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沐的五千兵馬直接把王桐的一千兵馬給圍了。
雖然剛才趙沐說取下孟三千首級的人賞錢賞官,但此時卻無一人離隊去追殺孟三千,因為這是趙沐的命令,哪怕之前的仍舊有效,可當趙沐決定圍殲這一千兵馬的時候,其他禁軍並不會質疑。
趙沐的命令,就是要做到令行即止。
王桐見此情形,很快意識到自己的情況很危險,不過在這個時候,他也多少有些佩服趙沐的治軍之嚴,至少他在蜀中三大叛軍之中,並沒有發現過這種情況。
趙沐的兵馬圍住王桐之後,左飛帶領的一千人也立馬趕了來。
王桐孤立無援,孟三千此時逃跑還來不及,那裏會想著來救他。
王桐的臉上露出悲壯之色,把大刀一橫,道:“兄弟們,隨我拚了。”
可是王桐這麽喊了一聲之後,卻並無多少人相應,禁軍都是大宋朝廷從各地選拔出來體格最好的人,而且經過很嚴格的訓練,絕非這些叛軍能比的。
若是人多的時候,這些叛軍還能不怯,可如今他們隻有朝廷兵馬的六分之一,他們那裏是別人的對手?
王桐見此,心知斷無勝理,為此仰天喊道:“孟大帥,我王桐來日再效忠於你。”
大喝完後,王桐騎馬向趙沐拚殺起來,而他後麵也隻不過跟了十幾名親信,項鐵牛見此,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道:“待我取他首級。”
項鐵牛說完便要出列,但趙沐卻似乎很欣賞王桐的忠心,道:“留那人性命。”
項鐵牛微微一愣,似乎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趙沐便又說了一句:“我要那人活。”
項鐵牛明白自己並沒有聽錯,為此撇了撇嘴,但還是飛身迎了上去,他一騎獨出,卻嚇得幾名叛軍頓時就停下了腳步,但那王桐卻是仍舊揮刀殺來。
王桐一刀砍來,項鐵牛一槍揮出擊在王桐的刀上,王桐覺得手臂發麻,刀突然就脫手飛出,而項鐵牛在打掉王桐的刀後,並沒有直接刺殺他,而是將長槍一橫把王桐給打下馬去。
接著,項鐵牛俯身伸手抄起王桐就折迴軍中。
項鐵牛三兩下擒拿王桐,嚇得那一千叛軍更不敢敵。
王桐被押到趙沐跟前,但神色卻並無一點懼色,趙沐笑了笑:“你倒是條硬漢子,說吧,你叫什麽名字?”
王桐撇了一眼趙沐,道:“我王桐既然已成你手下敗將,要殺要剮隨你便。”
趙沐笑了笑:“看你這般有骨氣,本皇子對你很是欣賞,給你一次機會,隻要你肯投降朝廷,我不僅不殺你,還給你個職位當當,如何?”
王桐此時已成階下囚,本已無活理,但凡惜命之人,見此機會定會動搖,但王桐卻仍舊不為之所動,道:“孟大帥待我恩重如山,我豈能出賣於他,你要殺要剮,隨便。”
見王桐這等倔脾氣,薛天道:“三皇子,此人武藝並不算好,不過比較忠心罷了,但他脾氣太倔,還是不要留他,殺了便是。”
薛天說完,高聶也道:“沒錯,我軍中人才濟濟,不差他一個,殺了算了。”
大家一致都要求殺了王桐,而王桐麵對這種情況也不懼怕,趙沐卻笑了笑,望著王桐道:“你說孟三千對你恩重如山,如何個恩重如山法呢?留你在最後送死嗎?”
王桐神色微微一動,道:“朝廷官員欺壓我等百姓,當年官府奪我田產,殺我親人,是那孟大帥收留了我,此等恩情,豈能不保,命我斷後,那是大帥看得起我。”
聽到王桐這話,趙沐搖搖頭:“朝廷官員之前的確做的有不對之處,不過本皇子來了之後已是殺了陸百,以後平定叛亂,也勢必讓百姓都過上好日子?你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被孟三千收留,但這又能說明什麽,不過是他孟三千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需要你們這樣的人來幫他壯大勢力罷了。”
王桐不語。
趙沐又道:“如今叛軍橫行,百姓的生活就真的好了嗎?隻有朝廷平定叛亂之後,再重新重視生產,百姓才能夠安居樂業,似你等這般,根本就不是盡忠,而是在助紂為虐。”
趙沐言罷,王桐神色微轉,趙沐見此,心知王桐已然心動,而王桐心動,說明他良心未泯,良心未泯的人就還有救,就還值得他趙沐收攏。
“王桐,本皇子是要四海昌平的,你可願歸降,與本皇子幹一番大業?”
