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碽兒猜想過朱元璋會向眾人詢問今日馬秀英差點摔倒的事情,所以她特意倒拭一番,頭上的珠翠亮麗而不繁複,臉上的妝容精致而不露痕跡,穿著粉色的蘿紗綢裙往大殿裏一站,頓時讓人耳目一新,仿佛看到一株嬌俏綻放的桃花。
然而朱元璋並沒有流露出癡迷的神色,畢竟這些早年跟隨他的女人皆都韶華已逝,即使打扮得再美麗也比不上那些新進宮水靈靈的小姑娘。況且他召見李碽兒還有更重要的事,哪有心情去管李碽兒今天的穿著打扮。
他揮退宮人,問道:“朕聽說道衍出家前曾是蘇州豪族姚家子弟,你可認識?”
李碽兒心底微愕,朱元璋怎麽沒問今天的事先問起道衍的情況來?她小心謹慎地答道:“啟稟皇上,實不相瞞,道衍大師出家前的確是姚府大公子,臣妾還在他府上做過一段時間丫鬟。”
“哦?詳細講與朕聽。”朱元璋挑眉,顯得很有興趣。
“當年臣妾父親被人陷害,臣妾走投無路跳水自盡……後來道衍大師出家就把臣妾托付給皇後,直至今日。”李碽兒從她被救起一直說到道衍帶她到濠州投靠馬秀英,當然她隱瞞了自己當時愛慕道衍和姚夫人趕她出府的真正原因。說到傷心之處,她忍不住淚水漣漣,以袖遮麵。
可惜朱元璋絲毫沒有安慰她的意思,追問道:“如此說來,皇後、道衍以及沈萬三在你之前就已認識?”
“是的,皇後救下沈萬三,沈老爺就答謝他們一處宅院,那宅院剛好和姚府比鄰而居,故而他們相識已久。”李碽兒暗自思索,朱元璋問道衍和馬秀英的情況,莫非他也察覺到兩人的關係不清不楚。
“你可知道衍為何出家?”朱元璋臉上陰晴不定,原來道衍和馬秀英不僅認識,還曾經如此親密。
“姚老爺給他說了一門親事,是當地的大戶陳氏,他不願成親就出家了。”李碽兒瞧見朱元璋的神色不虞,連忙一五一十的稟告。她心裏也有些埋怨道衍的無情,為了一個馬秀英辜負了這麽多人。
朱元璋的臉色徹底黑下來。郭惠說馬秀英不願出嫁是心裏有人,而道衍為了抗拒親事直接出家,這兩人皆是不願服從家裏的安排,要說他們之間沒什麽實在讓人難以相信。再一想到道衍什麽都不求隻懇請留在馬秀英身邊照顧,而馬秀英見了道衍後心情日益開朗……
朱元璋霎時覺得綠雲罩頂,勃然大怒,喝道:“把道衍給朕找來!”
李碽兒見朱元璋盛怒,猜想道衍要倒黴,有心幫他說幾句好話,轉念想到他對自己那般無情,自己何必去管他的死活,遂抱著看好戲的心情站在角落一言不發。
朱元璋可沒有要把這些事公開的意思,瞪了李碽兒一眼,“你還不退下?”
“臣妾告退。”李碽兒委委屈屈地離開,心想你不發話誰人敢先走。
道衍正在坤寧宮給馬秀英講奇聞所見,聽見監侍的傳旨立刻應召。
馬秀英奇怪,之前朱元璋才見過道衍,為何這會又要召見道衍,她問監侍,“皇上可有說是何事?”
這監侍不是趙成,自然不敢對馬秀英陽奉陰違,惶恐地說道:“奴才不知,不過奴才見皇上有些生氣。”他在殿外侯立,聽見朱元璋的怒吼趕緊進去,雖不清楚朱元璋為何生氣,也能瞧出朱元璋此刻的心情很糟糕。
“那你快帶道衍大師迴去複命。”聽見朱元璋是在生氣的狀態下召見道衍,馬秀英立刻讓兩人離開。
遜影擔憂地問道:“主子,道衍大師會不會有什麽事?”
