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轟鳴,一大十二小,一共十三艘氣墊船在艾伯特湖邊一字排開,氣流托起船身之後,艦隊立刻開上湖麵,排成一行向東北方向疾馳而去。
船隊中的十二艘船屬於美軍,船上除了美國大兵之外,還有從裝甲車上拆下來的次聲波炮,美軍準備用這玩意驅散飛蟻,以免艦隊被飛蟻襲擊。
幸虧美軍的裝甲車采用模塊化設計,次聲波炮的拆裝都非常簡單。
而那艘最大的氣墊船屬於中方,說它是氣墊船並不準確,準確地說,它是一艘“氣墊刺蝟”!
這個外號是美國大兵們起的,因為這艘船組裝好之後,船身上下到處都是一米多長的金屬利刺,這些細長的尖刺是為了對付巨蟻設計的,刺與刺間的距離非常巧妙,如果一隻巨蟻往船上撲,它唯一的下場就是被尖刺頂住,除非尖刺折斷,否則巨蟻絕對碰不到船身。
而且金屬刺不僅護住船身,連風扇外殼上也遍布金屬刺,將脆弱的風扇牢牢地保護起來,哪怕飛蟻玩自殺進攻也碰不到風扇,最大限度保證安全性。
葉涵對這艘氣墊船很滿意,還特意跟高凱通了一次話,死不要臉地把高凱狠狠誇了一通。
更讓葉涵驚喜的還是船上那台主動聲呐,別看這玩意體積不大,作用著實不小,一打開就能在水下形成二百多分貝的聲波,水底下那些巨蟲壓根兒就不敢靠近。
船上的人不光能用聲呐驅趕水下的巨蟲,還能通過迴聲確定巨蟲位置,戰士們需要做的,就是隔幾秒鍾釋放一次聲波。
水上有次聲波,水下有聲呐,船隊不說武裝到牙齒也差不到哪兒去。
船隊出發之後,戰士們終於鬆了口氣,葉涵把戰士們分成三個班次輪流開船放哨,保證戰士們有充足的休息時間。
船隊剛出發的時候,附近的飛蟻寥寥無幾,但是行駛一段距離之後,空中的飛蟻開始慢慢聚集,漸漸形成大片蟲雲,惱人的嗡嗡聲鋪天蓋地不絕於耳。
好在有次聲波炮。
至於水下,葉涵一直沒發現巨蟲敢靠近船隊。
就這樣,船隊順利北上,而且氣墊船的速度很快,還不到一個小時,船隊就抵達艾伯特湖北端,順利駛入白尼羅河。
或許是因為河水比較淺,船隊駛入白尼羅河後,聲呐就再也沒發現過巨蟲,不過葉涵覺得水裏沒有巨蟲的可能性很小,鬧不好是蟲子都伏在河底,所以聲呐才沒有發現。
為確保安全,葉涵命令聲呐保持原樣,哪怕沒有任何發現也不能停機。
河麵不比開闊的湖麵,兩岸之間的距離並不是很遠,以葉涵的視力,可以很輕鬆地看清岸上的情況。
觀察發現,岸上的叢林裏隱藏著大量巨蟻,它們甚至在岸上追著船隊跑,一些倒黴的巨蟻甚至在追逐的過程中掉進河裏。
盡管落水的巨蟻極力掙紮,但是它們壓根兒就沒有遊泳的基因,沒多一會兒就徹底淹死,以至於船隊附近的河麵上蟻屍不斷。
反正也下不了水,愛追就讓他們追去吧。
河岸兩側不隻有巨蟻,隔不了多長時間就能遇上一座掩藏在茂密植被中的村莊,連續數年的風吹雨打,已經把這些叢林深處的村莊摧毀,許多村莊徹底消失不見,隻有一部分還能看到一點輪廓,偶爾還能在岸邊看到殘破的白骨。
無論是誰,看到這一幕的心情都不由自主地沉重幾分。
氣墊船的時速超過一百公裏,中午時分,葉涵忽然看到前麵出現一座城市。
他立刻站了起來,啟動裝甲的望遠功能,把城市拉到他的眼前。
那是一座典型的非洲,城中的建築簡單低矮稀疏,反倒是植被茂密得不你話,城中的諸多建築在植被中冒出頭來,頑強地訴說著這裏曾經的過往。
湮沒在蟲災中的城市遠不止這一處,許多戰士連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
