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公府。
刑部的事情已經傳到了趙治的耳朵裏,他聽得紅紅已經把所有罪名都攬了下來,這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而這個時候,白公盛卻凝著雙眉,道:“公子,如今雖說紅紅已經把所有事情都頂了下來,但事情還不算結束,萬一紅紅翻供了呢?”
“這……不太可能吧,她的母親和弟弟還在我們手裏。”
白公盛搖搖頭:“此案定後,那紅紅也要在大牢裏呆上幾個月才會被處斬,在這幾個月裏,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我們冒不得這個險,再者,刑訊逼供的手段很多,如果有人想對公子不利進而對紅紅進行逼供的話,她忍不住吐口怎麽辦,如果她被人的花言巧語給騙了怎麽辦,反正情況太多了。”
趙治心中微微一驚,道:“那白先生的意思是?”
“隻有死人才不會出賣公子。”
“可紅紅剛招供就死,會不會引起人的懷疑?”
“無妨,到那個時候死無對證,就算有人懷疑也沒有用,而且我們可以讓紅紅當成畏罪自殺嘛,亦或者是給阿林殉情都可以。”
趙沐聽完點點頭:“好,那這事讓陳瓊去辦吧,一杯毒酒就解決了。”
白公盛搖搖頭:“不行,若是毒酒嫌疑就大了,還是要她咬舌自盡吧。”
聽到咬舌自盡這幾個字,趙沐渾身打了個哆嗦,而後才點點頭:“好,就按照先生說的去辦。”
夜色漸深,刑部大牢內,紅紅有些茫然的望著四周,許久之後眉心突然緊了一下,接著一口鮮血就從她的嘴角溢了出來。
監牢外好像起風了,紅紅望著遠方,突然笑了一笑,她這一輩子都為了自己的家人而活,從來沒有什麽人體諒過她,她突然想起前些天京城中傳的沸沸揚揚的香君傳來,在她人生的最後一刻,她突然很希望有一個像羅白乃那樣的男人來愛護她。
--------------------------------------
早朝的時候汴京城下起淅瀝瀝的小雨來。
一陣風吹進大殿,使得每個人都覺得很舒服。
趙禎與群臣商議完一些事情之後,站在殿外的周東這才被叫進大殿內。
周東進得大殿,將昨天趙禎命他調查的案子詳細說了一遍。
“聖上,命案已經調查清楚,那孫阿大係中毒而亡,而那紅紅也已招供,她與阿林相愛,可那阿林卻被孫阿大掌握秘密幾番勒索,這才想出了殺人之計……”
周東把案情說了一遍後,又在最後做了補充:“昨天夜裏,紅紅已畏罪自殺,死前留有血書,言其自知罪孽深重,不僅害了無辜,還使得自己的愛人因此而亡……”
周東的話在大殿上迴響,趙禎想到阿林當初自盡摸樣,覺得這阿林可能是不想連累紅紅才自盡的,而如今紅紅為其殉情,倒也說得通。
所以當周東說完之後,趙禎並沒有覺得這件案子那裏有什麽疑問,點點頭後,便道:“既然案子已經調查清楚,那就把秦郡公的屬下給放了吧,這次就屬他最吃虧了,明明與他沒有一點子的事情,反倒讓他因此惹了一身麻煩。”
趙禎這麽說著,自然無人敢不從,可就在趙禎說完之後,禦史台的一名官員突然站了出來:“聖上,如今案子已經調查清楚,臣要彈劾刑部尚書陳瓊,他身為刑部尚書,遇案不查,卻信口開河,如有這樣的人呆在刑部,我大宋不知會有多少冤假錯案呢。”
這名禦史台的官員站出來這麽一彈劾,立馬有其他人紛紛站出來跟著附和,說那陳瓊辦案無能,刑部留著這樣的人,有害無利。
這些人這麽一嚷嚷,陳瓊頓時心頭一沉,想要反駁,可這些人說的基本上都是事實,他又實在找不出反駁的借口。
而且趙治的人此時也沒有一個敢站出來替他出頭,因為這件案子雖說解決了,可要繼續深究的話,也不是就不能找出一些疑點來,如今他們要是替陳瓊出頭,萬一趙淵的人對案子不肯罷休,那豈不是又把趙治給牽扯進來了?
