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於繼山坐好後,左洋道:“想必於兄一定還記得十多年前中原﹑大漠﹑西域﹑草原的那場廝殺,在那場戰爭中,威名赫赫的大漠薛神將軍帶領著他們的錚錚鐵騎,不遠萬裏來到中原。‘雪峰赤’的人來得更早,在遙遠的昆侖山,他們能夠安定的生活下來,可是他們並不滿足,誰都有一統四方的野心,結果‘雪峰赤’伍山赤總舵主帶著他們的弟子,翻過了一座座險鋒,帶著他們的大鐵杖,惡狠狠地向中原殺過來。在中原這物廣地博的地方,誰不想早日吞下中原,統領江湖。然而草原人得知消息,他們也沒有坐享天成,草原人也眼紅了,各個部落組成聯盟,帶著百萬鐵騎奔到中原,也妄想大撈一把。待他們來後,起先他們哪能站的住腳?中原人武功卓絕,人數眾多,想攻下中原哪能是這般容易的事?”
“當時陽教周教主還在世,聽到消息,馬不停蹄地來到中原,當時隻有我一人跟著周教主來了,隻見中原大地上,西域﹑草原﹑大漠合起手來吞並了一個個幫派,直至武當遭受重創。本來中原人武功首屈一指,可是各居一是,一個月內各幫派被攻打的零零散散,江湖早不成了江湖。他們得勝之時,又齊聚到湖北武當山,搶走了一本秘笈,便是《陽陰紫笈》。於兄知道十多年前《陽陰紫笈》聞名江湖,武當童貫真掌門憑此打遍天下無敵手,可是在眾人的聯合圍攻之下,武功再高終究敵不過四手。”
“西域﹑草原﹑大漠人自然是欣喜異常,眼見再攻下少林便可統治中原,這時三地人野心頓起,不等行到嵩山,三地的人在河南信陽反目成仇,全不顧結盟之誼,拉開陣勢,你爭我奪,交起手來。”
“我和周教主恰巧經過信陽,見三地人相隔數裏安下營寨,立起大旗,擂鼓相戰。周教主孤身闖入三地的營寨,探聽虛實,得知三地人在中原搶了無數珍寶和秘笈,最重要的便是《陽陰紫笈》,被西域人看的密不透風。一日夜晚,周教主改裝孤身闖入西域人大營,出來時便是斷了左臂,胸口便是被人插了一刀,已是氣息奄奄,衣服裏緊裹著《陽陰紫笈》,見了我便要我將秘笈送迴武當山。可是當時周教主命在旦夕,我不能舍他離去,找了一匹馬,兩天兩夜不敢睡覺,將他送迴陽教。”
“事後我才知道,經過半個月毫無人性的廝殺,大漠人終於憑他們鐵一般的紀律和意誌,將西域人和草原人趕迴老家,搶了他們的無數財寶秘笈,但最終勢單力薄,不敢獨自攻打少林,便運著財寶秘笈迴到大漠,中原江湖也逐漸平靜下來。”
“可是教主身受重傷,任憑我們四大護法怎麽盡力相救,最終無濟於事。臨終前教主將《陽陰紫笈》交給我,要我送迴武當,說無論千裏迢迢,中原人的東西最終要送迴中原,我想也沒想就答應了。後來我當了教主,將秘笈好好的藏起來,以便防止別人盜去。這樣匆匆過了兩年,我孤身一人來到中原造訪武當山,那時那場廝殺剛剛過去,武當更是元氣大衰,大門緊閉,我隻能無功而返。”
“這樣又過了三年,我再次來到中原,卻得知西域人數次來到中原尋找《陽陰紫笈》,大漠和草原人也時來尋找,這事再次驚動中原,他們也不知《陽陰紫笈》下落何處。這時的武當又漸漸興旺起來,我拿著秘笈卻沒有送去,而是折而返迴陽教。於兄你想,若是秘笈重返江湖,豈不是又惹起一場風波。西域﹑草原﹑大漠人都在盯著秘笈,中原各幫派也是妄圖得到,我若送去,便成了千古罪人。”
