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子義聞言道:
“禪師所言真令子義茅塞頓開,如此說來的確是我的欲望害了我,我因為自己的僥幸而引出後麵魚公公的怒火,我因為自己貪圖功名,沒能及時拉攏隆公公。正是因為我的欲望我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存天理,滅人欲,是正所謂克己複禮。子義明白了。“
禪師聞言搖頭笑了笑,他說道:
“衛侯,你還是沒明白。聖人可沒你想得那麽膚淺。“
蘭子義聞言皺眉,他道:
“是師傅說嗜欲深者天際淺,我說滅人欲,師傅為何又說我沒明白?“
禪師問道:
“衛侯為何要取滅欲?“
蘭子義道:
“當然是因為有欲望是件壞事。“
禪師道:
“為何有欲望就是壞事呢?“
蘭子義道:
“師傅自己都說了,欲望擋住了天機,我自然要戒除欲望。唯有戒除欲望我才能促生天機,唯有天機茂盛我才能縱橫馳騁,恢宏大誌。“
禪師笑道:
“衛侯為什麽要去恢宏大誌?難道一時僥幸是欲,恢宏大誌就不是欲?“
被禪師一語點中,蘭子義詫異之餘開始反思,一時之間竟忘了如何迴答禪師。
禪師則接著說道:
“衛侯妄圖滅欲本身就是一種欲望,以一種欲望除滅另一種欲望,衛侯以為可行嗎?其嗜欲之深者其天機也淺,乃是因為欲與天機本就是一體兩麵,此消彼長,欲益盛則智益淺,然而癡人妄圖以欲滅欲,豈不知這是欲上加欲,終究將陷入萬劫不複的嗜欲深淵當中,不得見於般若。次正所謂南轅北轍。“
蘭子義聽著禪師的話不住的慢慢點頭,他緩緩出了口氣,然後問道:
“若不滅欲,那我當如何助長天機?“
禪師道:
“如何助長我自然知道,但我知道終究是我知道,衛侯怎麽做才能知道終究需要衛侯自己努力。不過衛侯辛苦上山就是為了問我此事,我又豈能不說?既然如此,那我就試著為衛侯解說一番。”
蘭子義聞言轉過臉對禪師點點頭道:
“還請師父不吝賜教,子義洗耳恭聽。”
禪師聞言笑著波動琴弦,開口說道:
“欲望天機本就是一體兩麵,皆由心生,心染於外物而又執於外物便是欲,心觀於外物而又知外物便是天機。欲不可滅,隻因人之所以成為人便是因為有心,心不滅則欲不滅,心若滅則人同於草木。人如果與草木相同又如何能識得這世界?理解這世界?不能便無從談天機如何。”
蘭子義聞言問道:
“那我當如何不與草木相同?”
禪師答道:
“不語草木相同便是要觀之,識之,所謂助長天機無外乎如此。隻是觀何物?識何物?”
蘭子義答道:
“是要觀外物,識外物?”
禪師答道:
“那是自然。可是外物雖多誘惑亦多,如果不知何物可取,能取幾何,人便會陷入物中,這就是執,此時人便陷進了欲望之中。”
蘭子義道:
“這麽說來我應該摒除外物,隔絕紅塵。”
禪師笑道:
“衛侯還是沒有明白。且不說衛侯長著耳目口鼻,長著身體四肢,每時每刻都與外物相接,就連身體本身都算是心外之物,衛侯想要隔絕根本不可能。隻說衛侯想要隔絕外物這一點,難道不是又陷入了自己的欲望之中?“
蘭子義聞言醒悟,歎了口氣笑道:
“欲望真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禪師笑道:
“衛侯說得不錯,心生欲望,隻要衛侯還有一口氣,欲望便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想要斬滅欲望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蘭子義道:
“那我該怎麽辦呢?是不是說我無視他便好?“
禪師道:
“衛侯你看,你又陷入欲望中了,想要無視難道就不算一種想法欲望了?“
蘭子義道:
“那我沒生出來一個念頭就是生出一個欲望來,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禪師笑道:
“想要處理欲望其實不難,欲望要求衛侯做得也不多。“
蘭子義道:
“禪師不要再和我打啞謎了,有話請直說。“
禪師道:
“衛侯可還記得剛才發生的事情?那隻眼睛為何出現在窗外?“
蘭子義答道:
“那是因為我在窺探我自己。“
禪師問道:
“那衛侯又為何要窺探自己?“
蘭子義聞言想了想,然後驚訝的發現了關鍵點,他道:
“因為那個被我拒之門外的自己想要我接納我自己。“
禪師聞言點頭笑道:
“不錯,衛侯的欲望想要的僅僅隻是衛侯接納自己而已。心一動便生欲,心不可能不動,欲也不可能不生,衛侯的每一個念頭,每一個想法都可以被囊括入自己的欲望之中。正是因為衛侯的心生出了衛侯的欲,所以衛侯的欲就是衛侯自己的一部分。“
