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下以為,主公仁德無雙,造福百姓,甚於文王,腹有謀略,誌在四海,遠超周武王,日後成就,必然能遠超八百年之周,若是再用周,必然能將大周之國號,發揚光大,遠勝古周,如此,則成千古盛世之美名!”


    眾人聽完,都不由得深吸一口氣,都想看看這到底是誰,將吳立仁的馬屁拍的那麽響,吳立仁也跟著抬頭望去,原來竟然是劉墉。


    吳立仁從來沒想到劉羅鍋這樣一個鐵麵無私之人,竟然會拍自己的馬屁,而且一下子拍的那麽響,將吳立仁直接給誇到了天上去,他自己都有些微微臉紅起來。


    還沒等人緩過神來,隻見又一個聲音說道:“主公文武齊備,實乃千古第一明君,他日成就必然能超八百年之周,所以屬下也支持劉令的建議。”


    這一次竟然是賈詡出言支持劉墉的建議,吳立仁心中開始暗自打起了鼓:難道我真的那麽優秀嗎?竟然讓劉墉和賈詡都如此追捧我?


    然而實際上,賈詡因為看到吳立仁對劉墉的提議有些心動,所以他才出言支持,畢竟議論了那麽久,也隻有劉墉的提議才讓吳立仁臉色稍微好轉一些。


    這個時候有人同意,有人反對,一時間吳立仁也不知該如何是好,這個時候王守仁起身說道:“既然眾人不能決斷,那不如我等表決一番,同意以周為國號的,請站在我這一邊!”


    打了站隊的時候了,賈詡、劉墉、狄仁傑還有上官婉兒紛紛毫不猶豫地站了過去,羅貫中、宗澤、荀攸、袁天罡緊隨其後,而剩下的陳近南、糜竺、孫乾和陳矽等老臣則選擇了反對。所以結果自然而然便清楚了,隻不過陳近南還是說了一句道:“國號之事,事關重大,若是用周,則難免引起天下諸侯眼紅,到時候很有可能讓主公受到四方諸侯的圍攻,如此豈不是自討苦吃?到底是用還是不用,還請主公三思而定啊!”


    吳立仁哈哈一笑道:“近南所言也有道理,但是正如董昭所言,若是我吳銘隻是空有吞天之誌卻無睥睨四海之膽,豈非笑談?如今天下,諸侯並起,我吳銘,自當一一掃除!若有不從者,袁術、曹操便是他們的榜樣!”


    吳立仁說到這裏,讓眾人忽然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力忽然將他們覆蓋起來,仿佛吳立仁的一句話,讓他們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緊接著隻聽得上官婉兒率先醒悟過來,躬身對吳立仁拜道:“屬下拜見周國公!”


    其餘眾人自然也明白了吳立仁的意思,所以這時無論他們心中是不是願意,都要麵對這個事實——吳立仁已經是周國公了。


    周國公,吳立仁心裏暗自想道,聽起來雖然不怎麽霸氣,但是哪天稱王之後,就是周王了,也是非常有氣勢的,甚至建國之後,大周還是十分響當當的。


    吳立仁嗬嗬一笑,讓眾人將此事保密,同時留下了賈詡、王守仁和袁天罡、狄仁傑等人一起又商議了一番。


    到了第二天,吳立仁的老管家老周在吳立仁老宅中發現了一個地下室,而地下室中發現了一本族譜,族譜詳細記載了吳立仁這一脈從太伯一支傳下來到吳立仁這一輩。


    老周十分欣喜,立刻捧著這本族譜來進獻給吳立仁;正在這時,許都新天子派出的特使董昭帶著天子的詔書,冊封了吳立仁周國公的封號,一時間,下邳城的百姓都知道了,他們的主公原來就是大周皇室的後裔,百姓對吳立仁更多了一份期待,而吳立仁便在眾文武的恭賀之下,接收了周國公的封號。


    當天,吳立仁又將董昭給單獨傳到府中,詳細談了一些事情之後,緊接著就派了幾個人護送董昭迴許都,同時傳令郭侃和冉閔樊梨花準備進軍許都,幫助朱溫解圍。


    “陳王,董昭迴來了!”


    早有人報告了朱溫,朱溫聽聞,也頗為意外,十分高興地立刻走出府門去迎接,董昭既然敢迴來,說明董昭吳立仁出兵之事就已經成功了。


    “公仁,辛苦了!”


    董昭嗬嗬一笑,便將自己在許都的經曆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遍,強調自己如何唇槍舌戰,說服了吳立仁出兵,隻不過吳立仁最後還是選擇了周國公的這個封號。


    “吳銘小兒所圖不小啊!嗬嗬,周國公?也罷,如今走一步算一步了,他說什麽就什麽吧!隻要肯出兵,一切都好說。否則本王手中的這個小皇帝也不會有什麽用處了。”


    董昭點了點頭,“陳王隻要能將天子攥在手中,不愁天下諸侯敢如何!就是那袁紹,也不會肆意妄為。隻是屬下覺得,本來漢屬火德,曹操遷都於許昌,是以為許昌是屬土德,故而火能生土;而今曹操被陳王所滅,因為陳王本是屬木,木能克土,故而曹操之亡本是必然。而陳王以木在許昌之土中,必然難以久遠。所以屬下以為,陳王當立刻遷都,帶著天子公卿遠離許都,到能生木之地重新為都,如此則順天應人,陳王之興指日可待也!”


    遷都?朱溫不是沒有想過,可是遷都畢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且朱溫實在不知道到底該往哪裏遷才好,所以他隻是有這個想法,卻沒想過真的去做。可是被董昭這樣一說,朱溫頓時覺得,遷都是現在勢在必行的頭等大事。畢竟隻有遷都了,那他才有機會告別曹操給他留的這個爛攤子,帶著手裏的天子,重新立一片天地。


    “真是聽君一席話,某茅塞頓開!還望公仁賜教,如今到底應該遷往何處,才是我大興之地。”


    董昭繼續說道:“本來若是到陳縣,倒是一個好去處!但是如今陳王已經處在死地,陳縣已經不能無法讓陳王重振雄風。而若要將眼前局麵打開,必須到一個屬水之地,因水能生木。所以屬下有一個提議,便是遷都濮陽,如此必然能讓陳王之木重現生機,還請陳王明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我是無名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遊俠範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遊俠範兒並收藏三國之我是無名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