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曹太後的請求,朱溫不由得皺了皺眉,他自然是不願意就這樣放棄了曹操的家人,否則到時候曹操一定不會甘心,到時候再領軍殺迴來,那他就是作死了。
“太後不要擔心,如今天下大亂,曹操和吳銘又是死對頭,我若是將他們放了,吳銘一定不會放過他們的,我這也反而是保護他們,太後以為如何?”
曹太後冷冷笑道:“既然陳王不肯,那我也無話可說。不過陳王夜宿皇宮,想必影響不好,就快要上朝了,陳王不如趕緊迴去。”
朱溫哈哈一笑,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不過臣和太後的一夕風流,臣自然不會忘記。今日上朝,太後就抱著皇上一起吧!”
上朝之時,曹太後便遵從朱溫的吩咐抱著小皇帝一起,雖然說是上朝,但是如今憂患四起,也不知道議些什麽事情,重要的武將都是在外麵緊鑼密鼓地招募兵勇,訓練士卒,整備城防;而剩下一些文官一時又不知能說些什麽,朝堂之上一時倒有些尷尬。
“眾人可有什麽別事要奏?”
眼看沒人說什麽,曹太後便小心翼翼地開口問了一句,這時隻見許都令滿寵上前幾步,開口說道:“迴陛下,太後,臣以為,如今災難連連,禍亂四起,實為上天震怒之故,臣請天子主持祭天儀式,以求得到上蒼的寬宥,重新保佑我大漢江山!”
曹太後聽完楞了一下,繼而轉頭看向朱溫,眼神又一陣恐懼,“陳…陳王…以為如何?”
“既然滿令都如此說了,那就試試看吧!具體情況,就讓子揚先生和滿令一起和太後商量著來即可。”
說完,朱溫也不多說,徑直轉身離開了,剩下群臣一起拱手和天子太後告別。
此時的劉懿已經在曹太後的懷中睡著了,曹太後便抱著天子先放迴宮中睡覺,而讓滿寵和劉曄一起到太後的宮中議事。
劉曄和滿寵一起走著,這個時候劉曄忽然轉頭看向滿寵問道:“如今漢室已然如此,任誰也無力再挽大廈於將傾,伯寧定然心中明了,為何忽然要讓天子祭天?這其中怕是還有什麽隱情吧?”
滿寵心中一驚,做了一個禁聲的手勢,“子揚先生小聲點!我今日看太後眉眼之間有許多憂愁,看朱溫的目光也十分恐懼,想必其中定然有什麽事情,所以才借此事問一下,還望子揚先生看在同為漢室宗親的份上,不要說出來。”
劉曄哎了一聲,嗬嗬一笑道:“同為漢室宗親,所以之前曹丞相不願太信我;而如今他之女孫定然是受那朱溫的欺淩,伯寧以為我會如何?”
聽到劉曄的話,滿寵臉色一變,不敢相信地問道:“莫非子揚先生要去告密不成?”
劉曄搖了搖頭道:“我若是想去告密,又豈會和伯寧坦言?曹公雖然不信我,但是某絕非趨炎附勢之小人,我們還是趕緊去看看太後到底有什麽需要我等幫忙的地方吧!”
滿寵這才轉憂為喜,嗬嗬一笑,和劉曄一起到了曹太後的寢店。
兩人施禮完畢,曹太後讓身邊的太監去給兩人上茶,支開了之後,曹太後忽然放聲大哭起來,惹得滿寵和劉曄慌亂不已,滿寵上前問道:“不知太後為何事悲痛如此?”
曹太後這就將朱溫如何欺辱的情況說了一清二楚,這讓滿寵和劉曄不由得都是憤怒不已,滿寵更是恨恨說道:“國破如此,那朱溫逆賊竟敢如此欺淩太後,實在是人神共憤,某必除之,為天子和太後報仇!”
“唉,哀家本想自盡,保全先帝名聲;可是如今天子年幼,若是我就此死去,又恐天子為人所害,心中猶豫。既然兩位知道哀家的苦楚,不知可有什麽辦法,幫助哀家和陛下?”
這個時候,滿寵上前,小聲說道:“朱溫身邊,唯有呂布難擋;但是若是能夠誅殺朱溫,則老將楊林、韓彪等人必然會擁護天子,而那新投的嶽飛也是盡忠報國之人,到時候也一定會拚死站在天子的立場,諒那區區呂布,不足掛齒。但是想要悄無聲息地將朱溫誅殺,實在困難。這次接祭天之際,寵有一計,可讓朱溫逆賊梟首,到時候則大漢天下再無弄權之輩!”
