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陛下與吐蕃讚普的談話內容在坊間的口耳相傳,以及人們的抄錄中傳播。
如果說大唐真有報紙的話,這大概就是人們對報紙與生俱來的需求。
但大唐沒有報紙。
朝中也沒有這種打算。
前來長安的貴客們過得很不舒服。
受不了一直被唐人叫囂的吐蕃大臣桑布紮,他正在京兆府門前請求京兆府尹主持公道。
其實長安城的人是很淳樸的,人們分得清是非好壞,分得清是誰不識好歹。
在這個物質如此匱乏的大唐,人們的淳樸就像是荒漠中的一棵樹,十分地難得可貴。
“多淳樸的長安人。”許敬宗坐在京兆府由衷地言道。
“他還在門外站著,請我們主持公道。”
劉仁軌板著臉說著。
許敬宗狐疑道:“公道嗎?”
如今京兆府少尹的劉仁軌身披緋色官袍,他蹙眉道:“那府尹就打算坐視不管嗎?”
許敬宗坐在官衙的上首座,稍稍抬頭便見到了懸在頭上的恪盡職守四個字。
思量片刻,許敬宗又趕忙坐正,“老夫身為京兆府尹自然不能坐視不管,陛下向來是嚴苛的,京兆府官吏行事皆是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劉仁軌道:“聽聞昨日京兆府的幾個文吏又在門下省與人打架,驚動了金吾衛。”
許敬宗痛苦地扶著額頭道:“是老夫沒有管束好他們。”
“還有……”
見對方還要說,許敬宗忙伸手示意他打住,道:“劉少尹,你是說就因為老夫是個什麽樣的人,老夫手下的官吏就會是什麽樣嗎?”
“下官絕無此意。”
許敬宗再道:“老夫是京兆府尹,又是禮部尚書,這些事自然是要看管的,以後勸告人們,讓他們別去吐蕃人的住處鬧事,與人為善。”
言罷,見不良帥魏昶快步走入官衙內,他穿著藍色的衣袍,頭戴布巾,叫罵著,“他娘的!這幫波斯人瞎了眼的,見一次揍他一次。”
劉仁軌板著臉看向魏昶,府尹剛還說與人為善……
魏昶還在計較著今天的差事,站在一旁甚至嘴裏還嚼著一顆棗。
許敬宗咳了咳嗓子道:“其實魏老弟辦事還是很得力的,劉少尹莫要氣惱。”
劉仁軌接著道:“京兆府對待惡徒自然要比惡徒更兇,但若吐蕃使者在長安有了意外……事關鬆州局勢。”
魏昶站在一旁扣著指甲縫,絲毫沒覺得眼前的府尹與劉少尹之間的氣氛有什麽不對之處。
許敬宗忙問道:“讓你去查波斯人查問得如何?”
魏昶這才迴道:“他們想要買大唐的兵馬,某家將他們的金子全部收繳了,明明是他們私買人馬,還罵某家是劫匪,這長安不識好歹的人,真是越來越多了。”
許敬宗問道:“金子呢?”
“交給禦史台了。”
許敬宗欣慰一笑,道:“以後遇到這種人就該打死,以免覺得我們京兆府辦事不夠爽利。”
“府尹說得是,還有下迴,一定打死他們。”
自從京兆府經過朝中劃分之後,府尹便掌握著緝拿與治安職權,而各縣田畝的職權落在劉仁軌的手中。
劉仁軌道:“那桑布紮還在門外嗎?”
