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聞噩耗,朱慈炅瞬間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他勉強保持著微笑,看著一眾官員驚歎的表情,腦海裏卻在想:“到底是哪裏出問題了呢,大明現在好的很啊,沒有一點衰敗的跡象啊!”


    明朝衰敗的內因他還不甚明了,但外因卻是很清楚的,無外乎東北的後金入侵和西北的農民起義。


    但東北那邊,皇太極新敗,暫時無力組織大規模的進攻,寧錦防線近期是不可能被攻破的。


    西北那邊,今年陝西和四川的確大旱,但賑災銀兩早就撥付下去了啊,現在國庫還算寬裕,朱慈炅下旨一次就撥付了五百萬兩白銀賑災,按理應該夠了啊。


    他實在想不出哪裏還有問題,隻得放下擔心,陪著孫承宗他們四處巡視了一圈,然後又將徐光啟等一眾親信單獨叫到工部營繕清吏司的一個書房裏,將燧發槍的圖紙一一畫出來,同時詳細的跟他們講解了每個零件的功能。


    其他人或許一時半會兒還理解不了燧發槍的原理,但畢懋康卻是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他早就開始研製燧發槍了,隻是一直苦於沒有借鑒,所以進境不是很快,現在有現成的圖紙擺在麵前,他自然是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燧發槍講解完這次巡視就算是圓滿結束了,後麵就等畢懋康他們做出樣品來測試了。朱慈炅匆匆的接見了一下營繕清吏司的各級官員,簡單的勉勵了幾句,便擺駕迴宮了。


    他想盡快迴宮翻閱一下最近的奏折,看有沒有紕漏的地方,隻有找出了問題,才能去解決,這都不知道是什麽問題,再想解決也是老鼠拉龜無處下嘴啊。


    其實,他完全想錯了,奏折是看不出什麽問題的,很多事情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麽簡單,大明現在遠沒有表麵上那麽平靜,很多問題都處在爆發的邊緣,衰敗隻是遲早的事情。


    ............


    崇正元年七月二十五日午時,遼東都司寧遠衛。


    這日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是個難得的好日子。按理天氣這麽好,這些邊兵應該心情愉悅才對,但大家都愁眉苦臉,打不起一絲精神。倒不是後金來犯了,而是沒發餉,四個月沒發餉了!


    說到這個餉銀,就不得不說邊軍的收入了,其實明朝邊軍的待遇還是不錯的,平時有糧草、餉銀、衣物,打贏了還有賞錢,打輸了也有補償,打死了更有安家費。


    畢竟這些當兵的基本上都是一個大家庭的主勞力,你把人抽調過來拚死拚活保家衛國,光讓他一個人吃飽是不夠的,他還有一大家子要養呢。很多不知道當時情況的都說什麽寧錦防線的邊兵沒飯吃,餓的受不了了!這些都是屁話,你找個人餓幾月再去跟人打仗試試,別說揮動武器了,爬不爬的動都是個問題。


    這不發餉銀,其他地方的兵還好一點,四川和陝西的兵就有點受不了了,皆因四川和陝西連年大旱,顆粒無收,大部分四川兵和陝西兵的家人就等著這點餉銀過日子呢,再不發餉,真的要餓死人了。


    這天寧遠軍中的四川老兵楊正朝正好接到家裏人稍來的口信,口信很簡單,再不寄錢,家裏五口人都要餓死了!他聞信自然是坐不住了,怎麽辦呢?


    他想了半天,實在是想不出辦法,隻能去找到同村老鄉張思順,這張思順是個小隊長,算是老鄉裏麵混的比較好的,大家有事都去找他。


    來到張思順的營帳,張思順正好在休息,楊正朝走過去,急切的問道:“老張,有錢沒,借幾個給兄弟,家裏實在熬不下去了。”


    張思順聞言,愁眉苦臉的道:“唉,我哪裏來的錢啊,上個月家裏就稍信來了,米早就吃光了,這幾個月都靠挖野菜維生呢。”


    楊正朝聞言,氣憤的道:“這餉銀到底什麽時候發啊,都四個月了,連句話都沒有,到底讓不讓人活了?”