蘭子義道:
“我的一部分?“
禪師笑道:
“不錯,衛侯的一部分。真如同身體四肢,皮膚毛發是衛侯身體的一部分,衛侯的欲望念想,思維情緒也是自己心的一部分,他們由心而生,紛雜而成,最後綜括為衛侯所能感覺到,所能認識到的自己。身體上的自己可以通過其他身體部位來感知,心靈上的自己亦是通過心靈上的其他部分來感覺。
衛侯已經認識到自己需要接納自己,可需要接納的自己在哪裏?衛侯你明明知道隆、魚兩位公公折騰你的真實原因,可為何偏要說出一大隊的故事來敷衍,最後還不願說出事情?“
蘭子義歎了口氣道:
“因為害怕。“
禪師道:
“害怕什麽?“
蘭子義想了想,答道:
“害怕痛苦。“
禪師道:
“不錯,是痛苦,而且是心靈上的痛苦。隆、魚兩人折騰你的原因大部分是你自己造成的,如果你承認此事便是承認自己的過失,便是承認自己應該自作自受,便是要一人承擔起本次事件的全部責任。可是今次關於出征,關於德王的事情擔子太重,你一人擔不起來,這倒不是說衛侯你家底不夠厚實,無法善後此事,而是說衛侯你的心神已經到達了極限,你無法在心中容納自己對德王的嫉妒,對不公的憤恨,對朝廷的失望,對自己不被重用的失望,這些東西太重,你想要找個方向卸去這些重擔,於是你找到了自己身邊的人。
衛侯剛進門時邊說你家哥哥害你,你家先生害你,可他們真的害你了嗎?衛侯現在已經明白,那隻不過是你自己給自己找的一個借口,你隻是想要發泄自己心中的憤怒,想要找個人出來替你背黑鍋。你的哥哥,你的先生是最佳的發泄對象,不僅因為他們與此事有關,你有借口,還因為他們在你的怒火下不會反抗。
知道他們為什麽不反抗嗎?“
蘭子義本想搖頭說不知道,但是他想起了禪師所說的話,於是蘭子義打算試著接納一下自己,他思索許久,終於痛苦的說道:
“因為我的哥哥和我的先生是真正在乎我值得我信任的人。“
禪師聞言點頭笑道:
“衛侯悟性很高,這麽快便找到了敲門。衛侯已經開始直麵自己的內心,希望衛侯繼續保持下去。
衛侯請不必為此羞愧,欺軟怕硬乃是人性,衛侯能認識這一點,能夠承認這一點便已經超出常人許多,隻要衛侯加以觀察,加以思索便能夠從自己的本性當中反思出智慧與經驗。這便成就了天機。“
“禪師所言真令子義茅塞頓開,如此說來的確是我的欲望害了我,我因為自己的僥幸而引出後麵魚公公的怒火,我因為自己貪圖功名,沒能及時拉攏隆公公。正是因為我的欲望我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存天理,滅人欲,是正所謂克己複禮。子義明白了。“
禪師聞言搖頭笑了笑,他說道:
“衛侯,你還是沒明白。聖人可沒你想得那麽膚淺。“
蘭子義聞言皺眉,他道:
“是師傅說嗜欲深者天際淺,我說滅人欲,師傅為何又說我沒明白?“
禪師問道:
“衛侯為何要取滅欲?“
蘭子義道:
“當然是因為有欲望是件壞事。“
禪師道:
“為何有欲望就是壞事呢?“
蘭子義道:
“師傅自己都說了,欲望擋住了天機,我自然要戒除欲望。唯有戒除欲望我才能促生天機,唯有天機茂盛我才能縱橫馳騁,恢宏大誌。“
禪師笑道:
“衛侯為什麽要去恢宏大誌?難道一時僥幸是欲,恢宏大誌就不是欲?“
被禪師一語點中,蘭子義詫異之餘開始反思,一時之間竟忘了如何迴答禪師。
禪師則接著說道:
“衛侯妄圖滅欲本身就是一種欲望,以一種欲望除滅另一種欲望,衛侯以為可行嗎?其嗜欲之深者其天機也淺,乃是因為欲與天機本就是一體兩麵,此消彼長,欲益盛則智益淺,然而癡人妄圖以欲滅欲,豈不知這是欲上加欲,終究將陷入萬劫不複的嗜欲深淵當中,不得見於般若。次正所謂南轅北轍。“
蘭子義聽著禪師的話不住的慢慢點頭,他緩緩出了口氣,然後問道:
“若不滅欲,那我當如何助長天機?“
禪師道:
“如何助長我自然知道,但我知道終究是我知道,衛侯怎麽做才能知道終究需要衛侯自己努力。不過衛侯辛苦上山就是為了問我此事,我又豈能不說?既然如此,那我就試著為衛侯解說一番。”
蘭子義聞言轉過臉對禪師點點頭道:
“還請師父不吝賜教,子義洗耳恭聽。”
禪師聞言笑著波動琴弦,開口說道:
“欲望天機本就是一體兩麵,皆由心生,心染於外物而又執於外物便是欲,心觀於外物而又知外物便是天機。欲不可滅,隻因人之所以成為人便是因為有心,心不滅則欲不滅,心若滅則人同於草木。人如果與草木相同又如何能識得這世界?理解這世界?不能便無從談天機如何。”
蘭子義聞言問道:
“那我當如何不與草木相同?”
