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聽到陳武這樣一問,頗為激動地說道:“剛剛那廝被我一箭射中,想必已經死了!隻不過屍身被人搶走了,可惜不能全其功!不過他的坐騎倒是被我馴服了!”
陳武一聽,想了一下,唉了一聲,“薛將軍,搞錯了!你射殺的那個是曹丕!剛剛我聽到曹軍中在喊,大公子被射死了!曹彰小兒開始被我打落馬下,便不見蹤影,想必是那曹丕騎上了這白馬,所以被你誤殺了!”
薛仁貴愣了一下,他沒想到竟然會弄錯人,不過這種情況,他也再也不知道曹彰在哪裏,而且如今曹軍已經開始撤退,他們也不敢再追下去,無奈隻好一起向吳立仁複命。
薛仁貴有些不安地來到了吳立仁麵前,拱手說道:“主公!”
吳立仁卻已經知道了結果,淡淡說道:“曹彰跑了,你射死了曹丕,這也許就是命運吧!”
兩人自然不知道吳立仁已經知道結果了,有些吃驚,卻沒有再問下去,一起請罪道:“是我等無能!還請主公責罰!”
“花將軍的屍首已經尋了迴來,我們還先迴去,將花將軍好好安葬了再說吧!”
吳立仁還是無法掩住內心的悲痛,正要轉身就走,忽然看到薛仁貴手中牽著的白馬,楞了一下,連忙問道:“這是不是就是曹彰的坐騎白鵠?”
“迴主公,這確實是曹彰的坐騎,但是是不是要白鵠我等就不知道了。”薛仁貴連忙答道。
吳立仁望向薛仁貴,他看得出來薛仁貴對這匹馬的喜愛,可是這一次他還是要決定奪人所愛了。
“薛將軍,這匹馬就交給我,如何?以後我定然還你一匹好馬!”
既然吳立仁要,薛仁貴即使再不舍得,他也不敢說半個不字,“末將的一切都是主公給的,主公若是看上這白鵠,那就是主公的了!”
雖然薛仁貴如此說,吳立仁還是看得出來薛仁貴的不舍,不過他這匹馬,他還是要得,大不了等點數夠了,給薛仁貴兌換一匹出來。
這個時候陳武便護送吳立仁先迴去,而薛仁貴則開始領軍收拾戰場,這一場大戰,吳立仁的五千神威軍加上係統贈送的一千神威軍損失大半,隻餘下了兩千多人,而薛仁貴的鐵血軍也折損了一千多人。而曹操在奉高城外的近一萬大軍被吳立仁大軍和薛仁貴裏應外合之下消滅了大半,剩下典韋和唿延灼帶著殘兵逃走。
本來吳立仁以為這是一場勝利天平穩穩壓在自己這一方的戰鬥,可是未曾想到,最終還是被曹操給騙了。曹操用這一萬大軍和自己的腦袋作誘餌,最終將吳立仁給騙到了埋伏之地,中了李信、李典和程昱等人的埋伏,最終導致了花榮的陣亡。
程昱帶著曹丕的屍身來見曹操,他親自負荊請罪,六十歲的高齡,還坦胸露乳,把自己捆得結結實實,來到曹操麵前認罪。
“主公,屬下死罪啊!”
曹操此時眼中的悲傷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精心設計的埋伏,不但沒有將吳立仁殺死,反倒是讓自己的兒子曹丕死在亂軍之中,這讓他如何不悲傷。可是,他如今又能責備程昱什麽呢?
“主公,屬下擔心吳銘運氣好,會逃出主公的包圍,所以擅自做主,調動三千兵馬和曹丕、曹彰二位公子一起在吳銘突圍的路上埋伏起來,想要助主公一舉拿下吳銘;可是未曾想,未曾想,那吳銘小兒竟然……”
曹操忽然哈哈一笑,笑著笑著,眼中的眼淚就出來了,這讓周圍眾將士不由得一陣心寒。
“想我曹操,生下許多子女,個個不凡,而曹昂因為我之故戰死在弘農之時,丁夫人便以此埋怨與我,不肯寬宥,與我終生不再相見;而今子桓又慘死在這,我該如何和卞氏交代?吳銘,吳銘,你莫非要斷我曹家血脈不成?”
曹操眼睛通紅,仿佛一頭暴怒的野獸,隨時都能將眾人吞噬。
“屬下該死!請主公賜死!”