但是美軍的船居然開始減速,這個意外的情況馬上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一些戰士甚至本能地握住了步槍。
船隊緩速前進一段距離,直到這個時候葉涵才知道,速度慢下來的原因是前麵的河麵上有一座殘破的橋,橋上聚集了很多探頭探腦的巨蟻。
這還真是個新情況。
船隊不僅沒靠近那座橋,反而兜了個圈子離遠了一些,葉涵看到這一幕隱約意識到了什麽,果然不出所料,沒多一會兒,幾道亮線從天而降,那座橫跨兩岸的破橋被亮線擊中後轟然垮塌,數以百計的巨蟻落入河水,水中頓時一片混亂。
葉涵注意到,還有幾道亮線落到前方不遠處,不光傳來了隱約的爆炸聲,還冒起了滾滾濃煙,不知道擊中了什麽地方。
船隊立刻前進,美軍的氣墊船一邊前進一邊開火,船上的大口徑機槍把航線兩側的巨蟻一一擊斃在水下。
船隊沒開出多遠就是一個接近九十度的轉彎,直到船隊越過那道彎,葉涵才看到前麵赫然也是一座大橋,而且是那種建築標準很高的公路橋。
不過現在這座橋已經斷成兩截,水麵上同樣漂浮著大批巨蟻,一些落水的巨蟻幸運地抓住橋墩,甩脫了淹死的悲慘命運。
美軍馬上加強了次聲波炮的功率,斷橋上的大群巨蟻登時一哄而散,爬上橋墩的巨蟻好像觸電一樣重新落水,船隊不管不顧地迅速通過。
船隊在後麵的行程中也遇上了幾次城市,但是城市規模都要小得多,橫跨河麵的大橋再也沒碰上過,倒是碼頭看到了好幾次。
除了下午的暴雨,一路上還算順利,傍晚時分,連續航行九個小時的船隊已經駛出一千多公裏,抵達南蘇丹北部地區,即將進入蘇丹境內。
空投補充了一次燃料之後,船隊連夜北上,半點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連夜出發是美國人的決定,但也得到了葉涵和所有聯軍戰士的一致支持!
沒人喜歡在外星人控製的地盤上過夜,越是靜止越有可能遇上危險,快速前進反而更安全。
船隊中的十二艘船屬於美軍,船上除了美國大兵之外,還有從裝甲車上拆下來的次聲波炮,美軍準備用這玩意驅散飛蟻,以免艦隊被飛蟻襲擊。
幸虧美軍的裝甲車采用模塊化設計,次聲波炮的拆裝都非常簡單。
而那艘最大的氣墊船屬於中方,說它是氣墊船並不準確,準確地說,它是一艘“氣墊刺蝟”!
這個外號是美國大兵們起的,因為這艘船組裝好之後,船身上下到處都是一米多長的金屬利刺,這些細長的尖刺是為了對付巨蟻設計的,刺與刺間的距離非常巧妙,如果一隻巨蟻往船上撲,它唯一的下場就是被尖刺頂住,除非尖刺折斷,否則巨蟻絕對碰不到船身。
而且金屬刺不僅護住船身,連風扇外殼上也遍布金屬刺,將脆弱的風扇牢牢地保護起來,哪怕飛蟻玩自殺進攻也碰不到風扇,最大限度保證安全性。
葉涵對這艘氣墊船很滿意,還特意跟高凱通了一次話,死不要臉地把高凱狠狠誇了一通。
更讓葉涵驚喜的還是船上那台主動聲呐,別看這玩意體積不大,作用著實不小,一打開就能在水下形成二百多分貝的聲波,水底下那些巨蟲壓根兒就不敢靠近。
船上的人不光能用聲呐驅趕水下的巨蟲,還能通過迴聲確定巨蟲位置,戰士們需要做的,就是隔幾秒鍾釋放一次聲波。
水上有次聲波,水下有聲呐,船隊不說武裝到牙齒也差不到哪兒去。
船隊出發之後,戰士們終於鬆了口氣,葉涵把戰士們分成三個班次輪流開船放哨,保證戰士們有充足的休息時間。
船隊剛出發的時候,附近的飛蟻寥寥無幾,但是行駛一段距離之後,空中的飛蟻開始慢慢聚集,漸漸形成大片蟲雲,惱人的嗡嗡聲鋪天蓋地不絕於耳。
好在有次聲波炮。
至於水下,葉涵一直沒發現巨蟲敢靠近船隊。
就這樣,船隊順利北上,而且氣墊船的速度很快,還不到一個小時,船隊就抵達艾伯特湖北端,順利駛入白尼羅河。