陳瓊孤立無援,他以為案子了結了就算了,何時料到這些人竟然會想要把他拉下馬,如今他們想陷害趙沐不成,反倒把自己給栽進去了。
“聖上,臣知錯,隻是就因為這個治臣的罪,是不是有些說不過去?”
朝中無能的官員很多,若因為這個就知罪的確有些說不過去,隻是如今有人替了出來,趙治卻不能視而不見。
“朝廷拿出那麽多俸祿養著你們,不是讓你們什麽都不做的,你既然這般無能,在刑部也呆不下去了,責令吏部看看那個州縣有空缺,你去吧。”
“聖上……”被外放對這些京官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因為這就等於以後升遷的機會不大了,對於陳瓊這樣的人來說,比殺了他還難受。
可陳瓊剛喊了這麽一句,立馬就有人站出來道:“聖上英明,陳瓊離職刑部,刑部尚書空缺,周東周大人在一天之內破案,足見其能力是有的,臣請聖上責令嘉獎。”
一天破案,的確效率很高,趙禎點點頭:“既然如此,那就讓周愛卿頂陳瓊的缺吧。”
趙禎話罷,周東連忙高唿謝主隆恩,而旁邊趙淵的人,也皆是心滿意足,這一切都被包拯看在眼裏,使得他心中多有不忿,為此就在這些人高興的時候,包拯突然站出來道:“聖上,臣聞此案好像還有唐探協助,如今周大人升任刑部尚書,這刑部侍郎就空缺了,既然聖上賞了周大人,何不把唐探也給賞了?”
包拯這麽一開口,朝中不少人都忍不住凝了凝眉,因為包拯跟趙沐合作的原因,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包拯已經是趙沐的人了,如今包拯替唐探求官,那是不是說他在幫趙沐拉攏唐探呢?
可這些人就算不喜,麵對包拯的話卻無人能提出反駁的意見來,因為此案的確是唐探協助的,如今賞了周東而不賞唐探,的確不妥。
“準包愛卿所奏。”
刑部的事情已經傳到了趙治的耳朵裏,他聽得紅紅已經把所有罪名都攬了下來,這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而這個時候,白公盛卻凝著雙眉,道:“公子,如今雖說紅紅已經把所有事情都頂了下來,但事情還不算結束,萬一紅紅翻供了呢?”
“這……不太可能吧,她的母親和弟弟還在我們手裏。”
白公盛搖搖頭:“此案定後,那紅紅也要在大牢裏呆上幾個月才會被處斬,在這幾個月裏,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我們冒不得這個險,再者,刑訊逼供的手段很多,如果有人想對公子不利進而對紅紅進行逼供的話,她忍不住吐口怎麽辦,如果她被人的花言巧語給騙了怎麽辦,反正情況太多了。”
趙治心中微微一驚,道:“那白先生的意思是?”
“隻有死人才不會出賣公子。”
“可紅紅剛招供就死,會不會引起人的懷疑?”