曹太後心中一喜,連忙問道:“到底計從何來?那朱溫也不說等閑之輩,一般之人,想要殺之實在困難。若是要刺殺他,必須做到一擊必中,不知滿令可有人選?”
滿寵嗬嗬一笑,點了點頭,“此事機密萬分,切不可泄露給他人知曉,故而還請太後和往常一樣,且不可露出破綻。”
曹太後點了點頭,隨後又交代了幾句祭天之時需要注意的細節,滿寵和劉曄才退了出去。
當天晚上,朱溫又一次來到了曹太後的宮中,此刻曹太後心中因為無事,反倒是輕鬆起來,對待朱溫,雖然十分厭煩,但是想到朱溫就要被除去,她倒是小心應付起朱溫來。
“太後今日心情不錯,莫非有什麽喜事?”
曹太後的變化自然無法瞞過朱溫的眼睛,朱溫不經意地問了一句,但是這句話卻讓曹太後的內心翻湧出來驚濤駭浪起來,她猶豫了一會才答道:“今日聽滿寵說祭天之事,祭天完成之後,能保我大漢昌盛,那將是一樁大喜事,故而比昨晚稍微開心一些。”
朱溫不去理會她的言辭是否真實,昨日嚐到了曹太後的滋味後,今天依然興致很不錯,所以他二話不說,便直接拉過來,直奔主題,曹太後也半推半就的從了朱溫,隨著燭光的熄滅,整個宮殿再次陷入了安靜之中。
過了幾天,滿寵在許都城外搭建的祭天台完工,同時將祭天需要的一切東西都準備好,便來請曹太後、天子和朱溫一起請了過去,參加祭天儀式。
文武百官齊聚,朱溫這次倒是沒有帶呂布一起來,而是帶了幾個偏將,這個時候滿寵走上前,拱手對著曹太後說道:“啟奏天子,太後,一切準備就緒,祭文是王粲所寫,需要天子親自念出來。”
曹太後點了點頭道:“天子年幼,尚無法朗誦如此祭文,不如就讓陳王代替天子來念吧!”
“太後不要擔心,如今天下大亂,曹操和吳銘又是死對頭,我若是將他們放了,吳銘一定不會放過他們的,我這也反而是保護他們,太後以為如何?”
曹太後冷冷笑道:“既然陳王不肯,那我也無話可說。不過陳王夜宿皇宮,想必影響不好,就快要上朝了,陳王不如趕緊迴去。”
朱溫哈哈一笑,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不過臣和太後的一夕風流,臣自然不會忘記。今日上朝,太後就抱著皇上一起吧!”
上朝之時,曹太後便遵從朱溫的吩咐抱著小皇帝一起,雖然說是上朝,但是如今憂患四起,也不知道議些什麽事情,重要的武將都是在外麵緊鑼密鼓地招募兵勇,訓練士卒,整備城防;而剩下一些文官一時又不知能說些什麽,朝堂之上一時倒有些尷尬。
“眾人可有什麽別事要奏?”
眼看沒人說什麽,曹太後便小心翼翼地開口問了一句,這時隻見許都令滿寵上前幾步,開口說道:“迴陛下,太後,臣以為,如今災難連連,禍亂四起,實為上天震怒之故,臣請天子主持祭天儀式,以求得到上蒼的寬宥,重新保佑我大漢江山!”
曹太後聽完楞了一下,繼而轉頭看向朱溫,眼神又一陣恐懼,“陳…陳王…以為如何?”
“既然滿令都如此說了,那就試試看吧!具體情況,就讓子揚先生和滿令一起和太後商量著來即可。”
說完,朱溫也不多說,徑直轉身離開了,剩下群臣一起拱手和天子太後告別。
此時的劉懿已經在曹太後的懷中睡著了,曹太後便抱著天子先放迴宮中睡覺,而讓滿寵和劉曄一起到太後的宮中議事。
劉曄和滿寵一起走著,這個時候劉曄忽然轉頭看向滿寵問道:“如今漢室已然如此,任誰也無力再挽大廈於將傾,伯寧定然心中明了,為何忽然要讓天子祭天?這其中怕是還有什麽隱情吧?”
