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可見翠綠。


    魏國公府,吳蒙的庭院。


    吳蒙淺淺飲了一杯酒,而後向旁邊的魏國公趙淵道:“公子,趙沐可是解決了戶部給百官發放俸祿的事情?”


    魏國公趙淵點點頭,而後將今天早朝的事情跟吳蒙說了一遍,這樣說完之後,他對吳蒙道:“先生可有料到趙沐會這樣做?”


    吳蒙搖了搖頭,但神色卻是如常。


    “解決這件事情的辦法有很多,但我沒有想到趙沐選了這麽一個我絕對沒有想到的辦法,妙極,妙極啊。”


    吳蒙稱讚起來,倒也是冷靜異常的,好像覺得對方雖然厲害,但自己與他比也差不了多少。


    魏國公趙淵見此,心中暗笑,但也並沒有指責吳蒙什麽,隻問道:“如今趙沐解決了戶部的難題,隻怕對我們來說是不利的,先生有什麽辦法嗎?”


    趙淵雖然覺得吳蒙有本事,但對他並不完全信任,也不是特別喜歡,之所以問他,也隻是想看看吳蒙有沒有什麽辦法來讓趙沐受挫罷了。


    畢竟他現在想不出其他辦法,如果吳蒙可以,他倒不介意利用一下。


    吳蒙沉思片刻,而後說道:“此時戶部難題已解,想從這方麵為難趙沐已是不能,所以想對付趙沐隻能等機會了,不過在屬下看來,如果趙沐沒有威脅到公子的利益,公子倒也不必與他不死不休,如今公子有龐太師幫襯,在朝中的勢力是最大的,若與趙沐對敵太過厲害,反而有損公子勢力,結果卻讓趙治從中得利,如今趙治的勢力居中,而他能夠掌控的勢力會越來越少,他若吃不下公子的勢力,就隻能去找趙沐晦氣,我們何不坐看好戲?”


    魏國公趙淵不是一個喜歡坐等的人,他覺得如果可以,就一下子滅掉自己的對手,但吳蒙的話聽起來又似乎有些道理。


    “不對趙沐動手?”


    吳蒙搖搖頭:“不是不動手,而是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不動手,如果趙沐威脅到了公子的勢力,再動手不遲。”


    魏國公趙淵沉思片刻,而後笑著舉杯道:“就聽先生的。”


    --------------------------------------


    時間過的很快,天氣越來越熱,離小麥收獲的季節更近了。


    在這個時候,整個朝廷最忙的就是司農寺了。


    司農寺負責一些皇家園林牧場的打理,以及指導百姓播種收獲,每當到這個時候,司農寺的官員就需要到基層指導百姓該如何收獲糧食。


    當然,司農寺的這些官員多半也是科舉考上來的,對如何播種不一定有那些老農的經驗豐富,所以他們所謂的下基層更多的不過是走個過場。


    而對於那些百姓來說,誰也不曾把他們當迴事,他們之中有的是經驗豐富之人,那裏需要這些隻會舞文弄墨的人的指導?


    司農寺很忙是假象,但這個假象卻又是他們所必須做的,好在如今大宋繁榮,也未曾發生過太大的天災人禍,所以一直不曾出過事情。


    對於下基層指導的事情,他們能蒙混就蒙混了。


    不過在這個時候,有件事情卻是他們蒙混不過去的,那便是他們需要根據農作物成熟的時間向三司提交一個日期,一個適合三司派人去向百姓收稅的日期。


    三司負責田賦的事情,但三司隻管錢財,不管這些百姓何時豐收,何時能夠把糧食打出來曬幹,而這件事情就交給了司農寺。


    若是司農寺給出的時間太早亦或者太遲,都算失職,太早朝廷無法快速收完田賦,難免耽誤三司的時間,太晚則有可能造成一些人的偷稅漏稅,而且朝廷若是急需用錢,太晚就會耽誤很多時間。


    但就在司農寺對何時收稅進行評估的時候,朝廷卻突然下發了一道命令,一道將今年田賦之事交給戶部的命令,田賦之事交給戶部,那司農寺估算的時間自然也隻能提交戶部。


    司農寺卿名叫周穀農,今年已經五十多歲,在司農寺任職多年,是司農寺中少有的幾個對農事比較了解的人,他得到朝廷頒布的這個命令之後,有些不敢相信。


    田賦之事一直都是交給三司的,怎麽突然就交給戶部了,這命令是否真實?


    因為經常跟三司打交道的緣故,周穀農與三司使文彥博頗有些交情,為此他連忙去了一趟三司。


    周穀農的身材偏胖,為此急匆匆來到三司的時候渾身已經濕透,而他剛進三司,就發現三司的情況有些不對,三司的官員臉色很不對,就好像很多人都欠他們錢似的。


    而因為這個,他們對於周穀農的到來並沒有怎麽搭理,周穀農用衣袖抹了一下額頭的汗水,接著攔住一人道:“不知文大人可在?”


    那人認得周穀農,態度還算可以,道:“周大人,文大人進宮去了。”


    周穀農聽聞此言,又道:“朝廷已命將田賦之事交由戶部,可真?”


    “確有此令,但成與不成還兩說呢,文大人進宮就為此事,周大人且等消息吧。”


    周穀農雖說隻在不起眼的司農寺任職,但他好歹在官場廝混多年,很清楚此時自己的態度有可能決定自己的前程。


    此時朝廷的命令雖已下達,可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同,他若是去了戶部,可後來文彥博又勸動了聖上,那他去戶部可就是得罪了文彥博的。


    所以他在得知文彥博進宮的事情後,心中已是多少暗中慶幸自己沒有急著去戶部而是先來了一趟三司。


    而就在周穀農這般暗自慶幸的時候,皇宮之中卻又是另外一番情況。


    這個命令是趙禎突然下發的,並沒有跟朝中的三位宰相商量,而根據大宋祖製,皇上的命令能想要真的生效,必須由朝中三位宰相中的兩位認可方行,不然就算是皇上的命令也不能執行。


    趙禎貿然將田賦之事交給戶部,三位宰相龐吉、文彥博和劉沆三人得知之後,已是急匆匆的來到了皇宮,看他們的架勢,大有質問之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掌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晚來魚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晚來魚詞並收藏權掌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