一個驛站,經常有南來北往的人從這兒經過,開始時在驛站旁邊僅有一兩家賣酒食的小店,時間長了這兒的人也慢慢地多了,成了一個小集鎮。傳說赫赫有名的漢高祖劉邦起兵反秦前就是在這個地方做亭長,至於這個傳說是真是假,就留給曆史學家們去考證去吧。不過處於中原地帶的古亭在曆史上確實是一個重要的驛站,水陸交通十分發達,陸路上,你從古亭可以向南到南京,北到北京,西到西京,東到大海,可謂是四通八達。水路上,沙河橫穿小鎮,由沙河順流而下一直到淮河,然後與全國的水路連上。

    南宋小朝庭的開國君主宋高宗就是在距古亭不足百裏的應天稱帝的,後來就是在古亭這個地方南渡,跑到了南方杭州去的。趙構雖然很昏庸,可是他從這兒一跑,卻給古亭留下了一個泥馬渡康王的美麗傳說:

    金人占領了北方大片的大宋國土之後,仍然不肯善罷甘休,一心想把宋朝滅掉,於是派兵進攻應天。宋高宗(就是傳說中的康王),這個剛剛即使幾十天的皇帝,已被金人嚇破了膽,根本就不敢應戰,稍作抵抗便急匆匆地從應天狼狽逃出。不知金人怎麽知道了這一消息,便派出了大批的兵馬追趕,高宗的那些草包隨從們一見金人和他的熊包主子一樣沒有了魂,丟下他們的主子四散逃命,高宗隻落得孤家寡人,隻身逃到了古亭渡口,準備從這兒渡河逃走,不料此時,因為戰爭,渡口的船家早已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沙河上無船可渡。高宗暗暗叫苦,看到渡口對麵有個廟宇,無奈的高宗隔河參拜,並向神祗許下了心願,如果能保佑自己平安渡河一定重塑金身,使其香火不斷。就在此時高宗聽到金人的喊聲,而自己的坐騎卻無影無蹤。忽然,從跑過來一匹白馬,跪在了高宗麵前,請他上馬。高宗暗想:莫非是神人顯靈?於是跨上駿馬,這匹馬躍入水中,僅有一個頭露出水麵,馱著高宗渡過了寬寬的沙河。脫離了險境的高宗,下馬後將馬拴在廟門口,進廟去參拜神靈,趙構參拜完畢準備乘馬逃命,誰知剛才所騎的白馬無影無蹤了。趙構正在納悶間發現廟門口的一對泥塑白馬有一隻渾身濕淋淋的,用手一摸,泥馬碎成了一癱泥,隻有一個未濕的馬頭完好。他才知道原來他剛才所騎的是泥馬所變。後來在杭州坐穩了皇帝的高宗趙構,便命人在古亭重建了一個廟宇為保佑他過河的神靈重塑了金身,這個對父兄無情無義的昏君,總算還沒有把馱他過河的泥馬忘記,在廟旁,他讓人為馱其渡河的泥馬塑像,並讓其享受祭祀。

    從小村到古亭大概有四五裏的樣子。不過,小村就沒有古亭那樣幸運,擁有四通八達的道路,從小村到古亭隻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一到雨天就滿是泥濘,晴天了還要好多天才能全幹,經常是這場雨下了,路還沒有幹,另一場雨又來了。一連一個多月的雨更使這個路不成樣子了,路上到處是積水。好在貫穿古亭沙河,排水還算通暢,使古亭人免了一場水災。天已近黃昏,這樣的路,這樣的天,平時裏雖然咒罵這路卻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要進鎮的行人們在此時自然很少露麵了。可是,在小村通往古亭的路上還能看到三兩個人影,在這三兩個人中有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年顯得與眾不同,其他的行人走著都是小心翼翼而又急匆匆地,而這位青年顯然比他們悠閑得多,邊走邊東張西望,好像在欣賞著路邊的景物。其實也沒有什麽特別之處,到處是灰灰蒙蒙的,可是這個青年卻自得其樂,邊走邊哼著歌曲。

    還是讓我們走近看看這位有點特別的青年吧!黑黑的,瘦瘦的,身體單薄得讓人有點擔心,好像一陣風就可以把他吹倒,矮矮的個子,身上穿的衣服也同他一樣單薄的讓人擔心。可是他的精神卻很好,一幅書生氣很濃的臉,眉宇間透出一股熱情與剛毅。

    “枯滕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青年嘴裏咕噥著,“這古人就是厲害,簡直將此景寫絕了,‘秋思之祖’當之無愧,當之無愧!”嘴裏說著眼向四下看著。

