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侯四年十月初三,長平關魏軍駐地。


    此時天氣已開始變冷,這還是中原地區,若是在武安恐怕都能看的雪了。


    雖然冷得讓人很不舒服,但作為國君的魏無忌還是要早早起床,在長平大營的主帳內召開軍事會議。


    當魏無忌走進軍帳內,一眾將軍們都已在此等候,見到國君到來皆是大禮參拜。


    在外麵這些人是威風凜凜的將軍,但在魏無忌麵前他們隻能是忠心的臣子,君臣之禮絲毫不敢愉悅。


    這場軍事會議關乎重大,所以西關大營和長平大營的主要將領都出現。


    這其中,也包括久在秦地指揮作戰的王繡陳展,可見此次軍議的涵蓋麵廣。


    如今秦國主力被擊潰,兩郡之地接連失守,損失慘重,已經徹底喪失戰略主動,勉強能維持防禦而已。


    若非魏國之軍久戰疲敝,恐怕秦國連防禦都難維持,所以王繡二人可以放心離開前線。


    待魏無忌落座之後,他最關心的事情也是秦地戰事,立馬就讓王繡兩人來做匯報。


    根據他們兩人的說法,魏無忌詳細了解了秦地動向,也對他做下一步決策提供了參考。


    簡單來說,魏軍現在所占領的扶風北地兩郡,還處於秦人的極度敵視階段,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爆發大的叛亂。


    所以,在占領了這兩郡後,魏國便不能再對秦國發動戰爭,除非真正將扶風北地消化。


    聽完王繡等人的匯報,魏無忌心裏也鬆了口氣,隻是下方百姓的極度敵視而已,想來魏軍還是能夠穩住局麵的。


    在王繡二人聆聽訓示之際,魏無忌便笑道:“你們做得很好,寡人很是滿意!”


    聽了這話,王繡二人心裏也鬆了口氣,隻有得到國君的認可,他們的所做才是有意義的。


    見著二人一臉歡喜模樣,魏無忌則緊接著道:“聽著……”


    王繡二人連忙收起喜色,同時心裏也是暗自責怪自己,怎麽就得意忘形了!


    魏無忌便接著道:“秦地寡人便交給你們,三年之內不出事端,寡人必有重賞!”


    這話聽得王繡和陳展心底一沉,乃至於將方才心頭的喜悅都衝散了不少。


    雖然魏無忌話裏說的是秦地三年不亂便有重賞,但這話反過來的意思就是,三年之內秦地生變就有重罰。


    國君越是重視秦地之事,王繡二人便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


    看到王繡二人臉上的凝重,魏無忌便問道:“你們可有疑慮?”


    秦國雖然被魏國擊敗,但他畢竟是當世大國,所以給王繡二人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但這時候,恰恰也是考驗才能的時候到了,哪怕王繡和陳展亞曆山大,此時也隻能擲地有聲道:“臣等領命,並無疑慮!”


    秦地的事情就算安排完了,魏無忌便把目光轉到了身側掛起的地圖上,然後他指著上麵的鄭國道:“秦國人被咱們打趴下了,如今鄭國要跳出來,怎麽辦?”


    下麵將軍們麵麵相覷,隨後便見胡漢三站出來道:“君上,這還用說,當然是派大軍將鄭國滅掉便是!”


    魏國近些日子滅掉的國家便有三個,這讓胡漢三等人覺得滅國也不錯如此,所以他開口就是要滅掉鄭國。


    可稍稍多想一些的人便知道,鄭國這事兒沒那麽簡單,他背後的齊國才是大麻煩。


    齊國也是當世大國,且不像秦國和吳國那樣被重創過,所以對如今的魏國來說是很大威脅。


    眼下魏軍已顯疲敝,這時候齊國跳出來便是大威脅,因為製約魏國的還有糧草的壓力。


    如果僅僅是鄭國的話,滅掉他似乎也沒什麽大不了的,關鍵還得看齊國願意多大程度支持鄭國。


    大家都不說話,魏無忌指著前方的鄭昌道:“大將軍,你來說說!”


    而愣住原地的胡漢三,則在魏無忌目光的逼視下退了迴去。


    被點名的鄭昌有些措手不及,但多年沙場經曆讓他很快平靜下來,然後迅速整理思緒。


    在魏無忌注視的目光下,鄭昌徐徐道:“君上,臣以為鄭國之軍不足慮,關鍵還得看窺伺在旁的齊國,他們是否會直接出兵!”


