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三節:血仇(上)
剩下的十幾個守備隊員被衝上路麵的奴隸團團圍住,他們被刀砍、被槍刺、被匕首捅甚至被牙齒咬腳尖踢手指插……混戰之中,守備隊的人死的死、傷的傷,但還是有兩個人逃離了大門。
兩個幸運兒滿身是血,連滾帶爬的往主營方向落跑,但分別在二十和三十米的距離上被人用短弓攢射。
幸運太短暫了,他們身上插滿了羽箭,踉蹌著、蹣跚著、直至流幹了最後一滴血才倒下。
兩個小兵慢動作似的掙紮,心不甘情不願的倒斃,終於引起了最後一支守備隊的警惕。不過這時候大勢已去,他們區區三十多人又手無寸鐵,湯森都懶得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
“讓瓦胡出場。”湯森吃著小副官們孝敬的野果,慢條斯理的開口:“他立威的時候到了。”
“咻――!”的一聲,一隻響箭被射到空中,尖利的嘯叫聲讓方圓幾裏的人們驚詫莫名!
發生在南營地北門的殺戮,讓不遠處的最後一支守備隊驚異不定,雖然他們隻是守備部隊,但既然是部隊,就具備基本的軍事素養,混亂和廝殺還是能夠分辨出來的。所以他們立即停下了腳步,但卻不知道接下來是該進還是該退。
退肯定不行,馬奇部落的戰士一直都是以勇悍而聞名;但要進的話,他們並不清楚發生了什麽事情,而且手裏也沒有武器……帶領三十多人的守備軍官,有軍事素養但絕不會高到那裏去,否則他早就跟著酋長去圍獵了,根本不用留在家裏蹲坑。
所以他們隻能戒備著,同時派人向後麵的長老報信求援。但後麵的奴隸大軍因為隔得遠,未受那邊的廝殺影響,還在嘩啦啦的向前行進著。
“快去一個人,讓後麵的奴隸停下!”碩果僅存的守備軍官下令:“我們先固守,大家趕緊找點趁手的東西――再去一個人,告訴我們的人退到營地裏去,我們肯定是被襲擊了!”
“看!”有個眼尖的守備隊員指著南營地那邊:“有人騎馬出來了!”
十幾個騎著戰馬的人出現在南營大門外,這些騎士穿著皮製背心,甚至有人赤裸著上身,他們臉上和手臂上布滿了紋身,這種打扮風格正是馬奇人的死敵瓦胡部落的傳統。
但瓦胡部落已經被徹底消滅了啊!他們的婦孺成了馬奇人的財產,男人們隻能終生在地裏勞作啊!難道這些人真是瓦胡部落的漏網之魚?是那些逃掉的餘孽?但他們也就小貓兩三隻,那來的膽子和力量,居然能夠逆襲馬奇部落的主營地?
在馬其人的疑惑中,一個身穿金黃色盔甲男子騎著戰馬上了路麵,他的身軀本身就魁梧,手裏還提著一根巨大的狼牙棒,造型顯得非常有威懾力――他似乎是這些人的首領,瓦胡部落的人拱衛著他慢慢上前,然後,他脫下了自己的頭盔,把一張年輕但堅定的臉顯露出來。
“瓦胡部落的男人們!我就是你們以往首領的第十三個兒子!我是瓦胡!你們都還認識我嗎!”瓦胡的嗓音低沉厚重,卻穿透了彌漫的黑焰,清晰的傳到馬奇守備隊員的耳朵裏――與此同時,金鎧甲身邊的人一起高聲呐喊著他的話:“在祖先英靈的指引下,我迴來了!我迴來解救我的族人!因為我發誓要迴來家鄉,為死去的親人報仇雪恨!”
其實,就算跑在最前麵的奴隸也隻能看見個模糊的影子,畢竟中間還隔著好幾裏地呢,更別說後麵的人了。但這組聲音出傳來之後,大家卻都是齊齊一震――各支隊伍中都有人在叫:“是瓦胡!真的是瓦胡!瓦胡帶著人來救我們了!”
