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昭雲聞言楞了一下,聽出對方似乎有意提拔自己,要帶入京師,好奇地問:“周將軍要返迴京師?”
周羅睺微笑道:“羅成,你可知本將軍目前在朝的官職?”
羅昭雲露出幾分尷尬之色,他雖然知道周羅睺在曆史上有些名氣,是南陳的舊臣,與蕭摩訶並稱南陳的雙雄,兩位常勝將軍,投隋之後,似乎周羅睺支持楊廣,蕭摩訶卻跟楊涼走的很近,這些都是曆史的記載。
不過,他不可能把這個時代的古人生平都記得很詳細,對於周羅睺目前的官職,有些模糊印象,但說不清楚。
周羅睺絲毫不以為忤,笑容不減,說道:“本將軍現為東宮右衛率,享爵義寧郡公,按照大隋朝例,除震守邊戍和地方府兵的將軍外,其餘將軍、大將軍等在無戰時,都必迴到京師複命、當職,任其它官爵職務,到了戰時,會臨時委派各路軍的指揮將軍。”
“其實不光是我們這些領兵的將軍,就是你們各路集合來的府兵,大戰結束後,都要遣散迴到各地府兵所,聽候調遣。而邊戍留下的兵馬,仍是本地的府兵,一邊戍守邊疆,一邊開荒種糧,因為他們的戶籍都在邊戍,管理方便!其它人,自然是迴到原籍之地的軍旅效命!”
羅昭雲點著頭,大隋實現兵農合一的府兵製,還不是募兵製,在一些重要邊塞和關隘地區,重要地帶,都設置了許多府兵,與郡守的兵馬互不相統,卻算是常規軍的一種儲備力量,如果大戰結束,他要迴幽州的話,此行目的,卻隻實現了一半而已。
“東宮右衛率?”羅昭雲默默念了一句,腦海中想著曆史上東宮十率的定義。
太子東宮有十率衛,分別是左右衛率、左右司禦率、左右清道率、監門率府、左右內率府,前三率可以領軍府三至五個不等,但後兩個率衛府卻不領府兵,為太子直屬的親兵,由其直接掌握。
羅昭雲短暫之間,考慮著是否應該答應,一旦應允,便是跟隨周羅睺,站到了楊廣一邊,好在這是仁壽三年夏,明年隋文帝就要駕崩,楊廣登基,早已是曆史的定數。
如果現在投靠太子楊廣一方,倒是沒有危險,朝堂之上,估計大部分勢力都被他控製了。
“卑職去哪,都是為國效力!今蒙周將軍賞識,提攜晚輩,若再托辭,就是羅成太不知好歹了。”
“爽快!那就這樣說定了,憑借你這次殺敵功勞,迴到京師,在東宮率衛內,也能封個好差事,依然歸我統領!”
羅昭雲抱拳道:“晚輩謝周將軍知遇之恩,感激不盡!”
“不必客氣了,看到了你,就好像看到了老夫當年的血勇和氣概,這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不服老都不成了。周羅睺感慨了一番,繼續說道:“記住,這次你是靠自己的本領才收到重視,而非我徇私,所以,你受之應當!是金子早晚都會發光,老夫隻不過是那個擦掉金子上掩蓋塵沙之人而已!”
羅昭雲再次道謝,二人談論一番,笑談風聲,彼此印象都越來越好了。
當周羅睺走後,羅昭雲駐足輕歎,也許這是一次機會,走入長安城,接觸到大隋朝廷以及高層官員的生活,親身來見證大隋的興衰。
楊廣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在曆史上,幹了那麽多豐功偉績,為何會二世而亡,丟了江山,成為千古暴君的代表人物?
隋煬帝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卻為何最後把一個繁榮強盛的大隋王朝,給弄得千瘡百孔,手握重兵,為何眾叛親離,連各地的叛軍都無法剿滅?