馬秀英心裏也有一絲擔心,卻不願往壞處想,自我安慰道:“應該不會吧,皇上之前都要嘉獎道衍大師,怎會無端端對他發怒,或許皇上隻是為僧人的事找他商議。”
“希望道衍大師平平安安。”遜影愁眉苦臉,一顆心七上八下。她固然擔心道衍出事,更擔心這事會影響到馬秀英的心情,馬秀英的身體如今可是不能再經受一點折騰了。
馬秀英到底放心不下,說道:“你讓梁瑉派個機靈的內侍去打聽打聽情況,注意別讓人察覺。”
“奴婢省的。”遜影立刻出去安排,對梁瑉的辦事效率她還是很欣賞的。
馬秀英坐到榻上剛要看書,想起道衍叮囑她多休息少費神,她便靠著軟枕閉目養神,然而心情卻始終無法平靜,盼著道衍能平安無事。
趙成和道衍相繼來到謹身殿,他見道衍過來還微微吃了一驚,很快聯想到一定是自己的話影響了朱元璋,心中暗暗得意,皮笑肉不笑地打著招唿,“咱家見過道衍大師。”
“大總管安好。”道衍迴禮,看見趙成不懷好意的笑容,愈發提高警惕。
“咱家要趕著複旨,就不跟大師多說了。”趙成先道衍一步進入殿裏,他要在道衍辯解之前先給朱元璋上夠眼藥,才能讓朱元璋重處道衍啊。
他對朱元璋稟告道:“奴才已遵照皇上的旨意將那些膽敢非議皇後的人處死。浣衣局一人、禦膳房三人、雜掃兩人、織造司兩人。”
朱元璋怒道:“竟有這麽多人非議皇後?”
“奴才目前查獲到的有這幾人,其餘的還在盡快調查。”趙成露出一副忠於職守的樣子,其實他處置的這些人多是依附梁瑉的宮人。許多人硬是被他栽贓罪名,死得不明不白。
“加緊查辦。”朱元璋不在乎死多少人,隻在乎他的顏麵。
趙成覦了他一眼,說道:“奴才進殿的時候看到道衍大師在殿外候命,聽到皇上召見,他立刻就從坤寧宮趕來了。不知皇上是否現在要見他?”
朱元璋怒不可遏,他離開坤寧宮差不多都近一個時辰了,道衍居然還留在坤寧宮,給馬秀英看病哪裏用得了那麽長的時間,難道這兩人就有說不完的話嗎?莫非真如他猜測的那樣,這兩人借著看病,實際上在私會?
“叫他滾進來!”
一聲怒吼差點震聾趙成的耳朵。
然而朱元璋並沒有流露出癡迷的神色,畢竟這些早年跟隨他的女人皆都韶華已逝,即使打扮得再美麗也比不上那些新進宮水靈靈的小姑娘。況且他召見李碽兒還有更重要的事,哪有心情去管李碽兒今天的穿著打扮。
他揮退宮人,問道:“朕聽說道衍出家前曾是蘇州豪族姚家子弟,你可認識?”
李碽兒心底微愕,朱元璋怎麽沒問今天的事先問起道衍的情況來?她小心謹慎地答道:“啟稟皇上,實不相瞞,道衍大師出家前的確是姚府大公子,臣妾還在他府上做過一段時間丫鬟。”
“哦?詳細講與朕聽。”朱元璋挑眉,顯得很有興趣。
“當年臣妾父親被人陷害,臣妾走投無路跳水自盡……後來道衍大師出家就把臣妾托付給皇後,直至今日。”李碽兒從她被救起一直說到道衍帶她到濠州投靠馬秀英,當然她隱瞞了自己當時愛慕道衍和姚夫人趕她出府的真正原因。說到傷心之處,她忍不住淚水漣漣,以袖遮麵。
可惜朱元璋絲毫沒有安慰她的意思,追問道:“如此說來,皇後、道衍以及沈萬三在你之前就已認識?”
“是的,皇後救下沈萬三,沈老爺就答謝他們一處宅院,那宅院剛好和姚府比鄰而居,故而他們相識已久。”李碽兒暗自思索,朱元璋問道衍和馬秀英的情況,莫非他也察覺到兩人的關係不清不楚。
“你可知道衍為何出家?”朱元璋臉上陰晴不定,原來道衍和馬秀英不僅認識,還曾經如此親密。
“姚老爺給他說了一門親事,是當地的大戶陳氏,他不願成親就出家了。”李碽兒瞧見朱元璋的神色不虞,連忙一五一十的稟告。她心裏也有些埋怨道衍的無情,為了一個馬秀英辜負了這麽多人。
朱元璋的臉色徹底黑下來。郭惠說馬秀英不願出嫁是心裏有人,而道衍為了抗拒親事直接出家,這兩人皆是不願服從家裏的安排,要說他們之間沒什麽實在讓人難以相信。再一想到道衍什麽都不求隻懇請留在馬秀英身邊照顧,而馬秀英見了道衍後心情日益開朗……
朱元璋霎時覺得綠雲罩頂,勃然大怒,喝道:“把道衍給朕找來!”