或許是因為河水比較淺,船隊駛入白尼羅河後,聲呐就再也沒發現過巨蟲,不過葉涵覺得水裏沒有巨蟲的可能性很小,鬧不好是蟲子都伏在河底,所以聲呐才沒有發現。
為確保安全,葉涵命令聲呐保持原樣,哪怕沒有任何發現也不能停機。
河麵不比開闊的湖麵,兩岸之間的距離並不是很遠,以葉涵的視力,可以很輕鬆地看清岸上的情況。
觀察發現,岸上的叢林裏隱藏著大量巨蟻,它們甚至在岸上追著船隊跑,一些倒黴的巨蟻甚至在追逐的過程中掉進河裏。
盡管落水的巨蟻極力掙紮,但是它們壓根兒就沒有遊泳的基因,沒多一會兒就徹底淹死,以至於船隊附近的河麵上蟻屍不斷。
反正也下不了水,愛追就讓他們追去吧。
河岸兩側不隻有巨蟻,隔不了多長時間就能遇上一座掩藏在茂密植被中的村莊,連續數年的風吹雨打,已經把這些叢林深處的村莊摧毀,許多村莊徹底消失不見,隻有一部分還能看到一點輪廓,偶爾還能在岸邊看到殘破的白骨。
無論是誰,看到這一幕的心情都不由自主地沉重幾分。
氣墊船的時速超過一百公裏,中午時分,葉涵忽然看到前麵出現一座城市。
他立刻站了起來,啟動裝甲的望遠功能,把城市拉到他的眼前。
那是一座典型的非洲,城中的建築簡單低矮稀疏,反倒是植被茂密得不你話,城中的諸多建築在植被中冒出頭來,頑強地訴說著這裏曾經的過往。
湮沒在蟲災中的城市遠不止這一處,許多戰士連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
但是美軍的船居然開始減速,這個意外的情況馬上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一些戰士甚至本能地握住了步槍。
船隊緩速前進一段距離,直到這個時候葉涵才知道,速度慢下來的原因是前麵的河麵上有一座殘破的橋,橋上聚集了很多探頭探腦的巨蟻。
這還真是個新情況。
船隊不僅沒靠近那座橋,反而兜了個圈子離遠了一些,葉涵看到這一幕隱約意識到了什麽,果然不出所料,沒多一會兒,幾道亮線從天而降,那座橫跨兩岸的破橋被亮線擊中後轟然垮塌,數以百計的巨蟻落入河水,水中頓時一片混亂。
葉涵注意到,還有幾道亮線落到前方不遠處,不光傳來了隱約的爆炸聲,還冒起了滾滾濃煙,不知道擊中了什麽地方。
船隊立刻前進,美軍的氣墊船一邊前進一邊開火,船上的大口徑機槍把航線兩側的巨蟻一一擊斃在水下。
船隊沒開出多遠就是一個接近九十度的轉彎,直到船隊越過那道彎,葉涵才看到前麵赫然也是一座大橋,而且是那種建築標準很高的公路橋。
不過現在這座橋已經斷成兩截,水麵上同樣漂浮著大批巨蟻,一些落水的巨蟻幸運地抓住橋墩,甩脫了淹死的悲慘命運。
美軍馬上加強了次聲波炮的功率,斷橋上的大群巨蟻登時一哄而散,爬上橋墩的巨蟻好像觸電一樣重新落水,船隊不管不顧地迅速通過。
船隊在後麵的行程中也遇上了幾次城市,但是城市規模都要小得多,橫跨河麵的大橋再也沒碰上過,倒是碼頭看到了好幾次。
除了下午的暴雨,一路上還算順利,傍晚時分,連續航行九個小時的船隊已經駛出一千多公裏,抵達南蘇丹北部地區,即將進入蘇丹境內。
空投補充了一次燃料之後,船隊連夜北上,半點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連夜出發是美國人的決定,但也得到了葉涵和所有聯軍戰士的一致支持!
沒人喜歡在外星人控製的地盤上過夜,越是靜止越有可能遇上危險,快速前進反而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