“這些年西域人蠢蠢欲動,三番五次來到中原,我更是不敢把秘笈送迴武當了。哪知一年前,西域‘雪峰赤’的人突然拜訪陽教,他們說道陽教居處中原﹑西域﹑大漠﹑草原交界處,天時地利,便要請我作為使者說服大漠﹑西域和歸於好,攻下中原,尋找秘笈。他們揚言《陽陰紫笈》有長生不老的妙方,事成後西域﹑陽教一統江湖。我意下探聽消息,我是中原人,自然不願再見到慘遭屠戮,便滿口答應下來。他們便告訴我今年七月再探中原,要我十五月圓之日,在山神廟相見,若此次不得秘笈,便會聯合大漠﹑草原人進攻中原,他們原以為我能說動大漠﹑草原人隨他們而來,我卻在思忖對付西域人之事。他們對大漠人不敢小覷,便帶著珠寶來到草原,三番兩說激怒了草原人,他們幾百人全部死在草原。”
“後來陽教人偶然在西域聽到‘雪峰赤’要攻下陽教,以雪在草原的恥辱。陽教人手不多,哪能和‘雪峰赤’的人相抗衡?隻是《陽陰紫笈》尚在陽教,倘若有一日被西域人搶走,重返江湖,那江湖再無安寧之日了。”
“我早就想到毀掉秘笈,仔細想來秘笈乃是武當傳世之物,教主臨終叮囑要將秘笈歸還中原,教主為秘笈而死,我豈能一手將秘笈毀掉。這般想了很久,二十天前我一人來到中原,但願能尋找一人將秘笈帶走,永遠不再重返江湖,將秘笈上功夫潛心研究,將它變為有用之物,能夠強身健體,不再增強功力,我是不能將秘笈帶走了,生為陽教人,死為陽教鬼,待到西域人殺到陽教,不知陽教是不是幸存。況且我還有一個孫子尚在繈褓中,但願這人能將我孩兒扶養長大,教他做人的風骨,這樣我左洋便死而無憾。”
“無奈尋了數日,始終無所收獲,眼見時日已到十五月圓之日,總之闖也闖了,去赴一赴山神廟又能如何?正鬱悶間便來到一家酒樓自斟自飲,不料卻遇上了於兄。”
“當時陽教周教主還在世,聽到消息,馬不停蹄地來到中原,當時隻有我一人跟著周教主來了,隻見中原大地上,西域﹑草原﹑大漠合起手來吞並了一個個幫派,直至武當遭受重創。本來中原人武功首屈一指,可是各居一是,一個月內各幫派被攻打的零零散散,江湖早不成了江湖。他們得勝之時,又齊聚到湖北武當山,搶走了一本秘笈,便是《陽陰紫笈》。於兄知道十多年前《陽陰紫笈》聞名江湖,武當童貫真掌門憑此打遍天下無敵手,可是在眾人的聯合圍攻之下,武功再高終究敵不過四手。”
“西域﹑草原﹑大漠人自然是欣喜異常,眼見再攻下少林便可統治中原,這時三地人野心頓起,不等行到嵩山,三地的人在河南信陽反目成仇,全不顧結盟之誼,拉開陣勢,你爭我奪,交起手來。”
“我和周教主恰巧經過信陽,見三地人相隔數裏安下營寨,立起大旗,擂鼓相戰。周教主孤身闖入三地的營寨,探聽虛實,得知三地人在中原搶了無數珍寶和秘笈,最重要的便是《陽陰紫笈》,被西域人看的密不透風。一日夜晚,周教主改裝孤身闖入西域人大營,出來時便是斷了左臂,胸口便是被人插了一刀,已是氣息奄奄,衣服裏緊裹著《陽陰紫笈》,見了我便要我將秘笈送迴武當山。可是當時周教主命在旦夕,我不能舍他離去,找了一匹馬,兩天兩夜不敢睡覺,將他送迴陽教。”
