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聽到李密之言,有些莫名其妙,立刻問道:“玄邃何處此言?”
“我大敗林衝和太史慈之後,桂陽郡兵馬便不足萬人,即使有左宗棠派遣朱桓援軍數千,在密眼中,也不足為懼。我軍接連大勝,士氣正旺,正是一鼓作氣破敵之時;無奈卻被左魁所騙,大軍一旦撤迴,等廖立、太史慈等緩過來,再想取桂陽,就難了!”
聽到李密的這番話,安祿山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繼而喘著粗氣,捶胸頓足大哭道:“都怪我糊塗啊!輕信了敵人的謠言,才讓玄邃這大功毀於一旦!是我對不住玄邃啊!”
安祿山拱手對著李密行了一禮,李密哪裏敢受,連忙去扶住安祿山,安祿山長歎一聲道:“玄邃啊!如今大軍已經撤迴,那奪下的桂陽縣,目前還留下多少人馬?”
“隻有屬下的部將邴元真和五千兵馬。”
安祿山整頓了下儀容,又想了想,開口說道:“既然如此,想必玄邃已經有周詳的安排了!不如這樣,玄邃的這些兵馬已經疲憊不堪,我再撥你一萬大軍前往桂陽,伺機再攻郴縣,奪桂陽,另外我再派蔡希德將軍幫你!”
李密點了點頭,沉聲應道:“末將定然竭心盡力以報主公!”
“那玄邃暫且進城休息一番,我令已經人給你準備好糧草,三日後啟程!”
李密清楚明白安祿山不讓自己再領之前的部隊,就是防著自己長時間統領同一支隊伍,會把隊伍變成自己的,讓蔡希德幫自己,實際上就是限製自己的權利,變相的監視。安祿山怕自己!李密心裏冷笑一聲,他對安祿山的心思充滿著鄙視。如今的形勢,若是不能團結一心,如何共抗外敵,況且左宗棠絕對是一個手段強勁的對手,李密深有體會。
安祿山親自送李密大軍離開之後,二他身旁的一個年輕人望著漸漸遠去的李密大軍,謹慎地問道:“李密此人心思縝密,父親如此防備李密,他必然已經猜到父親的用意,如此此人還肯用心為父親辦事嗎?”
安祿山嗬嗬一笑道:“輕緒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李密是聰明人,如今若是不肯用心,那隻能是便宜了左魁。他若想能在軍中樹立威信,必然要立下大功才行。前番破了桂陽,大敗太史慈,算是一功,隻不過還遠遠不夠。我這樣安排,也是讓他明白,我安祿山,可不是洪明新。他要是敢有任何異動,休怪我翻臉不認人。”
桂陽縣。
從李密離開已經過去了快十日,這十日邴元真沒有一天能睡得安穩覺,他每天派出探子,日夜探聽郴縣方向的消息,但是好像卻沒有一點風吹草動。可是即便如此,他還是無法放下心來。
正在邴元真一個人在城中喝著悶酒的時候,從外麵跑進來一個士卒,高聲喊道:“報邴將軍,城外發現小股敵軍兵馬出現,請將軍拿主意,是否出城剿滅!”
邴元真將手中的酒具向著那人猛然丟了過去,酒杯中的酒灑了那士卒一身,緊接著邴元真大喝道:“剿滅?你是想讓我死的快點嘛?這明顯是敵人的誘敵之計,我要是出城,哪裏還會有命活著迴來?傳令下去,無論遇到什麽情況,任何人都不得輕出桂陽,也不能提出城一戰,違者格殺勿論!”