程昱眼角通紅,這一戰,若是成了,便是立下不世之功;可是偏偏是敗了,敗了還搭上了曹操如今長子的性命,這無論是誰都難逃幹係!
正在這時,一個身影從外麵跑了進來,高聲喊道:“父親!此事不怪程將軍!”
曹操抬頭一看,正是曹彰,曹操看著滿臉血汙的曹彰,忍不住長歎一聲,“彰兒,還好你沒事!”
曹彰跪了下來,十分沉痛地說道:“父親!是二沒有保護好大哥,都是兒的過錯!當初大哥來找程將軍,所以程將軍才答應他領兵埋伏,程將軍確實無罪,要怪就怪孩兒學藝不精,不能保護大哥周全!”
曹操望著曹彰如此懂事,心中總算有些欣慰,他心裏也清楚:這件事情,程昱無論如何也不敢帶著年少的曹丕和曹彰一起上陣,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曹丕立功心切。
“仲德,你起來吧!你一貫謹慎,斷不會如此行事!定是子桓,唉,不懂事!”
程昱起身,痛哭流涕道:“主公!屬下對不住你!”
“滴!檢測到宿主獲得程昱和曹彰仇恨值18點,當前宿主親密點64,仇恨值107點。”
曹操又將曹彰給扶了起來,望著一眾文武,滿身血汙,不由得長歎一聲,“諸公為我浴血拚命,舍身忘死,操感激不盡,當受曹操一拜!”
說完,躬身對著眾人深深一拜,眾文武急忙上前齊聲拜道:“我等不敢!”
這時荀攸走了過來,“將軍,攸設此計以謀吳銘,可惜還是百密一疏,讓吳銘小兒逃出生天,屬下之過,請將軍懲罰!”
“公達之計,絕無疏漏,甚至可以說是算無遺策,隻不過這吳銘運氣總是那麽好,唉,天不滅吳銘,豈是人力所能及也?”
曹操轉身,緩緩走出營帳,眾人望著他的背影,忽然有種說不出的滄桑。
而此時的吳立仁,也已經迴到了奉高城,神威軍將士的屍體都被一起帶了迴去,和其他陣亡的將士一起焚燒,吳立仁親自在城外,望著堆積如山的屍體,他也深深地向著他們鞠了一個躬。
“送兄弟們迴家!”
陳武一聽,想了一下,唉了一聲,“薛將軍,搞錯了!你射殺的那個是曹丕!剛剛我聽到曹軍中在喊,大公子被射死了!曹彰小兒開始被我打落馬下,便不見蹤影,想必是那曹丕騎上了這白馬,所以被你誤殺了!”
薛仁貴愣了一下,他沒想到竟然會弄錯人,不過這種情況,他也再也不知道曹彰在哪裏,而且如今曹軍已經開始撤退,他們也不敢再追下去,無奈隻好一起向吳立仁複命。
薛仁貴有些不安地來到了吳立仁麵前,拱手說道:“主公!”
吳立仁卻已經知道了結果,淡淡說道:“曹彰跑了,你射死了曹丕,這也許就是命運吧!”
兩人自然不知道吳立仁已經知道結果了,有些吃驚,卻沒有再問下去,一起請罪道:“是我等無能!還請主公責罰!”
“花將軍的屍首已經尋了迴來,我們還先迴去,將花將軍好好安葬了再說吧!”
吳立仁還是無法掩住內心的悲痛,正要轉身就走,忽然看到薛仁貴手中牽著的白馬,楞了一下,連忙問道:“這是不是就是曹彰的坐騎白鵠?”
“迴主公,這確實是曹彰的坐騎,但是是不是要白鵠我等就不知道了。”薛仁貴連忙答道。
吳立仁望向薛仁貴,他看得出來薛仁貴對這匹馬的喜愛,可是這一次他還是要決定奪人所愛了。
“薛將軍,這匹馬就交給我,如何?以後我定然還你一匹好馬!”
既然吳立仁要,薛仁貴即使再不舍得,他也不敢說半個不字,“末將的一切都是主公給的,主公若是看上這白鵠,那就是主公的了!”
