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太遠,伐之無益。”


    “那這天下何人可伐?”吳立仁想了想,總感覺目前為止,沒一個能打得過的。


    “南陽,袁公路。”


    吳立仁聽後大吃一驚,袁術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可以說,和袁紹一樣擁有著很強大的士大夫支持,即便是呂布,也想著能和袁術結成兒女親家,以為依附,可是他沒想到王守仁第一個想伐的竟然是袁術。


    “陽明,你想清楚了嗎?袁術雖然好高騖遠,可是現在並沒有造反,何以伐之?”


    “若等他造反,則羽翼已成,吾一小郡,何能擋之?現在雖然沒有造反,但是,主公你可以用計誘使他稱帝,到時候天下英雄必定群起而攻之。主公勢弱,他人必不太防,到時候再從中取利,那袁術安有不敗之理?”


    吳立仁在下邳廣積錢糧,招募兵勇,最後募集騎兵一千人,步兵三千人,弓箭手一千人,騎兵由吳立仁親自統領,趙四喜為副將;步兵由冉閔統領,弓兵由王守仁統領,日夜操練不提。


    而南陽城中,忽一日,有農民在田間勞作,忽然挖出一尊石像,石像背後有字,那農民不識,呈於縣令,縣令則連忙將石像拉到袁術那裏邀功。袁術見到石像上的字,喜出望外,立刻召集文武議事。


    那石像上刻著一十二個字“十一口,衣去首,木得寶,代漢胄。”袁術手下早已明白這幾句歌謠代表的意思,隻是沒人敢於說破。


    “大家以為如何?”眼看沒人說話,袁術心裏頗為煩躁,“這幫人沒一個願意為我分憂,若是都能如同立仁那般就好了。”


    正在這時,忽然有人上前答話:“主公,臣願為主公解惑。十一口,衣去首,是為袁字,木得寶,木上得寶,是為術,又暗指主公得到傳國玉璽,最後一句,就是上天提醒主公當代漢自立,方能順天應人。”


    袁術喜出望外,一看那人,原來是袁術侄兒袁胤,袁術喜出望外,“好,好,好!公之言甚合天意,諸位以為如何?”


    剩下諸人一起下跪,齊聲喊道:“恭喜主公!”


    隻有一人閻象,“主公萬萬不可!此時若代漢而自立,則天下諸侯定會共擊之,何以擋之?”


    “非也!下邳太守吳銘已有信來,他原是我手下謀士,早就預言我可以登九五之位,玉璽也是吳太守為我尋得。若我登大寶,則吳太守願為前驅。況天下諸侯皆自相爭,誰還記得自己是漢臣乎?”


    袁術意得誌滿,前幾日吳銘去書一封,勸袁術稱帝,並說貴人已經尋到,過幾日就到,隻是信上並未署名。袁術心疑,就問來使,來使答曰:此事機密,不能署名,否則為他人所獲,就將獲罪於天下。袁術便信以為真。


    那袁胤繼續說道:“主公,上天降巨石以應天命,此為天時,主公占據淮南,民富兵強,此為地利;況漢室衰微,不能守社稷,安天下,民心思變,此為人和,有此天時地利人和,若不為君,背天道也!”


    “好,好,我意已決,再有敢進言者,斬!”


    又過幾天,忽然有一道人為袁術卜卦,稱袁術應有皇帝之命。袁術最終決定,於初平三年正月正式稱帝,國號仲氏。


    自然這一切,都是在王守仁的推波助瀾之下才得以進行。


    公元193年,袁術稱帝的消息傳出,天下震驚,下邳太守吳立仁傳檄天下,約定共討袁術,並與徐州牧陶謙處借兵五千合兵一萬,由冉閔任先鋒,王守仁為軍師,進攻符離,孔融由北海出兵一萬,陶謙由徐州出兵兩萬,曹操派大將曹仁、夏侯惇從東郡出兵兩萬出兵南陽,劉備率領關羽、張飛二將從平原出兵三千約合孔融,其餘孫堅、劉表暫時罷兵,劉表從江夏出兵,孫堅從長沙出兵,遙相唿應。總共七路人馬,聲勢浩蕩。李郭聞言,也遣使嘉獎八方諸侯,並且赦免了吳立仁的罪責。


    袁術得知吳立仁竟然帶兵攻打自己,氣憤不已,遂派使者帶著吳立仁的書信前來興師問罪。


    那使者來到吳立仁中軍大帳,頗為倨傲,吳立仁問道:“來者何人?”


