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東胡人進逼,魏無忌選擇了率軍後撤,因為此時還不是決戰的時候。當然最關鍵的是,魏無忌不想和東胡人打。


    畢竟東胡人和匈奴之間的矛盾,那幾乎是無可調和的,所以魏無忌自然不會充當匈奴人削弱東胡的工具。


    魏無忌避退的事實,其實對東胡人來說也鬆了口氣,因為他們也不想和魏軍打。


    於是在這番默契之下,東胡人和魏軍便捉起迷藏,表麵上看起來他還是多積極的,這也讓梟汗和庫邑說不出些什麽來。


    …………


    長城之外無戰事,可長城之內的局麵則在東胡人離開後發生了大變化,因為武安大營和襄平大營的軍隊都到位了。


    足足兩萬滿編的精銳騎兵,在韓嘯淩的提議下合兵一處,與匈奴人展開了一場大戰。


    這次可不是陳萬雲的疲敝之師,而是各方麵都處於鼎盛的魏國大軍,倉促之下匈奴人隻調集了三個本部萬騎應對。


    結果可想而知,匈奴大敗……


    而魏軍的勝利和其選擇的時機也有很大關聯,此時東胡部嵇沄部和黑水部都往長城之外趕去,而原本作為對調的長城之外的匈奴本部萬騎,此時也還沒到位。


    最關鍵的是,在前不久匈奴還大敗魏軍,再加上燕山方麵已經開啟了和談,所以瞿與單於戰略判斷是魏軍已經不會發動大規模戰爭。


    但瞿與單於沒想到的一點是,此時燕山魏軍的實際掌控者已經不是陳萬雲,而是武安大營的韓嘯淩。


    這位能被魏侯看重,那自然也是有自己本事的,匈奴人把陳萬雲吃了個透,但卻對這位新對手一無所知。


    這一敗,匈奴本部的死傷其實並不大,但是他們的潰敗對整個戰局來說影響卻是巨大的。


    匈奴本部都潰敗了,那些還在圍困的燕山各城邑的附庸部族也就失去了底氣,於是紛紛跟隨撤離。


    戰局有時候就是這麽變幻莫測,你來我往玩的不亦樂乎,一著不慎便是滿盤皆輸。


    雖然現在匈奴還沒到滿盤皆輸的時候,可是這場潰敗之下魏軍也同時進發,嚴重壓縮了他們的戰略空間。


    直到長城之外的兩個本部萬騎馳援之後,匈奴才穩住了陣腳,兩軍之間開始對峙。


    但是韓嘯淩可不僅僅隻有兩萬人,上次嶺北大營出擊被擊敗後,剩下的兵卒以及陸陸續續歸來的潰敗,加起來如今也有三萬餘人可用。


    這些人在韓嘯淩的強烈要求之下,陳萬雲也無可奈何的同意了出兵,當然他也拒絕不了。


    自上次大敗之後,韓嘯淩便發現自己在逐漸失去對軍隊的控製,這所以韓嘯淩能來問他就足夠使他心滿意足了。


    五萬騎兵壓陣,匈奴人雖然有新的兩個本部萬騎加入戰局,可連番大戰下來也成了疲憊之師。


    甚至精銳騎兵到如今雖有八個萬騎,但兵力已經不足三萬,而且這裏麵還有兩個萬騎被魏無忌打垮了鬥誌,如今都還沒恢複過來。


    這也就罷了,而當瞿與單於收到消息,說長城外的東胡人遲遲不和魏軍決戰的時候,瞿與單於更是氣得想要罵娘。


    同時瞿與單於還收到消息,是梟汗和庫邑兩人傳來的消息,請求瞿與單於嚴令東胡盡快與長城之外的魏軍決戰。


    要知道,瞿與單於讓這兩個部族跟隨東胡人出去,目的便是要他們鉗製東胡人,可現在這兩個部族卻又把球踢了迴來。


    一時間,瞿與單於甚至想將梟汗和庫邑腦袋砍下來,這兩人如今怎麽和東胡人一個德行。


    可以說,瞿與單於這次真的感受到了危機,魏國人氣勢洶洶而來,長城之外還有一支戰力強橫的魏軍……


    而且還不止是瞿與單於感受到了危機,作為單於心腹的幾位萬騎長,更是已經透露出了想撤離的意思。


    大家來打魏國是來搶東西而不是送命的,現在戰爭打到這個地步,眾人已之前按捺住的迴撤之心,此時更是難以壓製。


    前幾天還與魏國人談判,現在局麵卻崩壞到如此地步,瞿與單於此時的心境比陳萬雲還要壞。


    但就算要退出長城,那也不是急匆匆離開的,那些搶來的東西瞿與單於是舍不得放棄的,全都要被他帶迴草原去。


    所以,瞿與單於再度傳令全軍,告訴大家再抵擋魏軍一段時間,至少要趕走北平關外的魏軍,讓各部牲畜和那些物資全部被撤走才是。


    這個理由卻是各部都要接受的,因為這就是他們所期望的,所以他們也隻能再讓自己在魏軍兵鋒前再堅持幾天。


    雖然不知道匈奴人是怎麽想的,但徐徐壓迫過來的魏軍卻沒了下一步動作,而是穩紮穩打起來。


    既然取得勝利,那麽韓嘯淩就不會犯和陳萬雲一樣的錯誤,反正現在隻要保持這種戰略壓迫,匈奴肯定不能撐到最後。


    匈奴人在長城之內的防線確實在收索,可是在長城之外便再度調集重兵,又調出了一個本部萬騎,監督東胡人向魏無忌決戰。


    這下可就不是鬧著玩的,杵庫也知道自己若是繼續吊兒郎當,那麽處境不妙的匈奴人可就真的難保不狗急跳牆了。


    可當杵庫和匈奴萬騎下了決心要和魏無忌鬥上一場的時候,卻發現魏無忌又向北撤退了百多裏,讓他們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但這種情況對匈奴來說卻不是很壞,魏無忌率軍撤退了,那至少證明北平關外的廣大地區現如今是安全的。


    所以,匈奴人的大撤退也就拉開了帷幕,先是牲畜被兩個另外的本部萬騎護送越過黑水河,然後便是那大批的物資被運送出北平關。


    這個時候那些附庸部族的作用便凸顯了出來,雖然他們打仗的水平一般般,但是運輸這夥計卻還是不在話下的。


    當然這也就造成了北平關內的匈奴力量進一步被削弱,魏軍的壓迫之勢也就更加強烈。


    而此時其他人能走,瞿與單於卻不能先走,沒有他坐鎮的北平關的話,那麽很有可能匈奴還會再有一大敗。


    麵對匈奴急劇撤出力量,韓嘯淩仍舊沒有大動作。此時可謂大局已定,他便無意再添意外。


    反正匈奴都會退走的,他還要保存手下軍隊實力,在匈奴敗退之後再度南下支援長平關前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魏武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花逐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花逐葉並收藏魏武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