雖然薛仁貴如此說,吳立仁還是看得出來薛仁貴的不舍,不過他這匹馬,他還是要得,大不了等點數夠了,給薛仁貴兌換一匹出來。
這個時候陳武便護送吳立仁先迴去,而薛仁貴則開始領軍收拾戰場,這一場大戰,吳立仁的五千神威軍加上係統贈送的一千神威軍損失大半,隻餘下了兩千多人,而薛仁貴的鐵血軍也折損了一千多人。而曹操在奉高城外的近一萬大軍被吳立仁大軍和薛仁貴裏應外合之下消滅了大半,剩下典韋和唿延灼帶著殘兵逃走。
本來吳立仁以為這是一場勝利天平穩穩壓在自己這一方的戰鬥,可是未曾想到,最終還是被曹操給騙了。曹操用這一萬大軍和自己的腦袋作誘餌,最終將吳立仁給騙到了埋伏之地,中了李信、李典和程昱等人的埋伏,最終導致了花榮的陣亡。
程昱帶著曹丕的屍身來見曹操,他親自負荊請罪,六十歲的高齡,還坦胸露乳,把自己捆得結結實實,來到曹操麵前認罪。
“主公,屬下死罪啊!”
曹操此時眼中的悲傷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精心設計的埋伏,不但沒有將吳立仁殺死,反倒是讓自己的兒子曹丕死在亂軍之中,這讓他如何不悲傷。可是,他如今又能責備程昱什麽呢?
“主公,屬下擔心吳銘運氣好,會逃出主公的包圍,所以擅自做主,調動三千兵馬和曹丕、曹彰二位公子一起在吳銘突圍的路上埋伏起來,想要助主公一舉拿下吳銘;可是未曾想,未曾想,那吳銘小兒竟然……”
曹操忽然哈哈一笑,笑著笑著,眼中的眼淚就出來了,這讓周圍眾將士不由得一陣心寒。
“想我曹操,生下許多子女,個個不凡,而曹昂因為我之故戰死在弘農之時,丁夫人便以此埋怨與我,不肯寬宥,與我終生不再相見;而今子桓又慘死在這,我該如何和卞氏交代?吳銘,吳銘,你莫非要斷我曹家血脈不成?”
曹操眼睛通紅,仿佛一頭暴怒的野獸,隨時都能將眾人吞噬。
“屬下該死!請主公賜死!”
程昱眼角通紅,這一戰,若是成了,便是立下不世之功;可是偏偏是敗了,敗了還搭上了曹操如今長子的性命,這無論是誰都難逃幹係!
正在這時,一個身影從外麵跑了進來,高聲喊道:“父親!此事不怪程將軍!”
曹操抬頭一看,正是曹彰,曹操看著滿臉血汙的曹彰,忍不住長歎一聲,“彰兒,還好你沒事!”
曹彰跪了下來,十分沉痛地說道:“父親!是二沒有保護好大哥,都是兒的過錯!當初大哥來找程將軍,所以程將軍才答應他領兵埋伏,程將軍確實無罪,要怪就怪孩兒學藝不精,不能保護大哥周全!”
曹操望著曹彰如此懂事,心中總算有些欣慰,他心裏也清楚:這件事情,程昱無論如何也不敢帶著年少的曹丕和曹彰一起上陣,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曹丕立功心切。
“仲德,你起來吧!你一貫謹慎,斷不會如此行事!定是子桓,唉,不懂事!”
程昱起身,痛哭流涕道:“主公!屬下對不住你!”
“滴!檢測到宿主獲得程昱和曹彰仇恨值18點,當前宿主親密點64,仇恨值107點。”
曹操又將曹彰給扶了起來,望著一眾文武,滿身血汙,不由得長歎一聲,“諸公為我浴血拚命,舍身忘死,操感激不盡,當受曹操一拜!”
說完,躬身對著眾人深深一拜,眾文武急忙上前齊聲拜道:“我等不敢!”
這時荀攸走了過來,“將軍,攸設此計以謀吳銘,可惜還是百密一疏,讓吳銘小兒逃出生天,屬下之過,請將軍懲罰!”
“公達之計,絕無疏漏,甚至可以說是算無遺策,隻不過這吳銘運氣總是那麽好,唉,天不滅吳銘,豈是人力所能及也?”
曹操轉身,緩緩走出營帳,眾人望著他的背影,忽然有種說不出的滄桑。
而此時的吳立仁,也已經迴到了奉高城,神威軍將士的屍體都被一起帶了迴去,和其他陣亡的將士一起焚燒,吳立仁親自在城外,望著堆積如山的屍體,他也深深地向著他們鞠了一個躬。
“送兄弟們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