魏昶點頭。
當初的京兆府尹是江夏郡王,那時候的京兆府辦事就是強硬的,自從這個許敬宗掌權,大有一種變本加厲的架勢。
但這種變本加厲沒有用在尋常的坊民與縣民身上,許敬宗還是一直保持著以前的作風,哪怕是真有鄉民闖禍了,在權貴與鄉民之間,京兆府還是會給鄉民幫偏架。
就像是這一次,吐蕃人的遭遇,許敬宗也大有一種熟視無睹的架勢,巴不得那些吐蕃使者被人打死……或者別的之類的。
許敬宗是陛下的親信,自任職涇陽縣的縣丞開始便為陛下做事。
現在,鬆讚幹布不理會陛下的好意,許敬宗身為陛下的親信,要說他心頭沒氣是假的。
敢拒絕陛下的好意,他鬆讚幹布還能活在長安城,都是他許敬宗大發慈悲。
見怎麽勸許敬宗也沒用,這人根本勸不動,但凡他許敬宗要管的事就一定要管,不想管的事也絕對不會去碰。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劉仁軌還記得當初結識許敬宗時他還是京兆府的少尹,那時候他也是一位酷吏。
看來許敬宗是任由長安城的民壯去找吐蕃人叫囂了。
劉仁軌隻好放棄了勸說,手頭上還有不少事,該勸的也都勸了,餘下與自己也無關。
走到京兆府的門口,劉仁軌細想著現在的京兆府,很複雜。
官衙外,劉仁軌見到了站在這裏的桑布紮,道:“迴去吧,隻是叫囂而已,沒人動手鬥毆之事,即便是也有,也不見得是京兆府來管。”
桑布紮用吐蕃人的禮儀以示尊敬,而後便離開了。
一個小吏快步跑來,道:“少尹,新豐鄉有位老漢家的田畝被幾個富家子弟踩踏了,說是剛種下了司農寺給的瓜苗。”
劉仁軌的臉色頓時鐵青,翻身上馬就來到了新豐鄉。
一位老農正在田地裏整理著瓜苗,有不少被馬蹄踩踏壞了,還有一些沒有被踩壞。
見到京兆府的官兵來了,一群鄉民圍上前訴說著。
隻要是京兆府的人,就能給各縣的鄉民公道,這是許敬宗十餘年間給京兆府立下的口碑。
劉仁軌還是佩服這位府尹的。
那位種瓜苗的老漢道:“他們是今年科舉及第的人,說是要去當官的。”
“有幾人?”
“十餘人……”
劉仁軌對身後的官吏朗聲道:“命不良帥拿人,全數拿下,一個都別漏下。”
“那吏部那邊……他們都是新晉的科舉入仕的官吏。”
劉仁軌迴頭瞪了眼他們。
一眾官吏見到這眼神,當即行禮,道:“這就去安排。”
隻要京兆府要拿人,關中各縣的村子都是官府的眼線,抓一個賊不算難,抓一夥人就更容易了。
劉仁軌安慰著這個老漢,道:“放心,我們京兆府一定將人捉拿,還要讓他們賠償。”
這位老漢穿著短衣,雙腳赤黑,他一直行禮說著謝。
當天夜裏,那一夥踩踏了瓜田的子弟就被押入了京兆府。
人是被藍田縣的民壯拿下的。
劉仁軌寫了文書,讓人趕在朝中各部下值之前送入了吏部。
翌日,這幾個科舉入仕的子弟就被吏部開革,踩踏的瓜苗是司農寺給的種子,還耽誤了時令。
當劉仁軌見到了對方的家屬來贖人,才知這些子弟是隴西門閥的人,他們在隴西橫行慣了,長安可不會慣著他們,這一點杜荷與程處默等人就頗有感觸了。
顏勤禮帶來了中書省的意思,道:“這件事交給禦史台了,派人去了隴西。”
劉仁軌朝著太極殿方向行禮,道:“陛下聖明。”
當天午時,劉仁軌親自帶著一袋銅錢給了老漢賠償,這位老漢隻覺得耽誤了司農寺試種瓜苗,倒是對銀錢不甚在意。
京兆府行事就是這樣,要一直以鄉民為主。
反觀此刻的吐蕃使者們,好像唐人並不願意讓讚普安心治病。
鴻臚寺卿郭正一帶著幾個太醫署的醫官,走入他們的宅院內。
看著在場的一眾吐蕃人,他轉身又關上了門,道:“奉旨前來看望讚普。”
鬆讚幹布起身行禮道:“多謝。”
張文仲先是一番詢問,而後道:“現在咳嗽時胸腔會痛嗎?”
鬆讚幹布頷首道:“比以往好多了。”
祿東讚瞪眼看向其餘的吐蕃使者,讓他們不要開口講話,也不要對大唐的官吏無禮。
張文仲思量了片刻,又道:“現在開始可以減輕藥量了。”
祿東讚道:“讚普的病多久能痊愈。”
張文仲道:“需要再看一段時日,我們太醫署的醫官每隔三日都會來看望,平日裏的飯食也清淡些,也不要急著迴吐蕃,讚普如今若再迴去,身居高原恐會加重病情。”
鬆讚幹布道:“多謝。”
見幾個醫官陸續離開之後,郭正一接著道:“不知陛下的要求,讚普考慮得如何了?”