李碽兒見朱元璋盛怒,猜想道衍要倒黴,有心幫他說幾句好話,轉念想到他對自己那般無情,自己何必去管他的死活,遂抱著看好戲的心情站在角落一言不發。
朱元璋可沒有要把這些事公開的意思,瞪了李碽兒一眼,“你還不退下?”
“臣妾告退。”李碽兒委委屈屈地離開,心想你不發話誰人敢先走。
道衍正在坤寧宮給馬秀英講奇聞所見,聽見監侍的傳旨立刻應召。
馬秀英奇怪,之前朱元璋才見過道衍,為何這會又要召見道衍,她問監侍,“皇上可有說是何事?”
這監侍不是趙成,自然不敢對馬秀英陽奉陰違,惶恐地說道:“奴才不知,不過奴才見皇上有些生氣。”他在殿外侯立,聽見朱元璋的怒吼趕緊進去,雖不清楚朱元璋為何生氣,也能瞧出朱元璋此刻的心情很糟糕。
“那你快帶道衍大師迴去複命。”聽見朱元璋是在生氣的狀態下召見道衍,馬秀英立刻讓兩人離開。
遜影擔憂地問道:“主子,道衍大師會不會有什麽事?”
馬秀英心裏也有一絲擔心,卻不願往壞處想,自我安慰道:“應該不會吧,皇上之前都要嘉獎道衍大師,怎會無端端對他發怒,或許皇上隻是為僧人的事找他商議。”
“希望道衍大師平平安安。”遜影愁眉苦臉,一顆心七上八下。她固然擔心道衍出事,更擔心這事會影響到馬秀英的心情,馬秀英的身體如今可是不能再經受一點折騰了。
馬秀英到底放心不下,說道:“你讓梁瑉派個機靈的內侍去打聽打聽情況,注意別讓人察覺。”
“奴婢省的。”遜影立刻出去安排,對梁瑉的辦事效率她還是很欣賞的。
馬秀英坐到榻上剛要看書,想起道衍叮囑她多休息少費神,她便靠著軟枕閉目養神,然而心情卻始終無法平靜,盼著道衍能平安無事。
趙成和道衍相繼來到謹身殿,他見道衍過來還微微吃了一驚,很快聯想到一定是自己的話影響了朱元璋,心中暗暗得意,皮笑肉不笑地打著招唿,“咱家見過道衍大師。”
“大總管安好。”道衍迴禮,看見趙成不懷好意的笑容,愈發提高警惕。
“咱家要趕著複旨,就不跟大師多說了。”趙成先道衍一步進入殿裏,他要在道衍辯解之前先給朱元璋上夠眼藥,才能讓朱元璋重處道衍啊。
他對朱元璋稟告道:“奴才已遵照皇上的旨意將那些膽敢非議皇後的人處死。浣衣局一人、禦膳房三人、雜掃兩人、織造司兩人。”
朱元璋怒道:“竟有這麽多人非議皇後?”
“奴才目前查獲到的有這幾人,其餘的還在盡快調查。”趙成露出一副忠於職守的樣子,其實他處置的這些人多是依附梁瑉的宮人。許多人硬是被他栽贓罪名,死得不明不白。
“加緊查辦。”朱元璋不在乎死多少人,隻在乎他的顏麵。
趙成覦了他一眼,說道:“奴才進殿的時候看到道衍大師在殿外候命,聽到皇上召見,他立刻就從坤寧宮趕來了。不知皇上是否現在要見他?”
朱元璋怒不可遏,他離開坤寧宮差不多都近一個時辰了,道衍居然還留在坤寧宮,給馬秀英看病哪裏用得了那麽長的時間,難道這兩人就有說不完的話嗎?莫非真如他猜測的那樣,這兩人借著看病,實際上在私會?
“叫他滾進來!”
一聲怒吼差點震聾趙成的耳朵。