“無妨,到那個時候死無對證,就算有人懷疑也沒有用,而且我們可以讓紅紅當成畏罪自殺嘛,亦或者是給阿林殉情都可以。”
趙沐聽完點點頭:“好,那這事讓陳瓊去辦吧,一杯毒酒就解決了。”
白公盛搖搖頭:“不行,若是毒酒嫌疑就大了,還是要她咬舌自盡吧。”
聽到咬舌自盡這幾個字,趙沐渾身打了個哆嗦,而後才點點頭:“好,就按照先生說的去辦。”
夜色漸深,刑部大牢內,紅紅有些茫然的望著四周,許久之後眉心突然緊了一下,接著一口鮮血就從她的嘴角溢了出來。
監牢外好像起風了,紅紅望著遠方,突然笑了一笑,她這一輩子都為了自己的家人而活,從來沒有什麽人體諒過她,她突然想起前些天京城中傳的沸沸揚揚的香君傳來,在她人生的最後一刻,她突然很希望有一個像羅白乃那樣的男人來愛護她。
--------------------------------------
早朝的時候汴京城下起淅瀝瀝的小雨來。
一陣風吹進大殿,使得每個人都覺得很舒服。
趙禎與群臣商議完一些事情之後,站在殿外的周東這才被叫進大殿內。
周東進得大殿,將昨天趙禎命他調查的案子詳細說了一遍。
“聖上,命案已經調查清楚,那孫阿大係中毒而亡,而那紅紅也已招供,她與阿林相愛,可那阿林卻被孫阿大掌握秘密幾番勒索,這才想出了殺人之計……”
周東把案情說了一遍後,又在最後做了補充:“昨天夜裏,紅紅已畏罪自殺,死前留有血書,言其自知罪孽深重,不僅害了無辜,還使得自己的愛人因此而亡……”
周東的話在大殿上迴響,趙禎想到阿林當初自盡摸樣,覺得這阿林可能是不想連累紅紅才自盡的,而如今紅紅為其殉情,倒也說得通。
所以當周東說完之後,趙禎並沒有覺得這件案子那裏有什麽疑問,點點頭後,便道:“既然案子已經調查清楚,那就把秦郡公的屬下給放了吧,這次就屬他最吃虧了,明明與他沒有一點子的事情,反倒讓他因此惹了一身麻煩。”
趙禎這麽說著,自然無人敢不從,可就在趙禎說完之後,禦史台的一名官員突然站了出來:“聖上,如今案子已經調查清楚,臣要彈劾刑部尚書陳瓊,他身為刑部尚書,遇案不查,卻信口開河,如有這樣的人呆在刑部,我大宋不知會有多少冤假錯案呢。”
這名禦史台的官員站出來這麽一彈劾,立馬有其他人紛紛站出來跟著附和,說那陳瓊辦案無能,刑部留著這樣的人,有害無利。
這些人這麽一嚷嚷,陳瓊頓時心頭一沉,想要反駁,可這些人說的基本上都是事實,他又實在找不出反駁的借口。
而且趙治的人此時也沒有一個敢站出來替他出頭,因為這件案子雖說解決了,可要繼續深究的話,也不是就不能找出一些疑點來,如今他們要是替陳瓊出頭,萬一趙淵的人對案子不肯罷休,那豈不是又把趙治給牽扯進來了?
陳瓊孤立無援,他以為案子了結了就算了,何時料到這些人竟然會想要把他拉下馬,如今他們想陷害趙沐不成,反倒把自己給栽進去了。
“聖上,臣知錯,隻是就因為這個治臣的罪,是不是有些說不過去?”
朝中無能的官員很多,若因為這個就知罪的確有些說不過去,隻是如今有人替了出來,趙治卻不能視而不見。
“朝廷拿出那麽多俸祿養著你們,不是讓你們什麽都不做的,你既然這般無能,在刑部也呆不下去了,責令吏部看看那個州縣有空缺,你去吧。”
“聖上……”被外放對這些京官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因為這就等於以後升遷的機會不大了,對於陳瓊這樣的人來說,比殺了他還難受。
可陳瓊剛喊了這麽一句,立馬就有人站出來道:“聖上英明,陳瓊離職刑部,刑部尚書空缺,周東周大人在一天之內破案,足見其能力是有的,臣請聖上責令嘉獎。”
一天破案,的確效率很高,趙禎點點頭:“既然如此,那就讓周愛卿頂陳瓊的缺吧。”
趙禎話罷,周東連忙高唿謝主隆恩,而旁邊趙淵的人,也皆是心滿意足,這一切都被包拯看在眼裏,使得他心中多有不忿,為此就在這些人高興的時候,包拯突然站出來道:“聖上,臣聞此案好像還有唐探協助,如今周大人升任刑部尚書,這刑部侍郎就空缺了,既然聖上賞了周大人,何不把唐探也給賞了?”
包拯這麽一開口,朝中不少人都忍不住凝了凝眉,因為包拯跟趙沐合作的原因,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包拯已經是趙沐的人了,如今包拯替唐探求官,那是不是說他在幫趙沐拉攏唐探呢?
可這些人就算不喜,麵對包拯的話卻無人能提出反駁的意見來,因為此案的確是唐探協助的,如今賞了周東而不賞唐探,的確不妥。
“準包愛卿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