羅昭雲非常的好奇,因為在曆史上,隋煬帝楊廣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功過是非,學術界始終難以定論,不少學者在為他翻案。
盡管隋書正史也把隋煬帝貶斥一番,但畢竟隋書的主編者魏征,是個忠諫之臣,為了給唐太宗以及後代的大唐君王做反麵教材,在管理編書的時候,特意去掉了一些有利隋煬帝的言論,主張把隋煬帝的形象徹底黑化,有其政治目的,也是為了不讓李世民重蹈覆轍。
畢竟在當時,隋煬帝殺兄逼父奪權,霸占文帝寵妃,登基為帝,李世民當時奪權登基的過程,跟他太像了,魏征也是擔憂李世民會像楊廣那樣,一旦為帝,就極力要證明自己,折騰社稷,所以編纂史書,有失客觀,也可以理解了。
………
次日,大隋騎兵繼續追擊,一路掩殺,使突厥騎兵死傷慘重,天明之後,整個鷹師、豹師全麵崩潰,四處逃散,已經不見蹤影了。
十萬大隋騎兵,開始重新集結,結成陣法,撲向了後方的突厥殘軍。
步迦可汗得知前線豹師中伏,已經被大隋騎軍圍殲潰散之後,當場臉色大變,不但沒有了鬥誌,連安全感都沒有了。
按照他以往祖上的戰術,把自己的精銳放在後麵,監督依附西突厥的各部落兵馬,哪一部落稍有異動,不聽指揮,或是違令後撤,都會以雷霆、狠辣手段,進行鎮殺,以這種武力來威懾各部落。
如今豹師潰散不堪,主力殆盡,沒有對諸部落的震懾力量,步迦可汗本身也就陷入多疑之中,擔心鐵勒、仆骨、薛延陀等部落,會趁機對他不利。
如此一來,步迦可汗自然不敢再迎戰了,哪怕下令讓諸部還擊,都沒了底氣,各部落與西突厥處於一種微妙的狀態,隻要有人挑頭,就有可能兵變,掉過頭圍殲步迦可汗的騎兵。
所以,步迦可汗第一時間選擇撤軍退走,及早返迴西突厥的勢力範圍,打算重振旗鼓。
可是草原諸部,這次見識到了大隋騎兵的彪悍,還有步兵的勇猛,開始畏懼大隋,對西突厥產生離心。當步迦可汗舍棄各部逃走後,鐵勒、仆骨、迴紇、黨項、撥也古等部落首領暗中接頭,決定要同時背叛步迦可汗,依附大隋,名義上歸順東部突厥的啟民可汗。
楊素接到諸部聯盟送來的信函之後,微微一笑,此行出兵達到了預期目的,這一戰,大隋勝了,而且勝得漂亮!
三軍開始折返,浩浩蕩蕩,凱旋迴到了玉門關,雖然步兵損失慘重,但是整體戰局上還是取得重大勝利,楊素下令犒賞三軍,在玉門關內,楊素為眾將舉行慶功宴,各營盤也都開懷暢飲,酒肉管足,熱鬧喧天。
這一場戰役,勝利來之不易,有戰略的運用如神,有騎軍的鋒利無匹,當然,更多還是**萬步兵英勇善戰,激烈抗敵,吸引了突厥大軍的猛攻,一點點引入了伏擊圈。
數萬英魂,從此長眠邊塞!
他們的名字,不顯於史,默默無聞,死的壯烈,卻如曇花一現。
這就是古之疆場的殘酷,男兒馳騁之地,豪邁又激烈,代價巨大,生死勿論。
(本卷完)
周羅睺微笑道:“羅成,你可知本將軍目前在朝的官職?”
羅昭雲露出幾分尷尬之色,他雖然知道周羅睺在曆史上有些名氣,是南陳的舊臣,與蕭摩訶並稱南陳的雙雄,兩位常勝將軍,投隋之後,似乎周羅睺支持楊廣,蕭摩訶卻跟楊涼走的很近,這些都是曆史的記載。
不過,他不可能把這個時代的古人生平都記得很詳細,對於周羅睺目前的官職,有些模糊印象,但說不清楚。
周羅睺絲毫不以為忤,笑容不減,說道:“本將軍現為東宮右衛率,享爵義寧郡公,按照大隋朝例,除震守邊戍和地方府兵的將軍外,其餘將軍、大將軍等在無戰時,都必迴到京師複命、當職,任其它官爵職務,到了戰時,會臨時委派各路軍的指揮將軍。”
“其實不光是我們這些領兵的將軍,就是你們各路集合來的府兵,大戰結束後,都要遣散迴到各地府兵所,聽候調遣。而邊戍留下的兵馬,仍是本地的府兵,一邊戍守邊疆,一邊開荒種糧,因為他們的戶籍都在邊戍,管理方便!其它人,自然是迴到原籍之地的軍旅效命!”
羅昭雲點著頭,大隋實現兵農合一的府兵製,還不是募兵製,在一些重要邊塞和關隘地區,重要地帶,都設置了許多府兵,與郡守的兵馬互不相統,卻算是常規軍的一種儲備力量,如果大戰結束,他要迴幽州的話,此行目的,卻隻實現了一半而已。
“東宮右衛率?”羅昭雲默默念了一句,腦海中想著曆史上東宮十率的定義。
太子東宮有十率衛,分別是左右衛率、左右司禦率、左右清道率、監門率府、左右內率府,前三率可以領軍府三至五個不等,但後兩個率衛府卻不領府兵,為太子直屬的親兵,由其直接掌握。
羅昭雲短暫之間,考慮著是否應該答應,一旦應允,便是跟隨周羅睺,站到了楊廣一邊,好在這是仁壽三年夏,明年隋文帝就要駕崩,楊廣登基,早已是曆史的定數。
如果現在投靠太子楊廣一方,倒是沒有危險,朝堂之上,估計大部分勢力都被他控製了。
“卑職去哪,都是為國效力!今蒙周將軍賞識,提攜晚輩,若再托辭,就是羅成太不知好歹了。”
“爽快!那就這樣說定了,憑借你這次殺敵功勞,迴到京師,在東宮率衛內,也能封個好差事,依然歸我統領!”