鬆讚幹布沉默不言。
郭正一又道:“那就再多想想。”
祿東讚親自送郭正一到了門外。
皇宮,武德殿外,李承乾陪著爺爺正在下棋。
李淵蹙眉看著棋盤良久,低聲道:“朕的眼神越來越不好了,棋子都看不清了。”
“孫兒已贏了。”
李承乾大聲說著。
李淵側耳一聽,眯眼笑著。
爺爺上了年紀之後,不僅視力不好,現在的聽力也越發不好了,但老人家的心態一直很好。
就像當初他老人家說的,看不清也好,放眼望去,滿大街都是美人。
這何嚐不是一件美事?
李淵喝下一口茶水,歎道:“聽聞昨日二郎又帶著一群老將軍去打獵了?”
“嗯,父皇近來玩得不亦樂乎。”
“陛下,您該休息了。”一旁的內侍低聲道。
李淵這才迴神,拄著拐杖走向武德殿去午睡。
宮裏的內侍一直守在一旁,陛下就坐在殿外,時刻照顧著。
李承乾獨自坐在武德殿外,看著手中的一卷書,這是穀那律所寫的那卷貞觀書,其中分析了墨家與儒家的關係。
其中訴說著各種與品德相關的論述,這一點倒是可以與以往的東宮故事書聯係起來。
其實墨家的理念也挺好,所謂兼愛首先要愛自己,再像愛自己那般,愛每一個人。
“陛下,趙國公與河間郡王打起來了。”
聞言,李承乾放下書卷頗為頭疼,道:“怎麽了?”
內侍稟報道:“說是河間郡王覺得趙國公他們家搶了他家的兒媳。”
“打得如何?”
“趙國公被揪下了幾縷胡子,河間郡王也是衣衫不整的,現在已被宗正寺的官吏勸住了。”
“舅舅與皇叔都一把年紀了,怎麽還這般胡鬧。”
內侍低聲道:“宗正寺卿想問問陛下要如何處置。”
李承乾擺手道:“找人醫治一番。”
“喏。”
話語剛吩咐下去,內侍又跑來,道:“陛下,河間郡王求見。”
李承乾轉頭看去,見到皇叔遠遠站在邊上,又道:“將皇叔請來,再去端兩碗麵。”
“喏。”
內侍稟報之後,李孝恭笑嗬嗬地大步上前行禮道:“陛下。”
李承乾忙扶起他,道:“皇叔不用多禮的。”
李孝恭不悅道:“這長孫老狐狸一把年紀了,沒想到他的招式還如此下作。”
看著皇叔衣衫上還有幾處被扯破的地方,後背還有些灰塵,李承乾幫著拍去。
李孝恭見陛下這般,又道:“老夫自己收拾就好。”
李承乾揣著手站在邊上。
李孝恭整了整淩亂的須發,又正了正衣襟,抬頭看向武德殿內,道:“他老人家睡著呢?”
“嗯。”
內侍端來了兩碗麵條,麵湯清澈,碗上蓋滿了羊肉。
李孝恭拿著筷子吃著道:“老人家,身體如何了?”
皇叔還是老樣子,吃麵時狼吞虎咽的,李承乾坐在一旁,先用筷子攪和麵,將麵條與羊肉攪和在一起。
叔侄兩安靜地吃了片刻。
李承乾道:“老人家嘛,看不清了,也聽不清了,神智倒是還清醒,侄兒近來清閑,這些天一直照顧著爺爺,叔叔放心。”
“嗯嗯嗯……”
李孝恭吃著麵條不住點頭。
“皇叔這些天還在陪著父皇遊獵嗎?”
“嗯,待關中入秋之後要去驪山秋獵。”李孝恭三兩口將麵條吃完,十分暢快地放下碗筷。
早在以前,也就是在東宮吃麵的時候,舅舅與皇叔就互相看不慣對方。
當年如此,現在也是一樣。
李承乾把碗中的麵條吃完,其實登基之後反倒是輕鬆了許多,許多事都有能臣幹將去辦。
朝中依舊忙碌,自己這個皇帝倒不像當太子時這麽忙了。
李孝恭詢問道:“驪山行宮是不是可以修繕了?”
“是父皇讓叔叔來問的?”
李孝恭咧嘴笑笑,沒有否認。
李承乾嘖舌道:“還請叔叔告訴父皇,當初朕說大唐要實行儉樸之策,並且還要持續很多年,何以讓兒臣食言?”