趙沐言罷,項鐵牛道:“三皇子的本事大著呢,這對你小子來說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王桐看了一眼項鐵牛,對於這個輕易就製服自己的人,他並沒有恨,相反卻很敬佩,而像項鐵牛這樣的人都能歸附趙沐,他又有什麽資格不呢?
心念一動,王桐立馬跪下道:“罪人願意歸降三皇子,還請三皇子大發慈悲,也饒了我這些弟兄,我願勸他們歸降朝廷。”
趙沐將王桐扶起,道:“好。”
其實趙沐除了看重王桐的忠心外,再有就是想收攏這些叛軍,若是真的拚殺,他的人馬的確可以輕易滅掉這些人,但這樣一來自己的士兵也難免折損,這對他趙沐來說不劃算,既然如此,倒不如收降王桐,近而將這一千叛軍也收歸麾下。
其實在戰場上,士兵並沒有多強的立場,戰俘很多時候都會歸於勝利的一方,而隻要他們在歸降之後沒有收到壓迫和區別對待,一般都不會再生反叛。
王桐已經歸降,這一千兵馬自然也不成問題。
而就在王桐勸服那一千兵馬的時候,崇州城到成都府的路上,領兵前來的胡風已是得到孟三千潰敗的消息,這讓他很是吃驚,想到自己隻帶了三千騎兵,若是趕來與送死無疑,為此不再遲疑,立馬命令自己的隊伍調轉馬頭,向崇州城趕去。
他本來是真的想夾擊趙沐的,畢竟全洛沒有全局的觀念,他卻是有的,隻是時局如此,他也不得不先行迴崇州城,至於以後的情況,隻能再做打算了。
雖然剛才趙沐說取下孟三千首級的人賞錢賞官,但此時卻無一人離隊去追殺孟三千,因為這是趙沐的命令,哪怕之前的仍舊有效,可當趙沐決定圍殲這一千兵馬的時候,其他禁軍並不會質疑。
趙沐的命令,就是要做到令行即止。
王桐見此情形,很快意識到自己的情況很危險,不過在這個時候,他也多少有些佩服趙沐的治軍之嚴,至少他在蜀中三大叛軍之中,並沒有發現過這種情況。
趙沐的兵馬圍住王桐之後,左飛帶領的一千人也立馬趕了來。
王桐孤立無援,孟三千此時逃跑還來不及,那裏會想著來救他。
王桐的臉上露出悲壯之色,把大刀一橫,道:“兄弟們,隨我拚了。”
可是王桐這麽喊了一聲之後,卻並無多少人相應,禁軍都是大宋朝廷從各地選拔出來體格最好的人,而且經過很嚴格的訓練,絕非這些叛軍能比的。
若是人多的時候,這些叛軍還能不怯,可如今他們隻有朝廷兵馬的六分之一,他們那裏是別人的對手?
王桐見此,心知斷無勝理,為此仰天喊道:“孟大帥,我王桐來日再效忠於你。”
大喝完後,王桐騎馬向趙沐拚殺起來,而他後麵也隻不過跟了十幾名親信,項鐵牛見此,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道:“待我取他首級。”
項鐵牛說完便要出列,但趙沐卻似乎很欣賞王桐的忠心,道:“留那人性命。”
項鐵牛微微一愣,似乎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趙沐便又說了一句:“我要那人活。”
項鐵牛明白自己並沒有聽錯,為此撇了撇嘴,但還是飛身迎了上去,他一騎獨出,卻嚇得幾名叛軍頓時就停下了腳步,但那王桐卻是仍舊揮刀殺來。
王桐一刀砍來,項鐵牛一槍揮出擊在王桐的刀上,王桐覺得手臂發麻,刀突然就脫手飛出,而項鐵牛在打掉王桐的刀後,並沒有直接刺殺他,而是將長槍一橫把王桐給打下馬去。
接著,項鐵牛俯身伸手抄起王桐就折迴軍中。
項鐵牛三兩下擒拿王桐,嚇得那一千叛軍更不敢敵。
王桐被押到趙沐跟前,但神色卻並無一點懼色,趙沐笑了笑:“你倒是條硬漢子,說吧,你叫什麽名字?”
