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校場之上。
孫策站在點將台上,台下文武齊聚,三萬大軍氣勢如虹,手執兵器,刀槍劍戟,寒光閃閃。
孫策將手中長劍拔出,向前一指,高聲喊道:“周瑜上前聽封。”
周瑜聽到後,從隊伍中走出,昂首闊步來到孫策麵前,“周瑜在!”
“封汝為討逆將軍,賜汝我之佩劍,領兵一萬,攻取桂陽。上至將軍校尉,下至小吏士卒,若有敢不從命者,可以先斬後奏!”
周瑜神色飛揚,上前一步,接過佩劍,高聲喊道:“周瑜領命!”
周瑜歸隊後,孫策繼續說道“張昭上前聽封。”
張昭走向孫策,施禮答道:“張昭在!”
“封張昭為長史,我出征之後,由你暫時管理長沙政事。”
“張昭領命!”
孫策接著又封了張紘為主簿,魯肅為撫軍中郎將。
最後輪到高長恭,“高肅上前聽封!”
高肅龍行虎步,走到了孫策麵前,“高肅在!”
“封汝為破軍校尉,隨公瑾一起攻取桂陽!”
“高肅領命!”
高肅退下後,孫策繼續道:“寇準,韓當,黃蓋!”
三人一起出列,齊聲喊道:“末將(屬下)在!”
“汝三人與我一起統兵一萬,攻取零陵!”
三人一起接過將令,齊聲答道:“末將(屬下)領命!”
“程普朱治孫靜聽命!”
三人也一起走出,齊聲道:“末將在!”
“令汝三人領剩餘一萬兵馬緊守長沙,不得有誤!”
朱治孫靜一起走向前接令,獨獨程普未動,孫策看著程普,問道:“程將軍有何話說,何不直言?”
程普向著孫策拜了一拜,神色之中有幾分不滿,“主公,程普不服!為何周瑜初來便可領軍攻城掠地,而普隻能留在長沙守城?普寧願隻做一馬前卒,也想隨主公大軍一起攻伐零陵。”
孫策聽完,哈哈一笑,一下跳下點將台,來到了程普麵前。
他看著程普,忽然向程普行了一禮,緩緩說道,“程將軍,長沙是先父打下來的基業,汝從開始就隨先父南征北討,才有些許基業。我大軍征討在外,長沙空虛,必定為劉表所趁,到時候劉表大軍來攻,誰可擋之?我讓汝留守長沙,是策隻相信程將軍有這個能力保我長沙不失。攻取桂陽和零陵,若不能破,下次再取;若是長沙有失,我等再無立足之地,策還有何麵目見我九泉之下的父親!”
孫策一席話,讓程普頓時羞愧的無顏以對,他低下頭,對著孫策拜了一拜,“末將慚愧,主公放心出征,末將必定竭心盡力,不辱使命,保長沙無虞!”
孫策將將令放在程普手中,笑了一笑,“一切還要多多仰仗程將軍!”
程普朱治孫靜三人一起退下,孫策又喊道:“魯肅,呂範,令汝二人負責輜重糧草策應,不得有誤!”
兩人應諾領命後,孫策走到了周瑜麵前,意氣風發地說道:“公瑾,此番你我兄弟二人同樣領一萬兵馬,同攻一郡之地,我們比一比,看看誰下拿下,可否?”
周瑜哈哈一笑,抱拳說道:“主公既然有此雅興,瑜必當奉陪!隻是不知,若是主公輸了,又當如何?”
孫策又來迴走了幾步,沉思了片刻,轉身向周瑜說道:“若是策輸了,我之令劍便不再收迴,這長沙三萬大軍以後盡皆由公瑾調遣如何?”
“主公,軍國大事,豈能兒戲,此事萬萬不可!”周瑜連連推辭。
孫策擺擺手,“公瑾,攻城掠地亦是軍國大事,豈有兒戲之談?況且,汝真的就一定能贏我嗎?我看未必!哈哈哈,若是公瑾輸了,那便請公瑾給策撫琴一曲。”
“主公既然如此說,那就如此好了:無論此次比試誰贏,瑜都會主公撫琴一曲,以壯軍威!”
剛說完,一旁的高長恭連忙站了出來,向孫策和周瑜說道:“不知肅是否有幸旁聽?公瑾琴意幽遠,讓人忍不住還想多聽幾曲。”
“哈哈,自然可以,但是,必須等我大軍拿下桂陽和零陵二郡才可以。”孫策說道。
“我等自當盡心盡力!”
