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昭雲說出了糧食的問題,這是困擾了中原人上千年生存關鍵,也是反擊草原部落的一大製約。
因為任何大型戰役,動輒數月,需要的糧草消耗都太大了。
古代的糧食產量很低,粟米、稻穀、小麥等,一畝產五六石上下而已,與後世的產量相差十倍。這是因為古代的耕作糧食品種、肥料、除蟲等技術都很落後,所以產量比較低。
後世因為雜交水稻、培育技術等突飛猛進,科學發展,產量才會有了五倍、十倍的提升,使得中原人不會在災旱年被餓死了。
不要覺得餓死人隻是少數,其實在唐宋元明清,甚至近代、後世,都在曆史中可以看到:“天災,餓殍遍野”這種記載。
“陛下,真的會有能夠在草原苦寒之地生長的主食嗎,而且產量又巨大?”溫博彥、長孫順德等人都好奇詢問,有些難以置信。
隋唐時期,還是以農耕五穀,稷、麥、稻、黍、菽為主要農作物,其它主食物,還沒有聽說過。
羅昭雲想到了土豆、玉米、紅薯等幾種作物,最適合在苦寒帶耕作,不需要像水稻、小麥那樣,需要更多的水分,以及氣候適度的要求。
“有,但是,這種耕作物,種子並不在我們中原,也在番邦,在大洋彼岸。”
“在海外的番邦?”眾人都是一驚,有些聽不懂了。
羅昭雲以前是理工科男,後來轉讀了曆史學的碩士,對這世界地理也有所了解,知道中國古代都實行海禁,因為船舶的技術有限,在隋唐時期,隻有扶桑國僧人渡海來大陸,很少有大陸人航海下西洋。
直到宋代出現了司南,造船技術也越來越強大,使得渡海成為可能。當然,海上航路最終形成,還是因為明代的鄭和下西洋,從海外帶來一些農作物和生活植物等,才使得國內農耕文明得到一些改變和完善。
而古代中國賴以溝通外界大陸的陸、海絲綢之路不絕,時斷時續,其作用實際上極為有限,各朝君王,並不熱衷推行航海與外部溝通,因為中原地大物博,光這個地區,帝王管轄起來都相當苦難,王朝波折很多,再溝通外部,帶來很多的不定因素,會影響王朝的穩定和統治,所以,都比較保守,甚至排斥。
羅昭雲感歎,這幾年是不可能實現了,但是,等國泰民安,天下一統之後,他或許可以建立專門的船舶司,發展海軍隊伍,漂洋過海,去各地取走植物種子,拿迴來栽種,使得中原大地,可以減少百姓在災年動輒餓死數十萬,上百萬的恐怖數目。
“現在還早,等以後吧,朕會派人著手去做。”羅昭雲沒有在航海問題上多贅述,因為跟他們談這些,有些太早。
如今天下未統一,南北都需要作戰,還有突厥來襲,以安撫、穩定為主!