李孝恭頷首道:“也對,要修也先修洛陽的皇宮。”
“還望父皇與叔叔體諒朕的難處。”
如果說大唐真有報紙的話,這大概就是人們對報紙與生俱來的需求。
但大唐沒有報紙。
朝中也沒有這種打算。
前來長安的貴客們過得很不舒服。
受不了一直被唐人叫囂的吐蕃大臣桑布紮,他正在京兆府門前請求京兆府尹主持公道。
其實長安城的人是很淳樸的,人們分得清是非好壞,分得清是誰不識好歹。
在這個物質如此匱乏的大唐,人們的淳樸就像是荒漠中的一棵樹,十分地難得可貴。
“多淳樸的長安人。”許敬宗坐在京兆府由衷地言道。
“他還在門外站著,請我們主持公道。”
劉仁軌板著臉說著。
許敬宗狐疑道:“公道嗎?”
如今京兆府少尹的劉仁軌身披緋色官袍,他蹙眉道:“那府尹就打算坐視不管嗎?”
許敬宗坐在官衙的上首座,稍稍抬頭便見到了懸在頭上的恪盡職守四個字。
思量片刻,許敬宗又趕忙坐正,“老夫身為京兆府尹自然不能坐視不管,陛下向來是嚴苛的,京兆府官吏行事皆是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劉仁軌道:“聽聞昨日京兆府的幾個文吏又在門下省與人打架,驚動了金吾衛。”
許敬宗痛苦地扶著額頭道:“是老夫沒有管束好他們。”
“還有……”
見對方還要說,許敬宗忙伸手示意他打住,道:“劉少尹,你是說就因為老夫是個什麽樣的人,老夫手下的官吏就會是什麽樣嗎?”
“下官絕無此意。”
許敬宗再道:“老夫是京兆府尹,又是禮部尚書,這些事自然是要看管的,以後勸告人們,讓他們別去吐蕃人的住處鬧事,與人為善。”
言罷,見不良帥魏昶快步走入官衙內,他穿著藍色的衣袍,頭戴布巾,叫罵著,“他娘的!這幫波斯人瞎了眼的,見一次揍他一次。”
劉仁軌板著臉看向魏昶,府尹剛還說與人為善……
魏昶還在計較著今天的差事,站在一旁甚至嘴裏還嚼著一顆棗。
許敬宗咳了咳嗓子道:“其實魏老弟辦事還是很得力的,劉少尹莫要氣惱。”
劉仁軌接著道:“京兆府對待惡徒自然要比惡徒更兇,但若吐蕃使者在長安有了意外……事關鬆州局勢。”
魏昶站在一旁扣著指甲縫,絲毫沒覺得眼前的府尹與劉少尹之間的氣氛有什麽不對之處。
許敬宗忙問道:“讓你去查波斯人查問得如何?”
魏昶這才迴道:“他們想要買大唐的兵馬,某家將他們的金子全部收繳了,明明是他們私買人馬,還罵某家是劫匪,這長安不識好歹的人,真是越來越多了。”
許敬宗問道:“金子呢?”
“交給禦史台了。”
許敬宗欣慰一笑,道:“以後遇到這種人就該打死,以免覺得我們京兆府辦事不夠爽利。”
“府尹說得是,還有下迴,一定打死他們。”
自從京兆府經過朝中劃分之後,府尹便掌握著緝拿與治安職權,而各縣田畝的職權落在劉仁軌的手中。
劉仁軌道:“那桑布紮還在門外嗎?”