邴元真說完,還有些不放心,準備親自先上城牆上查探一番。剛爬上城牆,邴元真遠遠望去,城外五裏處,確實是有一支小股部隊,看上去隻有一兩百人。然而邴元真卻不相信,那隻有一兩百人。
過了一會,隻見那支部隊身後,慢慢又走出來一股部隊,人數還是在一兩百人的樣子,這仿佛更加印證了邴元真的心裏所想,他冷笑一聲,暗道:就知道沒有那麽簡單的事情,想騙我出城,哪有那麽容易的事情,有本事就直接殺進來。
邴元真又看了一會,那隊伍從兩支進而變成了三支、五支、進而到了十支,這個時候,邴元真心中一緊,他能感受到一種危險的氣息越來越靠近,可是自己卻不知道如何應付。
等到城外敵軍的部隊變到二十支,一字排列開時,上麵的旗號不但有林、魯,還有“太史”和“朱”字旗號,不用說,邴元真也知道這些旗號說明的意義。
然而,這些仿佛還沒有停止,隊伍好像還在越來越多,擺在城外,黑壓壓的一片,仿佛望不到邊,邴元真體會到了一種境界: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邴元真有些窒息的感覺,他連忙下令,讓將士好生看著城外的變化,一旦有什麽風吹草動,立刻去稟報。而他自己則快速走下城牆,想逃離這樣一個令他窒息的環境。
過了兩個時辰,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邴元真自然是不敢睡著的,他在府中焦急的等著消息——派出去的探子也有幾天了,終於從蒼梧郡的探子迴來了。
“李將軍的大軍已經開赴南海,至今還不知道到了哪裏。”
探子的消息好像是給邴元真宣布了最後的死刑,他雖然知道不現實,可是還是想李密能想到自己這裏危險的情況,早點派援軍過來,可是如今的情況來看,自己還是想多了。
“報將軍,敵人的部隊已經增加到快四十支。”
邴元真臉色越來越難看,正在這時,忽然巨大的號角之聲衝天而起,緊接著城牆之上的擂鼓也緊促地敲了起來。而無數的喊殺聲,隱隱約約傳了過來。邴元真此時臉色慘白,他明白了,敵人一定是現在發起了進攻。
“將軍,我等現在應該如何應對?”
守城將士此時的心理和邴元真一般,麵對著這樣的壓力,他們的心比邴元真更加慌亂。這樣的時候邴元真應該拿起武器,鼓舞士氣,給麾下的將士樹立信心,可是他此時也已經完全失去了勇氣。
“敵人太多,我等守也守不住,傳令下去,大軍立刻棄城撤走,不得有誤!”
“我大敗林衝和太史慈之後,桂陽郡兵馬便不足萬人,即使有左宗棠派遣朱桓援軍數千,在密眼中,也不足為懼。我軍接連大勝,士氣正旺,正是一鼓作氣破敵之時;無奈卻被左魁所騙,大軍一旦撤迴,等廖立、太史慈等緩過來,再想取桂陽,就難了!”
聽到李密的這番話,安祿山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繼而喘著粗氣,捶胸頓足大哭道:“都怪我糊塗啊!輕信了敵人的謠言,才讓玄邃這大功毀於一旦!是我對不住玄邃啊!”
安祿山拱手對著李密行了一禮,李密哪裏敢受,連忙去扶住安祿山,安祿山長歎一聲道:“玄邃啊!如今大軍已經撤迴,那奪下的桂陽縣,目前還留下多少人馬?”
“隻有屬下的部將邴元真和五千兵馬。”
安祿山整頓了下儀容,又想了想,開口說道:“既然如此,想必玄邃已經有周詳的安排了!不如這樣,玄邃的這些兵馬已經疲憊不堪,我再撥你一萬大軍前往桂陽,伺機再攻郴縣,奪桂陽,另外我再派蔡希德將軍幫你!”
李密點了點頭,沉聲應道:“末將定然竭心盡力以報主公!”
“那玄邃暫且進城休息一番,我令已經人給你準備好糧草,三日後啟程!”
李密清楚明白安祿山不讓自己再領之前的部隊,就是防著自己長時間統領同一支隊伍,會把隊伍變成自己的,讓蔡希德幫自己,實際上就是限製自己的權利,變相的監視。安祿山怕自己!李密心裏冷笑一聲,他對安祿山的心思充滿著鄙視。如今的形勢,若是不能團結一心,如何共抗外敵,況且左宗棠絕對是一個手段強勁的對手,李密深有體會。
安祿山親自送李密大軍離開之後,二他身旁的一個年輕人望著漸漸遠去的李密大軍,謹慎地問道:“李密此人心思縝密,父親如此防備李密,他必然已經猜到父親的用意,如此此人還肯用心為父親辦事嗎?”