禪師答道:
“不語草木相同便是要觀之,識之,所謂助長天機無外乎如此。隻是觀何物?識何物?”
蘭子義答道:
“是要觀外物,識外物?”
禪師答道:
“那是自然。可是外物雖多誘惑亦多,如果不知何物可取,能取幾何,人便會陷入物中,這就是執,此時人便陷進了欲望之中。”
蘭子義道:
“這麽說來我應該摒除外物,隔絕紅塵。”
禪師笑道:
“衛侯還是沒有明白。且不說衛侯長著耳目口鼻,長著身體四肢,每時每刻都與外物相接,就連身體本身都算是心外之物,衛侯想要隔絕根本不可能。隻說衛侯想要隔絕外物這一點,難道不是又陷入了自己的欲望之中?“
蘭子義聞言醒悟,歎了口氣笑道:
“欲望真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禪師笑道:
“衛侯說得不錯,心生欲望,隻要衛侯還有一口氣,欲望便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想要斬滅欲望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蘭子義道:
“那我該怎麽辦呢?是不是說我無視他便好?“
禪師道:
“衛侯你看,你又陷入欲望中了,想要無視難道就不算一種想法欲望了?“
蘭子義道:
“那我沒生出來一個念頭就是生出一個欲望來,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禪師笑道:
“想要處理欲望其實不難,欲望要求衛侯做得也不多。“
蘭子義道:
“禪師不要再和我打啞謎了,有話請直說。“
禪師道:
“衛侯可還記得剛才發生的事情?那隻眼睛為何出現在窗外?“
蘭子義答道:
“那是因為我在窺探我自己。“
禪師問道:
“那衛侯又為何要窺探自己?“
蘭子義聞言想了想,然後驚訝的發現了關鍵點,他道:
“因為那個被我拒之門外的自己想要我接納我自己。“
禪師聞言點頭笑道:
“不錯,衛侯的欲望想要的僅僅隻是衛侯接納自己而已。心一動便生欲,心不可能不動,欲也不可能不生,衛侯的每一個念頭,每一個想法都可以被囊括入自己的欲望之中。正是因為衛侯的心生出了衛侯的欲,所以衛侯的欲就是衛侯自己的一部分。“
蘭子義道:
“我的一部分?“
禪師笑道:
“不錯,衛侯的一部分。真如同身體四肢,皮膚毛發是衛侯身體的一部分,衛侯的欲望念想,思維情緒也是自己心的一部分,他們由心而生,紛雜而成,最後綜括為衛侯所能感覺到,所能認識到的自己。身體上的自己可以通過其他身體部位來感知,心靈上的自己亦是通過心靈上的其他部分來感覺。
衛侯已經認識到自己需要接納自己,可需要接納的自己在哪裏?衛侯你明明知道隆、魚兩位公公折騰你的真實原因,可為何偏要說出一大隊的故事來敷衍,最後還不願說出事情?“
蘭子義歎了口氣道:
“因為害怕。“
禪師道:
“害怕什麽?“
蘭子義想了想,答道:
“害怕痛苦。“
禪師道:
“不錯,是痛苦,而且是心靈上的痛苦。隆、魚兩人折騰你的原因大部分是你自己造成的,如果你承認此事便是承認自己的過失,便是承認自己應該自作自受,便是要一人承擔起本次事件的全部責任。可是今次關於出征,關於德王的事情擔子太重,你一人擔不起來,這倒不是說衛侯你家底不夠厚實,無法善後此事,而是說衛侯你的心神已經到達了極限,你無法在心中容納自己對德王的嫉妒,對不公的憤恨,對朝廷的失望,對自己不被重用的失望,這些東西太重,你想要找個方向卸去這些重擔,於是你找到了自己身邊的人。
衛侯剛進門時邊說你家哥哥害你,你家先生害你,可他們真的害你了嗎?衛侯現在已經明白,那隻不過是你自己給自己找的一個借口,你隻是想要發泄自己心中的憤怒,想要找個人出來替你背黑鍋。你的哥哥,你的先生是最佳的發泄對象,不僅因為他們與此事有關,你有借口,還因為他們在你的怒火下不會反抗。
知道他們為什麽不反抗嗎?“
蘭子義本想搖頭說不知道,但是他想起了禪師所說的話,於是蘭子義打算試著接納一下自己,他思索許久,終於痛苦的說道:
“因為我的哥哥和我的先生是真正在乎我值得我信任的人。“
禪師聞言點頭笑道:
“衛侯悟性很高,這麽快便找到了敲門。衛侯已經開始直麵自己的內心,希望衛侯繼續保持下去。
衛侯請不必為此羞愧,欺軟怕硬乃是人性,衛侯能認識這一點,能夠承認這一點便已經超出常人許多,隻要衛侯加以觀察,加以思索便能夠從自己的本性當中反思出智慧與經驗。這便成就了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