    張思順也生氣著呢,發泄道:“是啊,我們為大明在這裏拚死拚活,家裏人連飯都吃不上了還不發餉,這些當官的也太不是東西了。要不我們組織大家夥圍住巡撫衙門討個說法?”


    楊正朝也豁出去了,他大聲應和道:“好,我去叫人。”


    張思順一把拉住他,沒好氣的道:“要去就一起去,還能讓你一個人擔事兒啊!”


    於是兩人各自跑到相熟的老鄉那裏鼓動起來,這一鼓動可不得了,誰家裏不缺錢啊,不光是四川兵和陝西兵,寧遠衛十四個大營,幾萬人全部被鼓動起來了,所有人全部跑出營房,吵吵嚷嚷的跟著楊正朝和張思順想寧遠城中的巡撫衙門聚集而去。


    這人一多就容易亂,幾萬人亂糟糟的來到巡撫衙門,也不知道是哪個王八蛋第一個往裏衝的,所有人也都不講規矩了,直接跟著就衝進去了。


    巡撫畢自肅正召集一眾官員開會呢,還沒搞清楚是怎麽迴事就被蜂擁而入的亂兵給圍住了,大家隻有一個問題:“巡撫大人,什麽時候發餉銀啊,再不發家裏人就沒法活了。”


    畢自肅一看這情形就急了,他兩袖清風,哪裏來的銀子啊,隻能耐心的解釋:“我也沒錢啊,正跟朝廷要呢,要到了馬上給你們發。”


    這幫亂兵一聽說沒錢就急了,逮住畢自肅就是一頓揍,旁邊機靈點的官員,一看形勢不對撒腿就跑,總兵官朱梅、通判張世榮和推官蘇涵淳還算有點良心,竟然跑上來勸阻。這些亂兵已經急紅眼了,管你是誰呢,敢上來勸架,連你一起揍。


    揍了半天,畢自肅都快被揍死了,還是念叨著沒錢,沒錢。看樣子他真是沒錢了,這些亂兵一時無法,不知道是誰出了餿主意,幹脆把他們都綁到鍾鼓樓上示眾,讓他的親朋好友拿錢來贖人。


    於是,一場兵變演化成了綁票,巡撫畢自肅、總兵官朱梅、通判張世榮和推官蘇涵淳全部被綁到了鍾鼓樓上,亂兵們則將鍾鼓樓團團圍住,揚言不拿錢來就不放人。


    按理就算他們的親友有錢也不敢拿來贖人,因為這裏可有幾萬人,你再有錢能有幾十萬兩,沒有幾十萬兩就補不上這欠餉,搞不好人沒贖迴來,倒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但真還有這不怕死的,這人就是兵備副使郭廣,他東拚西湊整來了兩萬兩白銀,就跑來贖人了。


    亂兵們自然是不幹了,這寧遠衛可有五六萬人,兩萬兩怎麽夠分。郭廣一咬牙,幹脆跑去縣城中的商戶那裏,挨家挨戶的借。人家不借就威脅道:“你們可看見了,這到處都是亂兵,你們要不借,他們一直聚在城裏,到時候萬一開搶,你們可就借條都收不到了。”


    就這樣,他硬是借來了五萬兩白銀,才算是把人給贖出來了,但亂兵說了:“這事沒完,不把餉銀給他們發齊了,他們就會一直鬧下去。”


    巡撫畢自肅自認監管不利,匆匆的寫了份奏折,言明寧遠的情況,然後便趁人不備,上吊自殺了!


    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寧遠兵變,崇禎皇帝時是派袁崇煥來解決兵變的,崇正皇帝又會派誰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軍工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玖並收藏大明軍工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