安祿山嗬嗬一笑道:“輕緒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李密是聰明人,如今若是不肯用心,那隻能是便宜了左魁。他若想能在軍中樹立威信,必然要立下大功才行。前番破了桂陽,大敗太史慈,算是一功,隻不過還遠遠不夠。我這樣安排,也是讓他明白,我安祿山,可不是洪明新。他要是敢有任何異動,休怪我翻臉不認人。”
桂陽縣。
從李密離開已經過去了快十日,這十日邴元真沒有一天能睡得安穩覺,他每天派出探子,日夜探聽郴縣方向的消息,但是好像卻沒有一點風吹草動。可是即便如此,他還是無法放下心來。
正在邴元真一個人在城中喝著悶酒的時候,從外麵跑進來一個士卒,高聲喊道:“報邴將軍,城外發現小股敵軍兵馬出現,請將軍拿主意,是否出城剿滅!”
邴元真將手中的酒具向著那人猛然丟了過去,酒杯中的酒灑了那士卒一身,緊接著邴元真大喝道:“剿滅?你是想讓我死的快點嘛?這明顯是敵人的誘敵之計,我要是出城,哪裏還會有命活著迴來?傳令下去,無論遇到什麽情況,任何人都不得輕出桂陽,也不能提出城一戰,違者格殺勿論!”
邴元真說完,還有些不放心,準備親自先上城牆上查探一番。剛爬上城牆,邴元真遠遠望去,城外五裏處,確實是有一支小股部隊,看上去隻有一兩百人。然而邴元真卻不相信,那隻有一兩百人。
過了一會,隻見那支部隊身後,慢慢又走出來一股部隊,人數還是在一兩百人的樣子,這仿佛更加印證了邴元真的心裏所想,他冷笑一聲,暗道:就知道沒有那麽簡單的事情,想騙我出城,哪有那麽容易的事情,有本事就直接殺進來。
邴元真又看了一會,那隊伍從兩支進而變成了三支、五支、進而到了十支,這個時候,邴元真心中一緊,他能感受到一種危險的氣息越來越靠近,可是自己卻不知道如何應付。
等到城外敵軍的部隊變到二十支,一字排列開時,上麵的旗號不但有林、魯,還有“太史”和“朱”字旗號,不用說,邴元真也知道這些旗號說明的意義。
然而,這些仿佛還沒有停止,隊伍好像還在越來越多,擺在城外,黑壓壓的一片,仿佛望不到邊,邴元真體會到了一種境界: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邴元真有些窒息的感覺,他連忙下令,讓將士好生看著城外的變化,一旦有什麽風吹草動,立刻去稟報。而他自己則快速走下城牆,想逃離這樣一個令他窒息的環境。
過了兩個時辰,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邴元真自然是不敢睡著的,他在府中焦急的等著消息——派出去的探子也有幾天了,終於從蒼梧郡的探子迴來了。
“李將軍的大軍已經開赴南海,至今還不知道到了哪裏。”
探子的消息好像是給邴元真宣布了最後的死刑,他雖然知道不現實,可是還是想李密能想到自己這裏危險的情況,早點派援軍過來,可是如今的情況來看,自己還是想多了。
“報將軍,敵人的部隊已經增加到快四十支。”
邴元真臉色越來越難看,正在這時,忽然巨大的號角之聲衝天而起,緊接著城牆之上的擂鼓也緊促地敲了起來。而無數的喊殺聲,隱隱約約傳了過來。邴元真此時臉色慘白,他明白了,敵人一定是現在發起了進攻。
“將軍,我等現在應該如何應對?”
守城將士此時的心理和邴元真一般,麵對著這樣的壓力,他們的心比邴元真更加慌亂。這樣的時候邴元真應該拿起武器,鼓舞士氣,給麾下的將士樹立信心,可是他此時也已經完全失去了勇氣。
“敵人太多,我等守也守不住,傳令下去,大軍立刻棄城撤走,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