有見識的瓦胡人欣喜若狂,因為沒人天生就是奴隸,他們當中也有很多人曾經打過仗,多少也知道些常識――如果眼前這把火是瓦胡放的,就意味著他肯定帶來了能攻陷南營地的精銳隊伍,至少能救出很多族人。外加他能在不聲不響中做到這點,說不定力量還會更強大。
“我請來了很多傭兵,他們是不怕死會打仗的內陸精銳傭兵團!我們打敗這些守營地的軟腳蝦絕對不是問題!”瓦胡那邊的唿喊在繼續,而且內容越來越驚悚,因為戰場宣傳是分成兩部分的,不但可以鼓舞自己人,也能對敵人起到震懾作用:“因為在兩天之前,我們已經在他們的水源裏下了毒,他們全都沒力氣打仗了!”
這段話很陰損,對任何跑了十幾二十裏的人說你全身無力是中毒,對方雖不至於深信不疑,半信半疑卻是肯定的。
“現在,瓦胡部落的男人們,在祖先英靈的見證之下,都站出來!”瓦胡驅動戰馬緩步前進,手中的狼牙棒緩緩舉起:“要記得,我們都是戰士!要記得,祖先在護佑著我們!我們的血是熱的、我們的心是熱的、我們的部落――繁榮昌盛!”
“最後這兩句話說得不錯,”指揮所裏,湯森繼續喂自己吃果子:“你們誰教他的?”
“長官,那是我們部落的戰鬥呐喊,拚命時才用。”一個部落軍官說:“你聽,他們都在重複這段話――喊話的同時可以調整步伐和陣型,之後就要動手了。”
“是嗎?”湯森大感興趣,走到觀察孔前:“還有這種功效?”
“……要記得,我們都是戰士!要記得,祖先在護佑著我們!”這句話就像是魔咒,在幾支奴隸隊伍中翻來覆去、此起彼伏的響起,開始還比較雜亂比較猶豫,但隨後越來越整齊,聲勢越來越浩大:“……要記得,我們都是戰士!要記得,祖先在護佑著我們!”
在高喊這兩句話的同時,奴隸們腳下也沒閑著,因為這兩句話對瓦胡人來說是很沉重也很崇高的號令,跟隨這兩句話而動作,是每個瓦胡男人與生俱來的本能。領唱這兩句話,則是曆代酋長的特權。
第三節:血仇(上)
剩下的十幾個守備隊員被衝上路麵的奴隸團團圍住,他們被刀砍、被槍刺、被匕首捅甚至被牙齒咬腳尖踢手指插……混戰之中,守備隊的人死的死、傷的傷,但還是有兩個人逃離了大門。
兩個幸運兒滿身是血,連滾帶爬的往主營方向落跑,但分別在二十和三十米的距離上被人用短弓攢射。
幸運太短暫了,他們身上插滿了羽箭,踉蹌著、蹣跚著、直至流幹了最後一滴血才倒下。
兩個小兵慢動作似的掙紮,心不甘情不願的倒斃,終於引起了最後一支守備隊的警惕。不過這時候大勢已去,他們區區三十多人又手無寸鐵,湯森都懶得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
“讓瓦胡出場。”湯森吃著小副官們孝敬的野果,慢條斯理的開口:“他立威的時候到了。”
“咻――!”的一聲,一隻響箭被射到空中,尖利的嘯叫聲讓方圓幾裏的人們驚詫莫名!
發生在南營地北門的殺戮,讓不遠處的最後一支守備隊驚異不定,雖然他們隻是守備部隊,但既然是部隊,就具備基本的軍事素養,混亂和廝殺還是能夠分辨出來的。所以他們立即停下了腳步,但卻不知道接下來是該進還是該退。
退肯定不行,馬奇部落的戰士一直都是以勇悍而聞名;但要進的話,他們並不清楚發生了什麽事情,而且手裏也沒有武器……帶領三十多人的守備軍官,有軍事素養但絕不會高到那裏去,否則他早就跟著酋長去圍獵了,根本不用留在家裏蹲坑。
所以他們隻能戒備著,同時派人向後麵的長老報信求援。但後麵的奴隸大軍因為隔得遠,未受那邊的廝殺影響,還在嘩啦啦的向前行進著。
“快去一個人,讓後麵的奴隸停下!”碩果僅存的守備軍官下令:“我們先固守,大家趕緊找點趁手的東西――再去一個人,告訴我們的人退到營地裏去,我們肯定是被襲擊了!”