周瑜和高長恭率領一萬大軍出發後,沿途縣城盡皆望風而降,不到兩天時間,大軍就來到了桂陽郡治所郴縣。
桂陽郡郡守正是後來和趙雲結拜的趙範,後來因為想把自己寡居的嫂子樊氏許配給趙雲而使兩人反目。隻不過此時的趙範之兄還健在人世,他還沒有娶樊氏迴來。
趙範之兄名喚趙毅,字德彪,此時正在和趙範一起商議如何退敵。
“兄長,這周瑜雖是年輕後輩,但是聽說他手下大將高肅有萬夫不當之勇,桂陽兵微將寡,不如早降了吧?”趙範依然一副膽小怕事的樣子,雖然他是太守,卻很多事情還要聽自己的兄長的,因為趙毅,也有著一身驚人的本領,在桂陽郡人人皆知趙毅之名。隻不過趙毅非常疼愛自己的兄弟,不願出仕,一直在桂陽幫助趙範打理政事,操練兵馬。
此次前來議事的還有桂陽郡的兩個管軍校尉陳應和鮑隆,陳應聽說趙範欲降,連忙上前請命道:“主公,料那高肅無名之輩,有什麽本領。什麽萬夫不當之勇,定是周瑜那黃口小兒虛張聲勢,末將願意領軍三千出城迎戰,定要生擒高肅,以報主公之恩!”
趙範聽到他說此言,不由得臉色微怒,大聲斥責道:“我現在在詢問我兄長,又不曾問爾等意見,爾等不許亂發狂言!”
陳應聽到趙範此言,不由得怒容滿麵,卻也無可奈何,怏怏而退。
趙毅見狀,哈哈一笑,對趙範說道:“太守休惱!陳將軍所言,並不是毫無道理。雖然周瑜和高肅有一萬大軍,但是此二人一向聲名不顯,未必有多少本事。就讓陳將軍先去試探一番,若是果然難敵,到時候再降也不遲。”
陳應聽到趙毅同意自己的看法,不由得轉怒為喜,趙範想了想,也點了點頭,“那就如兄長所言!陳應,汝務必小心迎戰,不要辜負了我兄長的厚望!”
“陳將軍暫且出陣,我為你掠陣。”
趙毅剛說完,趙範就有些慌了,“兄長切不可逞強,若是實在難敵,我們還是降了就好,無需拚死相鬥!”
趙毅起身說道:“太守大人,豈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此戰定當用力,也決計不能讓周瑜不可小瞧了我桂陽英才!”
孫策站在點將台上,台下文武齊聚,三萬大軍氣勢如虹,手執兵器,刀槍劍戟,寒光閃閃。
孫策將手中長劍拔出,向前一指,高聲喊道:“周瑜上前聽封。”
周瑜聽到後,從隊伍中走出,昂首闊步來到孫策麵前,“周瑜在!”
“封汝為討逆將軍,賜汝我之佩劍,領兵一萬,攻取桂陽。上至將軍校尉,下至小吏士卒,若有敢不從命者,可以先斬後奏!”
周瑜神色飛揚,上前一步,接過佩劍,高聲喊道:“周瑜領命!”
周瑜歸隊後,孫策繼續說道“張昭上前聽封。”
張昭走向孫策,施禮答道:“張昭在!”
“封張昭為長史,我出征之後,由你暫時管理長沙政事。”
“張昭領命!”
孫策接著又封了張紘為主簿,魯肅為撫軍中郎將。
最後輪到高長恭,“高肅上前聽封!”
高肅龍行虎步,走到了孫策麵前,“高肅在!”
“封汝為破軍校尉,隨公瑾一起攻取桂陽!”
“高肅領命!”
高肅退下後,孫策繼續道:“寇準,韓當,黃蓋!”
三人一起出列,齊聲喊道:“末將(屬下)在!”
“汝三人與我一起統兵一萬,攻取零陵!”
三人一起接過將令,齊聲答道:“末將(屬下)領命!”
“程普朱治孫靜聽命!”
三人也一起走出,齊聲道:“末將在!”
“令汝三人領剩餘一萬兵馬緊守長沙,不得有誤!”
朱治孫靜一起走向前接令,獨獨程普未動,孫策看著程普,問道:“程將軍有何話說,何不直言?”
程普向著孫策拜了一拜,神色之中有幾分不滿,“主公,程普不服!為何周瑜初來便可領軍攻城掠地,而普隻能留在長沙守城?普寧願隻做一馬前卒,也想隨主公大軍一起攻伐零陵。”
孫策聽完,哈哈一笑,一下跳下點將台,來到了程普麵前。
他看著程普,忽然向程普行了一禮,緩緩說道,“程將軍,長沙是先父打下來的基業,汝從開始就隨先父南征北討,才有些許基業。我大軍征討在外,長沙空虛,必定為劉表所趁,到時候劉表大軍來攻,誰可擋之?我讓汝留守長沙,是策隻相信程將軍有這個能力保我長沙不失。攻取桂陽和零陵,若不能破,下次再取;若是長沙有失,我等再無立足之地,策還有何麵目見我九泉之下的父親!”