    一切情況都往最壞估計,所以魏無忌便道:“若是齊國直接出兵,我方該如何?”


    鄭昌想了想後,便道:“君上,若是齊國出兵五萬以下,我軍便可無懼,若是超過此數,那便棘手了!”


    其實鄭昌這話是廢話,齊國若隻拿五萬軍隊來,對長平關和西關現有的十數萬大軍來說,肯定是構不成威脅的。


    於是魏無忌便直接道:“前方已經有了消息,齊國邊境已有八萬大軍集結!”


    對於田宇文的選擇,魏無忌真覺得自己有些看不懂!


    八萬齊軍說少不少,但說多也絕對不多,想要對魏國造成多大的傷害也是夠嗆。


    田宇文既然選擇要動手,那他就該拿出背水一戰的勇氣,而不是用這種不上不下的手段。


    魏無忌那裏知道,田宇文除了魏國這個大敵,還得防著國內的世族力量。


    齊國不似秦魏這般,能夠全部力量使勁到一處。


    可以說,齊國在田宇文接手後,國內的主要精力便集中到了內鬥上,導致齊國在這七八年間沒有大的建樹。


    交代了齊國的動作後,魏無忌便又對帳內諸將道:“我大魏一年內連續征戰,此時本該休養生息才是,但齊國人不打算讓咱們安心休息!”


    “所以寡人決定主動出擊,狠狠教訓齊人,還有那不識時務的鄭國人!”魏無忌恨聲道。


    主動出擊?當軍帳內的將軍們聽到這話後,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如今魏國國力疲敝,這個時候選擇放手才是最穩妥的,主動和齊國人開戰風險很大。


    所以,鄭昌此時便道:“君上,如今我國物資消耗巨大,怕是難以支撐大軍征戰,我軍既有大河天險,何須主動出擊?”


    鄭昌說這話的時候,帳內將軍們都替他捏了把冷汗,還沒有人敢質疑國君過。


    其實說這些話鄭昌心裏也是懸著的,若是給國君造成畏戰的印象就不好了。


    但作為此處軍階最高之人,這些勸諫的話也必須由他來說。


    鄭昌已經登上了大將軍的位置,但他卻不想僅止於此,柱國將軍的位置他也想一塊聚聚。


    想要走上更高的位置,便要體現更大的價值,無條件附和國君是體現不出自己價值的。


    聽到鄭昌的質疑,魏無忌並不感受到生氣,他打算和鄭昌辯個明白。


    於是魏無忌便道:“一味防守,齊國人便會不依不饒,那麽南部邊境幾年內都難安定,這不但對我國休養生息影響甚大,對秦地安穩也極為不利!”


    “所以,一定要出兵吧齊國人打疼了,他們才會老實收起爪子,我大魏才可高枕無憂!”魏無忌沉聲道。


    這話也可以看出,魏無忌給未來幾年魏國定下的基調便是修養,所以他才會一次性將威脅消除幹淨。


    聽了魏無忌的考量,鄭昌便沒什麽可說了,因為國君已經下定了決心。


    而此時,魏無忌則看著鄭昌道:“大將軍!”


    鄭昌此時則躬身道:“臣在!”


    魏無忌則道:“寡人有意讓你統領大軍,出戰齊國,你意下如何?”


    實際上,鄭昌是很想拒絕這個提議的,這一仗注定是不好打的。


    但鄭昌同時也知道,隻要自己這仗打勝了,對升任柱國則由很大助力。而拒絕的話,恐怕以後也別想再撈到仗打了。


    所以,鄭昌此時也隻能硬著頭皮道:“君上,臣願領兵出戰齊國!”


    魏無忌點了點頭,然後便對鄭昌道:“卿也勿憂,寡人將調派大軍六萬於你,擊敗齊國並非難如登天!”


    六萬大軍的話,鄭昌心裏也隻是安定了一些,這樣他至少可以熬到隆冬,那時仗也就打不下去了。


    實際上,雖然魏無忌說的是打疼齊國,但這不過是場麵話而已,他的打算也是熬到寒冬,到時候大戰自會平息。


    而聽到鄭昌主持對齊國的戰鬥,作為鄭昌副手的張慶山心裏便笑開了,這樣他就有機會統領西關大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魏武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花逐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花逐葉並收藏魏武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