真正發動航海計劃,需要強大的國力,才能支持,急也急不得。
這時候,長孫無忌似乎想到了什麽,拱手說道:“陛下,中原人對上草原上,也有一個劣勢,就是草原人生於大漠,苦寒之地,體魄強壯,他們的身高,普遍比中原人高了一個頭,因為常年吃肉,他們臂力過人,孔武有力。”
“反觀我們中原人,除了北方關內、洛陽、晉陽、河北一帶,身材略微魁梧外,淮河以南,尤其是長江以南,普遍身高偏小一些,若是與突厥人交鋒,還是要發動北方壯丁,加以訓練,才能與突厥一對一硬拚。不過,我們中原百姓,常年很少吃肉,牛羊都很貴,除了貴族還能偶爾吃一次肉外,寒門百姓幾乎常年無肉,臉如菜色,體質堪憂,沒有長勁體力,跟突厥人作戰,很不占優勢。”
羅昭雲點頭,對中原人的體質已經有所了解,畢竟穿越迴到隋代十多年了,他在生活中,也的確發現,隋朝人多吃羊肉,因為牛要留作耕種,很少有殺牛的,而後世常見的豬肉,卻還沒有普及。
他現在弄清楚了,古人不吃豬肉,原來跟養殖技術有關。當時人們不知道豬需要閹割後肉食才不會有難聞的騷味。
因為豬這個品種,本來就是遠古人從野豬中馴養出來的,公豬好發情,不容易長肉,而且肉質帶有騷味,從秦漢到隋唐,都是不吃豬肉的,但是會用來祭天、祭拜祠祀。
在《宋會要輯稿》中的一則記載也很能說明問題。北宋熙寧十年,宮廷禦廚一年使用豬肉四千餘斤、羊肉四十三萬多斤,豬肉僅是羊肉的一個零頭。
中國古人推廣豬肉的時間應該是在明代,因為這個時候中國人口大量增加,適用於養羊的草場較少,無法滿足肉食需要,而其他動物裏隻有豬是相對肉多且好養的。更重要的是,元代時期蒙古人傳過來的閹割技術得到推廣普及,從小就閹割的豬,宰殺後不再有濃重的臊味,所以明代以後豬肉就成為中國人的主要肉食。
羅昭雲說道:“朕想到了一點,中原雖然不適合放牧,養牛羊,但是,家家卻可以養豬,多餘的雜糧、糟糧,可以用來喂豬,最後產生豬肉,這樣百姓有肉吃,糧食也充足了,就不會活不下去而造反,與草原人比,劣勢也會被縮減。”
“養豬?”這些大臣聽聞後,先是一愣,旋即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長孫順德拱手道:“陛下,這豬又名豕、彘、豚,雖然自古就有馴養,但豬好動,體有騷氣,很難食用,在《齊民要術》與《四時纂要》兩部農書,對養羊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養豬,自大隋立國後,天下不殺牛,但主要卻是以食羊肉為主,至於豬肉嘛,不論是貴族,還是寒門百姓,都很少食用。”
羅昭雲微微一笑,顯得有些高深莫測,說道:“朕能不知曉這些嗎,等著看吧,朕有特殊想法,讓天下百姓都能吃上肉,大華真正從溫飽,到富而強,需要從改善百姓生活做起!”
因為任何大型戰役,動輒數月,需要的糧草消耗都太大了。
古代的糧食產量很低,粟米、稻穀、小麥等,一畝產五六石上下而已,與後世的產量相差十倍。這是因為古代的耕作糧食品種、肥料、除蟲等技術都很落後,所以產量比較低。
後世因為雜交水稻、培育技術等突飛猛進,科學發展,產量才會有了五倍、十倍的提升,使得中原人不會在災旱年被餓死了。
不要覺得餓死人隻是少數,其實在唐宋元明清,甚至近代、後世,都在曆史中可以看到:“天災,餓殍遍野”這種記載。
“陛下,真的會有能夠在草原苦寒之地生長的主食嗎,而且產量又巨大?”溫博彥、長孫順德等人都好奇詢問,有些難以置信。
隋唐時期,還是以農耕五穀,稷、麥、稻、黍、菽為主要農作物,其它主食物,還沒有聽說過。
羅昭雲想到了土豆、玉米、紅薯等幾種作物,最適合在苦寒帶耕作,不需要像水稻、小麥那樣,需要更多的水分,以及氣候適度的要求。
“有,但是,這種耕作物,種子並不在我們中原,也在番邦,在大洋彼岸。”
“在海外的番邦?”眾人都是一驚,有些聽不懂了。
羅昭雲以前是理工科男,後來轉讀了曆史學的碩士,對這世界地理也有所了解,知道中國古代都實行海禁,因為船舶的技術有限,在隋唐時期,隻有扶桑國僧人渡海來大陸,很少有大陸人航海下西洋。
直到宋代出現了司南,造船技術也越來越強大,使得渡海成為可能。當然,海上航路最終形成,還是因為明代的鄭和下西洋,從海外帶來一些農作物和生活植物等,才使得國內農耕文明得到一些改變和完善。
而古代中國賴以溝通外界大陸的陸、海絲綢之路不絕,時斷時續,其作用實際上極為有限,各朝君王,並不熱衷推行航海與外部溝通,因為中原地大物博,光這個地區,帝王管轄起來都相當苦難,王朝波折很多,再溝通外部,帶來很多的不定因素,會影響王朝的穩定和統治,所以,都比較保守,甚至排斥。
羅昭雲感歎,這幾年是不可能實現了,但是,等國泰民安,天下一統之後,他或許可以建立專門的船舶司,發展海軍隊伍,漂洋過海,去各地取走植物種子,拿迴來栽種,使得中原大地,可以減少百姓在災年動輒餓死數十萬,上百萬的恐怖數目。
“現在還早,等以後吧,朕會派人著手去做。”羅昭雲沒有在航海問題上多贅述,因為跟他們談這些,有些太早。
如今天下未統一,南北都需要作戰,還有突厥來襲,以安撫、穩定為主!