魏昶點頭。
當初的京兆府尹是江夏郡王,那時候的京兆府辦事就是強硬的,自從這個許敬宗掌權,大有一種變本加厲的架勢。
但這種變本加厲沒有用在尋常的坊民與縣民身上,許敬宗還是一直保持著以前的作風,哪怕是真有鄉民闖禍了,在權貴與鄉民之間,京兆府還是會給鄉民幫偏架。
就像是這一次,吐蕃人的遭遇,許敬宗也大有一種熟視無睹的架勢,巴不得那些吐蕃使者被人打死……或者別的之類的。
許敬宗是陛下的親信,自任職涇陽縣的縣丞開始便為陛下做事。
現在,鬆讚幹布不理會陛下的好意,許敬宗身為陛下的親信,要說他心頭沒氣是假的。
敢拒絕陛下的好意,他鬆讚幹布還能活在長安城,都是他許敬宗大發慈悲。
見怎麽勸許敬宗也沒用,這人根本勸不動,但凡他許敬宗要管的事就一定要管,不想管的事也絕對不會去碰。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劉仁軌還記得當初結識許敬宗時他還是京兆府的少尹,那時候他也是一位酷吏。
看來許敬宗是任由長安城的民壯去找吐蕃人叫囂了。
劉仁軌隻好放棄了勸說,手頭上還有不少事,該勸的也都勸了,餘下與自己也無關。
走到京兆府的門口,劉仁軌細想著現在的京兆府,很複雜。
官衙外,劉仁軌見到了站在這裏的桑布紮,道:“迴去吧,隻是叫囂而已,沒人動手鬥毆之事,即便是也有,也不見得是京兆府來管。”
桑布紮用吐蕃人的禮儀以示尊敬,而後便離開了。
一個小吏快步跑來,道:“少尹,新豐鄉有位老漢家的田畝被幾個富家子弟踩踏了,說是剛種下了司農寺給的瓜苗。”
劉仁軌的臉色頓時鐵青,翻身上馬就來到了新豐鄉。
一位老農正在田地裏整理著瓜苗,有不少被馬蹄踩踏壞了,還有一些沒有被踩壞。
見到京兆府的官兵來了,一群鄉民圍上前訴說著。
隻要是京兆府的人,就能給各縣的鄉民公道,這是許敬宗十餘年間給京兆府立下的口碑。
劉仁軌還是佩服這位府尹的。
那位種瓜苗的老漢道:“他們是今年科舉及第的人,說是要去當官的。”
“有幾人?”
“十餘人……”
劉仁軌對身後的官吏朗聲道:“命不良帥拿人,全數拿下,一個都別漏下。”
“那吏部那邊……他們都是新晉的科舉入仕的官吏。”
劉仁軌迴頭瞪了眼他們。
一眾官吏見到這眼神,當即行禮,道:“這就去安排。”
隻要京兆府要拿人,關中各縣的村子都是官府的眼線,抓一個賊不算難,抓一夥人就更容易了。
劉仁軌安慰著這個老漢,道:“放心,我們京兆府一定將人捉拿,還要讓他們賠償。”
這位老漢穿著短衣,雙腳赤黑,他一直行禮說著謝。
當天夜裏,那一夥踩踏了瓜田的子弟就被押入了京兆府。
人是被藍田縣的民壯拿下的。
劉仁軌寫了文書,讓人趕在朝中各部下值之前送入了吏部。
翌日,這幾個科舉入仕的子弟就被吏部開革,踩踏的瓜苗是司農寺給的種子,還耽誤了時令。
當劉仁軌見到了對方的家屬來贖人,才知這些子弟是隴西門閥的人,他們在隴西橫行慣了,長安可不會慣著他們,這一點杜荷與程處默等人就頗有感觸了。
顏勤禮帶來了中書省的意思,道:“這件事交給禦史台了,派人去了隴西。”
劉仁軌朝著太極殿方向行禮,道:“陛下聖明。”
當天午時,劉仁軌親自帶著一袋銅錢給了老漢賠償,這位老漢隻覺得耽誤了司農寺試種瓜苗,倒是對銀錢不甚在意。
京兆府行事就是這樣,要一直以鄉民為主。
反觀此刻的吐蕃使者們,好像唐人並不願意讓讚普安心治病。
鴻臚寺卿郭正一帶著幾個太醫署的醫官,走入他們的宅院內。
看著在場的一眾吐蕃人,他轉身又關上了門,道:“奉旨前來看望讚普。”
鬆讚幹布起身行禮道:“多謝。”
張文仲先是一番詢問,而後道:“現在咳嗽時胸腔會痛嗎?”
鬆讚幹布頷首道:“比以往好多了。”
祿東讚瞪眼看向其餘的吐蕃使者,讓他們不要開口講話,也不要對大唐的官吏無禮。
張文仲思量了片刻,又道:“現在開始可以減輕藥量了。”
祿東讚道:“讚普的病多久能痊愈。”
張文仲道:“需要再看一段時日,我們太醫署的醫官每隔三日都會來看望,平日裏的飯食也清淡些,也不要急著迴吐蕃,讚普如今若再迴去,身居高原恐會加重病情。”
鬆讚幹布道:“多謝。”
見幾個醫官陸續離開之後,郭正一接著道:“不知陛下的要求,讚普考慮得如何了?”