“事後我才知道,經過半個月毫無人性的廝殺,大漠人終於憑他們鐵一般的紀律和意誌,將西域人和草原人趕迴老家,搶了他們的無數財寶秘笈,但最終勢單力薄,不敢獨自攻打少林,便運著財寶秘笈迴到大漠,中原江湖也逐漸平靜下來。”
“可是教主身受重傷,任憑我們四大護法怎麽盡力相救,最終無濟於事。臨終前教主將《陽陰紫笈》交給我,要我送迴武當,說無論千裏迢迢,中原人的東西最終要送迴中原,我想也沒想就答應了。後來我當了教主,將秘笈好好的藏起來,以便防止別人盜去。這樣匆匆過了兩年,我孤身一人來到中原造訪武當山,那時那場廝殺剛剛過去,武當更是元氣大衰,大門緊閉,我隻能無功而返。”
“這樣又過了三年,我再次來到中原,卻得知西域人數次來到中原尋找《陽陰紫笈》,大漠和草原人也時來尋找,這事再次驚動中原,他們也不知《陽陰紫笈》下落何處。這時的武當又漸漸興旺起來,我拿著秘笈卻沒有送去,而是折而返迴陽教。於兄你想,若是秘笈重返江湖,豈不是又惹起一場風波。西域﹑草原﹑大漠人都在盯著秘笈,中原各幫派也是妄圖得到,我若送去,便成了千古罪人。”
“這些年西域人蠢蠢欲動,三番五次來到中原,我更是不敢把秘笈送迴武當了。哪知一年前,西域‘雪峰赤’的人突然拜訪陽教,他們說道陽教居處中原﹑西域﹑大漠﹑草原交界處,天時地利,便要請我作為使者說服大漠﹑西域和歸於好,攻下中原,尋找秘笈。他們揚言《陽陰紫笈》有長生不老的妙方,事成後西域﹑陽教一統江湖。我意下探聽消息,我是中原人,自然不願再見到慘遭屠戮,便滿口答應下來。他們便告訴我今年七月再探中原,要我十五月圓之日,在山神廟相見,若此次不得秘笈,便會聯合大漠﹑草原人進攻中原,他們原以為我能說動大漠﹑草原人隨他們而來,我卻在思忖對付西域人之事。他們對大漠人不敢小覷,便帶著珠寶來到草原,三番兩說激怒了草原人,他們幾百人全部死在草原。”
“後來陽教人偶然在西域聽到‘雪峰赤’要攻下陽教,以雪在草原的恥辱。陽教人手不多,哪能和‘雪峰赤’的人相抗衡?隻是《陽陰紫笈》尚在陽教,倘若有一日被西域人搶走,重返江湖,那江湖再無安寧之日了。”
“我早就想到毀掉秘笈,仔細想來秘笈乃是武當傳世之物,教主臨終叮囑要將秘笈歸還中原,教主為秘笈而死,我豈能一手將秘笈毀掉。這般想了很久,二十天前我一人來到中原,但願能尋找一人將秘笈帶走,永遠不再重返江湖,將秘笈上功夫潛心研究,將它變為有用之物,能夠強身健體,不再增強功力,我是不能將秘笈帶走了,生為陽教人,死為陽教鬼,待到西域人殺到陽教,不知陽教是不是幸存。況且我還有一個孫子尚在繈褓中,但願這人能將我孩兒扶養長大,教他做人的風骨,這樣我左洋便死而無憾。”
“無奈尋了數日,始終無所收獲,眼見時日已到十五月圓之日,總之闖也闖了,去赴一赴山神廟又能如何?正鬱悶間便來到一家酒樓自斟自飲,不料卻遇上了於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