真正發動航海計劃,需要強大的國力,才能支持,急也急不得。
這時候,長孫無忌似乎想到了什麽,拱手說道:“陛下,中原人對上草原上,也有一個劣勢,就是草原人生於大漠,苦寒之地,體魄強壯,他們的身高,普遍比中原人高了一個頭,因為常年吃肉,他們臂力過人,孔武有力。”
“反觀我們中原人,除了北方關內、洛陽、晉陽、河北一帶,身材略微魁梧外,淮河以南,尤其是長江以南,普遍身高偏小一些,若是與突厥人交鋒,還是要發動北方壯丁,加以訓練,才能與突厥一對一硬拚。不過,我們中原百姓,常年很少吃肉,牛羊都很貴,除了貴族還能偶爾吃一次肉外,寒門百姓幾乎常年無肉,臉如菜色,體質堪憂,沒有長勁體力,跟突厥人作戰,很不占優勢。”
羅昭雲點頭,對中原人的體質已經有所了解,畢竟穿越迴到隋代十多年了,他在生活中,也的確發現,隋朝人多吃羊肉,因為牛要留作耕種,很少有殺牛的,而後世常見的豬肉,卻還沒有普及。
他現在弄清楚了,古人不吃豬肉,原來跟養殖技術有關。當時人們不知道豬需要閹割後肉食才不會有難聞的騷味。
因為豬這個品種,本來就是遠古人從野豬中馴養出來的,公豬好發情,不容易長肉,而且肉質帶有騷味,從秦漢到隋唐,都是不吃豬肉的,但是會用來祭天、祭拜祠祀。
在《宋會要輯稿》中的一則記載也很能說明問題。北宋熙寧十年,宮廷禦廚一年使用豬肉四千餘斤、羊肉四十三萬多斤,豬肉僅是羊肉的一個零頭。
中國古人推廣豬肉的時間應該是在明代,因為這個時候中國人口大量增加,適用於養羊的草場較少,無法滿足肉食需要,而其他動物裏隻有豬是相對肉多且好養的。更重要的是,元代時期蒙古人傳過來的閹割技術得到推廣普及,從小就閹割的豬,宰殺後不再有濃重的臊味,所以明代以後豬肉就成為中國人的主要肉食。
羅昭雲說道:“朕想到了一點,中原雖然不適合放牧,養牛羊,但是,家家卻可以養豬,多餘的雜糧、糟糧,可以用來喂豬,最後產生豬肉,這樣百姓有肉吃,糧食也充足了,就不會活不下去而造反,與草原人比,劣勢也會被縮減。”
“養豬?”這些大臣聽聞後,先是一愣,旋即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長孫順德拱手道:“陛下,這豬又名豕、彘、豚,雖然自古就有馴養,但豬好動,體有騷氣,很難食用,在《齊民要術》與《四時纂要》兩部農書,對養羊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養豬,自大隋立國後,天下不殺牛,但主要卻是以食羊肉為主,至於豬肉嘛,不論是貴族,還是寒門百姓,都很少食用。”
羅昭雲微微一笑,顯得有些高深莫測,說道:“朕能不知曉這些嗎,等著看吧,朕有特殊想法,讓天下百姓都能吃上肉,大華真正從溫飽,到富而強,需要從改善百姓生活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