羅昭雲抱拳道:“晚輩謝周將軍知遇之恩,感激不盡!”
“不必客氣了,看到了你,就好像看到了老夫當年的血勇和氣概,這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不服老都不成了。周羅睺感慨了一番,繼續說道:“記住,這次你是靠自己的本領才收到重視,而非我徇私,所以,你受之應當!是金子早晚都會發光,老夫隻不過是那個擦掉金子上掩蓋塵沙之人而已!”
羅昭雲再次道謝,二人談論一番,笑談風聲,彼此印象都越來越好了。
當周羅睺走後,羅昭雲駐足輕歎,也許這是一次機會,走入長安城,接觸到大隋朝廷以及高層官員的生活,親身來見證大隋的興衰。
楊廣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在曆史上,幹了那麽多豐功偉績,為何會二世而亡,丟了江山,成為千古暴君的代表人物?
隋煬帝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卻為何最後把一個繁榮強盛的大隋王朝,給弄得千瘡百孔,手握重兵,為何眾叛親離,連各地的叛軍都無法剿滅?
羅昭雲非常的好奇,因為在曆史上,隋煬帝楊廣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功過是非,學術界始終難以定論,不少學者在為他翻案。
盡管隋書正史也把隋煬帝貶斥一番,但畢竟隋書的主編者魏征,是個忠諫之臣,為了給唐太宗以及後代的大唐君王做反麵教材,在管理編書的時候,特意去掉了一些有利隋煬帝的言論,主張把隋煬帝的形象徹底黑化,有其政治目的,也是為了不讓李世民重蹈覆轍。
畢竟在當時,隋煬帝殺兄逼父奪權,霸占文帝寵妃,登基為帝,李世民當時奪權登基的過程,跟他太像了,魏征也是擔憂李世民會像楊廣那樣,一旦為帝,就極力要證明自己,折騰社稷,所以編纂史書,有失客觀,也可以理解了。
………
次日,大隋騎兵繼續追擊,一路掩殺,使突厥騎兵死傷慘重,天明之後,整個鷹師、豹師全麵崩潰,四處逃散,已經不見蹤影了。
十萬大隋騎兵,開始重新集結,結成陣法,撲向了後方的突厥殘軍。
步迦可汗得知前線豹師中伏,已經被大隋騎軍圍殲潰散之後,當場臉色大變,不但沒有了鬥誌,連安全感都沒有了。
按照他以往祖上的戰術,把自己的精銳放在後麵,監督依附西突厥的各部落兵馬,哪一部落稍有異動,不聽指揮,或是違令後撤,都會以雷霆、狠辣手段,進行鎮殺,以這種武力來威懾各部落。
如今豹師潰散不堪,主力殆盡,沒有對諸部落的震懾力量,步迦可汗本身也就陷入多疑之中,擔心鐵勒、仆骨、薛延陀等部落,會趁機對他不利。
如此一來,步迦可汗自然不敢再迎戰了,哪怕下令讓諸部還擊,都沒了底氣,各部落與西突厥處於一種微妙的狀態,隻要有人挑頭,就有可能兵變,掉過頭圍殲步迦可汗的騎兵。
所以,步迦可汗第一時間選擇撤軍退走,及早返迴西突厥的勢力範圍,打算重振旗鼓。
可是草原諸部,這次見識到了大隋騎兵的彪悍,還有步兵的勇猛,開始畏懼大隋,對西突厥產生離心。當步迦可汗舍棄各部逃走後,鐵勒、仆骨、迴紇、黨項、撥也古等部落首領暗中接頭,決定要同時背叛步迦可汗,依附大隋,名義上歸順東部突厥的啟民可汗。
楊素接到諸部聯盟送來的信函之後,微微一笑,此行出兵達到了預期目的,這一戰,大隋勝了,而且勝得漂亮!
三軍開始折返,浩浩蕩蕩,凱旋迴到了玉門關,雖然步兵損失慘重,但是整體戰局上還是取得重大勝利,楊素下令犒賞三軍,在玉門關內,楊素為眾將舉行慶功宴,各營盤也都開懷暢飲,酒肉管足,熱鬧喧天。
這一場戰役,勝利來之不易,有戰略的運用如神,有騎軍的鋒利無匹,當然,更多還是**萬步兵英勇善戰,激烈抗敵,吸引了突厥大軍的猛攻,一點點引入了伏擊圈。
數萬英魂,從此長眠邊塞!
他們的名字,不顯於史,默默無聞,死的壯烈,卻如曇花一現。
這就是古之疆場的殘酷,男兒馳騁之地,豪邁又激烈,代價巨大,生死勿論。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