鬆讚幹布沉默不言。
郭正一又道:“那就再多想想。”
祿東讚親自送郭正一到了門外。
皇宮,武德殿外,李承乾陪著爺爺正在下棋。
李淵蹙眉看著棋盤良久,低聲道:“朕的眼神越來越不好了,棋子都看不清了。”
“孫兒已贏了。”
李承乾大聲說著。
李淵側耳一聽,眯眼笑著。
爺爺上了年紀之後,不僅視力不好,現在的聽力也越發不好了,但老人家的心態一直很好。
就像當初他老人家說的,看不清也好,放眼望去,滿大街都是美人。
這何嚐不是一件美事?
李淵喝下一口茶水,歎道:“聽聞昨日二郎又帶著一群老將軍去打獵了?”
“嗯,父皇近來玩得不亦樂乎。”
“陛下,您該休息了。”一旁的內侍低聲道。
李淵這才迴神,拄著拐杖走向武德殿去午睡。
宮裏的內侍一直守在一旁,陛下就坐在殿外,時刻照顧著。
李承乾獨自坐在武德殿外,看著手中的一卷書,這是穀那律所寫的那卷貞觀書,其中分析了墨家與儒家的關係。
其中訴說著各種與品德相關的論述,這一點倒是可以與以往的東宮故事書聯係起來。
其實墨家的理念也挺好,所謂兼愛首先要愛自己,再像愛自己那般,愛每一個人。
“陛下,趙國公與河間郡王打起來了。”
聞言,李承乾放下書卷頗為頭疼,道:“怎麽了?”
內侍稟報道:“說是河間郡王覺得趙國公他們家搶了他家的兒媳。”
“打得如何?”
“趙國公被揪下了幾縷胡子,河間郡王也是衣衫不整的,現在已被宗正寺的官吏勸住了。”
“舅舅與皇叔都一把年紀了,怎麽還這般胡鬧。”
內侍低聲道:“宗正寺卿想問問陛下要如何處置。”
李承乾擺手道:“找人醫治一番。”
“喏。”
話語剛吩咐下去,內侍又跑來,道:“陛下,河間郡王求見。”
李承乾轉頭看去,見到皇叔遠遠站在邊上,又道:“將皇叔請來,再去端兩碗麵。”
“喏。”
內侍稟報之後,李孝恭笑嗬嗬地大步上前行禮道:“陛下。”
李承乾忙扶起他,道:“皇叔不用多禮的。”
李孝恭不悅道:“這長孫老狐狸一把年紀了,沒想到他的招式還如此下作。”
看著皇叔衣衫上還有幾處被扯破的地方,後背還有些灰塵,李承乾幫著拍去。
李孝恭見陛下這般,又道:“老夫自己收拾就好。”
李承乾揣著手站在邊上。
李孝恭整了整淩亂的須發,又正了正衣襟,抬頭看向武德殿內,道:“他老人家睡著呢?”
“嗯。”
內侍端來了兩碗麵條,麵湯清澈,碗上蓋滿了羊肉。
李孝恭拿著筷子吃著道:“老人家,身體如何了?”
皇叔還是老樣子,吃麵時狼吞虎咽的,李承乾坐在一旁,先用筷子攪和麵,將麵條與羊肉攪和在一起。
叔侄兩安靜地吃了片刻。
李承乾道:“老人家嘛,看不清了,也聽不清了,神智倒是還清醒,侄兒近來清閑,這些天一直照顧著爺爺,叔叔放心。”
“嗯嗯嗯……”
李孝恭吃著麵條不住點頭。
“皇叔這些天還在陪著父皇遊獵嗎?”
“嗯,待關中入秋之後要去驪山秋獵。”李孝恭三兩口將麵條吃完,十分暢快地放下碗筷。
早在以前,也就是在東宮吃麵的時候,舅舅與皇叔就互相看不慣對方。
當年如此,現在也是一樣。
李承乾把碗中的麵條吃完,其實登基之後反倒是輕鬆了許多,許多事都有能臣幹將去辦。
朝中依舊忙碌,自己這個皇帝倒不像當太子時這麽忙了。
李孝恭詢問道:“驪山行宮是不是可以修繕了?”
“是父皇讓叔叔來問的?”
李孝恭咧嘴笑笑,沒有否認。
李承乾嘖舌道:“還請叔叔告訴父皇,當初朕說大唐要實行儉樸之策,並且還要持續很多年,何以讓兒臣食言?”
李孝恭頷首道:“也對,要修也先修洛陽的皇宮。”
“還望父皇與叔叔體諒朕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