    “夕陽,夕陽,夕陽呢?”他苦笑了。

    “啪!”一聲,青年趔趄了一下,差一點摔倒。

    “唉——真掃興!”青年看了看身上沾的泥巴。他的腳上穿了雙嶄新膠鞋,看到了這雙鞋,他的臉上的露出了複雜的表情。

    這雙膠鞋是二哥送給他的。二哥已經二十多歲了,至今還沒有定好親,這在城裏可能不算是什麽,可在古亭,在小村,如果誰家的兒子到了十七八歲仍然沒有定好親的話,就要招人閑話的。因為沒有定好親的,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家裏窮;二是孩子長得醜或者是有其他毛病;三是孩子因為其他原因,比如上學、參軍等。對於第三類,人們的評價比較高,因為這類的人不定親的原因大都是看不上當地的,用本地人的話說,他們這些人是“飛鴿”牌的,遲早要飛出這個小地方。這類人的前途一般都比較好,即使沒有能飛出這個地方,也因為他們的見多識廣受當地人的尊敬,仍然會找到一個相對體麵的對象。當然,不能飛出這個地方的這類人自然也會受到人們的白眼與非議。對於前兩種人,人們就沒有那麽寬容了。因為這兩類人很可能成為光棍,極少有可能改變他們的境況。對於弱者人們除了給予的表麵上同情與眼淚外,心裏給予的更多,而這種給予恰恰是與同情和眼淚相反的鄙夷!一些尖刻的人幹脆將這種鄙夷直接寫在臉上,那些所謂的好人們隻不過掩飾得更好一些罷了。不過他們中的大部分在背後仍然會幾乎毫無忌憚地表現這種不屑。而龔暢一家便占了以上三類中的全部。

    請讀者們原諒!到現在我才交待出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名字。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以後的路並不如他的名字一樣,而是充滿了曲折。實在不願意讀者望名生義。當然,這種寫法很可能是非常拙劣的。可是我又不願意在這篇作品中說假話,所以隻能如此。再次請讀者原諒!

    還是接著上麵的話來說吧!龔暢家的這三類的其實隻有兩個人,一是他的二哥——龔飛。龔飛占了其中的兩項,盡管他長得並非是醜陋。但是他也決非那種玉樹臨風的帥哥,公正地說,在當地也算是長相可以,但是因為家裏窮,所以他所處的等級自然也隨之而下降了。再一個就是龔暢了,他一下子占了以上的三個條件。除了前、兩項與他的二哥相同之外,他與龔飛不同之處便是他在古亭鎮上的一所普通高中裏讀書。其實二哥的讀書成績並不比龔暢差,隻不過家裏的經濟條件不好,一下子供不起兩個讀書人,所以隻能有一個輟學在家。當時兄弟倆為了誰上學還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兩個人誰也不肯讓對方為自己犧牲。哥的理由是:我是哥,學習比弟差,理應下學,再說下學了也比弟弟有力氣,能幹活!龔暢的理由是:我是弟弟,要上學的話,花錢的時間比哥的時間長,身體也不太好,學習上常感覺到體力不支,堅持下去未必能得到正果!為了證明自己的這一點還引用了革命領袖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的名言。為此他還暗自得意:毛主席他老人家都這麽說了,我的理由還不充分麽!為了這件事,父親與母親幾個夜晚都沒有睡好覺,他們也覺得不讓孩子上學不行,前幾年他們一下供了三個孩子上學,再累再苦也沒有說過,大兒子龔翔雖然因為成績沒能上高中,可是也是個初中畢業,在村裏也算是個文化人!這兩個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也很爭氣,但是家中的日子因為前兩年做生意一下子欠了兩萬多塊錢的債,再也無法供兩個孩子上學了!再說隨年齡的不斷增長,兒子就要定親了。沒有辦法,他們隻得含淚做出了決定:讓老二退學!他們的理由除了龔飛所說的原因外,還有一點,那就是三兒長得醜,除了上學外,他實在沒有其他的出路!當然這個理由他們是不會對三兒說的。就這樣,三年前,龔飛退學了。龔飛退學後便跟著村裏人到附近的窯場裏幹活去了。過度的體力消耗使他顯得比實際的年齡要老得多,婚事也越來越難了。雖然是這樣,可是他還經常用自己留下不多的私房錢給弟弟買這樣那樣的生活和學習用品。龔暢腳上的這雙膠鞋便是他攢了一個月的錢給買的,他掙的錢絕大多數都交給了娘,娘把這些錢再攢起來以預備將來給他說親事下聘禮用。可是龔飛卻不這樣想,他覺得弟弟有出息就如同自己有出息了一樣,他交給娘的錢要待到弟弟將來上大學時用。

    龔暢看到腳上的這雙膠鞋想起了二哥,想起家中拮據的日子,他剛才的那種閑情雅趣立刻煙消雲散了。“唉——”他輕輕地歎了一口氣,加快了腳下的步伐。此時,悠揚的鍾聲從鎮上傳來,這是學校要上課的鈴聲了,聽到了鍾聲的龔暢“唉呀”一聲向鎮上跑去。再晚,要遲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抹不去的記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源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源客並收藏抹不去的記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