“看!”有個眼尖的守備隊員指著南營地那邊:“有人騎馬出來了!”
十幾個騎著戰馬的人出現在南營大門外,這些騎士穿著皮製背心,甚至有人赤裸著上身,他們臉上和手臂上布滿了紋身,這種打扮風格正是馬奇人的死敵瓦胡部落的傳統。
但瓦胡部落已經被徹底消滅了啊!他們的婦孺成了馬奇人的財產,男人們隻能終生在地裏勞作啊!難道這些人真是瓦胡部落的漏網之魚?是那些逃掉的餘孽?但他們也就小貓兩三隻,那來的膽子和力量,居然能夠逆襲馬奇部落的主營地?
在馬其人的疑惑中,一個身穿金黃色盔甲男子騎著戰馬上了路麵,他的身軀本身就魁梧,手裏還提著一根巨大的狼牙棒,造型顯得非常有威懾力――他似乎是這些人的首領,瓦胡部落的人拱衛著他慢慢上前,然後,他脫下了自己的頭盔,把一張年輕但堅定的臉顯露出來。
“瓦胡部落的男人們!我就是你們以往首領的第十三個兒子!我是瓦胡!你們都還認識我嗎!”瓦胡的嗓音低沉厚重,卻穿透了彌漫的黑焰,清晰的傳到馬奇守備隊員的耳朵裏――與此同時,金鎧甲身邊的人一起高聲呐喊著他的話:“在祖先英靈的指引下,我迴來了!我迴來解救我的族人!因為我發誓要迴來家鄉,為死去的親人報仇雪恨!”
其實,就算跑在最前麵的奴隸也隻能看見個模糊的影子,畢竟中間還隔著好幾裏地呢,更別說後麵的人了。但這組聲音出傳來之後,大家卻都是齊齊一震――各支隊伍中都有人在叫:“是瓦胡!真的是瓦胡!瓦胡帶著人來救我們了!”
有見識的瓦胡人欣喜若狂,因為沒人天生就是奴隸,他們當中也有很多人曾經打過仗,多少也知道些常識――如果眼前這把火是瓦胡放的,就意味著他肯定帶來了能攻陷南營地的精銳隊伍,至少能救出很多族人。外加他能在不聲不響中做到這點,說不定力量還會更強大。
“我請來了很多傭兵,他們是不怕死會打仗的內陸精銳傭兵團!我們打敗這些守營地的軟腳蝦絕對不是問題!”瓦胡那邊的唿喊在繼續,而且內容越來越驚悚,因為戰場宣傳是分成兩部分的,不但可以鼓舞自己人,也能對敵人起到震懾作用:“因為在兩天之前,我們已經在他們的水源裏下了毒,他們全都沒力氣打仗了!”
這段話很陰損,對任何跑了十幾二十裏的人說你全身無力是中毒,對方雖不至於深信不疑,半信半疑卻是肯定的。
“現在,瓦胡部落的男人們,在祖先英靈的見證之下,都站出來!”瓦胡驅動戰馬緩步前進,手中的狼牙棒緩緩舉起:“要記得,我們都是戰士!要記得,祖先在護佑著我們!我們的血是熱的、我們的心是熱的、我們的部落――繁榮昌盛!”
“最後這兩句話說得不錯,”指揮所裏,湯森繼續喂自己吃果子:“你們誰教他的?”
“長官,那是我們部落的戰鬥呐喊,拚命時才用。”一個部落軍官說:“你聽,他們都在重複這段話――喊話的同時可以調整步伐和陣型,之後就要動手了。”
“是嗎?”湯森大感興趣,走到觀察孔前:“還有這種功效?”
“……要記得,我們都是戰士!要記得,祖先在護佑著我們!”這句話就像是魔咒,在幾支奴隸隊伍中翻來覆去、此起彼伏的響起,開始還比較雜亂比較猶豫,但隨後越來越整齊,聲勢越來越浩大:“……要記得,我們都是戰士!要記得,祖先在護佑著我們!”
在高喊這兩句話的同時,奴隸們腳下也沒閑著,因為這兩句話對瓦胡人來說是很沉重也很崇高的號令,跟隨這兩句話而動作,是每個瓦胡男人與生俱來的本能。領唱這兩句話,則是曆代酋長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