王桐撇了一眼趙沐,道:“我王桐既然已成你手下敗將,要殺要剮隨你便。”
趙沐笑了笑:“看你這般有骨氣,本皇子對你很是欣賞,給你一次機會,隻要你肯投降朝廷,我不僅不殺你,還給你個職位當當,如何?”
王桐此時已成階下囚,本已無活理,但凡惜命之人,見此機會定會動搖,但王桐卻仍舊不為之所動,道:“孟大帥待我恩重如山,我豈能出賣於他,你要殺要剮,隨便。”
見王桐這等倔脾氣,薛天道:“三皇子,此人武藝並不算好,不過比較忠心罷了,但他脾氣太倔,還是不要留他,殺了便是。”
薛天說完,高聶也道:“沒錯,我軍中人才濟濟,不差他一個,殺了算了。”
大家一致都要求殺了王桐,而王桐麵對這種情況也不懼怕,趙沐卻笑了笑,望著王桐道:“你說孟三千對你恩重如山,如何個恩重如山法呢?留你在最後送死嗎?”
王桐神色微微一動,道:“朝廷官員欺壓我等百姓,當年官府奪我田產,殺我親人,是那孟大帥收留了我,此等恩情,豈能不保,命我斷後,那是大帥看得起我。”
聽到王桐這話,趙沐搖搖頭:“朝廷官員之前的確做的有不對之處,不過本皇子來了之後已是殺了陸百,以後平定叛亂,也勢必讓百姓都過上好日子?你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被孟三千收留,但這又能說明什麽,不過是他孟三千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需要你們這樣的人來幫他壯大勢力罷了。”
王桐不語。
趙沐又道:“如今叛軍橫行,百姓的生活就真的好了嗎?隻有朝廷平定叛亂之後,再重新重視生產,百姓才能夠安居樂業,似你等這般,根本就不是盡忠,而是在助紂為虐。”
趙沐言罷,王桐神色微轉,趙沐見此,心知王桐已然心動,而王桐心動,說明他良心未泯,良心未泯的人就還有救,就還值得他趙沐收攏。
“王桐,本皇子是要四海昌平的,你可願歸降,與本皇子幹一番大業?”
趙沐言罷,項鐵牛道:“三皇子的本事大著呢,這對你小子來說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王桐看了一眼項鐵牛,對於這個輕易就製服自己的人,他並沒有恨,相反卻很敬佩,而像項鐵牛這樣的人都能歸附趙沐,他又有什麽資格不呢?
心念一動,王桐立馬跪下道:“罪人願意歸降三皇子,還請三皇子大發慈悲,也饒了我這些弟兄,我願勸他們歸降朝廷。”
趙沐將王桐扶起,道:“好。”
其實趙沐除了看重王桐的忠心外,再有就是想收攏這些叛軍,若是真的拚殺,他的人馬的確可以輕易滅掉這些人,但這樣一來自己的士兵也難免折損,這對他趙沐來說不劃算,既然如此,倒不如收降王桐,近而將這一千叛軍也收歸麾下。
其實在戰場上,士兵並沒有多強的立場,戰俘很多時候都會歸於勝利的一方,而隻要他們在歸降之後沒有收到壓迫和區別對待,一般都不會再生反叛。
王桐已經歸降,這一千兵馬自然也不成問題。
而就在王桐勸服那一千兵馬的時候,崇州城到成都府的路上,領兵前來的胡風已是得到孟三千潰敗的消息,這讓他很是吃驚,想到自己隻帶了三千騎兵,若是趕來與送死無疑,為此不再遲疑,立馬命令自己的隊伍調轉馬頭,向崇州城趕去。
他本來是真的想夾擊趙沐的,畢竟全洛沒有全局的觀念,他卻是有的,隻是時局如此,他也不得不先行迴崇州城,至於以後的情況,隻能再做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