滿寵心中一驚,做了一個禁聲的手勢,“子揚先生小聲點!我今日看太後眉眼之間有許多憂愁,看朱溫的目光也十分恐懼,想必其中定然有什麽事情,所以才借此事問一下,還望子揚先生看在同為漢室宗親的份上,不要說出來。”
劉曄哎了一聲,嗬嗬一笑道:“同為漢室宗親,所以之前曹丞相不願太信我;而如今他之女孫定然是受那朱溫的欺淩,伯寧以為我會如何?”
聽到劉曄的話,滿寵臉色一變,不敢相信地問道:“莫非子揚先生要去告密不成?”
劉曄搖了搖頭道:“我若是想去告密,又豈會和伯寧坦言?曹公雖然不信我,但是某絕非趨炎附勢之小人,我們還是趕緊去看看太後到底有什麽需要我等幫忙的地方吧!”
滿寵這才轉憂為喜,嗬嗬一笑,和劉曄一起到了曹太後的寢店。
兩人施禮完畢,曹太後讓身邊的太監去給兩人上茶,支開了之後,曹太後忽然放聲大哭起來,惹得滿寵和劉曄慌亂不已,滿寵上前問道:“不知太後為何事悲痛如此?”
曹太後這就將朱溫如何欺辱的情況說了一清二楚,這讓滿寵和劉曄不由得都是憤怒不已,滿寵更是恨恨說道:“國破如此,那朱溫逆賊竟敢如此欺淩太後,實在是人神共憤,某必除之,為天子和太後報仇!”
“唉,哀家本想自盡,保全先帝名聲;可是如今天子年幼,若是我就此死去,又恐天子為人所害,心中猶豫。既然兩位知道哀家的苦楚,不知可有什麽辦法,幫助哀家和陛下?”
這個時候,滿寵上前,小聲說道:“朱溫身邊,唯有呂布難擋;但是若是能夠誅殺朱溫,則老將楊林、韓彪等人必然會擁護天子,而那新投的嶽飛也是盡忠報國之人,到時候也一定會拚死站在天子的立場,諒那區區呂布,不足掛齒。但是想要悄無聲息地將朱溫誅殺,實在困難。這次接祭天之際,寵有一計,可讓朱溫逆賊梟首,到時候則大漢天下再無弄權之輩!”
曹太後心中一喜,連忙問道:“到底計從何來?那朱溫也不說等閑之輩,一般之人,想要殺之實在困難。若是要刺殺他,必須做到一擊必中,不知滿令可有人選?”
滿寵嗬嗬一笑,點了點頭,“此事機密萬分,切不可泄露給他人知曉,故而還請太後和往常一樣,且不可露出破綻。”
曹太後點了點頭,隨後又交代了幾句祭天之時需要注意的細節,滿寵和劉曄才退了出去。
當天晚上,朱溫又一次來到了曹太後的宮中,此刻曹太後心中因為無事,反倒是輕鬆起來,對待朱溫,雖然十分厭煩,但是想到朱溫就要被除去,她倒是小心應付起朱溫來。
“太後今日心情不錯,莫非有什麽喜事?”
曹太後的變化自然無法瞞過朱溫的眼睛,朱溫不經意地問了一句,但是這句話卻讓曹太後的內心翻湧出來驚濤駭浪起來,她猶豫了一會才答道:“今日聽滿寵說祭天之事,祭天完成之後,能保我大漢昌盛,那將是一樁大喜事,故而比昨晚稍微開心一些。”
朱溫不去理會她的言辭是否真實,昨日嚐到了曹太後的滋味後,今天依然興致很不錯,所以他二話不說,便直接拉過來,直奔主題,曹太後也半推半就的從了朱溫,隨著燭光的熄滅,整個宮殿再次陷入了安靜之中。
過了幾天,滿寵在許都城外搭建的祭天台完工,同時將祭天需要的一切東西都準備好,便來請曹太後、天子和朱溫一起請了過去,參加祭天儀式。
文武百官齊聚,朱溫這次倒是沒有帶呂布一起來,而是帶了幾個偏將,這個時候滿寵走上前,拱手對著曹太後說道:“啟奏天子,太後,一切準備就緒,祭文是王粲所寫,需要天子親自念出來。”
曹太後點了點頭道:“天子年幼,尚無法朗誦如此祭文,不如就讓陳王代替天子來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