孫策一席話,讓程普頓時羞愧的無顏以對,他低下頭,對著孫策拜了一拜,“末將慚愧,主公放心出征,末將必定竭心盡力,不辱使命,保長沙無虞!”
孫策將將令放在程普手中,笑了一笑,“一切還要多多仰仗程將軍!”
程普朱治孫靜三人一起退下,孫策又喊道:“魯肅,呂範,令汝二人負責輜重糧草策應,不得有誤!”
兩人應諾領命後,孫策走到了周瑜麵前,意氣風發地說道:“公瑾,此番你我兄弟二人同樣領一萬兵馬,同攻一郡之地,我們比一比,看看誰下拿下,可否?”
周瑜哈哈一笑,抱拳說道:“主公既然有此雅興,瑜必當奉陪!隻是不知,若是主公輸了,又當如何?”
孫策又來迴走了幾步,沉思了片刻,轉身向周瑜說道:“若是策輸了,我之令劍便不再收迴,這長沙三萬大軍以後盡皆由公瑾調遣如何?”
“主公,軍國大事,豈能兒戲,此事萬萬不可!”周瑜連連推辭。
孫策擺擺手,“公瑾,攻城掠地亦是軍國大事,豈有兒戲之談?況且,汝真的就一定能贏我嗎?我看未必!哈哈哈,若是公瑾輸了,那便請公瑾給策撫琴一曲。”
“主公既然如此說,那就如此好了:無論此次比試誰贏,瑜都會主公撫琴一曲,以壯軍威!”
剛說完,一旁的高長恭連忙站了出來,向孫策和周瑜說道:“不知肅是否有幸旁聽?公瑾琴意幽遠,讓人忍不住還想多聽幾曲。”
“哈哈,自然可以,但是,必須等我大軍拿下桂陽和零陵二郡才可以。”孫策說道。
“我等自當盡心盡力!”
周瑜和高長恭率領一萬大軍出發後,沿途縣城盡皆望風而降,不到兩天時間,大軍就來到了桂陽郡治所郴縣。
桂陽郡郡守正是後來和趙雲結拜的趙範,後來因為想把自己寡居的嫂子樊氏許配給趙雲而使兩人反目。隻不過此時的趙範之兄還健在人世,他還沒有娶樊氏迴來。
趙範之兄名喚趙毅,字德彪,此時正在和趙範一起商議如何退敵。
“兄長,這周瑜雖是年輕後輩,但是聽說他手下大將高肅有萬夫不當之勇,桂陽兵微將寡,不如早降了吧?”趙範依然一副膽小怕事的樣子,雖然他是太守,卻很多事情還要聽自己的兄長的,因為趙毅,也有著一身驚人的本領,在桂陽郡人人皆知趙毅之名。隻不過趙毅非常疼愛自己的兄弟,不願出仕,一直在桂陽幫助趙範打理政事,操練兵馬。
此次前來議事的還有桂陽郡的兩個管軍校尉陳應和鮑隆,陳應聽說趙範欲降,連忙上前請命道:“主公,料那高肅無名之輩,有什麽本領。什麽萬夫不當之勇,定是周瑜那黃口小兒虛張聲勢,末將願意領軍三千出城迎戰,定要生擒高肅,以報主公之恩!”
趙範聽到他說此言,不由得臉色微怒,大聲斥責道:“我現在在詢問我兄長,又不曾問爾等意見,爾等不許亂發狂言!”
陳應聽到趙範此言,不由得怒容滿麵,卻也無可奈何,怏怏而退。
趙毅見狀,哈哈一笑,對趙範說道:“太守休惱!陳將軍所言,並不是毫無道理。雖然周瑜和高肅有一萬大軍,但是此二人一向聲名不顯,未必有多少本事。就讓陳將軍先去試探一番,若是果然難敵,到時候再降也不遲。”
陳應聽到趙毅同意自己的看法,不由得轉怒為喜,趙範想了想,也點了點頭,“那就如兄長所言!陳應,汝務必小心迎戰,不要辜負了我兄長的厚望!”
“陳將軍暫且出陣,我為你掠陣。”
趙毅剛說完,趙範就有些慌了,“兄長切不可逞強,若是實在難敵,我們還是降了就好,無需拚死相鬥!”
趙毅起身說道:“太守大人,豈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此戰定當用力,也決計不能讓周瑜不可小瞧了我桂陽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