    “吾乃天使。”


    吳守仁聽到,差點忍不住笑噴,王守仁眼看吳立仁有點失態,隻好輕輕咳嗽一聲接著問道:“天子遠在西方長安,天使緣何從東方來?”


    “西方是大漢之天子,東方是吾仲氏之天子。”使者仍然一副高高在上樣子。


    “來人,將這亂臣賊子拖出去斬了!”


    王守仁大吼一聲,那來使這下慌了,連忙跪下,“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望將軍恕罪。”


    吳立仁揮手阻止了兵士,“說吧,你來此有何目的?”


    “奉我家天,不,主公的旨意,前來問話,為何背棄前番約定,轉而相攻?”


    吳立仁故作不解,“我與那篡逆之人何曾有過約定?”


    使者將那封書信呈給吳立仁,吳立仁看完後,哈哈一笑,“是何人故意陷害我?用此等拙劣手段?一無署名,二無印記,何以證明是我所書?我看分明是袁術蓄意陷害於我。來人,將這賊子刺麵遣迴,你要是識趣,就好生勸說袁術趕緊投降才是。”


    那使者返迴,將吳立仁的話悉數帶到,不由得讓袁術怒氣衝衝,“吳銘小賊竟敢如此無禮,朕要他死無葬身之地。來人,去派人告訴李豐,讓他立刻將吳銘小兒給我生擒迴來,不得有誤。”


    楊宏道:“陛下族弟袁素袁崇煥向來頗有智謀,為何不令其領兵,以禦強敵?”


    袁術瞪了一眼楊宏,“崇煥雖熟讀兵書,然一書生何以當此大任,恐隻是紙上談兵,壞我大事!”


    說完後,心裏卻想:那袁素和我之名幾乎相同,若用他,成則天下知其名,我之民會做何想?若敗,則更是動搖軍心,真是不會取名字,氣煞我也!


    正在遠方的吳立仁忽然得到了係統消息,“滴!恭喜宿主獲得楊弘,袁胤,紀靈,閻象,橋蕤,張勳等人仇恨值39點,宿主現在擁有親密點26,仇恨值85點。”


    符離城兵士三萬餘人,守將乃李豐,原本打算閉門不出死守,等吳立仁師老自疲,再一鼓作氣出城破敵。然而袁術的命令下來,他卻不能再這樣死守下去。李豐歎了口氣,這時有偏將不解問道:“將軍為何歎氣?天子有何指示?”


    “天子命我出城迎戰,活捉吳銘。”


    “依末將看,那吳銘隻是一書生,上陣無異於自取死路,況且我軍三萬,以逸待勞,敵軍不過萬餘,還是立足未穩,此時不出戰更待何時!”


    李豐皺了皺眉,“爾等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吳銘雖是一書生,但他手下豈無大將?我君三萬,卻是驕橫之師,彼軍雖少,卻進退有據,號令嚴明;我軍以逸待勞,敵軍也士氣如虹,此時若堅守半月,彼軍自然兵無戰心,到時候一擊可定。”


    “將軍為何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末將竇別願出城搦戰,先斬敵將,再破敵營,如若不成,甘當軍令!”


    李豐想了半刻,大手一揮,“好,你領軍一萬出城搦戰,我自引大軍隨後接應,此戰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我是無名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遊俠範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遊俠範兒並收藏三國之我是無名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